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抗美援朝精神萬歲

陽光快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93歲原志愿軍戰地記者孫佑杰</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抗美援朝精神萬歲(工藝書法作品)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孫佑杰創作于2017年御花園老年公寓</b></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是我抗日戰爭時期入伍后所經歷的最殘酷的一場戰爭,因為當時主要敵人是美國現代化的陸海空三軍,而我國最初入朝參戰的則是單一的小米加步槍的陸軍。在敵我武器 裝備相差極其懸殊的情況下,按說弱者簡直沒法打這場戰爭啊!美國也沒把我志愿軍放在眼里,曾宣揚三個月即可打到鴨綠江邊,結束戰爭過圣誕節。然而,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在這場不對稱的戰爭打響之后,他們很快由瞧不起志愿軍,變成了膽顫心驚害怕志愿軍,最終不得不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了字。 </p><p class="ql-block"> 我作為由天福山起義部隊為骨干組建發展而來的膠東子弟兵志愿軍第27軍的戰地記者,耳聞目睹了志愿軍與美軍拼殺的慘烈戰況。</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就用六個真實的故事,來說明我志愿軍是怎樣為了保家衛國,而打敗美帝野心狼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敵機狂炸何所懼</b></p> <p class="ql-block">我膠東子弟兵第27軍,是由江南乘悶罐車廂,于1950年11 月4日到達鴨綠江邊的安東(今改丹東)市,當時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已在西線打響,軍指揮所率80、81兩個師,當晚8時就由安 東乘火車入朝。</p><p class="ql-block"> 因發現東線山區也有美軍向北推進,我27軍又受命已經入朝西線的部隊撤回安東、全軍乘坐列車于12日下午7 時到達臨江車站,接著我跟隨本軍第一梯隊的79師,最先跨過進入朝鮮的水泥大橋,冒著風雪去對付東線北進的美軍。</p><p class="ql-block"> 經過一夜的急行軍,于黎明前到達了出國的第一個宿營地--中江鎮。中江鎮是群山中的大村莊,就坐落在公路的一側。這是朝鮮最冷的地方,最低氣溫達零下43.6攝氏度。</p><p class="ql-block"> 全鎮的房屋都是 木質結構,一棟挨一棟十分稠密,沿公路形成南北狹窄的帶狀。 志愿軍的到來,使沉睡的村莊沸騰了。幾乎男女老少全起來了, 得知志愿軍是來解救他們國家的,又看到志愿軍態度和藹,紀律嚴明,一下子把志愿軍看成了親人,個個眉笑顏開,滿腔熱情幫助部隊搬東西,騰房子,燒開水,烤棉鞋,唱歌跳舞歡迎志愿軍。</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敵人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b><b><font color="#ff8a00">邊防警察看新義州燃燒</font></b><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b></h5> <p class="ql-block">當天空放亮后,我所在的七連指導員對我說,為了防敵空襲,部隊吃過早飯都到村邊高山上隱蔽休息去了。孫記者你是在村里休息,或是去山上,就由你自己定吧!我知道這是指導員對我的照顧,因為山上風雪交加很難休息好。我覺得部隊第一天秘密入朝,離東線的敵人還遠著呢,美機不一定來搗亂。