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潯陽樓出來,我們沿濱江路繼續向東步行,前往九江市的另一個著名景點-琵笆亭。途中經過建于明代的鎖江樓稍做停留,然后邊欣賞長江的景色邊趕路,約60分鐘后,到達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琵笆亭位于九江長江大橋南頭東側,始建于唐代(具體年月待考),距今已有一千余年了。此亭是為紀念唐代現實主義大詩人白居易創作的長篇敘事詩《琵笆行》而建的。白居易43歲那年得罪朝中權貴,被貶到江州(今江西九江)為官。次年秋,送客于潯陽江頭(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長江附近),邂逅長安琵琶女,賞樂言談間感慨良多,于是,揮筆寫下了堪稱千古絕唱、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廣泛影響的616字長篇敘事詩《琵琶行》。后人為紀念此事,在白居易當年送客的九江湓浦口修建了一個亭子,名曰琵笆亭。歲月更迭,琵笆亭幾經損毀重建、移建,如今的琵笆亭是近年來在距原址約5公里處異地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網絡圖片)</p> <p class="ql-block">琵笆亭景區大門口照壁的正面,是由著名書畫大師劉海粟題寫的“琵笆亭”三個藍色大字。背面有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主席默寫《琵笆行》全文的墨跡。筆走龍蛇,一氣呵成,可見毛主席對《琵笆行》的喜愛。</p> <p class="ql-block">(展廳內電子版的毛澤東主席手跡)</p><p class="ql-block">主體建筑兩側有碑廊。</p> <p class="ql-block">數十塊石碑,展示了歷代文人雅士吟詠琵笆亭的詩詞。</p><p class="ql-block">亭院正中是白居易的漢白玉塑像。</p> <p class="ql-block">只見其右手握書搭左腰,左手捋鬚,似乎正在傾聽長安琵琶女凄美的彈奏,又似乎在《琵笆行》的構思中……。</p><p class="ql-block">琵笆亭的主體采用底座上建亭的建筑方式。底座兩層是白居易紀念館,利用沉浸式劇場的藝術形式并配以圖片,介紹了白居易的生平,再現了《琵笆行》這首長篇敘事詩的創作背景及后人據其創作的藝術作品。沉浸式劇場將聲、光、電結合起來,使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在免費的景區中顯得難能可貴。</p> <p class="ql-block">主亭是兩層仿唐式建筑,雙重飛檐,古香古色,高約20米,上書劉海粟題寫的“琵笆亭”三個金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在琵笆亭的樓臺上可以眺望著名的九江長江大橋和兩岸秀美景色。</p> <p class="ql-block">在主體建筑東側約50米處是“西舫”。只見在綠波蕩漾的湖岸邊,有一座船形的仿古建筑。在靠近船頭處,立有一尊琵琶女低頭撫琴的塑像。船的對面有一“思賢亭”,亭門兩側立柱上寫著:琵琶千古恨,楓葉一江秋。湖中那條江南小蓬船很容易使游人與《琵笆行》中長安琵琶女所乘坐的小船聯系起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來到此處,我似乎感受到了白</span>居易在不朽詩作《琵笆行》中所描述的場景,有種詩意重現的感覺。</p><p class="ql-block">睹物思人。白居易在江州為官三年,創作了300多篇文學作品,有些作品經久不衰。至今,人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名句,如:“猶抱琵笆半遮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是天涯淪落人,</span>相逢何必曾相識”,“此時無聲勝有聲”,“門前冷落鞍馬稀”等,都是出自《琵笆行》,可見其影響之大。</p><p class="ql-block">唐代以來,人們建琵笆亭,既是向這位杰出的詩人致敬,也是讓后人們不要忘記,歷史上潯陽江頭曾經有過的千古一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武鸣县|
古田县|
赫章县|
永济市|
峨山|
龙海市|
张家港市|
朝阳区|
波密县|
广汉市|
湘阴县|
彝良县|
孙吴县|
晋宁县|
三门县|
兰考县|
德令哈市|
栾城县|
保靖县|
武清区|
六盘水市|
鄂伦春自治旗|
翁牛特旗|
平山县|
彭山县|
翁牛特旗|
乌拉特后旗|
江口县|
巢湖市|
溧阳市|
阿尔山市|
乌拉特中旗|
阿拉善右旗|
手游|
江西省|
永嘉县|
大邑县|
布尔津县|
平昌县|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