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宣紙作為中國文房四寶之一,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在安徽的宣城涇縣,也就是宣紙的發源地,現在已經建立起一座宣紙文化園,它不僅是一座集展示宣紙歷史淵源、演示宣紙技藝、文化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園區,其建筑形態以紙墨硯為韻涵,充滿了中式美學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宣紙問世,始于唐初。明以“涇縣所制尤工”,多集散于宣城,故名宣紙。2006年,宣紙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10月,<b>中國宣紙文化園</b>建成,標志著對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值得敬佩。</p> <p class="ql-block">今年,我與攝友和同學兩次去過<b>宣紙文化園</b>,印象深刻,收獲頗豐。文化園坐落在涇縣榔橋鎮烏溪,四周群山環抱,潔白的建筑依溪而座,主體面積為 10695平方米,包括游客中心、宣紙制作表演區、宣紙制作體驗區和宣紙銷售區四個功能區塊,是全國工業旅游示范基地,也是人類非遺宣紙技藝傳習基地。</p> <p class="ql-block">這座建筑由中國美院團隊設計,獲得世界“達芬奇獎”,其外觀由多個長條形狀組成,并通過曲線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連續的整體。屋頂設計獨特,呈波浪狀曲線,并向四周輻射出多個大小不同的矩形天窗。從無人機航拍的視角看,宛如一本本用宣紙裝訂成冊的書籍,被層層翻閱,氣勢恢宏。</p> <p class="ql-block">走進園區,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大型白色現代建筑,正面墻上有一個不規則的弧形入口,像一只海螺嵌入墻體,更像一幀被卷起的長軸國畫,形成了獨特的視覺效果,不僅模擬了層層宣紙的質感,更是形成了一種漸入畫卷的意境,令人拍案叫絕!</p> 為了完美復制宣紙超凡脫俗的純白質感,建筑師們特意選用了白色清水混凝土。據說,其以白水泥為主要凝膠材料,使用白色或淺色礦石為骨料,一次性澆筑成型,以現澆混凝土的自然表面直接作為飾面呈現,不做額外裝飾,只在表面涂一到兩層透明保護劑。<br> 從遠處觀賞,這座建筑在煙雨彌漫的江南山野,就像一本本教科書,訴說著宣紙制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智慧與匠心的世界。 <p class="ql-block">換一個角度看,整個建筑又像出水的宣紙,一張張掛在空中晾干,展現出白色浪漫,等待藝術家書畫最美的作品,譜寫最好的篇章。</p> 正廳旁是一處水景庭院,這里的設計簡潔而富有詩意。前方是一個方形池塘,中央植有一棵大樹,后方也是一座白色的長條形建筑,立面由豎向排列的矩形鏤空組成,在藍天白云下顯得格外寧靜和諧。 <p class="ql-block">走進門洞,看到充滿曲線的內墻頓感設計師的腦洞大開,這樣的布局不僅美觀,還能引導參觀者的視線,讓他們更好地欣賞宣紙的魅力。站在這里,我不禁想象著古人是如何利用自然界的靈感,創造出如此美妙的紙張。</p> <div>從白色主題的A廳向外觀看,宣紙的元素裹挾在每一條曲線之中,像一首優美的曲子,奏響起最美妙的樂曲。難怪西班牙建筑設計大師高迪會說,“<b>直線屬于人類,曲線屬于上帝</b>”。</div> 轉過身來,游客中心的門洞猶如一頁頁宣紙的白色光影,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不同的角度,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真是太神奇了! 這是A廳通向B廳的一條走廊,兩側布滿了立柱,好似一本本的書籍,穿過走廊,宛如走進歷史的空間。 橫穿的過程也不錯哦! 麻豆的T步尤為出眾。 舞者的旋轉更為專業。 放大的舞姿無與倫比。 <div>A廳的另一頭是一泓池水,中間有一塊方形平臺,美女喜歡在這里做各種姿勢拍照,或揮手致意,或翩翩起舞,盡享光影之美感。</div> 清潔工在打掃。 游客們在表演。 大媽們在舞傘。 美女們在舞蹈。 換一個動作怎么樣! 走出A廳,感覺園區景色優美,設計時尚典雅,展廳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深入了解宣紙的歷史與工藝。 <div>B廳和C廳分別是宣紙制作和銷售區域,這里延續了A廳的設計風格,每一條直線和曲線都展現出濃厚的文化氣息和宣紙元素,讓人流連忘返。</div> 走累了可以在B廳的閱覽室小憩一下,看本書也好,拍張照也罷,都是美好的回憶。 這是閱覽室的一隅,陽光透過天窗灑落在地面上,形成斑駁陸離的光影效果,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空曠中露美女 大千中顯靚妹 <p class="ql-block">B廳旁的池塘中央有一棵光禿禿的大樹,倒影映照水面,幾塊花崗巖點綴周圍,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禁想起了宣紙上的水墨畫,每一筆每一劃都氣韻連貫,充滿了藝術的內涵與質感。</p> 美女都喜歡在此合影,留下優雅知性的影像,充分感受到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的美好。 走在B廳外的階梯上,可以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宣紙薄如蟬翼,潤如青云,不僅具有質地綿韌,純白細密,光而不滑,密而透光等特性,而且有不腐不蛀,潤墨性強的特點,宜書宜畫,保存長久,有 “紙壽千年”的美譽。 徜徉在烏溪橋上,看到整個園區以水相隔,以橋相連,在一系列不斷被開啟的洞天空間中,讓游客墜入一層套一層的夢境里,讓“紙山”的意象從視覺經歷逐步轉變成切身體驗。 宣紙文化園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傳統工藝的神奇與魅力,更讓我體會到江南水鄉的婉約與柔美。宣紙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靠的就是口傳心授,匠心制作。宣紙文化在這里被詮釋得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值得悉心閱覽! <div>回程的路上,回想起這次參觀經歷,心中充滿了感慨:筆墨紙硯,是書寫工具,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更是先輩最珍貴的物質和精神遺產。宣紙文化園見證歷史,抒寫未來,必將弘揚中華文化,造福子孫后代。</div><div>以上照片均由本人拍攝,部分文字資料摘自網絡。<br>謝謝觀看!<br></div><div>2024.12.10</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鄄城县|
仪征市|
大英县|
海宁市|
长子县|
北宁市|
余江县|
白银市|
海淀区|
海南省|
黑山县|
石狮市|
西藏|
德化县|
资源县|
鄂伦春自治旗|
芦溪县|
收藏|
庆云县|
宜宾县|
桦川县|
临颍县|
朝阳区|
金坛市|
平顶山市|
泰顺县|
宁化县|
崇信县|
红安县|
平湖市|
乃东县|
新乡县|
荣昌县|
康定县|
开阳县|
乌恰县|
洱源县|
鹰潭市|
北流市|
衡阳县|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