于是我被房東的熱炕頭戀住了,決定先在村里睡一覺,再到山上去。</p><p class="ql-block"> 哪知,正當我酣睡之際,屋外一陣陣驚恐的呼喊聲把我驚醒。我事前學過朝鮮常用語,能聽懂房東是在喊: “防空!防空!飛機來了,飛機來了,趕快跑啊!”我立即警覺起來,想到入朝前夕目睹美機瞬間將鴨綠江對岸的新義州市炸成一片火海,知道美機的猖獗,便一個高跳起來,顧不得拿背包、大衣,提著手槍和挎包就往外跑。我決定不去相距部隊較遠的高山上,而是向就近沒人去的平坦河灘奔跑,說不定會更安全些。說時遲,那時快,我趁幾架美機轉彎之機,一口氣跑出了村莊,在積雪的河灘上匍匐前進,很快鉆進兩堆灌木叢中間,一動不動了,也無力再跑了。</p><p class="ql-block"> 我仰望天空,透過灌木枝條看清十多架美機在輪番掃射、轟炸,中江鎮北部火光沖天,響聲如雷,燃燒著的木質結構房屋借助西北風迅速向南漫延。突然,我發現有一架美機扔下的幾顆炸彈,其中一顆仿佛就是朝著我來的,我立即打了一個滾兒,面部朝下,閉上眼睛,等待著炸彈把我的 血肉撕裂。幾聲山崩地裂般的巨響過后,我只覺得被什么掀動了一下,頓即憋得喘不過氣來。我奮力從覆蓋我全身的沙土中抬起身來,才知道我被活埋,但毫發未損。我擦掉臉上的沙土,發現身邊一米處被炸成了一個巨大的深坑,一簇灌木叢被炸飛出老遠。心想,好險啊!如果不打一個滾兒,我的生命就結束了。</p><p class="ql-block"> 這時,我發現敵機全飛走了,整個中江鎮都在燃燒。我想起房東屋內還有我的東西,便急忙向鎮中跑去,路上正好碰上了七連通訊員小劉。他剛才去房東家沒發現我,便帶著我的東西出來找我。他說: “早飯后,指導員再三交代我要保護好孫記者的安全,接著就和連長到鎮北面營部開會去了,不知他們的情況怎么樣?”我一聽頓覺兇多吉少,立即同小劉一起向鎮北煙火彌漫的營部住處奔去。</p><p class="ql-block"> 果然不出所料,災難的慘狀比想象的還要嚴重。營部的住房已成了廢墟,來三營營部開會的各連連長和指導員,加上營部的領導和書記、通訊員,總共20多人,除教導員負重傷被搶救出來外,其余全部壯烈犧牲,而且都被燒得面目全非,慘不 忍睹。</p><p class="ql-block">這真是出征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沾襟。這時中江鎮已不見人影,全部被大火燒成廢墟。面對著美機的慘無人道,我和部隊廣大官兵一樣,心中都充滿了悲傷、痛苦、仇恨、激奮,以及急于奔向敵人報仇雪恨的心情,又開始了冰天雪地的夜行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冰天雪地奔仇敵</b></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見27軍史畫冊</b></font></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以上兩張27軍照片,由九兵團記者張崇岫所攝</b></p> <p class="ql-block">進入崇山峻嶺,雪更大了,風更狂了,酷冷達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我看路上每個人都成了雪人,渾身上下白花花的,連眉毛胡子上也結了冰凌。特別是我27軍有些倉促入朝未來得及發齊棉帽、棉鞋和棉手套的同志,在行進中可真吃了大苦頭。</p> <p class="ql-block">他們嫌戴著夏裝大檐帽太冷,便用毛巾包著臉,只露出兩只眼睛,然后再把大檐帽戴上。許多人腳上穿的是在江南發的力士膠鞋,由于行軍的兩腳有熱氣,開始雪花落在腳面上化成水, 繼而水又結成了冰,最后雙腳、襪子和鞋凍在一起,走起來冰碴吱吱作響,把腳面皮膚皴裂后,鮮血再順著冰碴縫隙往外滲,使腳面呈現出一片淡紅色的花紋。</p><p class="ql-block">我很幸運入朝前發齊了棉裝,但仍然凍得渾身瑟瑟發抖, 在行軍小憩時,不敢坐下來休息,而是在原地不停地踏步抵抗寒冷。這就是我一路防止了凍傷的原因。