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時間的聲音》是一本散文集,劉義彬著,2024年8月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得到各界諸多評議,特轉載幾篇報刊評論和若干讀者點評如下,供文友們批評指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書孔網、當當、京東等國內各大網店均有售,特別推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8px;">孔網網購鏈接:#小程序://孔網/fFjHj7AuYivGlXv 今日優惠價:55.00元(五折加快遞費,有作者簽名蓋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文原載2024年10月17日“湖南文聯”微信公眾號,2024年10月22日刊發于《湛江晚報》副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詩意的聆聽,宛轉悠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讀劉義彬散文集《時間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賀有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湘潭作家劉義彬散文集《時間的聲音》,今年8月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書封設計獨具匠心,粗線條勾勒,畫風簡約卻意境高遠,寓意極深。這些年來,讀過的散文集多了,難免審美疲勞,常有“似是而非”者,大眾模式,不一而足。《時間的聲音》卻有點“另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觀其“形”,精致而不失厚重,厚重中透出飄逸。后觀其“神”,真情流露,詩意流淌,慢慢品讀,恍惚間,徐徐行走在一去不回頭的歲月深處,如近在眼前卻不可觸摸的畫卷;閑雅靜聽時間的聲音,如天音或民謠,飄浮而不可捉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間的聲音》分四輯,從“歸路盡頭的黃婆塘”“放不下的鳳凰古城”“時間的聲音”到“那些閃爍的人間煙火”,書寫的是作者“對兒時老家黃婆塘故土的依戀,對年輕時工作過的鳳凰古城的懷想,對半輩子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對淚水浸泡過的青春與情感的回望,以及對生命旅途中所經歷的那些地理、風物、人情的記錄與描繪”。此類文本的書寫,觸目泛濫,漸成“作坊式創作”,劉義彬卻能另辟蹊徑,真情是底色,衷情或專情是主流;情至深處,詩意書寫,如一股清流,讓人倍感親切之余,在永不褪色的詩情畫意里流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品之美,自標題始。題好一半文,好標題見才見情,如鳳凰之頭,一見驚艷,吸睛。劉義彬深諳此道,《時間的聲音》里,好標題俯拾即是,諸如《媽媽的黑夜來得很慢》《那些晨昏和月夜》《時間的聲音》等,不一而足,既有或明或暗的題材或主題指向,又蓄而不露,充滿詩情詩意,引人思索,更引人入勝。許多文章的結構布局也是精心為之,常規模式之中有新意。《這棵人生樹》《年年杮子紅》等短小精致,行文如行兵布陣,精心打造,有新意,見匠心;《花果園里的春天》《回不去的青春棲息地》《媽媽的黑夜來得很慢》運用日漸少見的小標題,多個小標題合而為一,如建筑群起伏有致,收放自如,特色紛呈,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劉義彬成熟中透出新意的獨特的文風或者說語言風格,在《時間的聲音》完美呈現。應該說,樸實中蘊含真情或者說深情,絲滑柔順有質感,是其語言風格主流,樸實之中有詩意,或濃或淡,自然而然。詩意濃時如工筆畫或交響樂,詩意淡時如寫意畫或輕音樂,濃妝淡抹總相宜,“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包容了人生百味的“時間的聲音”,靜心聆聽,百感交集,感慨系之矣……每一篇,敘寫的,都是作者不同尋常的人生履歷,酸甜苦辣備嘗,個中滋味,如魚飲水,唯有自知。品讀之時,恍惚間,如聽來自時光深處的深情訴說,娓娓道來,款款深情,既倍感親切,如嘮家長里短,又分外感人,所述人事,從時光之流里拎出來,昨夜星辰昨夜風,聆聽,細思,直抵人心深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時間的聲音》里,因其樸實而接地氣,因其詩意而顯高雅。眼前的茍且,詩意的遠方,在此無縫對接,水乳交融。《孤獨的旅程》和《花謝花飛》詩情畫意極濃,跳躍性和情感性兼具,美不勝收;《孤獨的旅程》語言跳躍性強,亦真亦假,亦實亦虛,言已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花謝花飛》意象紛繁,跌宕起伏,“冰糖葫蘆式”書寫,每一節有詩性詩意,合而為一詩性詩意更濃,耐人咀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劉義彬閱歷極其豐富,數十年累積的酸甜苦辣,如時間的溪流在生命里流過,或疾或徐,種種人生況味,或鮮活或模糊,沉淀而成《時間的聲音》。