<p class="ql-block">此行10月19日至10月22日,我們游歷忻州,踏足大同,探訪朔州,再返大同,一路風景如畫,故事紛呈。</p> <p class="ql-block">到忻州當然要看看兩位忻州名人的老家。</p> <p class="ql-block">閻家大院位于忻州定襄縣河邊村。</p> <p class="ql-block">閻家大院正門</p> <p class="ql-block">老閻,到你本家的宅子好好逛逛。</p> <p class="ql-block">參觀之后,幾處印象尤為深刻。其一,有人稱閻錫山為民國軍閥的“活化石”。他自28歲(1911年)起擔任山西都督,直至曾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1949年逃往臺灣,統治山西長達38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閻氏語錄</p> <p class="ql-block">閻省長明示</p> <p class="ql-block">其二,隨著官位的提升,閻家的宅邸也在不斷擴建。早期閻家僅有兩座不大的院落,1913年他建起了都督府,袁世凱任命他為“同武將軍”后,又修建了“同武將軍”府,袁世凱稱帝封他為“一等侯爵”,便有了“得一樓”。閻家大院從1913年開始擴建,至1937年完工,僅用了24年時間,形成了30余座院落,近千間房屋,總占地面積達4.5萬平方米的宏大格局,其建設速度遠超王家、渠家和喬家。</p> <p class="ql-block">其三,閻錫山給泰戈爾講段子:“我們山西人的理想是:首都遷吾鄉,太原成中央,國酒汾陽王,國宴玉米湯,國語五臺腔,國歌山西梆。”這一段子是我們在河邊村吃午餐時,從飯館墻上的文字中讀到。查閱資料得知,閻錫山與泰戈爾的會面確有其事,至于老閻是否真的說過這段話,不妨當作一段趣談來聽。</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故居在忻州五臺縣東冶鎮永安村。</p> <p class="ql-block">徐家的院落與閻家大院無法相比。</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元帥紀念館規模較大。</p> <p class="ql-block">參觀后也有幾點深刻印象:其一,徐向前(當時叫徐象謙)是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的首批學生,而該校是閻錫山1919年6月開辦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二,徐向前一手把他的山西老鄉閻錫山攆出了山西。1948年3月至1949年初,徐向前指揮華野第一兵團連續取得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的勝利,以摧枯拉朽之勢解放了山西。閻錫山不得不逃到了南京,后來又逃離大陸,去了臺灣。</p> <p class="ql-block">其三,一生光明正大,從不為己訴曲。走到紀念館廣場,這十二個鮮紅的大字非常醒目,直抵人心。誰寫的?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在北京逝世。那天凌晨,習仲勛(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趕到醫院送別,回家后心情悲痛,寫下了“一生光明正大,從不為己訴曲”,可謂對徐向前一生最貼切的寫照。</p> <p class="ql-block">忻州市位于太原以北80公里左右,下轄12個縣、1市、1區。</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位于忻州市忻府區,始建于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2017年,忻州市委、市政府啟動古城保護改造項目,推動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了集忻州14個縣(市、區)特色風物、地域文化及典型院落于一體的特色商業街區?。2022年,忻州古城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p> <p class="ql-block">經過歷代修繕,忻州古城建筑規范,規制完整。古城東西南北,四門齊備。 四面城墻,四座城門,各有甕城,甕城各有門,形成“四面城墻八座門”的格局。城墻高大雄偉, 44座馬面拱衛,城墻上的城門樓二層三檐,歇山頂式門樓多、雄偉。磚、土、瓦、木、石的組合應用,完成與完善了作為軍事設施的城墻。</p> <p class="ql-block">我10月19日(周六)日記摘錄,忻州古城很熱鬧。忻州古城實際上是重新建的,城墻有氣勢,城內規劃也不錯。今天是周末,古城內游人熙熙攘攘,民宿無空房,忻州市區酒店住客也較多。同為地級市,與古跡保存較好的榆次古城比較,忻州古城內有商業街區,有一定數量經商的居民,人氣旺!忻州的外宣推介很好地運用數字信息技術,受眾面廣,尤其吸引年輕人,使古城成為網紅,功不可沒。比如最近抖音上火爆的忻州青年跳舞的視頻,一定讓許多人知道了忻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這段視頻是曉剛兄迅速搶占有利位置拍下的。姜還是老的辣呀。</p> <p class="ql-block">10月20日,從雁門關下來,進入代縣縣城。</p> <p class="ql-block">代縣除了雁門關,還有邊靖樓、代州文廟和阿育王塔等3處古跡。由于下雪了,我們只游覽了邊靖樓。</p> <p class="ql-block"> 邊靖樓亦名譙樓,俗稱鼓樓,位于代縣縣城內中央,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由吉安侯陸亭主持修建,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座木質鼓樓,也是萬里長城沿線最高大的樓式建筑,被長城專家羅哲文先生譽為“萬里長城第一樓”。1947年秋葉劍英元帥詩:“威鎮三關壯代州聲聞四達雁門樓,欲窮干里登怡眺,紫塞滹沱固臥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夜宿繁峙,沒想到在這個小縣城里,我們住上了此行中性價比最高、也是最好的酒店。這得感謝團隊后勤主管小兵兄弟,他本著精打細算、爭取滿意的原則,每天都要聯系安排住宿,很盡心,很辛苦。</p> <p class="ql-block">10月21日出忻州繁峙縣進大同靈丘縣,參觀平型關后,中午在東河南鎮打尖。</p> <p class="ql-block">下午3點多到達大同渾源縣城邊的北岳恒山,打卡懸空寺。</p> <p class="ql-block">懸空寺位于渾源縣永安鎮南七里,始建于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我國現存唯一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古寺廟,也是中國現存最早建造于懸崖之上的木結構建筑。