</p><p class="ql-block">記得有個江蘇籍的戰士在小憩中,站在冰凍的路上一動不動,結果不大一會兒, 他穿的力士鞋就與冰雪地面凍在一起。他猛一用力抬起了兩只腳,但鞋幫卻與鞋底分了家;一會兒穿襪子的兩只腳又與地面 凍在一起,他再一抬起兩只腳,襪子又凍在地面上,露出了凍麻了的兩只光腳。見此情景我的心在打顫。 </p><p class="ql-block">有個炮手去摸迫擊炮身,手掌被冰涼的炮身粘去了一層皮還不曉得,停了一會兒才疼得齜牙咧嘴。有一位原國民黨軍起義的四川籍老兵,老長的胡子上結了冰凌,他嫌冰凌礙事,用手往下一捋,竟連胡子帶皮全扯了下來,當時還見不到血,一會兒就痛得哇哇直叫…… </p><p class="ql-block">冰天雪地如此無情折磨人,但部隊的士氣仍很旺盛,大家恨不得馬上奔向東線,與北進的敵人拼個你死我活。當攀登上一座高山,開始下行一段較長的冰雪小路時,戰士們為了加快行軍速度,便采取了各種下滑的辦法前進:有的張開兩臂像走鋼絲一樣向山下出溜,有的直立滑行與四肢爬行交替行進,有人嫌這些滑行方法太慢,干脆坐下來,兩手往后一扒,下滑的速度比任何方式都快、都開心。結果絕大部分同志包括我在內,都覺得這個辦法可取,于是這次本來很艱難的下山,變成了一次很開心的滑雪大演練,盡管不斷有人摔倒,但好歹沒有受傷的,一路歡聲笑語不斷。</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夜行曉宿睡雪坑</font></b></h1> <p class="ql-block">為了防敵空襲,我志愿軍每天都是夜行曉宿。經過一夜的 長途艱苦跋涉,待到達宿營地后,如能住進老百姓的房子里,好好休息一下該多好啊?哪知愈接近東線北進的敵人,美機的轟炸愈瘋狂,特別是公路附近的村鎮,早被炸成了殘垣斷壁,老百姓都躲到深山老林避難去了。所以我志愿軍每天的宿營地,只能分散安排在大雪封山的溝谷中,各自尋找避風之處,在雪坑里采用各種方式睡覺休息。每天都出現凍傷減員的現象。</p> <p class="ql-block">我很幸運,一天最寒冷的雪山露營,我和報社史云記者取暖睡覺的方式非常成功。當時我們每人只有一床薄棉被和一床小棉褥子,一件棉大衣,一塊方型雨布,是經受不住高山嚴寒侵襲的,倆人決定同睡一個被窩,靠加強被褥的厚度和互相傳 遞體溫來抵御寒冷。我們先在避風的雪地上挖出一條能睡兩人的雪槽,放些鮮樹枝葉墊底,再鋪上一件雨布,雨布上面鋪上兩人的兩床褥子。這時我倆穿著棉衣、棉褲,一人頭朝東,一人頭朝西,倆人側身背靠背,屁股貼屁股,然后上蓋兩床被子,外加各自蒙頭的棉大衣,最后把另一塊方雨布蓋在最上面,并用積雪將雨布周邊壓住。一切準備停當之后,我倆慢慢將胳膊和頭全部鉆進被窩里,就開始睡覺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我和27軍攝影記者史云在朝鮮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九兵團攝影記者張崇岫拍攝</b></p> <p class="ql-block">俗話說: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遭不了的罪。我睡前發現山上的同志各有各的御寒方式。有的搭起了雪墻作屏障,有的睡在雪洞里,有的披著棉被坐著睡,有的睡一陣,再起來跑一陣。我覺得我與史記者的睡法好,開始還能聽到風雪的呼嘯聲,不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 什么也不知道了,既不覺得寒冷,又沒有失眠,也未起來小便,仿佛全身都進入了冬眠狀態,一覺睡到有集合號響才醒來,等我倆爬起來一看,被窩上面全被大雪所覆蓋,就等于我倆在雪窖里睡了一大覺,但卻未被凍醒,睡得很香,很解疲勞。 </p><p class="ql-block">露營最苦的是配合我27軍作戰的炮兵16團。他們的榴彈炮要用8或10匹馬牽引前進的,不僅在盤山公路上行進十分困難,而且還易暴露目標,遭敵空襲。</p><p class="ql-block">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里,好不容易攀登到高山頂上,天就亮了。