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趁著國慶長假,讀者籌劃了一個洛陽系列游。</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游學洛陽博物館。進入博物館大廳,排隊用時1個半小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洛陽博物館左前側背景照,呵呵,猜猜看,像什么</p> <p class="ql-block">洛陽博物館右前側背景照,呵呵,猜猜看,像什么</p> <p class="ql-block">洛陽博物館原址位于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現址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聶泰路11號,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覽、教育與交流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洛陽市偃師區岳灘鎮寇圪垱村牛肉湯店鋪招牌資料</p> <p class="ql-block">洛陽博物館導覽圖,從圖中可見該館分河洛文明展第一至三展廳、臨時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至三展廳、古代石刻展館、唐三彩展館、洛陽珍寶展、宮廷文物展、王繡牡丹藝術展、大型VR沉浸體驗展【叢林探密|重溫侏羅紀】、梵羽御璗——雀金繡文化藝術展共13個展廳(館),從框架上體現了該館對夏朝至后晉13個王朝歷史文化——文物宣傳利用的整體性、專業性和高級別,的確值得游覽研學。</span></p> <p class="ql-block">河洛文明展第一展館入口大廳場景,兩邊墻壁上是河洛文明分布圖,傳說中著名的河洛圖萌芽應該就來源這樣的地形圖,腳下是河洛文明時間軸線:夏朝——……——后晉。</p> <p class="ql-block"> 河洛文明前言</p><p class="ql-block">中華文明是延綿不斷的文明,河洛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縮影。</p><p class="ql-block">洛陽居大下之中,“河山控戴,形勝甲于天下”。河洛盆地,土地平崖,伊、洛、通、潤縈帶其間,氣候溫潤,四季分明。距今30多萬年以前,先民已經開始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距今1萬年前后,河洛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公元前21世紀,生活在這里的夏氏族,率先突破蒙昧的藩籬,實現了文明的跨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其后,殷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相繼在洛陽營都建國,歷時1500多年?!昂勇鍨橥跽咧铩?,從偃師到澗河兩岸不足30公里的范圍內,依次座落著商都西亳,夏都斟鄩,漢魏洛陽城,隋唐洛陽城,東周王城五大都城遺址,“五都薈洛”、氣象鼎盛,如山之上,伊河之親矗立著東周王陵,東漢皇陵,曹魏皇陵,西晉皇陵,北魏皇陵,唐恭陵等皇家陵園,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東方全字路”型陵部,河洛地區,歷史悠久,人杰地靈,中國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在這里發生,許多杰出人物在這里生活,許多重大科技發明在這里創造,這里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的策源之地。“河圖洛書”開啟了中華文明智慧之門;周公制禮作樂,確立了中國宗法社會的最初原則;儒學、理學在這里創立;返頁佛教、祆教、維尼教在這里交匯、碰撞,留下了璀璨奪目的宗教文化遺產;張衡發明渾天儀、地動儀,蔡倫發明造紙術;橫貫亞歐大陸的“絲綢之路”從這開始,溝通南北的隋唐大運河從這里起航。一串串珠璣輝煌的成就,映照著河洛歷史的天空,“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p> <p class="ql-block">河洛文明時軸線1</p> <p class="ql-block">河洛文明時軸線2</p> <p class="ql-block">洛陽博物館原址創建于1958年,2011年4月1日洛陽博物館新館開館并對外試開放,設有大型基本陳列:河洛文明和洛陽珍寶展、漢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宮廷文物展、石刻藝術展、書畫展六大專題陳列展廳(館)。</p><p class="ql-block">歷年會根據需要增加臨時展廳(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洛文明分布圖1——夏、商、漢魏都城遺址,圖中河流自北向南分別是黃河、洛河、伊河,其中的洛河、伊河并河以后叫伊洛河</p> <p class="ql-block">河洛文明分布圖2——東周、隋唐都城或城市遺址,圖中河流自北向南分別是黃河、洛河、伊河,其中的洛河、伊河并河以后叫伊洛河</p> <p class="ql-block">天王俑</p> <p class="ql-block">天王俑銘牌</p> <p class="ql-block">洛陽博物館屬于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之一、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省中小學研學旅行實踐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螭吻</p> <p class="ql-block">唐代石蟾蜍</p> <p class="ql-block">北魏石童牽羊??