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醉美新疆自駕游

<h1><b><font color="#167efb">新疆草原最獨特的就是3D立體:<br></font></b><b><font color="#167efb">草原與高原、雪山、大漠、湖河并存<br></font></b><b><font color="#167efb">漫山遍野的山花<br></font></b><b><font color="#167efb">炊煙裊裊的牧民氈房<br></font></b><b><font color="#167efb">繁星般散落的牛羊馬群點綴…</font></b></h1><h3></h3><h1><b><font color="#167efb">是不是風情萬種、嫵媚動人!</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今年女兒放假期間,為了讓她放松一下心情、緩解一下壓力,同時也讓我們一家三口好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事,于是決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自駕北疆!</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通過看各種游記、攻略,最后確定了行程(這個過程比較辛苦,但是能學習到歷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好多知識。)乘坐飛機前往烏魯木齊后租車自駕。考慮到新疆社會治安狀況,決定只游北疆。具體路線是從烏魯木齊出發經獨庫公路去到伊犁地區的草原、花海然后途徑果子溝前往喀納斯湖,尋找傳說中的水怪。</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6月10號,我們從呼和浩特白塔機場出發飛往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到了機場就有種異域的感覺——不一樣的面孔、不一樣的語言,與此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新疆人的熱情。</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走出機場大廳已是夜里11點多了,由于出發前做攻略知道現在屬于旅游淡季,因此就沒有提前預定酒店。機場附近大大小小的酒店很多,也有接機住宿的。我們想住安全相對好的酒店,看到不遠處有速8酒店,就上前詢問工作人員,他叫來旁邊一位接機的妹子,這位妹子很熱情的告訴我們酒店的電話并說有酒店專門接機的車,只要聯系酒店有房在這里等著來接就可以。這樣我們順利入住了新疆第一個酒店。</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第二天的租車出現了一個小插曲。本來已經從網上預訂了神州租車的車,但是又看到新疆本地租車公司的車價比較低,于是早上起來就打車來到了烏魯木齊市中心博物館附近的租車公司,經過詢問才知道他們的報價是低一點兒,可是有一個條件,每天300公里以內,超出公里外另收費,這樣算下來我們感覺不合適(后來的行程下來證明了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于是決定附近住宿先游市區。辦好住宿出發,第一站“國際大巴扎”(維吾爾語,意為集市、農貿市場),它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巴扎,具有濃郁的伊斯蘭建筑風格。里面很大,吃、穿、用什么都有。在這里更有出國了的感覺,新疆女孩確實漂亮,包頭技術堪稱一絕,各種花樣包法,很是好看。她們特別喜歡大花連衣裙,穿在她們的身上沒有一點點俗氣的感覺,反而和她們的氣質很搭。第二站紅山公園,這是坐落在市中心的一個公園,因地處紅山而得名。紅山山體由紫色砂礫巖構成,呈赭紅色,故名“紅山”。站在山頂可以俯瞰烏魯木齊。公園修建的很好,我們散步在其中,心情特別的舒暢。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好好休息一晚,早上起來打車去機場神州租車,租到的是跑了三千多公里的大眾朗逸。辦好手續,附近超市采購好給養,上路啦……</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上圖為國際大巴扎一角以及和女兒在紅山公園里的合影。</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b></h1><p><br></p> <h1><b><font color="#010101">  獨庫公路(獨山子—庫車)——中國最美公路之一。為了紀念修路的解放軍戰士,立碑題字。只有走過才能感受到當時修路是多么的艱難,一修就是10年,才能明白為什么會有168名解放軍戰士獻出寶貴的生命。(這些戰士被安葬在專門為他們修建的喬爾瑪烈士陵園里)。經過的人們都要下車、駐足、致敬!</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獨庫公路每年5至10月份為通車時間。我們是5月12號從烏魯木齊出發經奎屯上的獨庫公路,路上幾乎沒有車,只有我們孤獨的前進,天色陰沉。剛開始的路況非常好,天路相連,道路兩邊的草原忘不到邊,讓人感覺心一下子都變的好大、好空。走了很長的一段開始進入了崎嶇的山路,右手邊一條湍急的河流始終伴隨著我們,那應該是雪山融化下來形成的獨庫河吧?接著進入了天山山脈的腹地。哇!太漂亮了,周圍看到的全是層層疊疊的雪山。這個季節白雪皚皚,而且是大片大片的白色,心情大爽啊!經過特別大的山脈時,都能看到一個很特別的通道,就是專門為其設計修建的防雪通道。那里的冬天雪崩常見,雨季泥石流常見。如果要是7、8月走這條路應該會更美。遠處的雪山,近處的綠樹……</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這就是防雪通道</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途中在648公里處看到一座高高的雪山,雪水傾瀉而下,形成了一道天瀑。</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正當我們高興地說著、出神的看著的時候,突然發現前面的路特別不好走了,這時對面來了一輛車沖著我們擺手,怎么回事兒啊?繼續顛簸著往前走,路不通了,心里想:“哎呀!壞啦!過不去啦!往回返費時不說,前面的美景看不到了呀!”看到前面有施工人員,我趕快下車去問路,原來這里在去年深秋的時候就被泥石流封了路(在636公里處,足足有四百百多米)。我們抬頭往上看,媽呀!整個一座山滑下來了呀!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了,工人們才能進行搶修。得知上面有一條推出來的便道高興壞啦,可是這段路坑坑洼洼的特別難走,有一大坑差點兒把我們陷住,多虧老公技術高超。這里為他點贊!我們又能前進啦!這就是自駕的樂趣。后來從哈薩克牧民口中得知,此處泥石流從去年秋天就堵了路,我們是今年開春第一批過來的,很幸運的!</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走過那段路后,從654公里處景色越來越美,雪越來越多,雪墻隨處可見,車身擦著雪山而過,搖下車窗伸手就能觸摸到白雪。