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何以為尊,唯有“中國”</p><p class="ql-block"> 2024年 國慶節后,獨自踏上東行高鐵,來到古地陳倉的陜西寶雞,參拜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何尊。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截止目前,“中國”二字最早見于珍藏該院的國寶重器——何尊銘文。</p><p class="ql-block">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又稱中國青銅器博物院,位于寶雞市渭濱區渭河南岸石鼓山上,它是目前我國最大的以青銅器命名的青銅文化專題博物館,也是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商代和周秦青銅器為主的國家一級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國寶重器“何尊”</p><p class="ql-block"> 取材于鑄造經典青銅</p><p class="ql-block"> 誕生于三千年前西周</p><p class="ql-block"> 出土于1963年古陳倉</p><p class="ql-block"> 何尊青銅尊是一種用于盛放酒水的禮器,主要用于祭祀、宴享等場合。在古代,青銅尊被視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擁有精美青銅尊的人往往是地位較高的貴族或王室成員。它不僅是實用器物,更是一種展示主人身份的符號。全器造型如“亞”字,長頸,腹微鼓,高圈足,穩重雄奇,上圓下方,暗合古人“天圓地方”的之說。紋飾嚴謹又富有變化,采用高浮雕與地紋相結工藝,繁縟華麗 ,極具立體感,造就它獨一無二的別致,以驚艷世人的姿態,裸妝銹青呈現。 何尊內底鑄刻有122字的銘文,其最大亮點就是那句“宅茲中國”,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的最早文字記載。尊體通高38.5厘米、口徑29厘米、圈足底徑20×20厘米,重14.6千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千多年前,"中國"被鐫刻于何尊器底,深埋于地下;三千多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這泥土連接的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以它命名,"中國"成為每一個中華兒女自信、自豪的源頭。</p><p class="ql-block"> 三千多年間,"中國"一詞突破了地理概念,上升為民族與文化認同的高度,達到文化與政治,以及心理認知的高度統一。從中國一詞的存續,可以看出中華文明在時空中的延伸與延續,這正是中華文明連續性與包容性的生動寫照。有感于此,特作一首《贊何尊》:</p><p class="ql-block"> 贊何尊</p><p class="ql-block">先賢上禮鑄何尊,肇啟文明中國根。</p><p class="ql-block">鳳詔王言銘圣器,三千日月化龍魂。</p><p class="ql-block"> 目前,寶雞青銅器博物館擁有文物高達48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3245件。除了“鎮院之寶”何尊外,還有逨盤、秦公镈等百余件國寶重器。</p> <p class="ql-block"> 贊何尊</p><p class="ql-block">先賢上禮鑄何尊,肇啟文明中國根。</p><p class="ql-block">鳳詔王言銘圣器,三千日月化龍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安市|
田林县|
横峰县|
淮北市|
炉霍县|
平阳县|
广元市|
巩留县|
孝昌县|
阿合奇县|
台安县|
通城县|
崇州市|
宜兰市|
盖州市|
辽中县|
金坛市|
通城县|
孟州市|
洛阳市|
沅江市|
大邑县|
潮州市|
北碚区|
东海县|
山阴县|
河东区|
澜沧|
清河县|
金堂县|
政和县|
福清市|
靖边县|
绥江县|
遂溪县|
义马市|
肥东县|
隆林|
都匀市|
衡南县|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