因了悲憫情懷,假以文字手術刀,對自然萬物及生活中諸般細節和肌理進行解剖,精準而細膩的文字,觸動讀者的心靈魂;用心用情用功,情致婉轉,更因多為詩散文,讀來仿佛一場詩意的聆聽,“時間的聲音”婉轉悠揚,入耳入心,宛如明湖居聽書,讓人沉醉不知歸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者簡介:賀有德,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教師作家分會理事,知名評論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文原載2024年10月16日《湘潭日報》讀書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多元主旨的水乳交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評劉義彬散文集《時間的聲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戴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湘潭作家劉義彬的散文融入了個體化的生命體驗,以一種溫情與敬畏的眼光關懷普羅大眾,以一種近乎偏執的態度去探尋生命本質,展現了其無可掩蓋的詩情和才氣,于湖湘文學的沃土中開辟出一脈平實、雅潔的審美風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長生活的洗禮,孕育出散文集《時間的聲音》復雜而多元的主題。該書對于剖析作家的情感結構、思維模式、人格內涵等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讀者可以領悟到劉義彬隱逸于文字背后,將點滴生活翻覆成淡雅之美的完整過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親情是永遠的詩和遠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間的聲音》有對死亡主題的直面,也有對生命美好的希冀。劉義彬巧妙地將父母之愛等情感元素融入其中,于無聲處見驚雷。如,《父親》中描繪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場景:面對行將就木的父親,作家久久徘徊,轉身卻顧左右而言他:“剛才看見農田里都在用收割機了,速度快多了。”父親喜不自勝,回應:“你放心去咯,崽哎!”不成想這句話卻成了父子間最后的交談。此處,激烈的愁緒被散文化的語言所沖淡,讀者卻能從中咀嚼那份如同被淚水洗滌過的悲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散文結尾處常采用“冰山式”抒情,故事脈絡看似戛然而止,山呼海嘯般的情感深藏冰下。《我與母親》中,“隨著媽媽日漸老邁衰弱,我的每一次離開,都成了我們母子之間的生離死別。”表面看起來不甚憂傷的語句,卻能讓讀者內心翻江倒海、五味雜陳。因此,他的散文像一首未完成的詩歌,余音繞梁,留給讀者大量空白以進行反思和救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家反對圣人式的書寫,筆下人物始終保持著真實的生命形態。通過父母操勞和奉獻的一生,展示了生命的堅韌與脆弱、平凡與偉大。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憂懼,內心不亞于烈火烹油,才孕育出作家悲天憫人的情懷,才讓全書的感情如洪水般奔涌,成為一顆重磅的“催淚彈”。這是作家深埋在心底的淚水,讓我們在文字里看見他人,也看見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穿越歲月長河的鄉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遠山含黛,近水含煙”,故鄉是作家回憶提純后的人間煙火,承載著或甜美或虛妄的夢。全書對鄉愁主題進行了精準捕捉和細膩表達,這種深情吟唱不僅是對過往歲月的懷念,更是對現代文明沖擊下逐漸消失的鄉村文化的挽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黃婆塘,這個略帶粗鄙的不起眼的小地名,是作家靈魂的棲息地。多少次夢回故鄉,沉睡著的“第三只眼睛”不由自主地開啟,看清了幾十年來自己的每一道車轍、每一個腳印。這些零散且模糊的童年記憶,溫暖了作家的整個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湘西鳳凰,是作家觀念中的“第二故鄉”。挑燈夜讀沈從文著作,以沈從文的角度和思維去看待一切,因此,《放不下的鳳凰古城》一輯“極有沈從文的味道”。作家曾在名為“暮云居”的老房子里度過了多年的愜意時光,若干年后故地重游,“想去那套房子看看,卻有些莫名的心怯,終究沒有再進去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旅程中,每走過一片無知的荒原,我就會清晰地發現,我還是回到了原來出發的地方。”回家這條路,劉義彬走了一輩子。