干脆下車近距離的和雪來個擁抱吧!可惜天公不作美,陰沉沉地,如果是藍天、白云映襯著雪山豈不是更美嗎?就這樣我們都感受到了美!太美!不能用語言來描述的美!</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這就是雪墻。</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綿延的雪山</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從獨庫公路往喬爾瑪方向行駛,過了喬爾瑪的右手邊就是唐不拉草原,這里還正在開發中,但是特別的美,尤其是百里畫廊。雪山、松林、綠草、河流,階梯式的排列,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油畫。幾座紅頂的類似歐式的建筑散落其中,很有幾分北歐風格。真的是一步一景啊!又是一個“美”字……</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從唐不拉草原出來沿著217國道繼續往前走大約4個小時左右,來到了那拉提鎮已是晚上快十點了,這里的太陽還掛在天空,找好住宿的酒店,用過晚飯,在小鎮上走了走回到酒店休息,保存體力,準備明天早上徒步那拉提。<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早上起來準備好行裝,吃過早飯后來到了那拉提景區。那拉提突厥語意為“白陽坡”,在新源那拉提鎮東部,位于那拉提山北坡,是發育在第三紀古洪積層上的中山地草原。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這里水草豐美,各種野花點綴在綠草之中。此時正是牧民們遷移夏季牧場的時候,到處是成群的牛、養、馬以及搭建氈房的牧人。女兒特別興奮,可勁的給這些動物們錄像。<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下了景區區間車,我們就順著小路,踩著厚厚的、軟軟的草地徒步到觀景臺,這是那拉提草原的一個高點,上去后可以俯瞰空中草原的美景。它因其平均海拔在1800米,所以又稱其為“空中草原”。</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天氣陰沉還不時的飄點兒小雨。這種天氣還真是適合徒步。途中碰上了幾位上海游客我們邊走邊看、邊走邊聊,不知不覺中已經上了觀景臺。往上看,原始松林黑綠黑綠的望不到盡頭,雄鷹在空中盤旋;往下看,草原一片嫩綠,白色的氈房點綴其中,馬兒撒歡的追逐著,牛兒、羊兒低頭吃著、叫著。這時就感覺帶著一雙眼睛來是不夠用的。<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從觀景臺下山,我們沒有沿路返回而是順著原始松林走了下去。進入松林特別的舒服,真的是天然大氧吧。松樹又高又大,枝葉繁茂,草很高、很密,還有一簇簇白的、蘭的、黃的……小花灑落其中,好美!好美!整個草原濕漉漉的,不一會兒我們的鞋和褲腳就全被打濕了,但我們都不在意,因為美景已經把我們深深的吸引……。</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下山路上,老公和老牛對話他“哞”的叫一聲,它也隨之叫一聲。太有趣啦!你倆聊啥呢?</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一路上到處都是風景,到處可見氈房散落在草原上,裊裊炊煙升起,小溪清澈蜿蜒流淌至遠方,牛群、羊群、馬群在吃草、吟唱……。公路平坦與天際相接,這就是天路!就是我們擁抱自然,丟掉鋼筋水泥的都市風景,放飛我們的靈魂的天路!</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邊欣賞美景邊趕路,來到巴音布魯鎮已是下午六點半,辦理好住宿,吃了晚飯來到景區門口,準備買票進入景區,去看有名的九曲十八彎落日。這時,天空下起了小雨,看到景區方向的天空陰沉的厲害,三個人合計恐怕是看不到落日了,于是決定明天再去。<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起來吃了早飯,收拾好必備的棉衣、食物、雨具來到景區買好票,坐上區間車出發啦。<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巴音布魯克草原,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西北、天山山脈中部的山間盆地中,四周為雪山環抱,海拔約2500米,面積23835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草原,也是中國最大的高山草原,僅次于內蒙古額爾多斯草原。巴音布魯克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泉水”,草原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那里不但有雪山環抱下的世外桃源,有“九曲十八彎”的開都河,更有優雅迷人的天鵝湖。看過《東歸英雄傳》的親們一眼就能看出來那個同心湖吧?在電視劇中無數次的出現過,這里就是拍攝地哦!也是土爾扈特部東歸后生活的地方之一。<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每到仲夏季節,草原上鮮花盛開,爭奇斗艷,羊群像白云游蕩,雪蓮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間。開都河像一條潔白的哈達蜿蜒流淌其間。巴音布魯克草原平坦、寬闊。綠草、鮮花平鋪到天際。這里盛產著焉耆天山馬、巴音布魯克大尾羊、中國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稱的牦牛,被譽為“草原四寶”。這里有好多黑頭羊。坐著區間車來到天鵝家園(第一個停靠站點),太陽還算明亮,挺熱。本來根據昨天晚上景區一位小伙子的介紹,打算徒步到天鵝棲息的草原深處去尋找更多的野生天鵝和它們的寶寶們,遺憾的是管理人員告訴我們那是不可能的,里面都是沼澤地,沒有熟悉地形的人帶路是有危險的,于是只好作罷。就在天鵝家園里和一些老的、孤獨的、不能起飛的天鵝玩耍吧!</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下午四點多我們乘坐區間車向著九曲十八彎景點奔去,這是我們向往的地方。從游記中得知,這里的落日非常好看,如果幸運的話能看到“九陽連珠”的景象。后來從賓館服務員口中得知,這個景象只有在8月22日左右,天氣特別晴好的時候才可能會看到,有一位區間車司機看到過一次。不管怎樣,我們是一定要去看看的。下了區間車坐在涼亭里邊休息邊看游人們騎馬。這里的落日要在十點左右。我們慢慢的順著木棧道邊走邊欣賞著美景,感覺太陽還好,就是不太清亮,心想:應該能看到落日吧?終于,我們爬上了山頂,走上觀景臺,看著遠處在草原上來回盤旋著的河水,數著彎曲的河灣,真有河水從天上而來的感覺,尤其是天邊的云層比較厚,河水與天際連成一片,這種感覺更加逼真。<br></font></b><h1><b><font color="#010101"> 我們邊拍照邊玩兒,等著夕陽西下。可是天色越來越暗,云層也越來越厚,而且漸漸地鋪滿天空,不一會兒落下了雨點,緊接著狂風大作,雨點密集。好大的風啊!吹的人都站不穩,剛才還很熱,突然一下子就冷的人直哆嗦,于是趕緊拿出羽絨服、抓絨服穿上,披上雨披。