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哈薩克斯坦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里海,東接中國。 面積272.49萬平方公里,面積排世界第九,比中國新疆(167萬平方公里)還大。 但哈薩克斯坦人口只有2013萬(截至2024年7月)比新疆還少,沙漠面積也很大。首都阿斯塔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哈薩克斯坦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和礦產,原首都阿拉木圖離邊境太近,也因經濟原因而于1997年遷都到阿斯塔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哈薩克斯坦族人信奉遜尼派和什葉派都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1456年建立哈薩克汗國,16世紀時哈薩克族分別發展。19世紀中葉遭俄羅斯帝國吞并。1936年建立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并加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12月16日獨立,成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5年1月1日,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成立歐亞經濟聯盟。2023年哈薩克斯坦GDP為 2614億美元,增長6.15%,人均GDP1.314萬美元,與中國差不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中亞五國中有豐富油氣資源的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經濟發展較好,去年人均GDP都超一萬美元,稍高于中國;而其余3國中,烏茲別克斯坦人均2千多美元、吉爾吉斯斯坦人均1千多美元、面積和人口最小的塔吉克斯坦則不足1千美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哈經貿聯系緊密,是中歐班列重要出口節點,兩國已實現免簽證,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從這地圖可以了解一下這次中亞五國游所到之處在地理上的位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國土面積最大的是哈薩克斯坦,但人口最多的是烏茲別克斯坦。</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1月4日早,離開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索菲亞(Sofia)大酒店,乘坐大巴一個多小時到達吉爾吉斯坦克與哈薩克斯坦邊境,從這里出關進入哈薩克斯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圖是吉爾吉斯斯坦國門,從這里出去進入哈薩克斯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視頻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上午9:30進入哈薩克斯坦,乘坐大巴三個小時前往阿拉木圖市,這是哈薩克斯坦的舊首都,人口有4百多萬,加上流動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4,是中亞最大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沿途公路是沿阿拉套山脈走,遠處可見天山山脈的冰峰雪嶺,公路兩邊也是大片戈壁沙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視頻是大巴到達阿拉木圖市郊進入市區的景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午在一中餐廳飯后,坐大巴到離阿拉木圖市區25公里外的著名麥迪奧風景區,坐纜車登上海拔2260米的亞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場--琴布拉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琴布拉克滑雪場位于橫貫伊犁阿拉套山脈風景秀麗的峽谷,積雪復蓋從11月到次年5月,平均積雪深1.5米,一年有300天晴天,但我們今天運氣不大好,是陰天,但游客也不少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圖是登山的第一級纜車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從纜車上觀看雪山峽谷入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站纜車平臺,也是熱鬧的商業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站纜車平臺,熱鬧的峽谷中的商業街。即使不去滑雪也有很多活動設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拉木圖的琴布拉克高山滑雪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滑雪場景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從滑雪場半山向山下俯瞰,風景如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從廣州一起來中亞旅游的伙伴在美麗的雪山上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的導游在雪山上嬉戲,南方人看到雪,往往有點小興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半山纜車站商業街有人攜一只金雕(或兀鷹、獵隼?)帶著眼罩可供人付費托著它合照,而圍觀者拍照則免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視頻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阿拉木圖市郊的滑雪圣地琴布拉克高山滑雪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傍晚離開琴布拉克雪山,回阿拉木圖市區,這里被稱為“萍果之城”,是中國商品進入中亞、俄羅斯、歐洲的重要通道,占總貨運量80%,是一帶一路往來的重要節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趁天沒黑,前往市中心的獨立紀念碑廣場參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拉木圖的“獨立紀念碑”,是由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主持下于1999年建成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碑高28米,頂端是一尊6米高的金色武士站在有翅膀的雪豹上,象征著哈薩克土地上堅強的國家政權。紀念碑四周的浮雕反映了哈薩克斯坦歷史各時段的重大事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紀念碑底四周分別有四座雕塑像:兩個坐像是“天上的智者”和“大地的母親”;兩個分別騎在馬上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代表著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歷史和美好的未來,四個雕像組成的家庭則是國家存在和人類繁衍的基本構成要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阿拉木圖市的市政府,在未遷都至阿斯塔納時這里曾是總統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拉木圖獨立廣場紀念碑對面的這座建筑在未遷都時是總統府??。