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堅持步行上班一年有余,步行之途樂在其中。今天行至一段凹凸不平的林蔭小道時,突然想起了蘇軾曾面對坎坷之路寫下的一首七言詩《東坡》。</p> <p class="ql-block"> 東坡是蘇軾的名號,但詩中的東坡不是寫他本人。詩中的東坡是一個地名,是公元1079年蘇軾因 “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為緩解生活困窘而開墾的一片撂荒之地,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蘇軾為解決溫飽之虞傾注了辛勤汗水的躬耕之地,</span>因其位于黃州城東故名東坡。蘇軾正是因為此地,號為東坡居士。</p> <p class="ql-block"> 蘇軾在《東坡》詩中寫道:</p><p class="ql-block">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p><p class="ql-block"> 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p> <p class="ql-block"> 品味該詩,腦海里浮現出蘇軾描寫出的清幽意境:夜雨把東坡洗得非常干凈,月光變得更加清朗,散步到這個行人皆離之地,獨行之幽靜、悠然而自得的小確幸盡在不言中……</p> <p class="ql-block"> 該詩的后兩句蘊含的樂觀豁達人生態度讓人回味無窮:面對大小石塊叢錯的坡頭,漫步不平之路,拐杖支地有聲,履坷之中還能自得其樂。沒有“犖確坡頭路”,哪有“鏗然曳杖聲”! 明明是僻岡幽坡、坎坷之路,但他前一句“莫嫌”、后一句“自愛”,將其不畏艱險、視坷如夷的豁達心態,通過這一反一正的強烈對比凸然而現……</p>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我記住了此詩,是因為我非常喜歡蘇軾的為人和詩詞,他的大作經常將人生態度與客觀風物交融為一,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可謂句句言景,又無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耐人尋味。他在《定風波》中描寫雨中行走:“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與今天品讀的《東坡》可謂異曲同工。 正如陳衍在《宋詩精華錄》中評價:“東坡興趣佳。不論何題,必有一二佳句,此類是也”。</p> <p class="ql-block"> 步行上班,《東坡》隨處在,樂趣隨處有……</p><p class="ql-block"> 關于東坡之隨筆,本人還有以下拙作:</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1djfgl2i"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8px;">感悟蘇東坡</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1n7kgy9z"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8px;">國慶追尋東坡行</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原平市|
镇远县|
靖江市|
洛隆县|
伽师县|
北安市|
武强县|
滦南县|
昌江|
裕民县|
沐川县|
永胜县|
山阳县|
天水市|
萨嘎县|
丹棱县|
江永县|
上饶市|
孝义市|
景洪市|
文昌市|
吉水县|
彰化县|
连平县|
华安县|
布尔津县|
雷山县|
东海县|
井陉县|
铜鼓县|
那曲县|
文登市|
南和县|
盐边县|
枞阳县|
蒲城县|
漳浦县|
大新县|
磴口县|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