涼亭里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剛才在觀景臺上已經占據有利地形準備拍照的人們也趕緊把他們的長槍短炮收了起來。人們都在默默地祈禱大雨趕快過去,太陽盡早露出笑臉。可是天公并不買賬,雨一直下著,天越來越冷,有些人實在等不了了就乘車離去。我一直不死心,哆嗦著還在等,時間已是八點半多了,天上的云和風向沒有一點變化,老公說沒有希望啦。女兒來著例假,渾身發冷,怕孩子生病,我們也趕快買了電瓶車票悻悻地離開了。那里還有執著的人們在等,他們都是跟隨攝影團專程來拍片的。坐在返程的區間車上我還不時地回頭看看那方天空,心里有無數期盼……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這是我們此次北疆行的一個遺憾!</font></b></h1></h1> <h3><b><font color="#010101"> 這是從網上找到的巴音布魯克草原九曲十八彎落日的照片。很美吧!</font></b></h3> <h1><b><font color="#010101">  帶著遺憾我們離開了巴音布魯克草原。路上看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金黃金黃的,禁不住誘惑下車拍照。一路上走走停停向著目的地----特克斯八卦城前進。<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新疆伊犁州特克斯縣因八卦布局而聞名。八卦城呈放射狀圓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宮般,路路相通、街街相連。同時,八卦城具有濃郁的民俗風情、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風光。特克斯是一座“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萬物同”的城市;這是一座被上海吉尼斯總部授予“現今世界最大規模的八卦城”的城市;這是一座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和親公主細君公主生活的城市;這是一座誕生了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的城市;這是一座傳說由“長春真人”邱處機設計的城市;這是一座現在在我們這個國家里可能絕無僅有的一座不需要紅綠燈的城市(有關部門1996年取消道路上的紅綠燈,八卦城由此成為一座沒有紅綠燈的城市)。可能是隨著車輛的逐年增多,我們去那里時發現在城市的四環上有了可移動的紅綠燈。<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這個小城值得一去,特別是觀景塔(位于小城正中央,由它輻射出八條街道),里面是個小型博物館,能很好的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變革、人文情懷。站在觀景臺最高的天臺上,八個點都刻著街道名稱對應著八條街道,每條街道的路燈都不一樣,各有各的含義,街道上的生意也挺紅火。特別推薦去吃烤包子(一把抓)和卡瓦斯(一種俄羅斯啤酒)。<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圖片上那個就是一把抓。上邊的就是快要進入特克斯八卦城的一個標志性建筑。</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八卦城,從網上找到的航拍照片。</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瓊庫什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是伊犁州游牧民族定居最早村落之一,建筑風格獨特,還保留著很多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具有哈薩克族游牧民族特色的木屋,2010年被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從特克斯八卦城去往瓊庫什臺的路很不好走,正在修路中,估計明年就全部竣工。一路顛簸著來到了這里,不是很大的一個村落,被群山環抱,村子旁邊有一條河,河水湍急,響聲很大,據說村里的用電就是來自于這條河。村里不論是新的還是舊的房子全部是木質的,給人一種特別原始的感覺。聽徒步的人回來說爬到山的半腰上有一片平坦的草原,我和女兒換了行裝走出村子,順著河邊的小路前行,本來天色陰沉,走了一會兒遠處傳來一陣雷聲,而且越來越近,我倆開始往回返,害怕有大雨降臨。回到村口和老公匯合后,決定返回特克斯,因為修路要是下雨怕明天也不能離開這里了。美人臀只能在照片中欣賞啦!</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這個就是美人臀。感覺怎么樣?像嗎?</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返回特克斯住了一晚,第二天我們就開始了尋花的旅程——霍城尋找薰衣草。紫色夢幻般的薰衣草,總是和浪漫的愛情融為一體。漫山遍野開放的紫色花田,不只是南部法國的專利,在中國西北一隅,新疆天山山脈腳下,美麗的伊犁河谷,數萬畝的薰衣草已經滿山遍野地綻放了……。<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伊犁是一處土地寬廣、涼爽宜人的地方。早在1964年,伊犁河谷便引進了法國普羅旺斯薰衣草的3個品種,在經歷了40多年的歲月變幻和時光流轉后,“遠道而來”的薰衣草終于在塞外扎根落戶。現在,伊犁薰衣草種植面積已達2萬多畝,產量占全國95%以上,同法國普羅旺斯、日本北海道、俄羅斯高加索地區一起成為世界薰衣草的四大產區。不過聽人們說現在的霍城已經很難看到連成很大片的熏衣草田啦!<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路上看到有種植薰衣草的,但都不是特別的大,而且也只是普通的大田,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紫的魅幻。后來聽當地人說:今年的這個季節雨水多,所以花的顏色就不是很好。真是,我們一路走來,幾乎天天下雨。我問當地人這個季節就是這樣嗎?他們笑著說今年是個例外。我只好自己調侃自己說:我是雨神娘娘,走到哪里哪里就會下雨。今年我要發大財嘍!<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通過百度我們找到了一家名叫“汗家公主”的薰衣草莊園,雖說不是很大,但里面布置的比較浪漫。于是我陪女兒換了裝束,美美噠開拍嘍……</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我們的照片都是手機拍的,效果不是很好。特意從網上找到了圖片,讓大家欣賞的同時也了解一下它和鼠尾草的區別。賽汗塔拉種的就是鼠尾草。</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新疆果子溝全長28公里,位于烏魯木齊通往伊犁的公路咽喉處,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北道。果子溝山高路險,雪崩、洪水、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途經這里的車輛經常受阻滯留.