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武漢紅樓,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文化的建筑,不僅是武漢的標志性景點之一,更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遺跡。它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緊鄰長江大橋,占地面積約18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0000平方米。這里曾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見證地,也是革命精神的圣地。每當漫步于此,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感受到那份激蕩人心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紅樓原為清朝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統二年)建成。這是一座具有西歐古典建筑風格的建筑群,設計精美,氣勢恢宏。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槍聲在這里響起,革命軍在這座大樓成立了湖北軍政府,孫中山的革命主張首次在湖北得以實現。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因此被譽為“首義之區”,紅樓也被尊崇為“民國之門”。</p><p class="ql-block">紅樓門口二面鐵血十八星旗讓人肅然起敬。革命初期,就是這樣一面旗幟號召關內十八省的全體炎黃子孫都聯合起來,拯救民眾于水火之中</p> <p class="ql-block">紅樓不僅見證了革命的輝煌,更成為了中華民國時期的政治中心。這座紅墻紅瓦的建筑,每當夕陽西下,紅樓在余暉中更顯滄桑與壯麗,仿佛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成功,次日,革命軍在紅樓內組建了湖北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推舉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這一事件標志著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終結,開啟了共和紀元。紅樓因此被譽為“民國之門”,成為了無數革命志士心中的圣地。每當站在這座大樓前,我不禁想起那些為了自由與民主而奮斗的英雄們,心中涌動著無限敬意。</p> <p class="ql-block">紅樓的一塊介紹牌匾靜靜地掛在墻上,上面刻寫著這段歷史的概述。每一個字都仿佛在訴說著當年的風云變幻,讓人不禁駐足沉思。牌匾上的文字簡潔而有力,將紅樓的歷史地位和意義凝練地展現出來。每當有游客前來參觀,我都會指著這塊牌匾,向他們講述紅樓背后的故事,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這段珍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墻上掛著一幅畫,描繪了紅樓及其周圍的環境,標注著年份“1910”、“1911”。這幅畫不僅展示了紅樓的建筑風貌,還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畫中的紅樓紅墻紅瓦,周圍綠樹環繞,顯得寧靜而莊嚴。看著這幅畫,我不禁想象起當年的革命志士們在這里籌劃起義的情景,心中充滿了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紅樓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七律 訪紅樓有感</p><p class="ql-block">紅樓依舊氣如虹,彰顯先賢曠世功。</p><p class="ql-block">帝制千年辛亥死,共和百歲武昌生。</p><p class="ql-block">義旗一舉山河變,萬眾齊擁赤縣同。</p><p class="ql-block">螳臂當車袁氏夢,長江滾滾浪朝東。</p> <p class="ql-block">七律?詠辛亥革命紀念館武漢紅樓</p><p class="ql-block">武昌首義壯懷酬,浪涌長江九派悠。</p><p class="ql-block">北伐雷霆摧帝制,南爭激戰啓宏籌。</p><p class="ql-block">白云蒼狗禰衡賦,滄海桑田補課洲。</p><p class="ql-block">秋雨春風趨百載,霞光萬丈映紅樓?。</p> <p class="ql-block">七律·憑吊武昌起義舊址</p><p class="ql-block">江夏蛇山怎抱愁,軍門斜對楚王丘。</p><p class="ql-block">云雷浩蕩千帆過,鼎氣微茫九派流。</p><p class="ql-block">昨有青天迷白日,今無黃鶴惜紅樓。</p><p class="ql-block">攔洪堤下吟芳草,細數興亡補課洲。</p> <p class="ql-block">七律·閱馬場紅樓懷古?</p><p class="ql-block">武昌督府有傳奇,辛亥硝煙寫史詩。</p><p class="ql-block">首義捐軀燃熱土,同盟浴血赴湯池。</p><p class="ql-block">匡扶社稷催人奮,推倒清朝撼廟移。</p><p class="ql-block">共和雄獅初覺醒,英魂不朽后昆知。</p> <p class="ql-block">七絕.武昌起義</p><p class="ql-block">首義武昌非等閑,豐功偉績壯河山。</p><p class="ql-block">硝煙彌漫崢嶸史,終結皇權血染關。</p> <p class="ql-block">武昌開首義,封建兩千除。</p><p class="ql-block">從此無皇帝,都說孫氏殊。?</p> <p class="ql-block">臺北市政要參觀紅樓</p> <p class="ql-block">老外也來參觀紅樓。