匆娦⊥?,可能不好辨別,小童頭木了</p> <p class="ql-block">……在洛陽市洛河沿岸東西不足30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二里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等5處大型都城遺址,密度之高、規模之大、時間跨度之長,在世界范圍內極為罕見,洛陽因此而享譽中外,大體上取決于這些大遺址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漢龜座石燈</p> <p class="ql-block">宋代石經幢</p> <p class="ql-block">碑碣墓志</p><p class="ql-block">秦始皇刻石紀功,始立碑碣,至東漢中葉以后,樹碑立碣漸成世風。有墓前的墓表、墓道(神道)上的神道碑;有瘞埋墓塘,記載著志主的姓氏、籍貫、系譜和生平履歷的墓志,還有寺廟碑、衙署碑、工程紀事碑、典章制度碑、神道碑等。歷年來,洛陽出土碑碣墓志近萬方,自漢魏隋唐,迄宋元明清而不輟,尤以漢晉碑罕貴。碑碣文體有碑頌、碑記、墓志;書體有篆、隸、魏、楷、行;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民族遷徙、家族流變,記錄著歷史社會演進的方方面面。</p> <p class="ql-block">北朝交腳彌勒石造型</p> <p class="ql-block">……這些價值突出的大規模遺存,是我國早期都城遺址最杰出的代表、中華五千年文明重要時期的有力物證,直接揭示了中華民族和文明的起源與發展,讓中外游客通過這些寶貴的文化遺存了解洛陽以至中國古代的燦爛文明,是洛陽市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的大手筆,而洛陽博物館就是上述宏偉規劃的落筆和濃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觀音菩薩造像</p> <p class="ql-block">宗教石刻簡介</p><p class="ql-block">宗教石刻指石窟寺、寺廟以及民間供奉的具有宗教色彩的石刻造像與裝飾紋樣符號,以佛教造像居多。洛陽佛教石刻造像數量多、時間跨度大、形式多樣,具有印度犍陀羅藝術和中國傳統藝術相融合的風格。經幢和佛塔是建筑和雕刻相結合產物。就樣式風格而言,北魏造像褒衣博帶,秀骨清像;北齊佛像身軀如柱,衣飾寬松,無褶紋;隋唐時佛像豐滿圓潤、氣韻靈動。</p> <p class="ql-block">554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齊</span>趙慶祖造像碑</p> <p class="ql-block">公元668年唐代造像碑</p> <p class="ql-block">……洛陽歷史悠久,是中國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號稱自夏朝以來累計十三朝古都城,不僅擁有底蘊深厚的人文遺產,還在現代化進程中迸發出勃勃生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魏石翁仲</p> <p class="ql-block">北魏二十四孝畫像石棺</p> <p class="ql-block">北魏升仙畫像石棺</p> <p class="ql-block">石雕照</p> <p class="ql-block">?……傳說中著名的河洛圖萌芽應該就來源于洛陽……民間有種說法,河洛圖就是最初的太極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10.2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4.11.19終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辟邪1</p> <p class="ql-block">石辟邪2</p> <p class="ql-block">石窟門</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石刻藝術是雕塑藝術的一種,是用石質材料雕刻而成的藝術作品,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石刻藝術可分為造像、碑碣墓志、建筑構件等幾大類,其創作手法多樣,有圓雕、浮雕、透雕、減地平雕和刻文記事等。洛陽歷代石刻遺存數量眾多,種類齊全,時代跨越漢唐直至明清,其藝術風格既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又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在中國古代石刻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古代石刻館分石刻造像、碑碣墓志兩個部分。石刻造像部分展出有東漢石辟邪、北魏石翁仲、隋代石獅、宋代石虎等形神兼備的石刻精品;碑碣墓志部分展出有東漢熹平石經、北魏元懌墓志、唐代張説墓志、北宋富弼墓志等重要碑刻。在這里,既可以領略體量碩大、技法熟稔的單體石雕,也可以鑒篆、隸、草、行、楷、魏碑諸種書體,從中商兌蔡邕、歐陽修、司馬光等大家的書法風格,感悟石刻藝術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石辟邪</p> <p class="ql-block">石辟邪背景佛祖圖</p> <p class="ql-block">建筑及其他石刻</p><p class="ql-block">建筑石刻是實用性和藝術性巧妙結合的作品,表現了古人的生活和民俗風情。建筑石刻包括古代宮殿、寺廟等建筑物中具有實用性和裝飾性的石質構件,如石蟾蜍、龍首、柱礎、朝階等。主要表現在帝王宮殿、壇廟建筑體系中的門闕、臺基、欄板、望柱、魑頭(排水裝置)等。洛陽出土或傳世的此類作品,集工藝性、象征性和審美意味于一體,極具鑒賞和傳承價值。</p> <p class="ql-block">傳說中的河洛圖1</p> <p class="ql-block">傳說中的河洛圖2</p> <p class="ql-block">傳說中的河洛圖3</p> <p class="ql-block">傳說中的河洛圖4</p> <p class="ql-block">中國史前時期資料簡介</p> <p class="ql-block">中國舊石器時代簡介</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時代</p><p class="ql-block">(距今1萬年-公元前21世紀)</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時代是指人類發明并廣泛使用陶器及農業的出現這一時代,它是以大量使用陶器作為重要標志,是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制由全盛到衰落的一個歷史階段。