現在這座大橋的建成開通,為伊犁開啟了順利便捷走出河谷之門。果子溝大橋全長 700米 ,跨徑 360米,橋面距谷底凈高達200米,主塔高度分別為209米和215.5米,大橋是新疆公路第一,是國家高速G30線連云港至霍爾果斯的重要組成部分。主橋全部采用鋼桁梁結構,并采用高強螺栓連接,安裝精度控制在2毫米之內。果子溝大橋作為新疆第一座斜拉橋、第一高橋,是新疆最大最重要的橋梁,同時也是全國首座公路鋼桁梁斜拉橋,它集新技術、新結構、新工藝、新設備“四新”于一身,是新疆公路建設史上一次重大突破。2011年9月30日耗資23.9億的果子溝大橋正式通車。<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從霍城出來我們就朝著果子溝方向行駛。早就耳聞果子溝大橋的大名,今天我們要一睹它的真容。<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天空陰云密布,不時有小雨飄落。我們沿著連霍高速烏魯木齊方向行駛,西天山山脈森林密布,山勢越來越險峻,我有一種感覺它應該離我們不遠啦。就在這時,它的身影隱隱約約地出現了。由于云層壓的很低,越發顯得它高聳入云。車速相當的慢,我一邊開車一邊欣賞,女兒甚是驚喜,不停地拍照、錄像。哎呀!真的是太壯觀了!此時我詞窮了,只能借用一首詩結束:<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不是所有的橋因水而架<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在萬丈溝壑鋪一座天山大道<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相連著 山與山把時空縮短<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從此天險變坦途涌現悠揚的心<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哦 果子溝依然不見掛果的山<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我卻看見凌空飛度美麗的橋<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曾經蹣跚 幾度忐忑<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今天漫游在這里 揮手別昨日<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這些都是從網上找到的照片,讓大家好好欣賞一下它偉岸的身姿。</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從果子溝隧道一出來,就看到左手邊有一片水域闖入了我們的視線,越走水面越大,我和爺倆念叨著這應該是個湖,高速公路邊上有好多車停下來欣賞著,我突然意識到這應該是到賽里木湖了,讓女兒從網上查看,果然是被稱作“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淚”的賽里木湖。它與果子溝唇齒相依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高懸于西天山之間的斷陷盆地中,湖被群山環繞,天水相映。<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進入賽湖又趕上下雨,我們就只能一邊開車一邊欣賞著窗外的景色。在剛進入賽湖的草原不是很好,離湖面也遠一些。但是越往西走進人西海草原景致就又是一番景象。湖面好寬好長,湖水顏色變化不一,現在看到的是清澈的藍,走一會兒看到的又是深邃的綠。草原上的草也比較高,花兒開的也艷,山上的松林也很茂密。真的是很美、很美!<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第二天整理好行李準備出發,雨還在下,總臺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烏魯木齊方向剛通車,伊犁方向道路還在封閉。懸著的一顆心放下了。<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雨稍微小一點我們就出發了,環湖一周90公里。湖西景色優美,雨過天晴后一道彩虹出來了,我們呼吸著雨后,沒有一絲污染、一點霧霾的新鮮空氣特別興奮,一直徒步到湖邊。湖水呈現好幾個顏色,淺黃、淡藍、深藍、黑綠由近到遠,特別的好看。湖畔草地上各色小花競相開放。我倆同時大聲高唱:我們新疆好地方!<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由于一直下雨,我們只能先找地方住下了。這種天氣氈房果斷放棄,電話預訂龍嶺賓館,好幸運啊!最后一間。價格是此行中最貴的,品質可是最差的哦!不過從賓館門前就能看到果子溝大橋。</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賽里木湖,古稱“凈海”,位于新疆博爾塔拉蒙古族自制州博樂市境內的天山山脈中,緊鄰伊犁州霍城縣,是風光秀美的高山冷水湖,湖水微咸,湖面海拔2071.9米,面積45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4米,最深處達106米,蓄水量210億立方米。由于賽里木湖湖面巨大,湖水冰涼,晝夜溫差大,湖區年均氣溫只有1.1℃,夏季湖面溫度也只有10℃左右。因此要帶好保暖衣物。<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照片中藍天白云下五彩的草原和藍寶石般的美麗賽湖只有身處其中才能感受到她的絕美。由于天氣和手機拍攝的原因,沒有了雪山的身影。</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從賽湖出來上連霍高速走烏魯木齊方向,天色陰暗的如夜晚一般,小雨點繼續飄落。霧氣繚繞在天山山脈中,黑壓壓地,什么也看不清,前方目測距離也就10米左右,我們龜速爬行。這種天氣太嚇人了!</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途中聽人說克拉瑪依市現在建設的特別好,于是我們決定去看看。20世紀膾炙人口的《克拉瑪依之歌》進人我的腦海:<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當年我趕著馬群尋找草地<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到這里來駐馬我了望過你<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茫茫的戈壁像無邊的大海<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我只好轉過臉向別處走去<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啊克拉瑪依我不愿意走進你<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你沒有草也沒有水<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也沒有人跡<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啊克拉瑪依<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啊克拉瑪依<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你是饑餓的土地<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啊克拉瑪依<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我離開了你<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說實話我對克拉瑪依所有的認識,都來至于這首歌,所有的感受,也同樣都來至于這首歌,克拉瑪依對我來說,到今天還是夢樣的神秘……。