為防敵空襲,只好露營在樹木稀少的山頂上。為了給馬偽裝、保暖,戰士們用松樹枝 葉搭在馬的身上,可是馬兒不知其意,一會就把松樹枝葉抖摟掉下了。無奈,戰士們又把自己的棉大衣白布里向外,披在馬身上,再拆下自己的棉被白布被里,將棉大衣牢固地綁在馬身上。結果炮團這次高山露營,馬匹安然無恙,卻苦了炮團的戰士們,他們因為減少了棉大衣和棉被里,只好分組抱團睡在雪坑里,在風雪呼嘯氣溫降到零下40度的嚴寒下,哪里還能睡好覺,不把人凍死就不錯了。后來教導員張采正告訴我,這一天的山頂露營,炮團的一個營就凍傷減員100多人。 </p><p class="ql-block">我們27軍就是這樣,克服種種艱難困苦,經過近半個月的連續長途行軍,終于出敵不意到達了長津湖畔的預定作戰地區,接著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長津湖戰役)。廣大志愿軍官兵,把入朝后憋在心中的滿腹仇、恨、氣一齊迸發出來。迅速將正在靠攏的美軍第七師、第三師和陸戰第一師分割包圍在長津湖畔的柳潭里、新興里和下碣隅里一帶,敵我之間一直在反復進行著突圍與包圍、收縮與分割的慘烈廝殺,其中美軍第7師31加強步兵團(即“北極熊團”),很快被我27軍死死包圍在新興里一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北極熊團”網中魚</b></p> <p class="ql-block">戰役打響第三天,我從27軍指揮所了解情況后,就來到了 80師堅守包圍新興里敵人的山嶺陣地。此時整個戰場已進入沉寂狀態,只能聽到遠處傳來零星的槍炮聲和敵機的轟鳴聲。打仗的人都知道,戰場的沉寂是可怕的,它意味著更加慘烈的苦戰即將來臨。</p><p class="ql-block">所以部隊都在加修工事,調整組織,思想動員,準備再戰。那么為什么敵我雙方都停止了戰斗呢?我心知肚明,27軍無力再戰了。東線志愿軍入朝一路遭敵空襲和凍傷減員已達數萬之計,戰役打響后又有重大傷亡,部隊已經處于彈快盡糧已絕的困境,配合作戰的炮兵16團又沒有跟上來,只能等后續兄弟部隊趕來增援,才可能向敵人發起進攻。</p><p class="ql-block">那么敵人為什么也停止了戰斗呢?原來美軍只知道我志愿軍武器那么差,沒料到勇敢不怕死的夜戰、近戰、肉搏戰,卻讓怕死的美軍嚇破了膽,他們覺得縱有大量的飛機、大炮、坦克也無濟于事,若再打下去肯定兇多吉少,所以現在暫停戰斗,是在策劃如何安全地展開全線大撤退。</p> <p class="ql-block">  我在走訪大雪覆蓋的前線陣地中發現,部隊當務之急是解決糧絕的饑餓危機。可是陣地上除了很深的積雪,就是不能代食的高大松林,想找到可吃的草根、樹皮、樹葉也沒有。我正在采訪的這個連隊很幸運,他們的炊事班不知在后方哪兒買到 朝鮮老百姓一些土豆,急忙煮熟了送到陣地上來。因數量有限,我和大家一樣每人分得兩個像雞蛋大小的土豆,但是土豆已經凍成了冰蛋子,根本無法咬碎吞下。因饑餓難耐,我把它放進兩個胳肢窩里暖了半小時,拿出來還是咬不動,虧我的牙齒好,硬是把冰土豆啃成冰沫沫,才報銷了兩個土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九兵團記者張崇岫拍攝并作小詩一首</b></p> <p class="ql-block">  我發現還有的連隊在大雪覆蓋的莊稼地里,尋找老百姓收割時落下的一些谷穗,因無條件煮熟,就直接放進嘴里咀嚼吞下。于是饑餓的部隊像發現求生的新大陸似的,都在莊稼地里尋找谷穗,可是把雪地扒了個遍,再也未找到幾個谷穗,多數人失望而歸。</p><p class="ql-block">最使我驚訝的是老戰友戴慶奎的那個連,已經斷糧一周了,如果不吃東西就會餓死,就永遠失去了殺敵報仇雪恨的希望,萬般無奈,為了保持戰斗力,一周來只好用刺刀割下敵人尸體腿肚子上的肉,用火烤的半生不熟,就閉上眼睛囫圇吞棗似的咽了下去……</p><p class="ql-block">突然,戰場上槍炮聲大作,原來是武器精良、保暖豐食的美軍,要依靠強大的空軍和陸軍機械化的優勢,趁大白天開始了全線的大逃竄。聽說敵人要逃跑,志愿軍立即士氣大振,滿腔怒火,一聲令下,如虎嘯獅吼高喊著“沖啊!