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斑嘴鵜鶘</p> <p class="ql-block">鵜鶘(學名Pelicans)是鵜形目鵜鶘科動物的統稱。鵜鶘是大型水鳥,雄雌相似,體格粗壯,適合飛翔及游泳,體長105-188厘米,體重可達13公斤。喙部寬大而直,下喙具有可擴張的大喉囊,可自由伸縮。鵜鶘具有群居性,以各種魚類為食物,也吃腐肉、鳥類、卵及兩棲類甲殼類。鵜鶘全球分布較廣泛,目前全世界有8種,我觀賞拍攝過其中的5種鵜鶘</p> <p class="ql-block">一、卷羽鵜鶘</p> <p class="ql-block">圖1.卷羽鵜鶘,2013年2月攝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圖2.卷羽鵜鶘,2013年2月攝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卷羽鵜鶘(英文名:Dalmatian Pelican)是一種大型涉禽,體長可達180厘米。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分布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淺水沼澤地區及歐洲東南部的一種鵜鶘。卷羽鵜鶘喜群居及游泳,善于行走但不會潛水。其頭上的羽毛呈卷羽狀為其特點。卷羽鵜鶘會遷徙一段距離,而且整群一起遷徙。每年4-6月雄雌鵜鶘建巢于近水的樹上繁殖,每窩產卵3-4枚,由雄雌鳥輪流孵蛋。雛鳥出殼后,親鳥以半消化魚肉喂幼鳥。幼鳥長大后,把頭伸進親鳥張開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帶回來的小魚。</p> <p class="ql-block">二、斑嘴鵜鶘</p> <p class="ql-block">圖3.斑嘴鵜鶘 2016年3月攝于斯里蘭卡</p> <p class="ql-block">圖4.湖邊大群斑嘴鵜鶘 2016年3月攝于斯里蘭卡。</p> <p class="ql-block">圖5.斑嘴鵜鶘 2016年3月攝于斯里蘭卡。</p> <p class="ql-block">圖6.斑嘴鵜鶘 2016年3月攝于斯里蘭卡。</p> <p class="ql-block">圖7.飛翔在天空的大群斑嘴鵜鶘 2016年3月攝于斯里蘭卡。</p> <p class="ql-block">斑嘴鵜鶘(英文名:Spot-billed-Pelican),一般棲息于熱帶亞熱帶河川湖泊等處。繁殖在中亞地區及中國部分(偶見于新疆云南等地)地區。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斑嘴鵜鶘體長約120-150厘米,其嘴喙具有藍色斑點為特征。食物與繁殖方式與其它種類鵜鶘相似。</p> <p class="ql-block">三、粉紅背鵜鶘</p> <p class="ql-block">圖8.粉紅背鵜鶘 2023年6月攝于非洲肯尼亞納庫魯湖。</p> <p class="ql-block">圖9.粉紅背鵜鶘 2023年6月攝于非洲肯尼亞納庫魯湖。</p> <p class="ql-block">粉紅背鵜鶘(英文名:Pink-backed Pelican),廣泛分布于非洲。粉紅背鵜鶘相比其它鵜鶘體型略小,繁殖期成鳥頭部具有長長的繁殖羽。</p> <p class="ql-block">四、美洲鵜鶘</p> <p class="ql-block">圖10.美洲鵜鶘 2019年4月攝于美國黃石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圖11.美洲鵜鶘 2019年4月攝于美國黃石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圖12.美洲鵜鶘 2019年4月攝于美國黃石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美洲鵜鶘(英文名:American White Pelican),繁殖于北美洲加拿大中南部于西南部地區至美國中南部、西南部地區。非繁殖期,美國內陸南部至中美洲西北部。</p> <p class="ql-block">五、白鵜鶘</p> <p class="ql-block">圖13.飛到游船上的白鵜鶘 2024年6月攝于非洲納米比亞鯨灣大西洋游船上。</p> <p class="ql-block">圖14.湖邊的白鵜鶘 2023年5月攝于非洲肯尼亞納庫魯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圖15.湖邊過夜的大群白鵜鶘 2023年5月攝于非洲肯尼亞納庫魯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圖16.海邊棲息的大群白鵜鶘 2024年6月攝于非洲納米比亞鯨灣鵜鶘岬。</p> <p class="ql-block">圖17.大西洋海面上飛翔的白鵜鶘 2024年6月攝于非洲納米比亞鯨灣。</p> <p class="ql-block">圖18.大西洋海面上飛翔的白鵜鶘 2024年6月攝于非洲納米比亞鯨灣。</p> <p class="ql-block">圖19.飛到游船上討魚吃的白鵜鶘 2024年6月攝于納米比亞鯨灣大西洋游船上。</p> <p class="ql-block">六、白鵜鶘</p> <p class="ql-block">白鵜鶘(英文名:Great White Pelican),是一種大型白色鵜鶘,體長達160厘米。體羽粉白,僅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褐黑色。產于歐亞州及非洲沼澤地及淺湖區、分布較廣泛。白鵜鶘主要棲息于湖泊、江河及沼澤地帶。常常成群生活,善于飛行善于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白鵜鶘主要以魚為食。繁殖期4-6月,結成大群一起在湖中小島、湖邊蘆葦淺灘以及河流岸邊等處營巢。據記載,我國曾經有大量白鵜鶘分布,但是1990年和1992年國際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中,我國境內未見到白鵜鶘記錄。</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在納米比亞鯨灣鵜鶘岬棲息有大量白鵜鶘,雖然哪兒大西洋魚類資源豐富,仍有一些白鵜鶘天天飛到游船上討魚吃,不勞而獲就吃飽肚子,比辛辛苦苦到海里抓魚吃要舒服得多吧!這些與游人互動的大鳥成為當地旅游的一道特別景色,受到大量游客的歡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睢宁县|
绥阳县|
静安区|
普定县|
兰溪市|
肇东市|
丹棱县|
文水县|
固原市|
英德市|
安徽省|
宜宾市|
六枝特区|
宁国市|
天水市|
新邵县|
伊金霍洛旗|
兰州市|
岫岩|
三门县|
双流县|
陇南市|
惠东县|
兰考县|
莱阳市|
大城县|
额敏县|
松潘县|
富锦市|
天水市|
锡林郭勒盟|
新巴尔虎右旗|
永吉县|
仁布县|
江山市|
大足县|
永嘉县|
兴仁县|
永安市|
胶南市|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