現在是阿拉木圖市政府大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獨立廣場可看到南邊科克托別山上的電視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視頻3:</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獨立廣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在科克托別山腳下的市區雨夜景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在這個飯店用餐,說是本地菜,但說實話,對我來說中亞五國的餐食都差不多,難以分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對于我來說這里的牛、羊、雞肉什么的都可以,但加了孜然進去就有點難以下嚥了,只好吃馕、硬面包、西紅柿和黃瓜沙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吃完飯下到酒店一層,這里掛有哈薩克民族服裝,在店員的慫恿下,披上件哈薩克大袍子,戴頂羊皮帽,拍個照片搞笑一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1月5日早上,8點鐘從“Shera Inn”酒店出發,乘車三小時,到恰倫(“SHARYN”或“CHARYN”)大峽谷游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景區入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恰倫大峽谷,又稱恰侖大峽谷,位于?哈薩克斯坦東南部?阿拉木圖市以東約200公里處,是世界第二大峽谷,僅次于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峽谷全長約120公里,最寬處達15公里,最深處可達300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峽谷由?恰倫河在漫長歲月中侵蝕而成,具有獨特的地貌和壯麗的自然風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峽谷的巖層和顏色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相似,但規模較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峽谷內巖石形態各異,怪石嶙峋,但都有明顯的在歷史長河中被水流沖刷的痕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恰倫峽谷是哈薩克斯坦南部地區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位于從阿拉木圖以東195公里與中國接壤不遠處,被列入恰倫國家公園境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天氣不好,陰天。又恰逢下到谷底的道路封閉維修,我沒有冒險順山脊攀下谷底,只能在山谷上看,拍出照片很難顯出峽谷山體的高大雄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峽谷的地質形成年代有1200萬年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峽谷有120公里長,我們只能看其中“城堡谷”的奇景,這段峽谷長2公里,寬20~80米,峽谷兩邊是紅色巖石,被千萬年的水流沖擊切割形成千姿百態的奇特地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峽谷的向陽坡面有很多小洞,原來是這種類似于草原鼠的小動物打的洞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午在恰倫大峽谷景區入口的餐廳午飯。之后乘大巴返回阿拉木圖市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視頻4:</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阿拉木圖恰倫大峽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下起小雨,回到市區下午四時多,天色已暗。乘坐纜車上可俯瞰阿拉木圖市區的科克托別山。科克托別山在阿拉木圖市區東南部,海拔1070米,又名綠山。阿拉木圖電視塔就建于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圖是山頂纜車站,纜車站出來是觀看阿拉木圖市的全景平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圖是山頂公園臨崖觀景點,“我愛科克托別”的大招牌讓游客拍照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圖 :山頂公園的大銅牛,寓意也是股市牛氣沖天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圖:巨形紅藍寶石戒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些都是山頂公園的裝飾,這里還有摩天輪,今天是周二,又下雨,但上山來游玩的游客仍不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從科克托別山上俯瞰一片煙雨濛濛的秋天的阿拉木圖市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科克托別山觀景平臺俯瞰暮色中雨霧濛眬的阿拉木圖市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拉木圖市科克托別山頂。</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矗立在科克托別山上的阿拉木圖電視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視頻5:</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乘坐纜車上阿拉木圖市科克托別山觀雨濛濛中的市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傍晚乘坐纜車下山,在山下的餐廳用晚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1月6日早上,離開《Shera Inn》酒店,今天在阿拉木圖一天,晚上將從這里機場乘中國南方航空航班回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SHERA Inn”酒店旁的街道與商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優雅”--街上隨拍阿拉木圖市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乘車前往《哈薩克斯坦第一總統公園》。沿阿拉木圖市中心區前行。阿拉木圖市是哈薩克斯坦和中亞最大的城市,也是主要的商業中心。城市綠化搞得很好,被認為是全世界綠化搞得最好的大城市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拉木圖市商業區街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哈薩克斯坦第一總統公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是2010年建成開放的,占地73公頃(即1095畝)。以哈薩克斯坦第一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名字命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整個公園就是在市區里的一大片色彩艷麗的樹林和花園,背后就是天山山脈連綿的雪峰,整座公園的建筑只有兩座,一是號稱世界上最大最長的公園環狀大門包括巨大的圓形噴水池,二是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坐像(今年84歲仍健在)。