殺啊!”蜂擁 向山下飛奔而去,前仆后繼,沖向敵陣,展開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戰。</p> <p class="ql-block">  雖然大部分美軍置扔下大量傷員于不顧,很快爭先恐后南逃到后方港口元山市,驚魂稍定,又慌張登上了海上的軍艦。然而,敵人怎么也沒想到,被我27軍緊緊包圍的美軍“北極熊團”卻沒有那么幸運,雖有空軍掩護、炮兵配合、坦克開路, 拼力掙脫,但始終沒有突破我軍拼命死守的包圍陣地,最終這個“北極熊團”連同配合該團作戰的32團一個營和榴炮營全部,以及戰車部隊大部分,統統被我27軍一網打盡,并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九兵團記者張崇岫拍攝攻打北極熊團</b></p> <p class="ql-block">通過采訪得知,“北極熊團”是美軍王牌第七師31 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因入侵俄國西伯利亞有功,獲得 “北極熊團”的稱號。我饑餓之27軍所以能以弱勝強,創造出抗美援朝一次完整殲敵最多的光輝戰例,當然付出了巨大代價, 也可以說是用生命拼搏出來的。</p><p class="ql-block">80師92步兵炮連班長孔慶三,為摧毀新興里外圍敵人的火力點,在雪地丘陵凹凸不平的情況下,甘愿用自己的肩膀協助架炮開火,為步兵沖鋒開辟了前進的道路,但他卻事前就知道 會壯烈犧牲,結果被炮的后座力撞碎肝臟彈出老遠而為國盡忠。</p><p class="ql-block"> 戰后孔慶三被評為一級戰斗英雄,我因受英雄精神的感動, 冒敵空襲完成了《人民英雄孔慶三在戰斗中》的木刻作品。</p> <p class="ql-block">240團三連在沖進新興里后,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待營長來到 陣地上時,戰士王德哽咽地說:“營長,俺連的任務完成了,全連只剩下我一個人了。”</p><p class="ql-block"> 239團七連副班長沈永福,在擊斃多名美軍斷腿負傷后,發現敵人的坦克向他開過來,他毅然用最后一枚手榴彈與敵人的坦克同歸于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舍身炸坦克的沈永福</b></p> <p class="ql-block">還有在外圍擔負阻擊增援 敵人的242團五連,全部凍死在一座斷橋處的酷冷的雪坑里,但戰斗隊形依然完整,每人手持武器保持著準備射擊的姿勢,結果100余人全部化作了一座座晶瑩的冰雕……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九兵團攝影記者張崇岫拍攝的27軍戰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弱軍變強敵膽寒</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我240團3營俘獲的直升機及駕駛員</b></p> <p class="ql-block">聽說我抗美援朝西線部隊,也發揚夜戰、近戰、肉搏戰的傳統,迅速突破了所謂“聯合國軍”的預設陣地,令敵人暈頭轉向,潰不成軍,狼狽南逃。我38軍勇猛穿插突襲,連戰皆捷,被志愿軍彭德懷司令員譽為“萬歲軍”。</p><p class="ql-block">還有68軍一個偵察排,居然創出了夜間《奇襲白虎團》的光輝戰例。由于抗美援朝東西兩線都擊痛了敵人,所以此后我發現報社從國內發來的內參電訊中說,敵我雙方已經開始了停戰談判。得此信息,我喜出望外,想到我27軍在第二次戰役中傷亡、凍傷等減員18325名,但僅僅斃、傷、俘敵人5065名,我是多么希望和談成功,趕快結束這場殘酷的戰爭啊!為此我每天都關注來報社的內參電訊,希望和談能有好消息,但每天都大失所望。