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寶貝孫子的故事?之一 <p class="ql-block">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幾年就過去了,如今,孫子已經是初中三級的學生了,可是,回憶當年我們倆一起上井岡的日子,仿佛還像是昨天發生的事那樣,歷歷在目,無比生動。</p><p class="ql-block"> 那是2018年暑假,那年,他剛剛八歲,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同時,也是《大河報》的小記者。雖然說,他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小家伙卻十分活潑可愛,學習也比較努力上進,每學期都有各種獎狀給我拿回家里,我總會十分認真和珍視的貼在家中最明顯的那堵墻壁上,久而久之,那墻壁竟變成了一幅面積很大的圖畫,好看極了。所以,每年,我都會帶他有計劃的外出旅游,以實踐人們常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育人方法。</p><p class="ql-block"> 那年,他在學校的語文課上學習了《朱德的扁擔》,也知道了井岡山,他告訴我,咱們能去井岡山看看多好,我真想看看當年朱德爺爺的扁擔。我當時心里非常高興,心想這可是進行紅色教育的好機會。于是,就十分爽快的答應了他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雖說,那時我雖早已年過古稀,但是,帶著孫子,我還是感到身子骨十分硬郎。于是,就決心來一個比較圓滿的紅色之旅。</p><p class="ql-block"> 那年放暑假以前,我便與孫子一起十分認真地策劃了這次旅游線路。我們規劃了從河南家中出發,先到湖南參觀毛主席的故鄉韶山;做為這次活動的開始起點,然后,再到寧鄉花明樓參觀劉少奇的故鄉,然后,再到江西上井岡山,從井岡山再回到南昌,參觀第一面軍旗升起的地方。我們倆認為,這一定是一條很好的紅色旅游線路。同時,我們還制定不跟團,自由行的方針,因為只有這才會深入參觀,不虛此行。</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們上井岡的路線就這樣制定出來。</p><p class="ql-block"> 現在高科技,網絡真方便,為了節省時間,減少旅途麻煩,我們通過網絡查詢并定購了具體的時間、來回車次的車票,及當地旅館酒店,</p><p class="ql-block"> 那年八月,立秋之后,天也有些開始涼爽了,我們的行程也開始了。</p> <p class="ql-block"> 按照計劃,我們第一站來到湖南長沙,下榻在長沙火車站的一家酒店,雖然說住宿貴了點,但是上下火車倒是挺方便,為我們的下一程做好了準備。當天,我們便游覽了長沙市區和有名的橘子洲頭,看著滾滾湘江,由北向南濤濤流過,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毛主席當年發出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壯志豪情。(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圖為長沙火車站夜景。</p><p class="ql-block">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 到長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參觀毛主席的故鄉韶山。但是,要到韶山,做為自由行的散客就不太便利了。于是,我們臨時決定報了一個散客的韶山旅游團,他們的路線也安排的合理和緊湊。到長沙的第三天我們就乘上了去韶山的旅游大巴。(攝影/趙御龍)</p> <p class="ql-block"> 不過,大巴車的第一站則是先到寧鄉劉少奇的故里花明樓。我和孫子心里都非常高興,因為,我們不僅能到韶山參觀毛主席的故鄉,而且,還能參觀劉少奇主席的故里,這是多么好的安排啊。(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 在花明樓,我們不僅參觀了劉少奇的故居,而且,還在劉少奇革命事跡展覽館進行了認真參觀。</p> <p class="ql-block"> 這是趙御龍在劉少奇展覽館認真參觀的情景。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 當天中午時分,我們便來到了毛主席故居韶山。這是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當時,到韶山參觀的群眾非常多,充分說明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偉大領袖無比熱愛和崇敬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在毛主席銅像廣場依次向主席銅像敬獻花籃之后,便跟隨眾人向毛主席故居走去。</p><p class="ql-block"> (攝影/趙御龍)</p> <p class="ql-block"> 在韶山毛主席的故居參觀時,當時參觀毛主席故居的群眾特別多,雖然已是立秋后有段時間了,但是,依然擋不住“秋老虎”的發威。天顯得特別熱。不過,這卻擋不住大家參觀毛主席故居的熱情。我們正準備到長長排隊參觀的人群后邊排隊時,當地負責維護秩序的工作人員說我年過古稀,便熱情的給我和孫子開辟了綠色通道。于是,我們便在比較輕松快捷的環境和時間內,非常完整仔細的參觀了毛主席的故居。通過參觀毛主席的故居,給我們倆的心里都留下了許多感動。</p><p class="ql-block"> 在這當天參觀中,有件事特別使我感動。當時由于天氣炎熱,我出現了輕度中暑的感覺,全身乏力,虛汗直流。孫子察覺后,立馬給我買了兩瓶冰水,并攙扶我來到樹蔭下席地而坐,給我用冰水擦撫頭部及身體的主要部位,讓我降溫,還把剩余不多的礦泉水送到我嘴邊,慢慢地一口一口喝下,大約半小時后,我才慢慢緩過勁來,順利地結束了一天的參觀活動。每當想起當年這事,我都非常感謝我這懂事的孫子。</p> <p class="ql-block"> 從韶山返回長沙后的第二天,我們便登上了到井岡山的火車。</p><p class="ql-block">(這是在井岡山火車站下車后的情景。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 因為參觀井岡山是我們這次紅色之旅的重點,因此,在井岡山我們安排了五天的參觀時間,這樣可以做到從容不迫,深入了解。并且還可以有更多機會訪民情,吃美食。