進人市區我的眼前一亮,首先看到的是寬闊的、干凈整潔的街道,綠化的也很好,商業街上人頭攢動,市中心高樓林立,一座現代石油工業城市今天卻突兀在那里,簡直是天壤之別,顛覆了我映象中的荒涼。所有來到這里的人都會驚嘆這個奇跡。現在克拉瑪依已成為一座現代化石油聯合企業和新型石油工業城市。<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照片下方就是克拉瑪依市的引水工程“九龍吐珠”景觀。引水工程改變了克拉瑪依的城市面貌,使克拉瑪依這座戈壁石油城有了自己的河流--克拉瑪依河。</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石油是克拉瑪依的名片,是它讓世界和國人知道了克拉瑪依。來到這里看到百里油田和隨處可見的采油機(“磕頭蟲”)才知道,此地名不虛傳。“磕頭蟲”綿延百里,號稱百里油田。且克拉瑪依石油儲存在地下不深處。克拉瑪依油田是我國解放后于1955年發現的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系維吾爾語“黑油”的譯音,得名于市區東角一座天然瀝青丘--青油山。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一號井出油,發現了克拉瑪依油田。195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克拉瑪依市,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市。<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照片中就是磕頭蟲。雖說它的功勞很大,但是不知道為什么,看到整片整片的磕頭蟲在工作,心里有種說不出的難受,是為了地球,還是人類……?</font></b></h1> <h3><b><font color="#010101">  為了讓大家感受到“磕頭蟲”一排排、一隊隊的在大漠戈壁上作業的場景,特從網上下載此圖片。您的感受是什么……</font></b></h3> <h1><b><font color="#010101">  荒涼的戈壁灘上一臺臺采油機成了克拉瑪依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老天爺是公平的,地上面不長東西,地下面卻有寶藏……</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烏禾爾魔鬼城又稱風城,因起風時氣流穿梭在巖沙之間,伴著鬼哭狼嚎般凄厲怪聲,故得名魔鬼城。是克拉瑪依市的一個景點,也是去布爾津必須經過的地方。我們去到那里已經是下午五點半多,游客也已寥寥無幾,在游客中心看了看魔鬼城內的景點分布,準備進人,女兒說感覺沒有什么意思,于是我們休息片刻后向著布爾津出發。<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烏禾爾魔鬼城是赭紅與灰綠相間的白堊紀水平砂、泥巖和遭流水侵蝕與風力旋磨、雕刻形成的各類風蝕地貌形態的組合。據科學考察,約1億年前,這里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泊,水中棲息著烏禾爾劍龍、蛇頸龍、準噶爾翼龍和其他遠古生物。上個世紀60年代在這里發掘出一具完整的翼龍化石,更加驗證了遠古時的湖泊,也讓烏禾爾魔鬼城蜚聲天下。<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后來從驢友的游記中得知,從網上看看照片比去的好。下面就給大家發幾張我們拍的照片吧!</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這些都是驢友們用長槍短炮拍出來的。這樣比較的話,我們用手機拍的是不是就沒法看了呀?</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布爾津號稱童話小城,因為屋頂全是紅色的,極具歐式風情,說俄羅斯風情也差不多。著名“新疆水怪”即喀納斯離布爾津160公里,是去喀納斯的必經之路,布爾津最大的特點就是悠閑,與世無爭的那種感覺,是一個很小資的縣城。當然蚊子也不少哦!哈哈!總之來到布爾津你是不會后悔的! <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布爾津縣隸屬阿勒泰,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其北部和東北部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是中國西部唯一與俄羅斯交界的縣,國界線長218公里,境內河流眾多,是進出口新疆西北部兩個邊貿口岸的必經之地,與俄羅斯接壤處有一理想口岸極具開發價值,是打開西北地區與俄羅斯經貿往來的唯一最近通道。中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額爾齊斯河最大的支流發源地。來到布爾津一定要去飯店吃當地的冷水魚(不要去吃烤的)。</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在新疆美麗的喀納斯湖旁,有一個小巧的山村——禾木村,它素有“中國第一村”、“神的后花園”的美稱。原木壘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橋流水,炊煙裊裊……古樸的山村景致,像喀納斯湖一樣充滿神秘色彩。<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從布爾津出發,走喀納斯方向,快到喀納斯時有個岔路,右手邊的一條路就是去往禾木村的,公路修的非常好,路樁也特別有創意。后來知道這是旅游公司專為開發禾木村旅游修建的。其實在方便游客的同時也使當地的原始生態環境在漫漫地被侵蝕著。當你去到那里時就會深有感觸!<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來到禾木村外停車場,買票后拿上所需物品(在禾木村住宿一晚),鎖好車門,坐上區間車出發啦。一路上景色很美,全是山路,兩邊各種顏色的小花成片成片的點綴在青草之中,這里的花的顏色和種類是一路走來看到最多的。高大的山體被綠樹掩蓋,白樺樹居多,楊樹、柏樹、松樹略少。禾木河河水湍急,發出陣陣響聲。一個多小時以后,我們終于來到了禾木村。這是一個被群山環繞著的原始村落,是圖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僅存的3個圖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納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遠和最大的村莊,總面積3040平方公里。