他說:“總有一次,我回家之后就永遠不會再離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都終將走向一個心無掛礙的歸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俯拾皆是人生智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間的聲音》中,山川湖海、花鳥蟲魚,皆能成為作家思考人生、探索宇宙奧妙的媒介。各種自然風物俯拾皆是,向外漫溢出生命的熱鬧,讀之如觀雅室小品畫幅。人與自然的關系被賦予了深刻的哲學意義,而這些哲思無一不是從日常生活的喧嘩中悄然“回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然意象經過筆墨的錘煉打磨,猶如琉璃玉片被放置進散文中,浸潤著作家的生活態度和人生智慧。如,作家通過對紅梅與楊梅命運的抉擇,探討了價值判斷的主觀性和多樣性;《放飛》通過鴿子遨游藍天,提醒人們:生活是一場尋求平衡的藝術,人類應該擁有適時放手的優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人生這場旅行中,我們既是行者,亦是風景。哪怕只剩下“我”依舊倔強地走在自己設定的路途上,“我”依然要向那個貌似是宿命中更高處的風景孤寂地延伸著自己的枝條。《時間的聲音》中這些鏗鏘有力的文字,讓我們思考:人類何其渺小,又何其獨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條謎語,其實是命運當年給我的一道考題,直到現在不經意被我答出來時,才發現為時已晚。”《時間的聲音》提煉出一些普適性的智慧和原則,成為引導我們砥礪前行的“參考答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間的聲音》一書探討的主題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當下,我們每個人都只顧著追逐前方模糊的地平線,卻忽視了沿途的風景和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人。劉義彬的散文無疑是一劑對抗浮躁的良藥。它讓我們的靈魂得以自由暢快地呼吸,它教會我們放慢腳步,去愛,去傾聽,去感受,因為生命本不必急于求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者簡介:戴嬋,文學博士,貴州財經大學教師,多平臺簽約作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文原載2024年11月10日《岳陽日報》云夢周刊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有一種聲音 在輕叩你的心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海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界上的諸多事物都需要努力才可以獲取,只有時間會自然而至。人生路上,我只想慢慢地走,靜靜地聆聽時間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收到湘籍作家劉義彬的新書《時間的聲音》,十分驚喜。持書在手,那些凝聚著墨香的文字,會讓你哭,讓你笑,更會讓你思索自己走過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間的聲音》一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歸路盡頭的黃婆塘”“放不下的鳳凰古城”“時間的聲音”和“那些閃爍的人間煙火”,寫的是作者對親情、青春、愛情和人生旅途的感悟。沒有華麗的辭藻,樸實卻內涵豐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間總是無情的。年輕的時候總想著去外面闖一闖,不經意間,頭上就“覆滿冰冷的雪花”。回望故鄉,那是無法割舍的親情,只是待到明白的時候,年齡已經刻在額頭上。作者用樸素而靈動的語言,滿懷感情地寫起他的家鄉黃婆塘。那些隱約縹緲在暮靄中的低山丘陵,那些蛙鳴擊碎門前潭水而生的細碎波紋,那些恣意在園子里生長開花結果的樹,那些偷吃樹尖果實卻不被驅趕的鳥兒……都成了文字里絕美的定格。那個僻靜寧謐的小院子,那些溫和生長的植物,那些飛過紅紅柿子樹上的鳥,是人和自然之間一份可以互相信賴的依存,是生命中一種堅實的撫慰,是能讓作者睜開“第三只眼”的靜美棲息之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重要的還是那一份無法割舍的親情。人的生命何其脆弱,總以為父親一直都在,直到驅車趕回,抱著留有余溫的父親,才知道這個“父親”的稱呼已經從自己的生命中抹去。有些東西注定永遠埋在心底,不可以輕易碰觸,任何形式的掀開,一句話或者是一個動作,都會讓自己痛不欲生。對于母親,作者更多的是愛憐。童年有著沉痛回憶的母親,用自己的勤勞支撐起一個大家庭,只是老的時候,那些生命中的榮光也好,痛楚也罷,都在時間的聲音里慢慢塵封,抓不住,也撿拾不起來。作者和父親的訣別已經是一輩子的遺憾,更怕將遺憾留給母親,于是每周末驅車百多里路趕回家。他說:“我的每一次離開,都成了我們母子之間的生離死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告訴我們,其實親人就是一棵樹,兒女就是一棵樹上的某一個枝丫。