其余全是綠化面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公園里的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園弧形狀頗有氣勢的大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拉木圖被稱為蘋果之城,公園門口也擺了個巨大的蘋果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超大的公園大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園的綠化,天山雪峰的背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公園的大片草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秋日阿拉木圖市的“第一總統公園”內園林--城市森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視頻6:</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阿拉木圖第一總統公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圖為阿拉木圖市在《冼星海大街》街心花園樹立的“冼星海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離開“第一總統公園”前往阿拉木圖的“洗星海大街”,這是一條以中國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命名的街道,並瞻仰在街口的冼星海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它不遠處,還有一條以哈薩克斯坦音樂家巴赫德讓·拜卡達莫夫命名的街道。兩條平行的街道,記錄著兩位音樂家在戰爭年代結下的患難之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紀念碑上刻有冼星海的簡歷,下面一行樂譜是他當時創作的歌頌哈薩克斯坦民族英雄的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的樂譜第一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冼星海生于1905年6月13日,1940年5月冼星海化名“黃訓”,受中共中央派遣從延安前往莫斯科為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后期制作與配樂。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后,影片制作陷入停頓。1942年年底,冼星海輾轉來到阿拉木圖,打算從那里回國,但因戰時交通、通迅失聯,與組織失去聯系。初到阿拉木圖時,冼星海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貧病交加。時值冬天,連一件御寒的大衣都沒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拜卡達莫夫偶然遇見無家可歸的冼星海。兩人雖無法交流,但他知道,眼前這位抱著小提琴的音樂家遇到了困難,需要幫助,就把他帶回了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拜卡達莫夫將冼星海安置在他姐姐家中,當時蘇聯正經歷衛國戰爭,生活很困難,食物憑票供應,配給的面包非常少。但拜卡達莫夫一家從沒把冼星海當外人,給予他無私幫助。正像哈薩克人常說的,“在饑餓的時候分食最后一塊面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44年年初,冼星海經拜卡達莫夫推薦,前往科斯塔奈市音樂館做音樂指導。1945年在一次赴偏遠山村巡回演出中,冼星海染上肺炎,同年10月底病逝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醫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從1942年年底到1945年6月,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度過生命的最后幾年時光。其間,冼星海汲取哈薩克民族音樂精華,創作了哈薩克英雄題材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等一批傳世佳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哈薩克斯坦人民習慣以著名人物給城市街道命名來表達追思與敬仰。 1998年10月當時還是哈薩克斯坦首都的阿拉木圖市決定將拜卡達莫夫家附近的一條大街命名為冼星海大街,并為冼星海豎立紀念碑。紀念碑上鐫刻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的第一行樂譜,并寫道“冼星海用音樂在兩國人民之間建起了一座友誼之橋,讓我們永遠銘記他的名字,愿中哈友誼世代相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5月中哈首部合拍影片《音樂家》上映,同年《中國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日子》一書以中、俄、英三種語言出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圖為阿拉木圖市的冼星海大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視頻7:</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阿拉木圖冼星海大街和紀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阿拉木圖的樂器博物館,建于前沙俄時期。1980年在前蘇聯時期成為樂器博物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個博物館由著名建筑師Zenkov于1908年設計建造,外觀為尖頂木制建筑,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是全木制建筑,與后邊不遠的也是全木建筑的升天大教堂出自同一個設計師之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博物館內有七個展廳:民間音樂廳、風與打擊樂器、紀念樂器、工匠廳2個、突厥語國家音樂廳、世界樂器廳。有來自40多個國家(包括中國)的樂器展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視頻8:</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阿拉木圖樂器博物館外觀。</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樂器博物館旁邊不遠的這幢建筑是之前的軍事院校。</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軍事院校對面廣場是“潘菲洛夫28勇士”紀念公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座落于阿拉木圖市一處樹木繁茂的公園里的《潘菲洛夫-28勇士紀念公園》,始建于1970年代,紀念二戰時蘇聯衛國戰爭的莫斯科保衛戰中英勇犧牲的28位勇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正中央的紀念雕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戰中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哈薩克(當時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組建的哈薩克師(前蘇聯紅軍316潘菲洛夫步兵師), 該師參加了1941年冬的莫斯科保衛戰,其中1075團一個連的阿拉木圖步兵分隊,在莫斯科市郊英勇狙擊德國法西斯軍隊坦克的進攻, 有28位哈薩克戰士 (其中10人是阿拉木圖人)英勇犧牲,此后這28人全部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戰斗結束后,蘇聯國防委員會命名該師為近衛軍師。