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都知道,華夏大地,山有五岳名山,現代人大多卻不知,水亦有四瀆。道家認為萬物皆有靈,名山大水更是神靈常駐,所以歷代皇室都在山之巔,水之源高筑廟堂,封禪供奉。 四瀆者,河、江、淮、濟也。淮河,四瀆之一。我曾經多少次夢游江河四瀆,現實中卻少移步駐足。今年11月初安徽蚌埠舉辦馬拉松賽事,賽道中一大截在淮河兩岸奔跑。我想我的機會來了,依著跑馬的名義我可以沿著淮河去狂奔,用腳步去丈量淮河的歷史,用踏踏足聲為淮神送去問候,以敬仰的眼目送淮水安靜入海。 2024年11月2日中午,天氣晴好,我乘高鐵,打出租來到蚌埠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藍排球館,領取參賽物品。館內領物的賽手不多,甚至有點冷清,出人預料。蚌埠馬拉松參賽規模14000人,其中全馬3000人,半馬5000人,今日應是領取物品的高峰,可能是中午吧,可能是當地人參賽的居多吧,畢竟不用抽簽的賽事也不用把多數名額安排給外地選手了。 領完物品,我站在奧體中心東門前,仰望蚌埠的天,很藍,平視蚌埠的地貌市容,平闊而整潔。蚌埠,皖北第一重鎮,居淮河中游。她的標準讀音我一直記不準,這次一行記住了,BENGBU。 領物,住宿,午餐罷,我卻東向直奔了古老的鳳陽縣城。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這首通俗悲涼的鳳陽花鼓詞,道出了幾個事實:鳳陽是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鳳陽曾是個連年受災的窮地方;鳳陽是江淮花鼓戲的誕生地,明清乃至民國時期鳳陽人流浪江淮間,以乞討,唱花鼓戲為生者太多了。 明朝的朱皇帝因為窮困潦倒,才落草參加起義大軍的。七十年代末,因為太窮了吃不上飯,又是鳳陽縣小崗村十八戶村民立下生死狀,私分了集體土地,偷偷地包產到戶,這才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 驅車趕往鳳陽縣東25公里的小崗村,這個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現在已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了。想一想這個大多數村民都曾出門討過飯的人民公社屬下的生產隊,在1978年冬天,18位農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按下鮮紅手印,實施了“大包干”,這個大膽的行為為苦苦思索中國未來的最高決策者們帶來了靈感,也敲響了閉關鎖國,愚民治國的喪鐘。作為改革的先行者必須要把典型豎起來,1997年安徽省規劃院為小崗村做了第一張規劃圖紙,2004年省財政廳干部沈浩到小崗村任職。98年江澤民同志到訪小崗村。2008年9月30日,胡錦濤總書記到小崗村視察。2009年11月6日,時代先鋒,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因忘我工作,積勞成疾,倒在了工作崗位上。沈浩紀念館現在是小崗村旅游必須參觀的景點之一。 坐著觀光車在小崗村筆直的街道上參觀,兩側是商業街,行人稀廖。據說現在的小崗經濟以觀光農業和旅游為主,上邊大力投資道路、水電等基建,扶持觀光農業,這恐怕不是長久的發展之計吧。 鳳陽與蚌埠近在尺尺,卻分屬兩個地區。歷史上蚌埠只不過是鳳陽縣下屬的一個小集鎮而已。 出租車行駛在通往鳳陽的馬路上,路兩側地平稻熟,廠房不斷,商戶櫛比,蚌埠鳳陽兩個轄區已連成一片了。司機師傅說,蚌埠本來是鳳陽縣的一個集鎮,民國初年津浦鐵路通車,蚌埠由集鎮迅速發展成了城市。現在的鳳陽卻歸滁州市管轄,鳳陽卻向西發展經濟上與蚌埠又連成了一家,真是打不斷的筋骨皮,拆不散的老鄉親呀。 11月3日 周日,溫度9--23度,我早早地來到奧體中心東側的解放大道上,7點進入待跑區,天已放亮,賽手們陸續來到,大街上彩旗招展,鑼鼓喧天,起跑前的預熱開始了,起點拱門前耍起了獅子龍,跳起了拉丁舞。右側綠樹掩映,丘崗條列,泊轉湖彎,這便是蚌埠市東區的龍子湖風景區。風景區利用自然湖泊而建設,面積很大,傳說當年朱元璋小時曾在這里放過牛,故湖稱龍子湖,河為龍子河。 