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撾,一個熟悉的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撾,一個陌生的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月下旬,暫別江南的深秋,隨無錫國旅組織的包機首航,走進神秘的老撾,和它來了一場親密的邂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航班飛過崇山峻嶺,越過湄公河流,在萬象機場降落。一出海關,就感受到了這片土地的熱度,感受到了老撾人民的熱情。在歡迎晚宴上,老撾姑娘小伙的民族風情歌舞表演,一下子把我們驚艷到了。兩位團友欣然登臺跳起了《太湖美》,獻上了錫劇名曲…現場已是沉浸在文化的交融和友誼的共情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翌日清晨,被遠處的雞鳴聲聲喚醒,多么熟悉的聲音,心頭一片溫馨。晨曦里的萬象古城分外寧靜,而具有地方特色的早市里已是滿滿煙火氣。老撾百姓的一天在雞鳴里開始,我們的旅行亦從晨曦里開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撾之旅,佛教文化之旅。探尋文化的首站,一定是萬象的地標:塔鑾。始于1566年的塔鑾,由瀾滄國王所建。塔下安放著佛祖的胸骨。塔鑾,由一座最大的金塔和三十個衛塔組成,三十個衛塔代表著佛祖的30種恩澤;被老撾百姓敬奉為“舉世尊貴的神圣佛塔”。祥云,藍天,金碧輝煌,一派吉祥;佛教文化的結晶,佛教藝術的殿堂,讓人震撼。塔鑾,老撾人民信仰的圣地,心靈的歸所啊。在塔鑾寺里,在臥佛像前,在菩提樹下,我默默念起“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里寧靜,明亮起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凱旋門,聳立在萬象市區中心廣場。這座為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人員而建,高45米,寬24米,由法國工程師設計,1957年始建,1969年完工。在凱旋門前,我聽到了歷史的回響:老撾,舊稱“寮國”。1353年建立的瀾滄王國曾是老撾的鼎盛時期。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被日本占領,1945年10月12日宣布獨立。1946年法國再次入侵。1954年7月法國撤軍。1962年簽訂關于老撾問題的日內瓦協議,老撾成立聯合政府。1975年12月2日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共和國,實現了真正的獨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凱旋門,承載著老撾民族的夢想,精神之門、自信之門。忽然間,廣場上空一道彩虹,旅游者和當地百姓一片歡呼,大家雙手合十,為老撾人民送上“凱旋”的祝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離開萬象,前往萬榮。途中,到了一個叫作“南俄湖”的地方。這里素有“小千島湖“之稱,大大小小共有300多座湖島。天空瓦藍瓦藍,湖水澄碧澄碧,島嶼飄蕩湖上,心里頓時蕩漾起來。怪不得老撾百姓把它視作心中的圣湖。如今,這里建成了國家旅游度假區,湖畔休閑度假設施眾多。“在這里呆上兩天該多好啊”團友們好有感慨。讓我想起1992年那時到馬山半島參與國家旅游度假區建設的情景,老撾發展旅游業、服務業,且已走進了休閑度假時代,值得點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萬榮,以其喀斯特地貌和“小桂林”美稱而聞名。又因多樣的戶外活動,如漂流、徒步、攀巖、穿越叢林、探秘溶洞等等,被譽為“戶外愛好者的天堂”。下榻麗莎酒店,一個嶄新的度假酒店;只見上空飄來的熱氣球,遠處飄蕩的滑翔傘,恰似天花爛漫。而在瀉湖,邂逅了別樣的景象。塔普坎溶洞里流出的水富含礦物質,聚集到低洼處,成就了天然的藍色瀉湖。一棵百年大榕樹如傘庇蓋在藍色的湖面上;而來自各國的游客們卻把它當作了“跳臺”,玩起了“高臺跳水”,不亦樂乎。在這里,人們的身心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萬榮,一個讓人放飛心靈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說到萬榮,不得不說交通。由于路況因素,到了萬榮,我們改乘“突突車”,敞篷車也;一路顛顛簸簸,一路塵土飛揚,團友們紛紛帶上了口罩,裹上了頭巾,但依然一路說笑不斷,也是一種體驗么。有人說象懷舊之旅呢,真讓人想起我們七八十年代外出旅行時的景況。“要旅游,先修路”,老撾的交通在改變。特別是萬萬高速和中老鐵路的開通,不僅提升了萬榮、瑯勃拉邦的可達性,使得萬榮成為老撾排名第三的旅游目的地。而且越來越多的各國游客們走進了老撾,大山深處那些“寶藏”們走出了大山,促進老撾旅游業的發展,正在“夢想照進現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乘上綠皮車,沿著中國援建的中老鐵路,前往瑯勃拉邦。“如果說萬象是老撾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那瑯勃拉邦就是老撾的文化中心,它還是世界雙遺產地呢,一個一定要去的地方”。地陪熊先生的一番介紹,令人向往。瑯勃拉邦是老撾的古都和佛教中心,已有上千年歷史。大皇宮,建于1904年,是老撾瑯勃拉邦最后一位國王西薩旺?