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馬爾康市是“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首府,現(xiàn)今阿壩州管轄區(qū)域面積達(dá)八萬多平方公里,境內(nèi)山川秀麗,景點眾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前作攻略,從馬爾康北上,原本計劃去蓮寶葉則、漫澤塘、唐克等。因怕同行朋友的高原反應(yīng),放棄了蓮寶葉則。事后覺得此舉動略顯保守,只能作為再來一次的理由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10日晨從馬爾康出發(fā),沿蓉昌高速、G248國道轉(zhuǎn)新完工的省道,首先去漫澤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一路段沿途地貌為山地峽谷和草原草甸相間,風(fēng)景優(yōu)美,路旁公路指示牌稱“童話公路”。</p> <p class="ql-block">童話公路沿途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走在這樣的路上,那真是享受啊!</p> <p class="ql-block">一路色彩斑斕</p> <p class="ql-block">“深山凈土 秘境阿壩”——路邊停車區(qū)的旅游廣告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澤塘景區(qū)是出發(fā)前在網(wǎng)上了解到的,2023年3月27日才被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因地處偏僻,知名度還不高,游客不多。并且,不同于國內(nèi)其它景點高昂的收費(fèi),此處免費(fèi)游覽,自駕車還可以直達(dá)景區(qū)盡頭!</p> <p class="ql-block">旅友們在景區(qū)入口處打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景區(qū)有黃河小支流賈曲河,蜿蜒流淌在草原上,被譽(yù)為千灣濕地,童話牧場。這里綠草茵茵,河流、草原、駿馬、牦牛融為一體,空氣能見度極高,令人心清氣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極遠(yuǎn)的空氣通透度,極純凈的藍(lán)天白云,極豐美的草原牧場,極平靜宛轉(zhuǎn)的河流,極安逸悠閑的牦牛,極愜意舒緩的氣氛,有誰能能拒絕如此優(yōu)美的童話天堂?有誰能不把自己融化進(jìn)這令人陶醉的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簡單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漫澤塘簡單的午餐后,我們驅(qū)車不到一個多小時,趕到唐克,去欣賞名氣甚大的九曲黃河第一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發(fā)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的黃河在這里因地勢阻擋,九曲蜿蜒地轉(zhuǎn)了一個大彎,流向從東南轉(zhuǎn)為西北,在唐克鎮(zhèn)與白河匯合,流向甘肅瑪曲。這里是黃河在四川唯一河段,河?xùn)|是四川,河西是甘肅。由于是黃河干流上的景區(qū),名聲自然響亮。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克鎮(zhèn)我2017年曾經(jīng)來過一次。當(dāng)時景區(qū)沒什么基本建設(shè),游客只能順幾百個臺階爬上黃河北側(cè)的山頂觀景拍照。但當(dāng)時在唐克鎮(zhèn)住宿一晚,在夕陽下用相機(jī)拍的照片挺漂亮。</p> <p class="ql-block">2017年3月18日拍攝的九曲黃河第一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xiàn)如今,黃河的北岸山巔上,建設(shè)了十四級電動扶梯,垂直上升158米,游客可以購票直達(dá)最高處——海拔3610米的觀景臺觀看美景。美中不足的是,只提供上行而不能下行,游客可視身體情況選擇較陡的臺階(扶梯側(cè)面)或是較緩的棧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從山頂看云中電梯</p> <p class="ql-block">徒步登山棧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觀景臺遠(yuǎn)眺,黃河從南側(cè)款款而來,與白河交匯后又拐了幾個彎,再向西蜿蜒而去。</p> <p class="ql-block">在觀景臺像向左側(cè)遠(yuǎn)眺</p> <p class="ql-block">藍(lán)天白云 河流草場 寺院棧道</p> <p class="ql-block">風(fēng)姿綽約的母親河</p> <p class="ql-block">黃河與白河匯合處 圖片上部是黃河,最下部是匯入的白河</p> <p class="ql-block">與白河匯合后的黃河向西北而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山頂觀景臺遠(yuǎn)眺。從正面彎曲而來的是黃河,左側(cè)流向右的是白河。但見黃白二河爭流,風(fēng)姿綽約,款款而來,又蜿蜒而去,陽光下熠熠生輝,似哈達(dá),如蛟龍。</p> <p class="ql-block">遙望遠(yuǎn)山近河,豪邁之情由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近下午七點鐘,我們離開唐克,去往若爾蓋縣。七十多公里,一個小時就到了。