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連植 <p class="ql-block"> 故人林鶴年先生寄來電腦打印的自撰作品小輯,題名《落紅小記》。</p><p class="ql-block"> 老林在電話里告訴我,他退休了,可以松一口氣了。誠恐誠惶站了一輩子講臺,說不定還只是個劉基筆下《賣柑者言》中“金玉一其外,敗絮其中”的廢物。這些寒齋小記雖然不能說是無病呻吟,卻頗不合時宜,只能算是自作多情,寄給你,聊供友人一笑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落紅小記》(下稱《小記》)收錄了老林課余所撰近作二十四篇,以評論、小品居多,書名取“春泥護(hù)花”之意,顯見作者的良苦用心。</p><p class="ql-block"> 《小記》開卷第一篇《官場呆賬知多少》,老林從“官場呆賬并非呆子所為,倒是精明人的杰作”總起,分析了官僚機制內(nèi)種種焦頭爛尾現(xiàn)象的類別、成因,推出“官場呆賬已成災(zāi)”的議題。作者寫道 : “官場爛賬,當(dāng)亊人不但不用跑路、不做老賴,反而可以作為政績,當(dāng)作升職的資本。等拍屁股走人了,爛攤子一推了亊。”作者以身在教育界的見聞為例 :“君不見,今天白卷英雄、明天文憑至上;取消了是革命,恢復(fù)了是創(chuàng)新,甚至連教材都跟不上形勢變化,要求助于剪刀加糨糊。更有甚者,如今正規(guī)師范學(xué)校都砍了,教師要從非專業(yè)院校招聘。語文教師不懂漢字筆劃筆順、只會電腦百度不會查字典。這與其說叫與時俱進(jìn),不如說是不負(fù)責(zé)任的亂作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誠然,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歷史的進(jìn)程確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科書所能圈定。我們無法對大海的潮汐苛責(zé)太多。走路崴了腳,該怪誰呢?“文革”中有個小學(xué)生被要求上臺批判他的父親,孩子心里慌張,舉起小拳頭喊了一句口號: “打倒爸爸!”臺下竟也跟著振臂高呼“打倒爸爸!”這可不是笑話噢!試問,面對這樣的場境,我們又該說什么?又能說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老林與共和國同齡,他們這代人似乎是為“運動”而生的,一輩子過得很坎坷,卻也鍛煉了身手,有著極強的生命力。老林曾自謔是個“小學(xué)未畢業(yè)的大學(xué)生”(工農(nóng)兵學(xué)員),平時樂于助人,動手能力也很強。《小記》中許多篇章都寫得很勵志,如《陪讀辛酸說從頭》、《師傅領(lǐng)進(jìn)門》、《不如喫茶去》等等。在一篇《想象書房》的小品里,作者讓一股思緒從筆底緩緩流岀——“我大半生都在構(gòu)思擁有自己的書房,而且總能在想象的時候聞到一股書卷和油墨氣息,并因而養(yǎng)成愛對別人書房窺探究竟的癖性。為了讓自己在想象書房中顯得更像一個有學(xué)問的人,還對齋名、雅號下過一番功夫,就像年輕人為自己的網(wǎng)名費心一樣。可是幾十年一晃而過,人生幾見月當(dāng)頭?我終于想明白了,自己那幾本半新不舊的書,其實也無須專房供奉。于是大筆一揮,寫下‘愚齋’兩個隸書斗方往臥室門首一貼,頓時書香盈室、酸氣入懷,便什么都齊了。</p> <p class="ql-block"> “時來運轉(zhuǎn),等到真的要搬進(jìn)新購置的商品房,可以騰出一間用作書房了,兒子、兒媳說話了,更需要電腦房、娛樂室啦,書房就讓一讓吧。反正我也退休了,孩子們怕我看書損目傷神。于是,趁搬家清理雜物之便,把幾捆舊書打包賣給廢品收購站,從此和書本拜拜,倒也落個干凈。”</p><p class="ql-block"> 在時代狂流中,一個小人物進(jìn)退本也無足輕重。教授研究“馬尾巴的功能”終屬“末學(xué)”。可書房是安置靈魂的所在,一個人脫離了靈魂能夠走多遠(yuǎn)呢?在老林苦澀的曠達(dá)里,我們讀到了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在另一篇《如今教師不讀書》里,老林對時下從網(wǎng)絡(luò)淹沒紙媒、手機無往不在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年輕一代,很發(fā)了一番杞人之憂。老林寫道: “現(xiàn)在是學(xué)而優(yōu)則商,商而不優(yōu)則仕,仕又不優(yōu)則師,讀書成了精神奢侈。長此以往,我不知其可。”其間耿耿心燈,令人動容。</p> <p class="ql-block"> 兩年前,我在武夷山茶博會偶遇久違的林鶴年先生。老林在茶博會覽廳租了個攤位賣茶具。我笑著問他: “幾年不見,鳥槍換炮,下海啦!”老林也笑了,說: “生存總是第一位的,有錢不賺奈若何!”</p><p class="ql-block"> 老林在我朋友圈中索以懂吃會玩著稱。“懂吃”指懂得擇菜買菜,懂得下廚親手烹制,且吃出感覺、吃岀風(fēng)趣。記得《小記》中《吃性與吃情》、《做菜常樂》所寫就是作者下廚心得,讀來頗能誘人尋味。</p> <p class="ql-block"> 老林一身行頭,煥然脫去了村齋學(xué)究的“書卷氣”。他將我拉進(jìn)攤位坐下,說: “不走了,等我兒子來換班,我弄幾碟小菜,喝兩杯!百無一用是書生,形勢比人強呀!”</p><p class="ql-block"> 善哉,明白人老林,無錢未必真豪杰,正該如此。</p><p class="ql-block"> 2017.5.于三姑</p> <p class="ql-block"> 作者:謝連植,筆署林梓,退休教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阿克苏市|
华亭县|
洪江市|
吴江市|
泽普县|
建平县|
正阳县|
大厂|
定襄县|
滨海县|
邓州市|
小金县|
江达县|
洛扎县|
田阳县|
江北区|
同仁县|
印江|
宁武县|
长子县|
霍州市|
措美县|
龙川县|
公安县|
安远县|
邵武市|
佳木斯市|
五河县|
五台县|
沐川县|
鹤山市|
当涂县|
城步|
双桥区|
九台市|
彭山县|
华安县|
那曲县|
巴东县|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