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規范手機管理 家校攜手共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宏勝鎮中心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關于加強學生手機管理致家長的一封信 </b></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長:</p><p class="ql-block">為了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游戲。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21〕3號)等文件要求,請家長們和學校一起共同加強學生手機(電話手表)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現將學生帶手機(電話手表)進校園的相關要求告知如下,敬請各位家長認真閱讀,并配合學校做好以下相關工作。</p> <p class="ql-block"><b>一、學校手機管理制度</b></p><p class="ql-block"><b>(一)禁止將手機帶入校園</b></p><p class="ql-block">為了預防學生沉迷網絡和游戲,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校專心學習,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我校根據《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21)3號)文件精神,制定以下管理條例:</p><p class="ql-block">1、原則上學校<b>禁止學生將個人手機以及手機附屬設備</b>(充電器、充電寶、耳機、電話手表等通訊工具)帶入校園。MP3、MP4、攝像機、iPAD及其他類PAD設備等同于手機對待。</p><p class="ql-block"><b>2、凡發現學生在校期間,未經允許使用手機,學校各部門、班主任及教職員工將會對手機及其附屬設備當作違紀工具暫存。班主任處詳細登記,并由學生簽字確認,由班主任或者學校校安辦暫時保管。同時對違紀學生,學校將視情節予以相應的教育,必要時請家長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b></p><p class="ql-block"> 3、學生如確有特殊情況需將手機、電話手表帶入校園,需由學生家長提出申請,經班主任審核同意后,方可將手機帶入校園,且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班級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放學后交還給學生。</p><p class="ql-block">4、如果學生有急事需要聯系家長,可以到教師辦公室找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協助聯系,也可以使用校內座機,班主任聯系家長可通過班級微信群或者電話進行聯系。如家長需要聯系學生,可以通過微信請班主任轉達回電。</p><p class="ql-block"><b>(二)家校協同育人</b></p><p class="ql-block">學生在家時,家長應加強對其使用手機的監管,引導孩子合理規劃上網時間,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養成限時使用手機、非必要不用手機的好習慣。應多和孩子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多一些高質量的陪伴時間,營造溫馨祥和的家庭環境,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p> <p class="ql-block"><b>二、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b></p><p class="ql-block">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過度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容易對身體造成<b>不可逆</b>的危害,甚至這種危害會<b>伴隨著孩子的一生</b>。其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p><p class="ql-block"><b>1. 頻繁使用手機,損害身心健康</b></p><p class="ql-block">現在不少學生由于過度使用手機,情緒變得煩躁不安,抑郁寡歡,甚至很正常的手機沒電、信號減弱等情況,也會造成他們的緊張和焦慮,這些都是“手機中毒綜合癥”的表現。 </p><p class="ql-block"> <b>2. 破壞校規校紀,影響教學秩序</b></p><p class="ql-block">調查發現,學生一旦將手機帶入學校,就會想方設法在教室、宿舍、廁所等地偷偷玩手機,這樣會嚴重影響聽課質量,影響學習與思考的主動性。</p><p class="ql-block"><b>3. 隨意結交朋友,嚴重影響學業</b></p><p class="ql-block">手機的過度使用加速了學生社會化,結交范圍迅速擴大,占用有效學習時間,增加教育管理難度,影響學生學業成長。</p><p class="ql-block"><b>4. 不良信息泛濫,不利學生成長</b></p><p class="ql-block">手機上網、微信聊天、網絡游戲功能、網絡詐騙等信息,讓心智尚未成熟且無社會經驗的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無法自拔,影響學生健康成長。</p><p class="ql-block"><b>5. 嚴重影響視力</b></p><p class="ql-block">看手機對眼睛的危害極大。長時間看手機會對眼睛造成刺激,出現視力疲勞,嚴重時會產生眼睫狀肌痙攣。手機會散發藍光,會對視網膜產生影響,出現近視、遠視、散光,嚴重的還會導致視網膜脫落。</p><p class="ql-block"><b>6.過度依賴手機,親情疏遠缺失</b></p><p class="ql-block">孩子過度依賴手機,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務的時間減少。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養成不良行為習慣,親情逐漸疏遠缺失。</p><p class="ql-block"><b>7.手機消費支出,加重家庭負擔</b></p><p class="ql-block">支付數額不低的手機通訊費用和游戲費用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極大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p><p class="ql-block"><b>8.誤入詐騙圈套,造成重大損失</b></p><p class="ql-block">詐騙分子利用手機散播隱藏詐騙企圖的虛假信息,引誘涉世未深的中小學生進入圈套,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p> <p class="ql-block"><b>三、給家長的建議</b></p><p class="ql-block"><b>1.協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b></p><p class="ql-block">由于孩子的自我監管能力發展還不完善,作為家長要協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與孩子一起協商管理辦法,家庭成員互相監督,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返校時不攜帶手機到校。</p><p class="ql-block"><b>2.做孩子的行為示范榜樣</b></p><p class="ql-block">家長不要忽視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與孩子協商制定使用手機各種規矩的時候,我們首先就要做到:做好表率,發揮榜樣的力量,科學合理地使用手機。這樣家長對于孩子的勸服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居家期間,盡可能多陪伴孩子,借機與孩子溝通沉迷手機的弊端,從而在認知上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手機觀。</p><p class="ql-block"><b>3.關注孩子心理需要</b></p><p class="ql-block">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要,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強硬地拿走手機,一定會遭到強烈的反感,增加親子矛盾。如果孩子使用手機想要滿足的是放松、娛樂需求。此時,我們可以陪伴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一些讓他感到有趣、放松的替代活動,例如陪孩子做一件他喜歡的事情。 如果孩子用手機是滿足社交、歸屬的需求。這時,家長可以關心一下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交友是否存在困難,并與他探討困惑所在,與班主任做好溝通,引導孩子找到適合的交友策略與方法,鼓勵孩子在家、在校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幫助孩子獲得歸屬感與認同感。</p> <p class="ql-block">富錦市宏勝鎮中心校</p><p class="ql-block">圖文:學校教導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編輯:閆大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審:黃殿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審核:馬林</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卫辉市|
安塞县|
库尔勒市|
勃利县|
平昌县|
连江县|
南充市|
神池县|
蓬溪县|
台中县|
大安市|
渑池县|
马山县|
蒲城县|
绥棱县|
乌兰浩特市|
子洲县|
苗栗县|
临洮县|
清原|
太仆寺旗|
海伦市|
额尔古纳市|
新建县|
枞阳县|
静安区|
长丰县|
宝山区|
定州市|
科技|
疏附县|
乌苏市|
木里|
长宁县|
洛阳市|
砀山县|
深水埗区|
丁青县|
攀枝花市|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