這一時期已由依賴自然的采集漁獵經濟躍進到改造自然的生產經濟。洛陽新石器時代定居聚落(村落,人們聚居的地方)遺址主要分布在河、洛、伊、瀍、澗五水的兩岸。著名的王灣遺址、妯娌遺址均分布在這一區域。</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時代是一個紛爭頻仍的時代,是權力興起、財富集中、邦國競爭的時代,并逐漸形成了“多元并進,河洛領先”的格局,孕育了文明時期王國的到來,象征著中國文明特征的“河圖”、“洛書”就發生在黃河和洛河一帶。</p> <p class="ql-block">妯娌遺址</p><p class="ql-block">妯娌遺址位于孟津縣煤窯鄉妯娌村。1996年發掘,揭露面積3450平方米。發掘房基15座、窯穴60座、墓葬56座,出土大批陶、石、骨、蚌器等。其中的一座墓長5.15,寬4.05米,是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首次發現的大墓。該聚落遺址的發掘,表明這一地區已有較發達的制陶、制石、制骨器加工工藝。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灣遺址</p><p class="ql-block">王灣遺址位于洛陽市西郊王灣村。為一處大型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總面積約8000平方米。1959年發掘,揭露面積3350平方米。遺跡有房基、灰坑、墓葬等。出土的大批陶、石、骨器表明這一地區的原始居民已有發達的制陶手工業和發達的農業和飼養業。該遺址的發掘,為證實中原地區由仰韶文化過渡到龍山文化時期的傳承關系提供了重要資料,在新石器時代考古學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斐李崗文化時期(距今約8000-7000年),處于新石器時代早期</p> <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時期(距今約7000-5000年),處于新石器時代中期</p> <p class="ql-block">龍山文化時期(距今約5000-4500年),處于新石器時代晚期</p> <p class="ql-block">古菱齒象化石銘牌</p> <p class="ql-block">古菱齒象復原骨骼,現場導游介紹,河南簡稱豫,深具歷史意義:據史料,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也是甲骨文象形字“豫”的根源??脊虐l現證實,先秦時期,河南地區確實有大象分布。</p> <p class="ql-block">絲綢之路與洛陽宣傳資料</p> <p class="ql-block">伊川缸“鸛魚石斧圖”照片1</p> <p class="ql-block">伊川缸“鸛魚石斧圖”照片2</p> <p class="ql-block">北魏孝文帝北遷都銘油畫 作者侯晨</p> <p class="ql-block">魏孝文帝北遷都銘文</p><p class="ql-block">北魏是由鮮卑族部建立的王朝。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的第六位皇帝,公元493年,孝文帝下令自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這是北方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的漢化政權。遷都洛陽后,孝文帝大力推行一系列漢化政策,如改胡姓為漢姓,斷北語,講漢話,禁胡服,改禮俗,行聯姻等等。孝文帝的改革,對各族人民的融合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p><p class="ql-block">北魏時期佛教得到空前發展,洛陽城中佛寺林立,皇家寺院永寧寺木塔“高三百余尺,為天下第一”,“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北魏龍門佛教造像藝術至今仍是北朝石窟藝術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洛陽文物珍寶展宣傳圖片1</p> <p class="ql-block">洛陽文物珍寶展宣傳圖片2</p> <p class="ql-block">洛陽文物珍寶展前言</p> <p class="ql-block">夏王朝中國第一龍</p> <p class="ql-block">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群,來自于夏王朝</p> <p class="ql-block">夏代銅爵</p> <p class="ql-block">商代母嬰方罍</p> <p class="ql-block">商朝饕餮紋銅尊遠照</p> <p class="ql-block">商朝饕餮紋銅尊近照</p> <p class="ql-block">西周獸面紋方鼎</p> <p class="ql-block">西周叔牝方彝</p> <p class="ql-block">西周青瓷</p> <p class="ql-block">春秋王作鼎</p> <p class="ql-block">曹魏血珀騎羊俑</p> <p class="ql-block">曹魏血珀騎羊俑、白畫騎羊兒石碑</p> <p class="ql-block">曹魏白玉杯</p> <p class="ql-block">洛陽北魏永寧寺簡介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泥塑</span></p> <p class="ql-block">唐代金銀平聰花鳥銅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长武县|
宣城市|
犍为县|
松阳县|
怀来县|
会东县|
普宁市|
三明市|
蓬溪县|
玛沁县|
平果县|
陇川县|
宁城县|
鹰潭市|
教育|
山阳县|
广昌县|
中西区|
丹江口市|
富裕县|
府谷县|
洛隆县|
博白县|
托克托县|
大连市|
张北县|
会同县|
枝江市|
巴林左旗|
德格县|
平武县|
武穴市|
柘荣县|
扎赉特旗|
安平县|
巴林左旗|
萨嘎县|
灵山县|
福建省|
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