</p> <p class="ql-block">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我們不僅認真參觀了每個展廳,對井岡山的英勇偉大斗爭歷程有進一步的了解和洗禮,而且,趙御龍還發揮他的攝影特長,拍了不少革命博物館的珍貴照片。</p><p class="ql-block"> 這是趙御龍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認真參觀的留影(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 這是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中的珍貴雕塑與圖片。(攝影:趙御龍)</p> <p class="ql-block">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內的每一尊雕塑和每一幅圖片,都有一段生動的感人至深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歷史,對每一個參觀來講,都是一段靈魂的感動和難忘的紅色傳統教育。</p><p class="ql-block">(攝影/趙御龍)</p> <p class="ql-block">圖片攝影/趙御龍</p> <p class="ql-block">攝影/趙御龍</p> <p class="ql-block">攝影/趙御龍</p> <p class="ql-block">攝影/趙御龍</p> <p class="ql-block">攝影/趙御龍</p> <p class="ql-block"> 這是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岡山時所寫的兩首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井岡山》</p> <p class="ql-block"> 在井岡山參觀旅游的五天時間里,我們祖孫倆不僅參觀了井岡山幾乎所有的紅色景點,如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館,著名的黃洋界,毛主席當年在井岡山著書立說的八角樓和在茨坪的毛主席故居,大小五井。另外,我們還特意到達寧岡縣龍市鎮的礱市廣場,毛主席和朱德會師的紀念地進行了參觀。并且,又分別參觀了當年分部在茨坪的井岡山紅軍軍部,郵政局,及毛主席和朱德等其他的幾位革命先輩的故居。更有意思的是,我和孫子還重走了毛主席在1965年5月重上井岡山時走過的陡峭的山路。重溫毛主席在1965年重上井岡山時寫下的兩首著名的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井岡山》。與此同時,我們還品嘗了井岡山的江米飯,南瓜粥,及當地有名的特色小吃。</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我們還遇到許許多多全國各地到這里的參觀者,及井岡山干部學院的學員。在相互間的交流中,他們都對井岡山這塊紅色的土地非常崇敬和感激。大家都認為,如果沒有當年井岡山的斗爭,中國今天的革命勝利是很難想像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茨坪,不僅是一個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而且還是著名的避暑勝地了,每天晚上茨坪的廣場都有非常好的文藝演出。</p><p class="ql-block"> 井岡山,讓人崇敬,也讓人留戀忘返。</p><p class="ql-block">(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 五天的井岡山紅色之旅在震撼、懷念、感動和熱情揚溢之中很快便過去了,8月下旬我們便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井岡山,到達南昌。在這里,我們主要要參觀的是南昌起義紀念館和八一軍旗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這是南昌八一廣場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攝影/趙御龍</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在南昌的八一廣場</p><p class="ql-block">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起義展覽館是一個室內和室外展區相結合,內容詳實,部局科學合理,具有聲光電結合效果良好的展覽館。我們通過認真的參觀,更進一步了解了當時八一南昌起義的全過程,和對我國革命軍隊建立和革命勝利的影響和意義。更加深了對中國革命軍隊的熱愛,和對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的認識。這一個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這是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大廳(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以下三張圖片為南昌起義宣傳畫。</p> <p class="ql-block"> 這是趙御龍在八一南昌起義博物館室外的留影。(攝影/趙振中)</p> <p class="ql-block"> 另外,在南昌我們還參觀了滕王閣和其他南昌的著名景點。也為這次歷時十多天的紅色之旅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p><p class="ql-block"> 現在,雖然說這次紅色之旅活動已經過去六、七年的時間了,但是它在我們祖孫倆的記憶中,還依然是那么清淅,那么深刻,那么溫暖。</p><p class="ql-block"> 這是在參觀南昌滕王閣后的留影(攝影/趙振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临武县|
澄迈县|
兴隆县|
丹东市|
澄迈县|
昌江|
稻城县|
神农架林区|
景宁|
太康县|
正宁县|
永济市|
章丘市|
吴忠市|
西丰县|
青岛市|
龙口市|
潮安县|
水富县|
庆城县|
白水县|
平乡县|
鹤壁市|
昭平县|
柳江县|
卢氏县|
梅州市|
儋州市|
鱼台县|
江安县|
阳东县|
湄潭县|
色达县|
枝江市|
许昌市|
开原市|
洛南县|
银川市|
蒲江县|
醴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