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r></h5><h5> 黃沙漫漫,大地蒼茫,眼前的戈壁與沙漠,遠處料峭與猙獰的群峰,構成了新疆特有的風景。身處其中,周遭的物景與心境契合,帶給人超然的寧靜與放松。天山橫亙眼前,沿著獨庫公路走進山中,庫車河曲曲折折,對岸不時有火車經過,轟隆隆的聲響打破大地的沉寂。陡然間,庫車河對岸出現了一組料峭的山體,層層疊疊,怪石崢嶸,一刃刃單薄的尖錐峰直刺蒼穹,原來這就是網絡上剛剛走紅的打卡地,庫車紅山石林了。</h5><div><br></div> <h5><br></h5><h5> 紅山石林位于庫俄鐵路與獨庫公路交匯處,距離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以北六十六公里,庫車河東岸 ,國道217線西側。從庫車沿著國道217北上,不遠就進入天山南麓的丘陵褶皺地帶,天山的雪峰若隱若現,翻越一道東西走向的山脈后,便進入北高南低的山間谷地中。在山脈的裂隙之間,庫車河蜿蜒而下,沖擊形成了“庫車峽谷”。而這片紅色的石林,就坐落于峽谷之中。</h5><div><br></div> <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5><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紅山石林是既古老又年輕的地貌,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準格爾古陸、塔里木古陸與海域相互侵占、滲透,到晚新世(下線距今約258萬年)時期才逐漸定型。之后數百萬年間,隨著日積月累的風化和雨水的侵蝕,形成了層層疊疊,樣貌奇特的山體,因此紅山石林屬于典型的風蝕雅丹地貌。石林由紅色砂巖、砂礫組成,奇峰嶙峋,峰巒疊嶂,朝夕間光影變換,奇妙無窮。 隨季節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陽光炙熱時,它格外火紅;下雨時,又變成深沉的暗紅色,因而被稱為“大地上的火焰”。 </span></h5><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br></h5> <h5><br></h5><h5> 紅色砂巖和砂礫巖是一種沉積巖,主要是有砂礫、卵石等經過水流搬運,沉積、壓實、膠結而成。典型結構包括粒狀碎屑結構和泥狀膠結結構。由于其膠結物質和風化程度的差異,紅色砂礫巖的強度變化較大。受大氣環境的影響,紅色砂礫巖可能會崩解破碎甚至泥化,因此其巖塊的大小及顆粒會隨著干濕循環的時間過程而變化,物理力學性質也會產生變化。因此,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分解和破碎,逐漸形成千變萬化的山體形象。</h5><div><br></div> <h5><br></h5><h5> 紅學家馮其庸先生晚年研究西部文化歷史與藝術,他曾十次赴新疆考察,留下了“看盡龜茲十萬峰,始知五岳也平庸”的詩句。當我們走進石林中時,仿佛進入一座奇幻城堡。巨大的紅色巖峰錯落有致,有的像堡寨,有的像宮殿,有的像巨獸,還有的像……。紅山石林記錄著水的歷史和風的形狀,日積月累,在風和水的作用下雕刻出令人驚顫的魔幻世界。站在其中,不僅有一種無法言狀的壓迫感,還會令人發自內心的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5><div><br></div> <h5><br></h5><h5> 在國道217上有一個紅山石林列車的拍攝點,站在觀景臺上可以看到火車和石林同框的景象。一片紅色異峰疊嶂起伏,仿佛有奇人正在這天工神韻般的地方修煉,而劍指蒼穹的鋒芒,讓億萬年的石林崢嶸閱讀不盡...……</h5><div><br></div> <h5><br></h5><h5> 面對眼前的物景,我想,即便我們無法逾越眼前一座座高聳的山峰,就像人生無法觸及到的另一處彼岸,但是我們可以近距離地感受它曠世的存在。庫車紅山石林是變化的,一天的顏色會悄然變化,陽光炙熱時,它顯得格外的火紅,下雨時,它就變得深沉而又暗紅,白雪覆蓋時,它就像白色里跳動的火焰,燃燒著青春和歲月。</h5><div><br></div> <h5><br></h5><h5> 離開紅山石林,行駛在國道217上,從車輛反光鏡中回望那片奇妙的山林。兩側的荒原上,大部分植物都已經枯黃,而耐堿類蓬草依舊生機勃勃。已進入秋季,但相信在新疆,在亙古荒原上并不乏令人震驚的生命與風景,如火的紅山石林不僅僅令人依依不舍,更將是注定銘刻在我們心底的一片不熄的火焰,伴隨我們漸漸老去。</h5><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普安县|
平顺县|
怀仁县|
阿勒泰市|
泾阳县|
荃湾区|
民权县|
天津市|
南澳县|
黄浦区|
安西县|
香格里拉县|
屯门区|
海阳市|
枣强县|
揭东县|
乌鲁木齐市|
庆云县|
赤水市|
朝阳市|
吴川市|
庆阳市|
镇沅|
白玉县|
扎鲁特旗|
巴南区|
武功县|
镇宁|
东台市|
上蔡县|
绿春县|
沙田区|
盘山县|
珲春市|
中江县|
和硕县|
东辽县|
宜兴市|
乌兰浩特市|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