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烏茲別克斯坦</p><p class="ql-block">是世界上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p><p class="ql-block">中亞旅行天花板,也是神話故事一千零一夜的發源地,這里記錄著絲綢之路千年的繁華與變遷,亞力山大,成吉思汗在這兒爭戰四方,張騫出使西域在這娶妻生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綠松石藍的穹頂、細密入微的瓷磚裝飾,為世人展示了教科書級別的伊斯蘭藝術。</span></p> <p class="ql-block">從奧什市區打車到多斯特克口岸200索姆,絲滑過關,<span style="font-size:18px;">烏茲別克斯坦海關口岸有公交直達安集延火車站,車程40分鐘,票價6000蘇姆,第一次用這么大數字錢幣,以至于后面打車付車費有點算不過來</span></p> <p class="ql-block">巴布爾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從安集延到塔什干火車要7個小時,我們買了晚上10點火車票,火車站有行李寄存</p> <p class="ql-block">周五清真寺Jome Mosque</p> <p class="ql-block">安集延坐落在古河道沉積層上,堪稱中亞富庶之地。它很早就成為著名的貿易集散地,公元9世紀時已馳名中亞,在古絲綢之路上曾風光一時,這里也是莫臥爾帝開國君主巴布爾的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在漂亮的周五清真寺Jome Mosque感受到烏國人熱情,寺院老者送堅果,棒棒糖,水</p> <p class="ql-block">綠皮火車的慢時光</p><p class="ql-block">這種內燃機車,哐當哐當的慢慢開</p> <p class="ql-block">在烏國城市之間我們選擇了火車出行,火車除了慢,其他都還行,整體的空間感比國內大很多,床單被罩,不用擔心別人蓋過,只要是上車就會發全新的(洗過的),下車要收拾好交回列車員。烏國本地人坐火車也非常有儀式感,他們會帶上吃的,還有茶壺和茶葉在途中泡茶喝,他們也非常樂意分享。</p> <p class="ql-block">軟臥,上下兩個鋪位,它的車廂上還有縱向的靠窗鋪位</p> <p class="ql-block">塔什干,有著古老與現代交織的獨特韻味,從宏偉的廣場到充滿生活氣息的巴扎,從高聳的電視塔到神秘的博物館,每一處都散發著別樣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亞洲抓飯中心</p><p class="ql-block">來到塔什干,自然也少不了來【亞洲抓飯中心】。出了地鐵口,就可以看到塔什干電視塔,外形設計挺新,抓飯中心就在電視塔旁邊。這里有十幾口鍋同時做抓飯,其中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鍋抓飯,5米左右直徑的大鍋,米飯都是整袋整袋倒的,一口鍋夠上千人吃。</p><p class="ql-block">熱氣騰騰的抓飯中心,廚房是開放式的,大家忙忙碌碌,也不排斥游客在餐廳拍照</p> <p class="ql-block">圣母升天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白色清真寺 Minor Mosque</p> <p class="ql-block">庫爾克達什神學院</p> <p class="ql-block">前蘇聯地鐵</p><p class="ql-block">塔什干作為蘇聯時代的第四大城市,1977年就開通了地鐵,是當時中亞第一座擁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城市。</p><p class="ql-block">站臺直接找售票窗口買票,2000蘇姆,不管去哪都是一個價,車票就一張提前打印好的小票,掃碼進站即可。</p> <p class="ql-block">希瓦</p><p class="ql-block">在整個烏茲別克斯坦 的最西面,北面是幾近干枯的鹽海,往南走不到10公里,就是 土庫曼斯坦 。</p><p class="ql-block">自公元4世紀以來,希瓦就是 絲綢之路 沿線上的重鎮,有著曾經的花剌子模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6世紀中期, 成為花剌子模的國都。