</p> <p class="ql-block">  后來我明白了,因為美國有強大的陸海空三軍,還打著聯合國的旗號,糾集了15個國家的軍隊共同作戰,居然對付不了我國小米加步槍單一的弱小陸軍,這在全世界太沒面子了,太吞不下這口窩囊氣了,因此,不愿意與瞧不起的志愿軍平起平坐講和,總是亡我志愿軍之心不死,所以停戰談判毫無誠意,談談打打,打打談談,前線一直處于交戰狀態。</p><p class="ql-block">而我志愿軍也深知和平不能靠乞求得來,必須快速壯大我們的軍力,狠狠地打掉敵人的幻想,停戰談判才有可能成功。所以,為了削弱美軍對我威脅傷害最大的 空中優勢,從第五次戰役結束之后,我發現廣大志愿軍陸軍部隊,仿佛一下都齊了心似的,不管什么兵種和武器,當發現敵機飛臨上空時,不等上級的命令,所有的高射炮群、高射機槍 或是步兵的普通機槍、步槍或沖鋒槍,只要在武器的有效射程之內,就一齊對準敵機開火,敵機飛到哪里,哪里就槍炮齊鳴, 火光四射,并不斷出現擊落擊傷敵機的歡騰場面。</p><p class="ql-block">我27軍編制內長時間沒有高炮部隊,對付敵機主要依靠步兵武器,也先后擊落敵機40架,擊傷敵機24架。敵機一看被擊落的愈來愈多,于是就對地面的火力望而生畏,再也不敢低空偵察、襲擊我軍了,為了保命,離開地面愈來愈高,因而對地面我軍偵察、襲擊的準確性就大為降低了。</p> <p class="ql-block">更為可喜的是,我國以陸軍為骨干新組建的空軍,發揚了陸軍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也于1951年9月25日出動了,首次在安州上空敢于與一百多架美機展開空戰,擊落了敵機最新式 F-80佩刀式戰斗機一架,安全返回基地,被譽為“打不爛的空中坦克”。后來為了配合步兵部隊作戰,又于1951年11月對敵后方的大和島進行了兩次轟炸的戰斗,轟炸大和島情報機構命中率達80%多,擊落敵機三架,擊傷敵機三架。</p><p class="ql-block"> 1952年6月10日夜,當敵四架B-29戰斗轟炸機飛臨郭山上空轟炸鐵路橋梁時,我航空兵、高射炮兵、探照燈兵首次協同作戰,突然對準敵機,結果一舉擊落三架敵機,開創了夜間擊落敵機的光輝范例。據統計我空軍加地面部隊共繳獲敵機11架,擊毀擊傷敵機 10629架。由美軍獨掌制空權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加上我地面部隊對敵機群起而攻之,美機肆無忌憚低空襲擊對我地面部隊造成嚴重傷亡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后方的公路 鐵路很快修復通車了,我們的后勤運輸能力也大為提高了,不僅前線部隊必用的糧食、彈藥、兵員能源源不斷得到補充,各種重型武器坦克、汽車牽引的大炮以及蘇聯喀秋莎,也都開進了前線,與此同時,我們的海軍也開始建立起來了。從此之后,我陸軍小米加步槍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抗美援朝已 經由單一的陸軍向現代化的各軍兵種聯合作戰強大起來了。</p><p class="ql-block">美軍則由瞧不起志愿軍,變成了對志愿軍強大害怕起來了。不僅害怕志愿軍不怕死的夜戰、近戰、肉搏戰精神,并且更加恐懼志愿軍的武器裝備也愈打愈現代化起來了。在朝鮮高原郡乾川里,我27軍高炮擊落敵殲擊機一架,后美軍直升機營救駕駛員,被我240團3營連機帶人全部抓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見27軍軍史畫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停戰協定大結局</b></p> <p class="ql-block">  我志愿軍隨著武器裝備不斷改善,戰力日益增強,為了穩定堅守既得陣地,從第五次戰役結束以后,就由之前的運動進攻戰,改為在犬牙交錯的“三八”線群山高地,開展了長期持久的積極防御陣地戰。</p><p class="ql-block">而美國雖然面對著日益強大的我志愿軍, 極度不安,膽戰心驚,但仍迷信唯武器論能最終取勝,于是變本加厲增加空戰的投入,各種類型飛機由戰爭開始的553架,猛增到1100多架,揚言要用所謂的“絞殺戰”,企圖癱瘓我軍后方,窒息我前線作戰力量,破壞我志愿軍防御的穩定。