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曾祺 朗讀者:老宗 <h1><b>胡同文化 (節選) </b><br><br></h1><h1>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老兩口睡覺,老太太嫌老頭子擠著她了,說“你往南邊去一點”。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別標明是斜街,如煙袋斜街、楊梅竹斜街。<br>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 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br> 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有的是計數的,如東單三條、東四 十條。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后者是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這條胡同里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物,如無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老娘是接生婆。【---】王皮胡同是因為有一個姓王的皮匠。王廣福胡同原名王寡婦胡同。有的是某種行業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賣手帕的,羊肉胡同當初想必是賣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狀的,高義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賓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為這兩條胡同的樣子有點像狗尾巴、羊尾巴。【---】<br> 胡同有的很寬闊,如東總布胡同、鐵獅子胡同。這些胡同兩邊大都是“宅門”,到現在房屋都還挺整齊。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br> 胡同是貫通大街的網絡。它距離鬧市很近,打個醬油,約二斤雞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遠。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的聲音),它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 (的聲音),它是由十幾個鐵片穿成一串,搖動 作聲,(還有)算命的盲人吹的短笛的聲音,不過現在早沒有了。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胡同里更加安靜了。<br>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體。胡同兩邊是若干四合院連接起來的。<br>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個胡同里一住幾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幾輩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舊了,“地根兒”房子就不太好,舊房檁,斷磚墻。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總可以聽到房塌的聲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們舍不得“挪窩兒”——“破家值萬貫”。<br> 四合院是一個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獨門獨院”。北京人也很講究“處街坊”。“遠親不如近鄰”,“街坊里道”的,誰家有點事,婚喪嫁娶,都得“隨”一點“份子”,道個喜或道個惱,不這樣就不合“禮數”。但是平常日子,過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殺”一盤;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喝兩“個”——過去山西人開的酒鋪,都沒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塊規成圓形的厚板以代酒桌,二兩一杯,叫做“一個”;【---】<br> 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有窩頭,就知足了。大腌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那還有什么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我認識一個在國子監當過差,伺候過陸潤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說:“哪兒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別處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來。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卻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br> 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他們總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老舍《茶館》里的王利發說“我當了一輩子的順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態。<br> 我的小說《八月驕陽》里寫到“WG”,有這樣一段對話:<br> “還有個章法沒有?我可是當了一輩子安善良民,從來奉公守法。這會兒,全亂了。我這眼面前就跟‘下黃土’似的,簡直的,分不清東西南北了。”<br> “您多余操這份兒心。糧店還賣不賣棒子面?”<br> “賣!”<br> “還是的。有棒子面就行。……”<br> 我們樓里有個小伙子,為一點事,打了開電梯的小姑娘一個嘴巴。我們都很生氣,怎么可以打一個女孩子呢!我跟兩個上了歲數的老北京說,大家應該主持正義,讓小伙子當眾向小姑娘認錯,這二位同志說:“叫他認錯?門兒也沒有!忍著吧!——‘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瞇著’!”“睡不著瞇著”這話實在太精彩了!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瞇著,北京人,真有你的!<br> 北京的胡同在衰敗,沒落。除了少數“宅門”還在那里挺著,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經很殘破,有的地基柱礎甚至已經下沉,只有多半截還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門外還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馬樁、上馬石,記錄著失去的榮華。【---】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看看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產生懷舊情緒,甚至有些傷感。但是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也許像西安的蝦蟆陵,南京的烏衣巷,還會保留一兩個名目,使人悵望低回。<br> 再見吧,胡同。<br>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五日<br></h1><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圖片取自百度,特此致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广宗县|
通城县|
双峰县|
思南县|
鱼台县|
酒泉市|
汾西县|
长沙市|
长武县|
大名县|
本溪市|
绥阳县|
平顺县|
罗源县|
清新县|
凤冈县|
康乐县|
衡阳县|
乌拉特后旗|
北碚区|
田阳县|
凯里市|
雅江县|
岚皋县|
南郑县|
当雄县|
桐梓县|
精河县|
渭南市|
城口县|
常宁市|
龙井市|
建昌县|
兴隆县|
观塘区|
冕宁县|
黄冈市|
遂昌县|
顺平县|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