這里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充滿了原始的味道,散步在村子里聞著青草和牛糞、馬糞等混雜的氣味更加有了原始的感受。<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可惜的是昨天下了大雨,禾木橋不能通行,我們只能在住宿旁邊一個小山丘的觀景臺上等待日落。<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落日余暉下禾木村一角。</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禾木村最出名的就是萬山紅遍的醉人秋色,炊煙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條夢幻般的煙霧帶,勝似仙境。在禾木村子周圍的小山坡上可以俯視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空谷幽靈、薄霧彌漫、小橋流水、牧馬人在從林間揚塵而過……。這是網上文人對禾木村景色的描寫,雖說我們是春末夏初來的,但只要你來過這里,就能想象出秋天的景色,一定很美……很美!<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照片上面的就是他們居住的原木房子。這里冬天雪很大,所以房頂建成尖尖的,不易積雪。左邊是太陽落山時的情景。</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四角羊—你見過嗎?注意它的尾巴,又大又圓。它挺兇的哦!頂人很厲害,所有被拴在那里。<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趁著太陽落山來張剪影。</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為了讓大家感受禾木村最美的秋景,特意從網上下載了圖片。美吧!有木有人在畫中游的感覺!</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喀納斯湖—想必大家知道它的大名是因為“水怪”吧?“此次行程一定要去喀納斯,去看看水怪長啥樣”,老公強烈要求。<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喀納斯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北部,是一個內陸淡水湖,湖水來自奎屯、友誼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當地降水,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45.73㎞2,<br></font></b><b><font color="#010101">湖水最深處達188.5米左右,蓄水量達53.8億立方米。<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喀納斯湖外形呈月牙,湖區景觀主要有駝頸灣、變色湖、臥龍灣等;生長有哲羅鮭、細鱗鮭等珍稀魚類。<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喀納斯湖是第四紀冰川作用形成的高山湖泊,2009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湖泊”。<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由于天氣原因又是手機拍攝,效果不是很好,不過已經就能領略到它瑞士風情的美景了吧!</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將進中午時分我們來到了喀納斯景區。天啊!雨又下到了這里,不管它,既來之則安之,買票進入。我們沿著喀納斯河谷一路而上,公路旁就是野花遍地盛開的灌木叢,一旁的杉樹高聳云天,猶如衛士一般;一旁群山森林蔥翠,綠草甸漫卷,一大片鋪陳在坡地上的花海個個沾滿晨露水靈靈的,在坡頂落葉松林下一座小巧的木屋,呈現給我們一幅充滿想象的畫面。按照行前功課應該先去神仙灣看霧(必須早晨去),由于天氣原因我們選擇先去觀魚亭(如果雨下的大,去觀魚亭的車就不發了)。到達停車場還要再走1000多個臺階才能去到亭子。我們邊走邊拍照邊賞景,這里的金蓮花和野芍藥花在其它景區沒有看到,特別是金蓮花真心好看,無論是顏色還是花型。就在這時烏云又黑壓壓的聚攏過來,有的人看到要下雨了,就下山去了,我們非常執著,不管怎樣都要去俯瞰它的身姿。<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照片上面的就是漂亮的金蓮花,左下面是野芍藥花。</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天空的云層越壓越黑,心里有些許緊張。我們加快腳步,終于爬上了觀魚臺,這時的雨越下越大了,我們只能在亭子里一邊吃東西一邊等雨停了。<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觀魚臺位于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景區內,建于海拔2030米的哈拉開特(蒙古語意為“駱駝峰)”山頂上,與湖面的垂直落差達600多米,因處于觀察“湖怪”的最佳位置,故得名觀魚亭。它始建于1987年,2009年改建后更名為觀魚臺。整個建筑為木結構,形狀為怪物摸樣,與喀納斯“湖怪”相聯系。“觀魚臺”三個字為余秋雨所寫。觀魚臺是喀納斯景點中的極品,是唯一一個能駐足飽覽喀納斯美景的最佳平臺。360度的環形視野,真是一覽眾山小。東側便是喀納斯湖神秘的一抹幽藍,而西側便是逶迤的群山,森林、草原莽莽交錯。山巖上的佛光閣木樓在片片綠野中獨具風情,蠻有味道。</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大雨終于停下來了,濃霧封鎖了整個湖面,我們看著濃霧漸漸褪去,像一層薄薄的白紗披在碧綠的湖面上。遠處的雪山、松林隱約可見,近處碧綠的湖水被輕紗素裹……猶如置身于仙境一般。</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有沒有瑞士風光的感覺?美嗎?</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根據行前攻略,我們要在月亮灣下車,沿著木棧道下去,沿河向臥龍灣走去。下面景色優美,有獨到特色風情。喀納斯河流邊有郁郁蔥蔥的林木,林木很高,林木間有很多死去的樹木,河流中也有很多木頭,這里不乏林木了,林間的棧道就是從景區中轉站一路延伸過來,經神仙灣、月亮灣,過臥龍灣,直到喀納斯大橋。我們漫步在這如仙境般幽靜的木棧道上,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正當我們陶醉其中的時候,迎面走來的游人告訴我們前面的木棧道被淹沒了,過不去了。啊!太掃興啦!只能原路返回了,不過這一點兒都不影響我們游玩的興致,和女兒賞景拍照,老公還在尋找著水怪……。<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照片上方就是臥龍灣,一條霸王龍盤踞于此。