16世紀末, 成為 希瓦 汗國的都城,與 撒馬爾罕 、 布哈拉 同為歷史上 中亞 樞紐地區的重鎮。</p> <p class="ql-block">希瓦老城的結構很簡單,一條東西向的主街,不需要研究怎么走怎么逛,看到什么就進去拍拍照。老城里的人都很友好,大多會問你日本人?韓國人?我說中國,他們都會哦一下</p> <p class="ql-block">“希瓦之神”帕拉翁 · 馬哈穆德的陵墓Pahlavon Mahmud Mausoleum</p><p class="ql-block">綠松石圓頂的波斯風格建筑被譽為希瓦古城最美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Juma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建于1789年的Juma清真寺,建筑風格十分獨特,218根雕花精致、形態各異的木柱子撐起大寺的屋頂,據說好多立柱比清真寺本身的歷史還要久遠,是從一個被摧毀的14世紀的建筑中挪用過來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p><p class="ql-block">位于澤拉夫尚河三角洲,<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座被稱為“絲綢之路活化石”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古代歐亞連接的重要樞紐。擁有</span>2500年歷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經是中亞伊斯蘭文明的重鎮</span></p><p class="ql-block">土黃色為主的整體建筑,搭配以烏茲別克斯坦人喜愛的藍色,給人一種沙漠綠洲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LZ封面查米納 Chor Minor</p><p class="ql-block">四塔清真寺,建于1806-1807年,《孤獨星球》神秘的中亞封面,獨一無二的四座宣禮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我想象中的小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阿卜杜拉齊茲汗經學院Abdulazizkhan Medressa</p> <p class="ql-block">中亞最古老的經學院,兀魯伯經學院Ulugbek Medressa</p> <p class="ql-block">穹頂市場</p> <p class="ql-block">米里阿拉伯經學院 Miri Arab Madrassah</p><p class="ql-block">米里阿拉伯經學院修建于布哈拉汗國時期,是當時中亞地區唯一的伊斯蘭教神學院,來自中亞各地的伊斯蘭教徒全都匯聚在這里進行伊斯蘭教學術研究</p> <p class="ql-block">喀龍Kalon宣禮塔,據說當年,率大軍西征的成吉思汗第一次見到喀龍宣禮塔時,對聳入云霄的高塔心生敬畏,下令不許損毀</p><p class="ql-block">這是這座城市在蒙古鐵蹄下唯一沒有被破壞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喀龍清真寺 Poi Kalon Complex</p> <p class="ql-block">建于9世紀的Maghoki-Attar清真寺,布哈拉現存最古老的清真寺,考古學家在里面發現過5世紀的拜火教神殿</p> <p class="ql-block">波洛?哈茲清真寺 Bolo Hauz Mosque,“Bolo Hauz”的意思是“蓄水池上方”</p> <p class="ql-block">雅克城堡,這個巨大的建筑曾是數代君王的住所</p><p class="ql-block">1920年的一場大火,雅克城堡的80%變成了廢墟,剩余部分現在被開發成了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不止是我們聽著阿凡提的故事長大,中亞地區的人民也對這位一次次打敗巴依老爺的民間智者情有獨鐘</p> <p class="ql-block">撒馬爾罕</p><p class="ql-block">連接著中國、古波斯、古印度三大帝國,站在世界文化的十字路口,撒馬爾罕是東西方兩個世界的間隔點,除了揮師西征的成吉思汗,不遠萬里到過撒馬爾罕的,還有出使西域拓通絲綢之路的張騫、遠赴天竺求取佛法真經的法顯、玄奘、、、</p> <p