7點半起跑,沿解放大街向北,繼而沿龍子湖綠道向東北,在堤壩景觀路上跑過龍子湖水利樞紐,賽手們邊跑邊飽覽龍子湖的湖光山色,至東海大道折返。 蚌埠市龍子湖風景區面積很大,總面積36.9平方千米,景區由龍子湖水面、曹山、雪華山、西蘆山及錐子山組成,大體呈"三山夾一湖"的獨特地貌。 龍子湖風景區內的中國南北分界線雕塑作為蚌埠市標志性景點,是游客必來的打卡勝地。中國的南北分界線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中國南北氣候迥異,物產迥異,民風迥異。蚌埠市的南北分界線雕塑于2006年3月建成,由中國當代藝術大師韓美林先生創作,高達39.9米,雕塑中間由八根鋼管組成,藍色四根指向北方,象征北方寒冷;紅色四根指向南方,象征南方溫暖。在人人刷視頻的今天,這個地方成了蚌埠流量最高的所在。 景區曹山南麓有湯和墓。湯和明初開國大將,朱元璋同鄉好友。墓室是依山傍水的大型磚石建筑,墓前大型神道碑和石雕馬、羊、獅、武士,粗獷而又流暢,現在是蚌埠市著名的風景名勝。 沿龍子湖綠道返回解放大街繼續向北奔跑,14多公里又拐上治淮路向東,然后沿龍子河向北奔向淮河南岸。 在中國的大江大河中,淮河是獨一無二的,其獨特之處在于其雄踞黃河和長江之間,但又無法與大河、大江爭短長,它僅有短短千里,其流域也僅覆蓋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山東五省份,卻相當于支撐起了大中國脊椎的腰部。淮河有澇災頻繁最難控制的河道,它又沒有獨立的入海口。他的上游支流眾多,下游卻無主河,而其中游卻又是規規矩矩的大江寬河。 蚌埠正是居于淮河中游的主要航道上的城市,所以蚌埠才有淮河上的第一大河港。奔跑在淮河南岸,向著解放路淮河大橋,大橋的斜拉鋼索如樂器的琴弦樹立在半天空,甚是壯觀。身邊的淮河水卻靜靜的流淌,不顯半點波紋。 自淮河南岸返回解放路上淮河大橋,這是一道長坡,寬寬的大橋上只有稀稀落落的跑者,我跨到橋邊對著河水綠道上的選手連拍了幾張,原來大部隊都在后面呢。 艱難地跑過淮河大橋,拐入淮河北岸,在河堤上向西再拐進河堤公園回跑已至31公里,這次跑馬狀態不佳,早已處于崩潰的邊緣,既然跑不動了,那就停下來拍拍淮河,拍拍蚌埠風景。淮河濱河公園青草鋪地,綠樹叢叢,河水湯湯,這是淮河嗎,這是那個暴虐千里,暴虐千年的淮河嗎。世事滄桑,曾經桀驁不馴的淮河現在已變成溫順和藹,靚麗多情的美人了。 淮河全長1000多公里,發源于河南南陽桐柏山,一路匯集大別山、桐柏山、伏牛山,沂蒙山的河水,形成黃河、長江之間的大河,滾滾向東,歷史上曾單獨入海,成為“四瀆”之一。1194年黃河改道,奪泗入淮,幾百年黃沙沉積淹沒了入海通道并形成洪澤湖,迫使淮河自洪澤湖南向入江,成為長江的一大支流。1851年黃河又改道北上,但黃河卻將肆虐的性格和澇災的脾氣留給了淮河,十年九澇,不澇就旱,成了淮河流域的常態,明清時期的鳳陽府真是個窮地方,直到解放后經大力治理,人工修建了通海河道,才徹底地收服了淮河。洪澇旱蝗的根治并不能帶來富裕,只有鏟除了人民思想上的窒窟,體制上的牢籠,才有可能走上致富的道路,小崗村民窮則思變,敢為天下先,為中國的發展趟出了第一腳。 自淮河北岸折返再上淮河大橋,橋中間遇上了615的兔子和收容車,至此我已徹底放棄“破四”的想法了,那就430完賽吧。 橋上望著淮河兩岸的高樓大廈,蚌埠雖有淮河的第一大港,河運繁忙,但這個城市可不是淮河造就的。 自清末開始修建鐵路,有多少城市因鐵路而生,比如河北的石家莊、山西的陽泉,當然還有安徽的蚌埠。清末開始筑建津浦鐵路,這條中國第二的南北鐵路歷時四年多于1912年11月通車,機緣巧合蚌埠居于淮河中段,又居津浦鐵路中段,水運轉鐵運,鐵運轉水運,蚌埠成了貨物轉運的天然貨場,隨之人流商機積聚,蚌埠迅速地發展了起來,民國時期更是安徽軍政府駐地,儼然成了安徽最繁華的中心城市,曾以“小上海”自居。可惜近年來隨著水運的衰落,陸運的興起,大合肥圈的崛起,蚌埠市的發展迎來了瓶頸期。 跑下淮河大橋,跨過涂山路,突然想起涂山路南張公山公園門前的蚌埠珠城雕像,蚌殼為全鋼結構,高19.8米,張開的蚌殼瑰麗生動,中間的珍珠女漢白玉雕就,手捧珍珠,體態優美,這可是蚌埠的真正城標呀。 說起蚌埠,讓人想起珍珠,總以為這里盛產寶珠,其實那就是個神話故事,現在這里一粒珠子也不產,河里還在產河蚌,不過都上了餐桌。 