左下方是月亮灣,靜靜的掛在雪山與松林中。右下方就是幽靜的木棧道。</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這是在月亮灣木棧道旁的一個泉水口。石雕圖案是什么動物呢?</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途中遇到的天象,我們是沒有看到過。這可以叫做“云瀑”嗎?</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從布兒津出來一路上天氣特別的不好,前面那個“云瀑”的照片就是當時的情況,所以就沒有去五彩灘。下面的照片是在返回烏魯木齊的路上,途徑天上五彩城時,我們進人景區的時候拍下的。五彩城十分配得上“震撼”這個詞。可惜的是用手機拍攝不出那個感覺。<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五彩城位于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東部的吉木薩爾境內,典型的雅丹地貌。裸露于沙漠戈壁中的原始地貌,讓人無法形容它的美麗和魅力。</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走進天上五彩城(下面是從網上下載的照片,為了讓大家感受到那份震撼),就象走進了一個夢幻世界。光怪陸離的色彩從四面八方涌來,那么明快強烈,那么豐富多彩,令人目眩。順著山勢舉目展望,那些或大或小、錯落有致的山崗,無不被艷麗的色彩纏裹著,呈現出千姿百態、撲朔迷離的景象。那些層層疊疊的小山丘,就像一個個蒙古人的牧帳,透出村落的安閑和溫暖;而那些高大的山丘,拔地而起,不亞于大都市的高大建筑;那些很長的有深淺褶皺的彩色山脈,就像大壩泄洪時壯觀的景象。穿行于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山丘之上間,真有走進迷宮的感覺,稍不留神就找不著歸路。<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由于天上五彩城是典型的侏羅紀地層結構,歷經億萬年風蝕水沖,形成了數百座深紅、赫紅、石青、鵝黃、黛綠、灰白、青灰、黑灰等多種顏色艷麗的泥層巖臺地。而這種特殊的地質地貌也為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一份神秘。<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天上五彩城景區還曾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臥虎藏龍》主要外景地之一。新版《西游記》、《超越極限》、《車師古道》、《暴走吧,女人》、《愛在旅途》等熱門影視劇也都先后在這里取景。</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2014年8月,在天上五彩城景區內發現了大片隕石帶。正是這些氧化后的石頭,使得五彩城的大地出現了五彩斑斕的色彩。這一發現不但引起了有關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也有許多游客慕名到五彩城景區參觀這奇特的隕石群落。下圖中就是隕石展區。</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國保存兩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遺跡,唐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交河故城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交河城址,位于吐魯番市以西約13公里的亞爾鄉,吐魯番市西郊10公里牙爾乃孜溝兩條河交匯處30米高的黃土臺上,長約1650米,兩端窄,中間最寬處約300米,呈柳葉形半島。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諸國之一的車師前國都城,是該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吐魯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則與唐代長安城相仿。城內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場、藏兵壕、寺院佛龕中的泥菩薩都還可以找到。寺院占地5000平方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101座。古城四央臨崖,在東、西、南側的懸崖峭壁上劈崖而建三座城門。</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紀至5世紀由車師人開創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達到鼎盛,9至14世紀由于連年戰火,交河城逐漸衰落。元末察合臺時期,吐魯番一帶連年戰火。交河城毀損嚴重,終于被棄。進人古城,有一條中央大道,這就是當時的主干道。道路兩邊有商店、廟宇。站在木質觀景欄桿前,遠眺前方錯落有致的斷壁殘垣好像看到當時那里宏偉的建筑和熱鬧的場景。后來聽導游講解,那邊是當時寺院群落。<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我和女兒順著城中的小道走走停停。穹廬之下,沒有華美雄偉的建筑,目之所及的是頹毀的土墻,是坍塌的堡壘,是慘敗的佛塔,是面目全非的寺廟……他們或倒或傾,或倚或立。在這里你可以盡情的發揮想象……。我們走在這方土地上,探尋著他們的遺跡,想象著他們當時生活的場景,我們的心情無法平靜,這時我們期待著和幻覺中的古人不期而遇,傾聽他們對歷史的傾述。<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我們漫步在這歷史遺跡中不忍離去,還想在找尋什么。但是由于天氣炎熱,我們不得不離開。再見吧,曾經繁榮輝煌的“車師前國”!再見吧,未來還將雄踞于此的交河故城!</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交河故城官署遺址地下部分。官署就是當時的政府權力中心,相當于皇宮。</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而新疆維吾爾語則稱之為“坎兒孜”。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于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 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井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進人坎兒井博物館首先看到的就是葡萄長廊,一串串如翡翠般的葡萄掛在上面,往里走就是不同年代修建坎兒井所用工具的一個展示區,在往里走就進人博物館的室內展區。博物館的核心部分就是坎兒井的實體部分——暗渠、豎井、蓄水池、井口。真是感嘆古人的智慧啊!</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位于火焰山中,位于新疆吐魯番市區東北11公里處,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人口8972人。