為此,停戰談判又停了下來,妄想用“絞殺戰”就可以徹底改變戰爭的局面。然而,敵人的“絞殺戰”愈瘋狂,我志愿軍抗敵的斗志就愈高昂。</p><p class="ql-block">我發現志愿軍在后方的鐵路、公路、大橋被敵機炸毀,晚上就有很多人在奮力快速修復,如果破壞嚴重當夜修不好,就在我高射炮群和高射機槍的掩護下,在大白天冒著敵機的空襲搶修,待天黑下來,只見為志愿軍運輸服務的火車和汽車, 都從白天各自隱蔽的隧道和洞穴中開出來了,從而及時把志愿軍所需要的一切運往前線,把前線需要醫治的重傷病員運回祖國。 在“三八”線堅守防御的我27軍,雖然受命于1952年10月 27日先后返回了祖國,但我仍十分關注兄弟部隊堅守防御的戰況。</p><p class="ql-block">得知敵機和大炮 彈雨般的轟炸,使多山頭火光閃閃,被炸成一片焦土,但當敵人張牙舞爪沖上來時,卻又遭到了我志愿軍的頑強抵抗,怕死的敵人不得不狼狽滾下山去。尤其是我志愿軍主陣地上甘嶺,敵人曾數次反復爭奪,付出巨大傷亡代價,仍沒把陣地奪過去,被敵人稱之為“傷心嶺”。</p><p class="ql-block">有些陣地白天被敵人占領,但天一黑,不知從哪兒冒出來志愿軍,又一齊沖殺上來,重新奪回了陣地。在反復爭奪陣地的慘烈廝殺中,又涌現出了許多像邱少云寧肯被烈火燒死、黃繼光甘愿用身體堵敵槍眼和電影中王成“向我開炮”等等用 自己的生命去換取戰爭勝利的氣吞山河的英雄兒女,令敵人不解和提心吊膽。更讓敵人想不到的是,我具有地道戰光榮傳統的志愿軍,這時已經把“三八”線的群山峻嶺幾乎全挖空了,坑道既是前線屯兵的場所,又是彎彎曲曲的地道戰場,令怕死的美軍望而生畏,束手無策。敵人即使占領了山頂,也不敢下山進我坑道口,于是一到晚上,我志愿軍又占領了山頭的陣地。</p> <p class="ql-block">美軍的“絞殺戰”,傾注了大量鋼鐵,遭受了慘痛的失敗,無奈又于1952年發起了滅絕人性的細菌戰,然而不僅仍然無法改變戰場的局面,反而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譴責。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氣急敗壞地說,這是“迄今我們所遇到的最糟糕的局勢”, 并聲稱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驟來應付目前的軍事形勢,包括使用原子彈。然而,美國如果真要使用原子彈把朝鮮炸成廢墟,又有何意義?在萬般無奈之下,最終只好老老實實坐下來談判了。于是,談談停停長達兩年之久的停戰談判,終于達成了協議,雙方于1953年7月29日在板門店簽了字,從而結束了三年零一個月的朝鮮戰爭。</p><p class="ql-block">回憶到這里,我得到了這樣的啟示:朝鮮停戰至今66年來,獨霸世界一流強大的美國,對世界許多不聽話的小國,一直沒停止過發動侵略戰爭,但卻不敢再對整天叫喊威脅美國最大的中國開戰,是因為美國領教了我志愿軍不畏強敵、不怕犧牲、能吃大苦的奮斗精神,居然用單一陸軍小米加步槍的劣勢武器裝備,打敗了世界一流高度現代化的美國陸海空三軍;</p><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今的中國經過66年的和平建設,已經由站起來、富起來進入到強起來的新時代,隨著中國快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強軍改革也使我陸、海、空軍邁向高度現代化,如果再膽敢對我國發動侵略戰爭,那么我們發揚抗美援朝精神加軍隊的高度現代化,其結局就不是停戰談判,而是美帝國主義的徹底滅亡。</p><p class="ql-block">正如當年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毛澤東主席反復權衡,最終拍板:出兵。他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對于新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是一場立國之戰、止戰之戰。