馮的王宮,1975年改成博物館。大皇宮,記錄了、見證了老撾從王國時期到現代社會的變遷。徜徉在大皇宮里,我看到了老撾的歷史滄桑,感悟到了老撾的文化璀璨;驚嘆。同樣坐落在湄公河畔的香通寺,瑯勃拉邦最為宏偉的一座寺廟,經典的瑯勃拉邦寺廟建筑風格,講述著經典的瑯勃拉邦佛教文化故事;寺廟后面那棵用各種彩色玻璃鑲嵌而成的“生命之樹”,更是讓人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看光西瀑布去。穿越茂密繁盛的東南亞原始森林,一路欣賞那些罕見的奇花異草,來到光西瀑布前。飛流直下的三疊瀑布,清澈見底的鈣化彩池。中國游客把它稱為“小九寨”;恰似九寨,勝似九寨。因為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金鹿瀑布”。瞧,那一疊疊奔流而下的瀑布,正象一頭頭歡奔的金鹿;那在瀑布池中游泳、嬉水的游者,若不是一個個愉悅的“快鹿”嗎。陽光透過林間,飛濺而起水幕里竟映出一道道閃閃金光;此境,美不勝收。游者,樂不可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時分,乘坐游船在湄公河上,兩岸風景在身邊流淌。夕陽西下,漫步在瑯勃拉邦的街道上。在這座東南亞傳統與殖民地風格保存完好的古城里,到處是“ Citywalk”的各國游者,隨時遇見那盛開的“雞蛋花”。“雞蛋花”,本命“占芭花”,象征著樸實、純潔、自由。那么多的國外游客與當地百姓主客共享在這片祥和的土地上,是那么自由、自在。世界級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名不虛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西浦山頂看日落去。團友們奔跑著登上山頂;落日,晚霞,映紅了湄公河,映紅了“雞蛋花”,也映紅了人們的臉龐。湄公河畔,走進老撾的夜市,開始別樣的晚餐,點上幾道地道的老撾菜,喊上幾瓶醇厚的老撾啤酒,賞著夜色里靜靜流淌的湄公河水,賞著兩岸(對面是一個叫作泰國的地方)的燈火闌珊,聽著一曲曲似曾熟悉的歌謠吟唱,這時光,很是愜意,很慢很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以食為天,游以食為先。老撾之旅,當是一回舌尖上的美食之旅。且不贊第一天就嘗到的老撾國菜“達瑪轟”(涼拌木瓜);且不喜那在銅鑼“哐當”一響中開吃的“簸箕宴”;就那一鍋“石斛燉雞”,那一餐“老撾燒烤”,已是美到了心間。最難忘,要數路旁小店里那驚艷味蕾的“老撾米粉”,那位嫣然一笑的“米粉妹”。“這家店是網紅呢”熊導驕傲地介紹道“老撾食材都來自大山里,綠色無公害,原汁原味純天然”,果然。老撾菜,酸的、甜、辣三特色,那酸卻是檸檬汁;這微甜么,則勾起我“無錫菜有點甜”的共鳴,好喜歡。然,更喜歡老撾咖啡,那般香濃醇厚;走到哪里,我總要點上一杯,慢慢品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旅行是一種生活方式,尋找差異的生活方式。在老撾的自然風里,煙火氣里,體驗了一番老撾百姓的生活。熊導告訴我“老撾是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可又是最具幸福感的國家之一”,是嗎?讓人只想探個緣由。在香昆寺、西蒙寺的香火里,在那些信眾的眼神里;在晨曦里的布施儀式里,在織布村里、水果攤上的微笑里;在沿路那慢慢行進的電瓶車流里,在萬象夜市那彌漫的煙火氣里,我似乎初步找到了答案,佛教文化的浸潤,融進了老撾百姓的生活理念:幸福不是奢華和喧鬧,而是簡單和寧靜。于是他們懂得“活在當下”,他們的生活“不慌不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旅行是一場遇見,老撾之旅不僅讓我遇見了老撾的風景、風情、風味,更讓我遇見了純樸、熱情、友好的老撾百姓和老撾旅游。熊導教會我們的第一句老撾語就是“薩拜迪”(您好);旅行途中,旅游點上,到處都有中文,到處可聞得“薩拜迪”,到處可見燦爛的老撾人笑容;老撾旅游人不僅介紹起老撾文化老撾旅游那么認真、地道,還熱情、周到地帶著我們走進沉浸式體驗;讓我們感悟到了一種美好。老撾的旅游度假設施越來越好,旅游服務質量正在提高。一個成長型的國際旅游度假目的地,正展示出它的“友好型”,顯現她的情緒價值,她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天七晚,老撾旅游初體驗,給予我美好的初印象。還有好多地方好多場景沒去探秘,沒去體驗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又是一個清晨,我們告別老撾,開始返航。老撾,“薩拜迪”;老撾,再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撾,讓人向往的詩和遠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撾,一個去了還要再去的地方。</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博白县|
威宁|
镇江市|
汝城县|
汝阳县|
平乡县|
馆陶县|
郁南县|
图木舒克市|
鄂州市|
九台市|
彭泽县|
张家口市|
屯留县|
安仁县|
威海市|
沾益县|
密山市|
卫辉市|
郁南县|
吴桥县|
建阳市|
耒阳市|
闽清县|
中阳县|
霍林郭勒市|
昌都县|
京山县|
沈丘县|
通渭县|
汉沽区|
南安市|
蓬安县|
邹平县|
嘉善县|
尉犁县|
于田县|
台山市|
星座|
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