溝內有布依魯克河流過,主要水源為高山融雪,因盛產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魯番地區的旅游勝地。 葡萄溝是火焰山山谷最大的一個溝谷,她像一條綠色的絲帶,飄逸在盆地中央。<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葡萄溝果然名不虛傳,濃蔭覆蓋的葡萄架格外壯觀,每個枝頭都掛滿了串串美玉般的葡萄,我們仿佛走進了“葡萄王國”。滿山遍野的葡萄叢中,一溝的“翡翠”,一溝的“瑪瑙”,一溝的“珍珠”,令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坐在葡萄架下,欣賞著串串綠精靈,陰涼舒爽特別地愜意!</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這里沒有樓房,全部是獨門獨戶的庭院。很多人家的房頂的高處,都建有一個四面都是孔洞的四方的房子,這就是專門晾曬葡萄干的晾房。這些房子不是建在院子里,也不是在低處,而是在房頂上,或是在庭院的開闊處,四面通風,加上房子本身的結構都是鏤空建造,所以很適于晾曬葡萄干。些房子不是建在院子里,也不是在低處,而是在房頂上,或是在庭院的開闊處,四面通風,加上房子本身的結構都是鏤空建造,所以很適于晾曬葡萄干。這些晾房都是土坯建造,但是結構很合理,四面對稱,而且每一個孔洞大小都很均勻,形狀幾乎一樣,線條流暢,構造精巧,沒有粗糙和簡陋的感覺,反而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樸素的美。從遠處看也好從近處看也好,都符合美學和建筑對稱原理,這也是這里民居的特色之一。</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葡萄溝之行最意外的驚喜就是這里盡然有王駱賓音樂藝術館。我和女兒特別興奮。<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藝術館真實全面展示王洛賓的藝術生涯,館內陳列著百余幅歷史圖片和大量珍貴的文物資料,翔實的向游客介紹王洛賓先生六十余年音樂成就和鮮為人知的故事。一位年輕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們特別有興致,就主動過來給我們認真、細致地講解。我們跟隨著他,踏著王老先生的音樂足跡,了解著他每個時期的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被深深地感動。那些優美的,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大部分是他在青海、新疆生活采風多年創作的;有一些是他在兩次十八年的監獄生活中,從獄友中收集整理創作的。看著滿滿的圖片,聽著生動的講解,我們感慨于過去的藝術家對藝術的那份摯愛,為了藝術而獻身的那種崇高的精神。看后女兒有了深深地感悟和啟發。一路上我們談了當今社會的怪象、談了女兒今后學習的目標……談了很多、很多。這是我們此行中最大的收獲。</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懷著滿心的不舍離開了王老先生紀念館,來到火焰山。火焰山古稱赤石山,位于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絲綢之路北道。呈東西走向。火焰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唐人以其炎熱曾名為“火山”。 山長100多公里,最寬處達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禿嶺,寸草不生,飛鳥匿蹤。每當盛夏,紅日當空,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砂巖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火焰山上的道道溝壑,如同老人臉上的皺紋一樣滄桑。山上的溝壑是怎么形成的?是風吹沙蝕的。吐魯番素有“風庫”之稱,由于氣壓差異大,形成強烈的空氣對流,四周高山有無數的溝谷隘口,強大的氣流就會以風的形式從這些谷口撲向盆地,山體上的道道溝壑就形成了。 <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火焰山是中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最高氣溫高達攝氏47.8度,地表最高溫度高達攝氏70度以上,沙窩里可烤熟雞蛋。為什么火焰山會這么熱?原來,火焰山四周的高山阻擋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濕氣流的進入。火焰山就窩在這個四面不通風的鍋底中,盆地內的戈壁、沙漠吸收太陽熱量快,不能散發出去,因此吐魯番就成了世界著名的“火爐”。吐魯番的夏天十分炎熱,中午地表溫度可達80℃以上,有“沙里煮雞蛋,墻上烙大餅”之說。<br></font></b><b><font color="#010101"> 我們走進“西游文化長廊”。長廊兩側是24幅西游記中家喻戶曉的經典章回,壁畫圖文并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西游記》使火焰山名聞天下,成為火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牛魔王、鐵扇公主、唐僧師徒四人女兒非常喜歡,合影留念吧!氣溫太高了,趕快逃離吧!</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看到女兒的裝束了吧。感覺卸掉這些防曬用品就會立即爆皮。太陽公公太熱情啦!看看創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巨型溫度計吧!地表溫度60多度,這還沒有到了最熱的時候呢!大家來體驗一下吧!</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返回烏魯木齊途中路過達坂城。再見了、新疆!再見了、熱情的新疆人民!有機會再去南疆感受不一樣的景致。此次北疆行歷時15天,行程將近5000公里。</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醉美新疆、大美新疆,無論多少個“美”字、多好的文筆都不能把北疆的美景用語言形容的淋漓盡致。來過這里只能感覺一雙眼睛都不夠用,看不夠。從我們的拍片中僅能窺見一斑(長槍短炮也拍不出他的絕美),只有身臨其境,天公作美,方能體驗到它的絕美和驚艷!</font></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民和| 长丰县| 五常市| 容城县| 夹江县| 青冈县| 晋宁县| 喀喇沁旗| 南阳市| 治多县| 芜湖县| 济南市| 崇州市| 马关县| 平凉市| 定州市| 辽源市| 奉化市| 伊川县| 江孜县| 尖扎县| 汤原县| 马鞍山市| 和龙市| 松滋市| 大竹县| 白玉县| 紫金县| 乐业县| 鄢陵县| 平度市| 安新县| 都江堰市| 江永县| 团风县| 兰考县| 石台县| 马边| 淄博市|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