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建土樓(南靖)旅游景區,即南靖土樓景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梅林鎮,約3.03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福建土樓(南靖)旅游景區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即福建土樓田螺坑景區(田螺坑村)、福建土樓云水謠景區(云水謠村)和福建土樓河坑土樓民俗文化景區,三個旅游景區風景秀麗,各具特色,文化底蘊較為深厚,集文化、歷史、民俗為一體。</p><p class="ql-block">2011年,福建土樓(南靖)旅游景區被原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5A級景區。</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樓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和貴樓簡介</p><p class="ql-block">和貴樓坐落在今梅林鎮珍山村,由簡次屏公建造的,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又稱山腳樓,占地面積1298.8平方米,建筑面積6450平方米,總投資一萬五千兩銀子。</p><p class="ql-block">和貴樓,顧名思義,是勸世人弘揚以和為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p><p class="ql-block">樓如其名,在高速變化潮流中,它顯得異常的祥和、空宇、沉穩。</p><p class="ql-block">樓高5層21.5米的長方形大樓,一層土墻厚1.34米,出下而上遂層縮小,到第五層墻厚僅65厘米。</p><p class="ql-block">是縣內最高的一座方土樓,內部土木結構規整,有140個房間。</p><p class="ql-block">樓正中開1個大門,有副檻聯:"和地獻奇山川人物星斗畫,貴宗垂訓衣冠禮樂圣賢書"。</p><p class="ql-block">樓內東西南北四角安有4部梯道通向各層樓。</p> <p class="ql-block">和貴樓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水謠古鎮</p><p class="ql-block">云水謠古鎮是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長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樓,靈山碧水。南靖縣長教風景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和貴樓、懷遠樓、省內最高最大最為集中的千年古榕樹群、一條百年老街、千年古道。</p> <p class="ql-block">云水謠民俗表演臺</p> <p class="ql-block">巖永靖游擊隊隊長—闕廣昌犧牲地。</p><p class="ql-block">闕廣昌(1908~1937),上杭縣才溪鄉人(今天通賢鎮東里村)。</p> <p class="ql-block">翠美樓建于1831年,共四層,每層34間。在土樓中,體量不算大。</p><p class="ql-block">這座土樓有幾個特別的地方:一是樓的三層和四層柱子是歪的。</p><p class="ql-block">底下兩層的柱子是直的,但到了三層和四層,柱子突然成了斜的,并且不是往一個方向傾斜:三層是向左側斜,四層則是向右側斜。</p><p class="ql-block">二是有一種殘缺的美。整座土樓只有不到一半的屋子是完整的,其他的屋子都只有框架。但土樓的神奇之處就在這里:就算一部分殘破,其他部分卻可以照常居住。</p> <p class="ql-block">翠美樓內</p> <p class="ql-block">溪岸邊有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組成榕樹群。</p> <p class="ql-block">其中一棵老榕樹樹冠覆蓋面積1933平方米,樹丫長達30多米,樹干底端要10多個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福建省已發現的最大榕樹。</p> <p class="ql-block">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腳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羅棋布的一座座土樓。</p><p class="ql-block">這些從元朝中期就開始建造的土樓,保存完好的就有53座。</p> <p class="ql-block">云水謠古鎮獨有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資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電影導演、制作人到此取景拍片。</p><p class="ql-block">1997年至今,已有《尋找遠方的家》、《滄海百年》等8部電影、電視劇、MTV在這里拍攝取景。</p><p class="ql-block">2005年底,由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名譽主席張克輝以自己和幾位臺胞的生活閱歷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電影《云水謠》也曾在此拍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懷遠樓簡介</p><p class="ql-block">懷遠樓位于福建省南靖縣梅林鎮坎下村,距縣城54公里,建于清代(1905-1909年),為簡氏16世簡新喜所建,坐北朝南,占地1384.7平方米,建筑面積3468平方米,為雙環圓土樓。</p><p class="ql-block">外環土樓為土木結構,內通廊式,樓高4層(13.5米),每層34間,樓基以巨型鵝卵石和三合土壘筑3米多高,基墻厚1.2米,樓外墻頂層四個方向建有4個瞭望臺,樓門頂部設有3個防火灌水道。</p><p class="ql-block">內環樓為磚木結構,面闊三間為抬梁式五鳳樓的"詩禮堂",內設"斯是室",2006年5月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懷遠樓內</p> <p class="ql-block">田螺坑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在田螺坑觀景臺看田螺坑土樓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田螺坑土樓群</p><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樓群位于南靖縣書洋鎮上版寮村,俗稱"四菜一湯",現為世界遺產—福建土樓的標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樓群整體平面呈梅花形,由步云樓、振昌樓、文昌樓、和昌樓、瑞云樓等五座土樓組成,五座樓高低錯落有致。