其實作為火車拉來的城市,蚌埠的歷史太過于短暫了,其身旁的鳳陽府、鳳陽縣在歷史上其名氣要大的多。 鳳陽的名聲遠播離不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個草莽皇帝給鳳陽壘徹了一座豪華的都城--中都,為早已逝去的父母修了恢弘的皇家陵園,將鐘離縣改為鳳陽縣,將濠州府改為鳳陽府。朱皇帝的稅賦減免政策抵不上淮河的澇災老天爺的旱災,鳳陽人作為中國的“吉普賽人”將鳳陽花鼓戲帶到了大江南北。 來到鳳陽古城,在“萬世根本”鼓樓前駐足,瞻仰。鳳陽府鼓樓是我國最大的鼓樓 ,鼓樓由臺基和殿樓兩部分組成,鼓樓臺基南北長72米,東西寬34.25米,高15.8米。正中間開三個門洞,中門略大,中上方有朱元璋親書的"萬世根本"四個楷書大字。鼓樓上有樓房九間,"層檐三覆,棟宇百尺,巍乎翼然,瓊絕塵埃"。小小的鼓樓廣場很是熱鬧,老弱病殘推車坐凳,在暖陽下,觀看街頭的現代花鼓戲表演。 觀罷鼓樓,去往城南七公里的明皇陵。明皇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明皇陵主要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間,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來,人為破壞和風雨侵蝕,宮闕殿宇廢為遺址,現僅存陵丘及石像刻群。皇陵神道總長257米,石像生32對,石象生數量之多、刻工之精美為歷代帝王陵之冠,其藝術風格絕妙,堪稱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精品。而朱元璋親撰的皇陵碑文,更是文風拙撲,事實盡訴,老皇帝毫不掩飾過往的悲催和無奈。 在蚌埠,真正值得游覽、朝拜的名勝應是涂山。涂山為歷史名山,傳說四千多年前,中華大地洪水泛濫,大禹治水來到這里,他劈開涂山,疏導淮河。在這里召會諸侯,共商治洪方略。娶當地諸侯涂山氏女為妻,生子啟,是為夏朝。涂山上的古跡禹王宮、啟母石最應觀瞻,可惜來去匆匆留待來日吧。 這次參賽是我首次連續三周背靠背比賽,10月20日跑邢臺,10月27日跑濟南,11月3日跑蚌埠,本想試試自己身體的承受能力和鍛煉水平,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18公里開始掉速,30公里后徹底跑崩,以后每公里都要走幾步,遇到補給站除了喝水還要吃截香蕉。蚌埠比賽補給真不豐富,想想上周濟南馬拉松的流水席,我一直在掙扎地奔跑,什么也沒舍得吃,虧死了,今日想吃了蚌埠人民準備不足呀。 過了40公里,老婆打來電話問到哪里了,已等半天都曬死了,我說還有兩公里,在走路,崩了。最后500米,必須沖刺了,最后也要有高光時刻,終于于4小時28分完賽,這是我跑馬兩年來的墊底成績。 蚌埠跑馬來去匆匆,前一天到,游覽半天。網紅打卡地南北分界標志碑沒去,湯和墓沒參觀,張公山珠城地標沒去看,涂山禹王宮沒去瞻仰,遺憾。去參觀了鳳陽皇陵、古城鼓樓、小崗村。歷史上蚌埠屬于鳳陽縣管轄,鳳陽縣屬于鳳陽府管轄,雖說跑在蚌埠,游在鳳陽,但鳳陽蚌埠的歷史是分割不開的。最重要的是在淮河岸邊的奔跑讓我親近了淮河,逡巡了淮河,擁抱了淮河,完成了一大人生夙愿。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在鳳陽的馬路上邊的牌牌上,不時就看到了“鳳陽是個好地方”的宣傳語。大江河山哪里不好呢,不好的只曾是治者的私欲,社會的黑暗,人心的不古,道德的頹唐。山川無恙,江淮有情,躬逢盛世,民心向上,吾輩幸甚。 2024年11月19日于鹿泉鳳凰山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业县|
武城县|
梁山县|
平昌县|
鸡西市|
伽师县|
二连浩特市|
高邑县|
淳化县|
通渭县|
收藏|
高碑店市|
休宁县|
永春县|
大方县|
普安县|
邵东县|
建始县|
淮滨县|
寿光市|
建阳市|
镇江市|
仪征市|
桦川县|
土默特左旗|
石柱|
乌兰县|
贵州省|
紫阳县|
隆昌县|
涟源市|
广德县|
广宗县|
台中县|
长岛县|
五家渠市|
灵川县|
通辽市|
和平区|
神木县|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