</p><p class="ql-block"> 我寫到這里,想到我們的祖國能夠有66年時間的和平建設,走向繁榮富強,想到我們的人民能夠享受到66年的和平美好生活,我不禁對毛主席的英明決策由衷贊佩,而且在內心深處高呼: “抗美援朝精神萬歲!”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作者孫佑杰2018年93歲生辰留影(姜同川攝影) </b></p> (本文作者93歲,2018年寫作于煙臺御花園老年公寓,并經煙臺市委組織部紅色文化辦公室轉發27軍軍史館校正認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讀者感言</b></p> <p class="ql-block">  “八一”前夕,拜讀了孫佑杰老前輩新作《抗美援朝精神萬歲》,題目之醒目和震撼,內容之真實感人,令人必讀之而后快。 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共鑄了我們的國魂、軍魂。九十多歲的見證了抗日、解放、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至今筆耕不輟,十分感人。這是真正的國寶!請大家細讀,轉發。把老兵的奉獻精神發揚光大,代代傳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威海讀者 孫佑波</p> 孫大叔,早上好!收到您的稿子,細細讀了一遍,心潮澎湃! 您寫得太好了,生動鮮活,像電影一樣令人震憾!抗美援朝戰爭給予美國的干涉主義以有力的打擊,為我們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這些重要的意義需要我們時刻銘記,需要我們不斷傳承給下一代,才能增強愛國主義精神,才能珍惜來之來易的和平生活。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感謝中國人民志愿軍,你們用鮮血和汗水,用勝利讓中國人有尊嚴地站起來了!您的稿子我們會作為給孩子們學習的教材,有您生動的現場講座,再加上文字閱讀,是給他們上的最好的最生動、具體的歷史課。 <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大附屬實驗學校于立群</div> 孫老寫得太好了!您就是我們的榜樣,學習您老有所為的風范,讓我們也能延長生命的時光! <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煙臺御花園老年公寓 孔戰紅</div> 孫老:您好! 發現您老人家治學態度嚴謹,滴水不漏,讓人敬畏敬佩!經過您反復推敲,反復修改的大作,己達到爐火純青的高度了。我只能好好學習,好好領會。 等您有時間,再次上門領教。謝謝您! <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軍轉省廳退休干部 李增光</div> 孫老您好,收到您近作《抗美援朝精神萬歲》巨作,非常感謝。戰爭年代您是英雄,和平年代您是榜樣,習主席新時代您是模范,您現在93歲高壽,是我們全國人民學習的楷模。謝謝! <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煙臺市芝罘區學雷鋒志愿大隊 安立盛</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法库县| 江门市| 南丹县| 泰来县| 岳普湖县| 项城市| 温州市| 剑阁县| 来凤县| 闵行区| 大埔区| 安义县| 镇安县| 平度市| 临沂市| 洛川县| 突泉县| 郁南县| 东丽区| 广水市| 旬邑县| 青田县| 米易县| 布尔津县| 霍林郭勒市| 洪洞县| 沈丘县| 永兴县| 泾源县| 靖州| 泰和县| 华蓥市| 安康市| 轮台县| 育儿| 平陆县| 安徽省| 吕梁市| 云林县|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