當從樹干上分叉的時候,注定就要遠走,隔樹干越來越遠,和別的枝丫也越來越遠。風來的時候還會有枝干的碰撞,雨來的時候也會有葉片的交流,但時間的流逝,終將漸行漸遠,唯有珍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間雖然無情,卻總是記錄著那些驛動的青春,動心的愛情。作者的工作經歷從鳳凰開始,站在鳳凰古城喜鵲坡的四樓陽臺上,古城的晨昏和月夜猶如灰色宣紙上的水墨畫,安靜而端莊。那里有啪啪的搗衣聲,嘰嘰喳喳的方言聲,薄霧繞來繞去的絲滑聲,雨落小巷青石板的滴滴答答聲,是經綸事物者,窺朝暉夕陰山水而忘返之寧靜。九年時光之“暮云居”里,有對過往的放下、對未來的憧憬,有沈從文不屈不撓、善良包容的背影對作者彷徨青年時代的引導和激勵,有黃永玉老先生對家鄉至情至性、津津有味的記錄,有樸實的鳳凰人搶鴨子時沒心沒肺的快樂沉醉,也有鳳凰的美食和對鳳凰人脾性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然,那些摩托車上風馳電掣的時光更是作者回不去的青春,發動機嘶吼的激昂高亢以及它帶給作者猝不及防的反噬也是刻骨銘心的。從沱江的這頭,走到沱江的那頭,青春就灑在沱江邊的青石板上,那個英年早逝的朋友,那個寂寞的小院,那個拾荒的老人,都是作者思索人生的觸發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動又自我調侃的遺憾總在愛情里。作為外地人,無法體驗鳳凰的“邊邊場”,無法體驗苗族浪漫的求偶方式,是一種遺憾,可是當自己當年喜歡的女孩不知所蹤的時候,把故事寫進文字,寫她、想她的時候,啥也不會改變。原來心里念得最多,傷害最多的愛情,原來拼命也要見一面的渴望,在時間的流逝后成為一縷縷淡淡的煙,不經意地飄散而已。劉義彬內心是柔軟的,昔日的純潔的感情或深或淺,人過中年后不過是自思自憶的調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間也是有意義的。那些生命旅途中有過密切的交集卻永遠不能再見的兄弟,那些承載著歷史底蘊的文化古跡,那些不同個性使得城市有呼吸空間的湖,那個本來壽命很長卻由于“我”遲鈍和無知而早早被奪取生命的龜,都是作者文字的永久記憶。作者說自己愛收藏,其實他收藏的何止是那些喜愛的東西,他收藏的是時間的聲音,或歡喜,或遺憾,或頓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幾盞茶的工夫,水由濃變淡。幾片樹葉的搖動,楓葉由綠轉紅。還沒來得及好好品味春的綠意,秋的金黃就飛到眼前。時間是猝不及防的東西,爭不過朝夕又念著往昔,偷走了青絲又留下白發。它躲進親人倚著門框送你的目光里,跑進上班下班掛在屋角的晨曦和落日里,散落在旅途中定格的照片里,掉進喧囂和寧靜的記憶長河里。《時間的聲音》里那些撲面而來的畫面,那些讓人內心波瀾起伏的文字,那些耐人尋味的墨香,叩擊你的心靈,讓你思索著生命的歸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者簡介:李海燕,湖南省長沙縣作協秘書長,長沙縣高級教師,作品散見各級報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該書還收到不少名家與讀者的點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劉義彬,男,湖南長沙縣人,曾用筆名劉陽,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湘潭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湘潭日報社文化編輯,多家雜志、微刊或網站文化欄目主持人,結業于魯迅文學院、毛澤東文學院。曾任中國散文詩研究會理事、湖南省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湖南省新媒體協會副會長、湘潭日報社社長助理、湘潭在線新聞網總監總編輯、政協湘潭市第十二屆委員。</p><p class="ql-block">作品以散文、散文詩、詩歌為主,散見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農民日報》《散文》《散文選刊》《中國校園文學》《散文詩》《散文詩世界》《莽原》《湘江文藝》《湖南文學》《山東文學》《青海湖》《青春》《青年文摘》《海外文摘》《國際日報(美國)》《湖南日報》《解放日報》等百余家報刊及文學作品選集,公開出版個人文集《時間的聲音》《情感天涯》等3本,主編《中國當代校園散文詩選》等公開文學作品集30多本,獲國內文學獎項20多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宁县|
延长县|
涞水县|
长寿区|
浮山县|
新晃|
惠安县|
阳春市|
长宁区|
江陵县|
武胜县|
高阳县|
林西县|
九江市|
惠水县|
永胜县|
泸西县|
琼结县|
永川市|
郯城县|
沾化县|
怀化市|
连平县|
浮梁县|
长汀县|
普兰店市|
庐江县|
故城县|
西盟|
华阴市|
清远市|
濉溪县|
山西省|
青龙|
屏山县|
招远市|
阿拉善左旗|
龙山县|
庆元县|
疏勒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