</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和昌樓</p><p class="ql-block">和昌樓,位于步云樓東側的圓形土樓,始建于元末明初(約1354年),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1268平方米,建筑面積1658平方米,高3層(12.3米),內通廊式,每層22間,共66間,設兩部樓梯,1個大門,樓頂層有4個射擊口,底墻厚1.2米,內院以鵝卵石鋪地,有1口水井。</p><p class="ql-block">底層不開窗,是通例。</p><p class="ql-block">這幢原來建的是方形,20世紀30年代被土匪燒毀。</p><p class="ql-block">1953年在原址上重建時改為圓樓。</p> <p class="ql-block">和昌樓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步云樓簡介</p><p class="ql-block">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取平步青云之意。</p><p class="ql-block">寓意是子孫后代讀書中舉,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p><p class="ql-block">步云樓坐東北朝西南,占地1050平方米。高3層,11.93米,內通廊式,每層26間,共78間,設對開4部樓梯,1個大門,樓頂層有4個射擊口,底墻厚1.15米。</p><p class="ql-block">底層四角的房間開一個窗,其余的都不開窗,較為特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瑞云樓</p><p class="ql-block">瑞云樓,位于步云樓東南側的圓形土樓,由黃氏族人合資建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瑞云”指牡丹,吉祥富貴之意。</p><p class="ql-block">坐落在五座樓的內隅,有藏風聚氣之功,體現了含蓄吉順的樸素觀念。</p><p class="ql-block">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1063平方米,建筑面積1176平方米。高3層(11.2米),直徑35米,內通廊式,每層26間,共78間,設兩部樓梯,1個大門,底墻厚1.2米,內院以鵝卵石鋪地,有1口水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昌樓</p><p class="ql-block">文昌樓,位于步云樓西南側的橢圓形土樓,由黃氏族人于1966年合資共同建造。</p><p class="ql-block">取“文運昌盛”之意,“文昌”也是寓指“文昌帝君”,主管人間祿籍的民間神靈。</p><p class="ql-block">文昌樓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1288平方米,建筑面積2210平方米。樓長徑45.7米,短徑34.5米。高3層(11.8米),內通廊式,每層32間,共96間,設兩部樓梯,1個大門。</p><p class="ql-block">樓外墻頂層有3個瞭望臺,4個射擊口,底層樓厚1.2米。</p><p class="ql-block">內院用亂毛石鋪地,設1口水井。</p><p class="ql-block">門板用厚杉木鐵皮制作,土墻有1米多厚,皆能抵擋槍彈;兩扇大門厚10厘米,門閂鑲嵌于數米長墻體內,特殊精巧的構造使它無法從外面開門,防匪防盜一絕。</p> <p class="ql-block">文昌樓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振昌樓</p><p class="ql-block">振昌樓,位于步云樓西側的圓形土樓,“振昌”意為“振興昌盛”。</p><p class="ql-block">由黃氏族人合資建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p><p class="ql-block">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976平方米,建筑面積123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高3層(11.53米),直徑33米,內通廊式,每層26間,共78間,設有兩部樓梯,1個大門。底墻厚1.2米,內院以鵝卵石鋪地。</p><p class="ql-block">中廳與大門不在同一直線上,而是偏左,反映著一種“富不露白”的風水文化。</p> <p class="ql-block">振昌樓</p> <p class="ql-block">因時間原因,河坑土樓群沒去。</p><p class="ql-block">南靖土樓分布的深山叢林,多是客家人民聚族而居的地區。歷史上由于戰亂、饑荒等原因,中原漢民族逐漸南下,其中一部分進入贛閩粵三角區,與當地土著居民發生融合,最終形成一個獨特而穩定的漢族支系。客家先民自身團結的精神形成了很強的向心力,正是這種向心力使他們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把中原燦爛的文明帶到南方播衍。南靖土樓作為典型的客家建筑,也是客家人團結奮進的象征。南靖土樓,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承載的是中華傳統智慧的結晶,也傳承著勤廉的客家文化。</p><p class="ql-block">2008年7月,南靖“兩群兩樓”(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懷遠樓、和貴樓)共20座土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照于:2024-10-16</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南投市|
道孚县|
金川县|
内乡县|
师宗县|
饶阳县|
福海县|
左云县|
衡阳县|
德格县|
平原县|
米易县|
诸城市|
浦县|
延川县|
洪洞县|
东台市|
方城县|
新龙县|
华坪县|
和平区|
昌黎县|
方正县|
阳泉市|
潮安县|
东至县|
阿尔山市|
沧源|
西宁市|
嘉禾县|
穆棱市|
花莲县|
平南县|
柳林县|
桃源县|
淳安县|
中西区|
华容县|
皋兰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