</p> <p class="ql-block">武昌起義是1911年10月10日發生在湖北武昌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武裝暴動,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并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紅樓作為武昌起義的重要歷史遺跡,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以收藏辛亥革命時期及辛亥革命人物相關的文物見長,館內收藏了數千件文物,包括“?辛亥名人字畫”、“?共和紀念瓷器”、“?近代名人家譜”等。館內還復原了軍政府大門、會堂、黎元洪起居室和會客室、?孫中山駐鄂會客室、?黃興召開軍事會議的會議室等歷史場景。</p> <p class="ql-block">一幅掛在墻上的書法作品,“民國之門”四個大字非常醒目。這四個字不僅概括了紅樓的歷史地位,也象征著中國走向共和的起點。每當看到這幅作品,我都會想起那些為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奮斗的先輩們,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繼續前行。</p> <p class="ql-block">館內藏品以清末及民國時期與辛亥革命相關的文物、文獻資料、珍貴照片為主,共2萬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3件/套,二級文物31件/套,三級文物220件/套。常年開放兩個基本陳列:</p><p class="ql-block">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依托舊址主樓,復原再現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場景與風貌。</p> <p class="ql-block">軍事會議室,是都督府召開軍事會議的專門場所,許多重大軍事決策在此形成;陽夏保衛戰中,黃興曾在此召開過軍事會議。</p> <p class="ql-block">外交部,是鄂軍都督府所設置的九部(依次為軍令、參謀、軍務、內務、外交、理財、交通、司法、編制)之一,主掌外交行政事宜,革命黨人胡瑛曾任部長。鄂軍都督府開始在軍事、外交等方面行使中央軍政府的職權,該部的成立是鄂軍都督府開始代行中央軍政府職權的標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軍令部,是鄂軍都督府最初設置的四部之一,其主要職責為秉承都督命令,發布軍令,調遣軍隊。舊軍官杜錫鈞曾出任軍令部長。</p> <p class="ql-block">軍務部,是鄂軍都督府最初設置的四部之一,主要負責軍務行政、軍隊后勤工作。革命黨人孫武、蔣翊武、張振武曾分任軍務部正、副部長。</p> <p class="ql-block">招納處,招集各方革命黨人人士投入革命隊伍之中。</p> <p class="ql-block">民政部,是鄂軍都督府最初設置的四部之一,其主要職責為負責地方行政事務。原湖北咨議局議長湯化龍曾出任民政部改稱政事部時的部長。</p> <p class="ql-block">孫大總統</p> <p class="ql-block">鐵血十八星旗</p><p class="ql-block">都督府會議廳主席臺正中布置鐵血十八星旗(中華民國陸軍軍旗),寓意為全體漢族同胞團結起來,以“鐵血精神”推翻滿清王朝的統治。</p> <p class="ql-block">“為天下先”幾個大字懸掛在墻上,下方是英文翻譯“The Exhibition of Relics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of the 1911 Revolution”。這是一處展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歷史遺跡的陳列館,館內陳列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和史料。每次走進這里,都能感受到那段歷史的厚重與偉大。墻上掛著一幅巨大的壁畫,再現了起義的場景,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p><p class="ql-block">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布置于舊址后院,全景展示了武昌起義的背景、經過、結局與影響?。</p> <p class="ql-block">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句話不僅是孫中山先生的遺訓,也是每一個后來者的座右銘。每當站在孫中山先生的銅像前,我都會默默許下心愿,希望自己能繼承先輩們的遺志,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首義廣場上,人們來來往往,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悠閑散步。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刻寫著“首義廣場”四個大字。每當夜幕降臨,廣場上的燈光亮起,整個廣場變得溫馨而寧靜。這里不僅是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更是歷史的見證地。每當有人問我為什么喜歡這里,我總是回答:“因為這里承載著一段不朽的歷史,讓我們永遠銘記。”</p> <p class="ql-block">黎元洪拜黃興為將的“拜將臺”紀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頂呈錐體,銳利向上,有一種“刺破青天鍔未殘”的氣慨。</p> <p class="ql-block">紅樓凝碧備,黃鶴繞青松。</p><p class="ql-block">英雄垂不朽,休唱大江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温宿县|
临洮县|
嘉祥县|
镇赉县|
临泽县|
县级市|
天镇县|
二连浩特市|
亚东县|
临清市|
叙永县|
张家港市|
舞阳县|
梓潼县|
弋阳县|
贺州市|
澄城县|
循化|
昆山市|
普定县|
武宣县|
昆明市|
大石桥市|
肥西县|
邹城市|
社旗县|
青州市|
长垣县|
太湖县|
苏尼特左旗|
加查县|
琼结县|
丽水市|
磴口县|
藁城市|
罗城|
黄陵县|
周宁县|
合肥市|
华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