當通知316步兵師被命名為近衛軍師時,該師師長已在這次戰斗中犧牲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時他們在戰場上的號是:“俄羅斯雖然遼闊,但我們沒有后路了,因為莫斯科就在我們身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們的英雄事跡16年前曾被拍成電影《潘菲洛夫28勇士》上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廣場入口左右兩組雕塑,左邊(下圖)是紀念1917~1920年蘇聯成立時國內革命戰爭的雕塑,右邊(上圖)是紀念1941~1945年二戰期間的蘇聯衛國戰爭的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視頻9:</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阿拉木圖“潘菲洛夫28勇士紀念公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紀念公園廣場外,另一側的一組紀念雕塑。 這卻是紀念前蘇聯時期在上世紀1979.12.24~1989.2.15侵略阿富汗的戰爭的,這是前蘇聯領導人勃烈日涅夫執政時外交政策(社會帝國主義)的一大敗筆,一次並不光彩的侵略別國行為。今天這個紀念碑也只能是個歷史見證罷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接著去28勇士紀念公園后的升天大教堂(Zenkov Cathedral)。</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座東正教教堂。教堂外觀宏偉壯觀,融合了拜占庭和俄羅斯傳統建筑風格,其外觀像是兩個疊加的八角形,使建筑外觀更加獨特。教堂外墻面為白色,門窗和墻的邊角分別刷著淡紅淡綠的油漆,有的地方涂有金粉,教堂頂上的東正教十字架在陽光下閃著金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該教堂位于阿拉木圖市的潘菲洛夫公園(又稱二十八烈士陵園)內,是該公園的中心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座東正教教堂,是俄羅斯帝國時期在中亞地區建造的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的鐘樓高達56米(也有說法為69米),是世界上現存第二高的木結構建筑(排名可能因不同統計標準有所差異)。純木制結構,建造過程中未使用一根釘子,展現了卓越的建筑技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始建于1907年,至1911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重要事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11年,阿拉木圖發生8.4級大地震,教堂因其良好的木質結構抗震性而幸免于難,成為當時唯一幸存的木結構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蘇聯時期,教堂的宗教功能被暫停,并被用作博物館和信號發射塔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91年蘇聯解體后,教堂于1995年歸還給俄羅斯東正教會,恢復其宗教性質。1997年,教堂重新開放,再次成為活躍的宗教場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內部裝飾?:教堂內部裝飾富麗堂皇,充滿典型的東正教風格。內部有豐富的壁畫和圣像,其中一些作品是由知名的俄羅斯畫家創作,畫功超凡,精致如藝術品。此外,教堂的門窗采用了彩繪玻璃,陽光穿過時,這些彩繪玻璃如同光束般照亮整個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教堂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視視1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阿拉木圖東正教的升天大教堂。據說是世界現存第二高的純木結構建筑物,里邊沒一根釘子,而且奇跡般經歷1911年的阿拉木圖8級大地震而不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8勇士紀念公園也是阿拉木圖市民休憇的好去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升天大教堂旁邊有個鴿子廣場,有很多鴿子與游人互動,花5百堅戈(約不到8元人民幣)買2包飼料,引得大群鴿子來爭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鴿群纏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視頻1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阿拉木圖的升天大教堂旁的“鴿子公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傍晚時分前往阿拉木圖最有特色的市場“綠色巴扎”,大都賣干果等地方產品,與烏魯木齊的大巴扎相似且要小很多。眾人買了冰箱貼及杏干、葡萄干等當地食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之后去一當地有名的巧克力店,買哈薩克斯坦產巧克力(上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傍晚在大馬路邊有不少小販在擺賣各種商品,這位老婆婆在售賣新鮮的菜花,標價分別為500和600堅戈一公斤,約合人民幣每公斤7.3元和8.76元(每斤3~4元多人民幣),和廣州這里差不多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我們換來購物的哈薩克斯坦貨幣,這是2000堅戈紙幣和100堅戈的硬幣。(1堅戈等于 0.0146元人民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視頻12:</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6日傍晚在阿拉木圖市區前往國際機場,這是途經市區的景觀,阿拉木圖城市綠化在世界上也是有點名氣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下班時分阿拉木圖這個中亞最大的城市也是堵車,城市道路條件現在仍遠比不上中國的大城市,看著城市外天山山脈凱凱雪峰,與新疆的伊犁緊鄰,相信這個人均GDP並不比中國低的能源豐富的國家,隨著中國與中亞一帶一路國家的良好合作,很快會像中國新疆現在的公路一樣,會有大的改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7點前往阿拉木圖國際機場,搭乘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波音737-800機型航班飛行一個多小時回到烏魯木齊。完滿結束19天中亞五國之行。</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和林格尔县|
德化县|
密云县|
长汀县|
温州市|
南召县|
沾益县|
平陆县|
灵璧县|
方正县|
濮阳县|
桂平市|
罗城|
嵊州市|
溧水县|
甘谷县|
西乌|
沧州市|
绩溪县|
康定县|
开阳县|
元谋县|
衡东县|
汝城县|
龙井市|
闽清县|
绥中县|
深圳市|
五常市|
漳浦县|
房产|
墨脱县|
江西省|
广德县|
涞源县|
栾川县|
金坛市|
延长县|
奉新县|
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