class="ql-block">被稱為“撒馬爾罕之心”的雷吉斯坦廣場是一組建于15-17世紀的龐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三座經學院呈“品”字形分布:西側是15世紀的兀魯伯經學院(Urugbek Medressa),東側是17世紀上半葉的希爾達爾經學院 Shir Dor,北側是17世紀下半葉的提拉卡力經學院 Tillya Kari</p><p class="ql-block">西側的兀魯伯經學院建于1417年-1420年,是中亞地區現存最古老的經學院,由那位“皇位上的學者”、科學家皇帝兀魯伯主持修建,因為國力強盛,僅用3年時間就全部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兀魯伯經學院在當時是撒馬爾罕最大的科學教育基地,也是15世紀最好的穆斯林學府之一,學生們在這里學習哲學、天文學、數學和神學,據說兀魯伯曾親自在經學院授課</p><p class="ql-block">回來查資料發現,經學院的博物館,里面有一本60x80厘米的《古蘭經》,經文用金色鋪貼而成,當時沒看到</p> <p class="ql-block">對面的希爾達爾經學院 ,完全模仿兀魯伯經學院設計建造,從1619年動工,到1636年竣工,耗時17年才完成</p> <p class="ql-block">大門拱頂上方,有追逐白鹿的獅虎獸圖案,來這里的人都會特意找一找看一看</p><p class="ql-block">因為,伊斯蘭教的教規是禁止描繪生物的,據說烏茲別克有兩處違背教規的經學院門飾,一處是布哈拉納迪爾·迪萬別基經學院抱著羊羔的孔雀,一處就是這里</p> <p class="ql-block">據說以前的雷吉斯坦就是撒馬爾罕最熱鬧的市中心,廣場上是從絲綢之路走來的商隊售賣商品的集市</p><p class="ql-block">三座經學院中最金碧輝煌的是北側的提拉卡力經學院,1646年動工,歷時14年,1660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有一種浪漫叫夏伊·辛達,夏伊·辛達是撒馬爾罕最美麗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這個浪漫而唯美的地方,其實是一個陵墓群</p> <p class="ql-block">夏伊辛達陵墓保持著18世紀第一次修復時的迷人風采,進大門后拾階而上,仿佛進入了一個別具風情的古城。這樣漂亮的地方,門票50000索姆才合人民幣20幾塊錢,本國人更便宜。</p> <p class="ql-block">夏伊·辛達,意為“永生的國王”,這和庫薩姆·阿巴斯Kusam ibn Abbas的傳說有關</p><p class="ql-block">阿巴斯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表兄弟,也是最早追隨先知的圣門弟子之一</p><p class="ql-block">公元640年,阿巴斯來到中亞傳教,在撒馬爾罕生活了13年</p><p class="ql-block">一次布道時,阿巴斯被古波斯的拜火教徒砍殺</p><p class="ql-block">傳說阿巴斯捧著自己的頭顱跳進深井,在井底升入天堂</p><p class="ql-block">人們在井上為他建造了陵墓,并尊稱阿巴斯為夏伊·辛達—永生的國王</p> <p class="ql-block">在阿巴斯之前,中亞曾是拜火教、摩尼教、佛教和景教交融匯聚的地方,阿巴斯的到來,使撒馬爾罕進入伊斯蘭教時代</p><p class="ql-block">蒙古鐵騎毀滅撒馬爾罕的100年后,帖木兒大帝為這位圣徒重修了陵墓,并且在圣陵旁為家族成員建造墓室,以求圣徒的庇佑</p> <p class="ql-block">夏伊·辛達埋葬了帖木兒家族的女性成員們,包括帖木兒的妻子圖瑪.阿卡和侄女圖爾坎.阿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夏伊辛達是陵墓群</span></p><p class="ql-block">看了好多游記都說夏伊·辛達是撒馬爾罕伊斯蘭建筑最美麗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這里最早的建筑可追溯到11到12世紀,大多數建于14到15世紀,每座陵墓的裝飾風格各不相同,外墻是用無數深深淺淺的藍色、綠色馬賽克精心鑲嵌的。