</p><p class="ql-block">詩仙李白游懸空寺后揮毫寫下“壯觀”二字,以表其懷。</p> <p class="ql-block">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也在《徐霞客游記》中稱贊懸空寺為“天下巨觀”。</p> <p class="ql-block">上懸空寺要預約排隊,我們當天己經預約不上了。</p> <p class="ql-block">看來渾源縣的小媳婦涼粉做得好,在景區門口不太多的小店中,竟有10家小媳婦涼粉。</p> <p class="ql-block">差點錯過的精彩一渾源古城。</p><p class="ql-block">10月21日夜宿渾源縣城。當晚散步本想去古城,因為距離酒店稍遠,未能如愿。</p><p class="ql-block">10月22日我們要從渾源向西去塑州看應縣木塔,然后向北抵達大同市。考慮到時間有點緊張,曾想放棄去渾源古城,但還是覺得機會難得,好不好的去轉轉吧。就這一念之差讓我們少了份遺憾,多了份驚喜。</p> <p class="ql-block">渾源縣始置于西漢,定名于唐,因渾河發源于縣境內,故名渾源縣。這座具有2300年歷史的縣城,猶如一只巨大的烏龜盤踞在恒山腳下。(圖片來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古城就在縣城內。所謂古城是指以永安禪寺、圓覺寺、渾源州署和文廟為主體的歷史文化街區。</p> <p class="ql-block">這片區域還在拆遷整理建設中。</p> <p class="ql-block">有些院落己經衰敗。</p> <p class="ql-block">有些舊院落,仍然有住戶。</p> <p class="ql-block">走在這樣的巷道上,一種歲月的蒼桑感陡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己近870歲的圓覺寺,俗稱小寺。</p> <p class="ql-block">小寺看塔</p><p class="ql-block">釋迦舍利磚塔是山西大同地區唯一的一座金代密檐塔,為磚砌仿木結構,極具藝術價值。塔頂有一個鐵質的“鳳凰”風向標,鳳首可以指明風的方向,千年來一直不停。這是我國古代罕見的侯風儀實物,也是中國現存唯一風候鳥的塔剎,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學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709歲的永安寺,俗稱大寺。</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傳法正宗殿</p> <p class="ql-block">大寺看畫</p><p class="ql-block">傳法正宗殿四壁布滿了明代瀝粉貼金壁畫,繪有135組故事、882個人物,內容豐富,保存基本完好。</p> <p class="ql-block">鐘樓</p> <p class="ql-block">鼓樓</p> <p class="ql-block">大小兩寺,佑黎保國</p> <p class="ql-block">渾源州署</p><p class="ql-block">始建于金代,現存建筑是明朝太祖洪武七年州判張溥主持營造,距今已有645年的歷史,占地約32500平方米,有房舍310余間。 渾源州衙建筑群是中國北方現存的古官署衙門中獨具特色的明清風格州衙建筑,它在整體布局上嚴格按照《明史》《清會典》所載的地方官署規制,表現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寢、獄房居南”的傳統禮制思想,整個建筑布局對稱、合理、緊湊、主次分明、高低錯落、井然有序、渾然一體。 </p> <p class="ql-block">升堂</p> <p class="ql-block">模擬法庭</p> <p class="ql-block">文廟</p> <p class="ql-block">看過這四個古跡,心想,低調的渾源隱藏著國寶,小地方也有大歷史呀!</p> <p class="ql-block">帶著意外的收獲,我們西行,出大同,奔朔州,看應縣木塔。</p> <p class="ql-block">2013年夏天,我因公出差,太原一應縣一太原,當天往返,坐在車上遠眺過木塔。11年后的秋天,我可近觀木塔了。</p> <p class="ql-block">佛宮寺釋迦塔,又稱應縣木塔,始建于遼清寧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現存最高大、最古老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筑,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佛宮寺釋迦塔高67.31米,總重量為7400多噸。主體使用材料為華北落葉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達上萬立方米。整個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兩層,下層為正方形,上層為八角形。塔身呈現八角形,外觀五層六檐,實為明五暗四九層塔。</p> <p class="ql-block">佛宮寺釋迦塔是現存世界木結構建設史上較典型的實例,中國建筑發展上較有價值的坐標,抗震避雷等科學領域研究的知識寶庫,考證一個時代經濟文化發展的一部“史典”。</p> <p class="ql-block">科技人員正在對木塔進行檢測。</p> <p class="ql-block">顯示屏:應縣木塔己經在這里等你968年10月20天。</p><p class="ql-block">千年歲月,此刻永恒。</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p> <p class="ql-block">(文中有關資料引自公開文獻。主要照片、圖片和相關內容由團隊成員提供,柳衛建編撰制作)</p> <p class="ql-block">#旅游#山西#忻州古城#閻錫山#徐向前#代縣鼓樓#北岳恒山#懸空寺#渾源古城#應縣木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南皮县|
务川|
英超|
武城县|
科技|
河津市|
瑞金市|
西昌市|
富川|
寿阳县|
宁国市|
宁化县|
叙永县|
苍南县|
福鼎市|
淮阳县|
马关县|
布尔津县|
平果县|
米林县|
伊宁市|
岳普湖县|
阜新市|
雅江县|
沙坪坝区|
乡城县|
阳朔县|
佛冈县|
张北县|
花莲县|
镇原县|
鹤庆县|
桂东县|
漯河市|
康平县|
读书|
合江县|
平阳县|
永和县|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