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十六章</p><p class="ql-block">【題解】</p><p class="ql-block"> 本章延續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六十八章“善為士者不武,善為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以及六十九章“抗兵相若,哀者勝矣”的宗旨而再作闡發,指出“兵強則不勝”的兵家法則,體現了老子守柔、處弱的思想。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說:“老子之學主于尚柔,故以人與草木之生死為喻。”</p><p class="ql-block">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人之生”以及“草木之生”的柔弱特性而做的推論,其所寓意者并非恒常的一般性規律,而是具有或然性的發展態勢。它的最大價值是警示性,是引導人們回歸于“道”的一種反向運動提示。因此,“兵強則不勝”,并非指軍隊強大了就不會得勝,其真義在于警告擁有強兵的君王如果倚強凌弱,則必遭失敗。顯然,這里也同樣蘊含了辯證法的思想。用釋德清的話說,老子此意是“傷世人之難化,欲在上者當先自化,而后可以化民也”。從現實的情況看,難化之世人亦不可謂不多。</p><p class="ql-block"> 【原文】</p><p class="ql-block">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p><p class="ql-block">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p><p class="ql-block">【譯文】 </p><p class="ql-block"> 人活著時身體是柔弱的,死了以后身體就僵硬了。草木活著時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枯槁了。所以,僵硬的屬于死亡一族,柔弱的屬于生存一類。由此推之,<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用兵強硬</span>不一定能勝,樹木<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強硬</span>反而會斷折。</p><p class="ql-block"> 強<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硬</span>的當處下位,柔弱的可居上位。</p> <p class="ql-block">《老子引歸》(商務印書館,2024年9月出版)</p> <p class="ql-block">《莊子內篇引歸》(商務印書館,2023年1月出版)</p> <p class="ql-block">《老子引歸》(商務印書館,2024年1月出版)</p> <p class="ql-block">先秦諸子引歸之《老子引歸》《莊子內篇引歸》《名家四子引歸》合集(京東、當當網等平臺有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丰顺县|
鹤壁市|
应用必备|
揭西县|
金乡县|
资讯
|
榆中县|
新津县|
图们市|
襄城县|
苗栗市|
奎屯市|
乌审旗|
七台河市|
铅山县|
旬邑县|
临沂市|
南川市|
吐鲁番市|
南澳县|
武鸣县|
增城市|
许昌县|
奉化市|
吉安市|
阿鲁科尔沁旗|
历史|
资兴市|
五台县|
老河口市|
富民县|
大田县|
柏乡县|
定结县|
社旗县|
云安县|
汝阳县|
永兴县|
富顺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