</p> <p class="ql-block">下過詛咒的古爾艾米爾陵</p> <p class="ql-block">與夏伊·辛達相比,古爾·埃米爾陵偏于莊重簡潔,磚石外墻上的裝飾不多。</p><p class="ql-block">古爾·埃米爾陵墓修建于1404年</p><p class="ql-block">1403年,帖木兒最心愛的長孫、王位指定接班人穆罕默德·蘇丹在遠征土耳其的安卡拉一戰中病逝,古爾·埃米爾陵本是為他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帖木兒家族墓:是帖木爾及其后嗣的陵墓,建于15世紀。陵墓造型壯觀,色彩鮮艷,有球錐形大圓頂,具有濃厚的東方建筑特色,是世界著名的中亞建筑瑰寶。</p> <p class="ql-block">埃米爾.帖木兒陵墓建于1404-1405年。造在一所清真寺圣龕后面,鑿開了圣龕作為墓門。墓室呈“十”字形。外廓作八角形。如今在金色的天穹之下,一共安放了9個石墓冢。其中那個墨綠色的就是帖木兒。另外有他兩個兒子(其中一位是兀魯伯)、兩個孫和兀魯伯的宗教老師和一個未查明姓氏者。據說真正盛放遺體的棺槨則深埋地下。這里最初作為猝死的帖木兒之孫小穆罕默德.蘇丹之墓,后來逐漸成為帖木兒家族墓。</p> <p class="ql-block">兀魯伯在這個家族墓寫到“誰掘我的墓,誰就遭殃”,這無疑是個詛咒。上千年過去了,沒有人愿意打擾這個家族。直到1941年,蘇聯人進入了這里挖掘了帖木兒陵墓。蹊蹺的是兩周后希特勒便瘋狂向蘇聯發起攻擊……或許是歷史的巧合,或許是因果。當然作為普通人我們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比比哈尼姆清真寺(Bibi Khanym Mosque)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極其巨大,高達38米的拱門相當有氣勢,這座清真寺是帖木兒大帝在遠征印度歸來后,征召世界各地最好的工匠建造的當時世界最大的一座清真寺。</p><p class="ql-block">比比哈尼姆的名稱中,Bibi和Khanym都是中亞地區對貴婦人的稱呼,所以這座清真寺字面意思就是貴婦清真寺,但是當時主持興建的人是帖木兒大帝,按照中亞地區以建造者命名宗教建筑的傳統,應該叫做帖木兒清真寺才對,之所以喚作比比哈尼姆清真寺,是因為對面有一座相傳為帖木兒的一個來自中國的妻子的陵墓,名為比比哈尼姆陵墓(The Mausoleum of Bibi Khanym),當地人充滿浪漫情懷地堅信帖木兒大帝是為了這位中國妻子而興建的這座巨大的清真寺,于是都把它叫作比比哈尼姆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兀魯伯天文臺Ulugh Beg Observatory,在撒馬爾罕的東北郊,當時中亞最大的天文臺,中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天文臺之一</p><p class="ql-block">由帖木兒的孫子兀魯伯于1428-1429年建造,兀魯伯是一位科學家皇帝,他是撒馬爾罕的統治者,也是天文學家、學者、詩人和哲學家</p> <p class="ql-block">500多年前,兀魯伯的六分儀就安裝在這個離地面11米深、2米寬的斜坑道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夫羅夏伯博位于撒馬爾罕東北部的黃土坡上,這里是中亞最早興起的城市,在被成吉思汗夷為平地之前的一千多年里,這里才是張騫和玄奘到過的撒馬爾罕</p> <p class="ql-block">在烏茲別克斯坦我們停留了11天,從安集延到塔什干~希瓦~布哈拉~撒馬爾罕,感覺這里的人們活的悠閑、輕松,這與烏茲國社會的持續發展、完善的福利保障分不開的。</p> <p class="ql-block">經學院手工</p> <p class="ql-block">我們將從撒馬爾罕經經彭吉肯特入境這次行程的第四坦~塔</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承德县|
临夏县|
石门县|
页游|
丹凤县|
麻阳|
阿鲁科尔沁旗|
楚雄市|
民勤县|
平昌县|
应城市|
武强县|
明水县|
厦门市|
柯坪县|
邢台市|
沛县|
宜昌市|
景宁|
渭南市|
德令哈市|
扎鲁特旗|
大悟县|
武夷山市|
遵义县|
梁平县|
从化市|
云浮市|
美姑县|
金堂县|
滁州市|
长乐市|
明水县|
彝良县|
威海市|
磴口县|
石屏县|
安新县|
白玉县|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