而且,路途風(fēng)景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唐克至若爾蓋G248國道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爾蓋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系四川通往西北省區(qū)的北大門,地貌屬高原草甸濕地濕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爾蓋原屬松潘衛(wèi),1956年設(shè)縣。該縣只有幾萬人口,但旅游業(yè)發(fā)達(dá),每年接待幾百萬游客,城市建設(shè)很有藏族特色,酒店遍布。</p> <p class="ql-block">很有民族特色的若爾蓋街心廣場雕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11日晨,從若爾蓋出發(fā),第一個目的地是瑪曲縣黃河第一彎。萬里黃河,號稱“黃河第一彎”的有好幾處。瑪曲即為其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藏語稱“河”為“曲”。黃河上游地形地貌多樣,河流景觀不同,此河段有很多帶“曲”的名稱。俗語說:“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這“九曲”就是唐時對貴德以上黃河段的稱呼。黃河首曲所在地瑪曲縣,還是整個黃河流域唯一一個以“黃河”命名的縣城。</p> <p class="ql-block">旅友們在景區(qū)標(biāo)志前打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黃河第一彎”風(fēng)景地在縣城南側(cè)四公里。這里的第一彎實際上與唐克的第一彎一樣,都是指黃河在這一區(qū)域長達(dá)四百多公里的的大彎。</p> <p class="ql-block">從瑪曲上空看黃河上游</p> <p class="ql-block">瑪曲縣段黃河?xùn)|來之水</p> <p class="ql-block">瑪曲段黃河蜿蜒西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9年在瑪曲段黃河上游干流建成的第一座大橋,也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她的建成,不僅暢通了黃河兩岸,還對甘青川藏區(qū)的交流、交往、交融打開了一扇大門。</p> <p class="ql-block">瑪曲黃河大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扎尕那,從瑪曲前往要經(jīng)過郎木寺。那得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郎木寺這地方有點特別:一個小鎮(zhèn)有兩座寺院,歷史上分屬川、甘兩省,從而行政劃分也一樣,一條小溪——白龍江源頭是為省界。據(jù)說在計劃經(jīng)濟(jì)時代,沒有旅游業(yè)之說,兩省都不想要這地方;改革開放后旅游業(yè)興起,兩省又都抓住不放處。就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您在甘肅,我在四川。中間是小溪一樣的白龍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里的兩處寺院:一個為四川達(dá)倉郎木寺寺院,也叫做格爾底寺,據(jù)說有肉身佛舍利。仙女洞、白龍江峽谷都位于這邊。另一個是甘肅寺院,叫賽赤寺,通往天葬臺的方向,兩個寺院隔著小溪相互守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看四川這邊,據(jù)百度載,格爾底寺始建于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第一世格爾底寺活佛茸青更登降參在白龍江源頭的達(dá)倉郎木修建了一座小型隱修寺。此后不斷發(fā)展,成為阿壩地區(qū)格魯派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四川格爾底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虔誠的藏民在寺前</p> <p class="ql-block">格爾底寺南側(cè)的白龍江峽谷</p> <p class="ql-block">白龍江源頭 在佛教徒眼中,這些都是有靈性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看甘肅一側(cè)的賽赤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拉薩甘丹寺第五十三任赤巴堅參桑格創(chuàng)建此寺。建在半山腰,有大經(jīng)堂、佛塔、僧舍等建筑群。寺中原有大量佛像、經(jīng)卷、封誥、印章、文書、華蓋、馬旗,以及其它藝術(shù)品。百度定義,達(dá)合倉郎姆賽赤寺可以說是此地區(qū)僅次于塔爾寺、拉卜楞寺的規(guī)模較大的藏傳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賽赤寺佛塔</p> <p class="ql-block">賽赤寺經(jīng)堂</p> <p class="ql-block">十世班禪遺像和十一世班禪像供奉在經(jīng)堂里</p> <p class="ql-block">賽赤寺中的佛教藝術(shù)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遺憾的是,無論格爾底寺還是賽赤寺,在“十年動亂”中都未能幸免惡運(yùn)。據(jù)百度載,兩寺當(dāng)時被徹底摧毀,化為一片廢墟。寺內(nèi)存藏的大量依止圣物和珍貴文物全部毀于一旦。賽赤寺中赤欽·堅贊桑蓋的肉身也被焚之一炬。而格爾底寺中五世格爾底活佛的肉身靈體,文革期間被運(yùn)到若爾蓋縣城,被幾個信教群眾發(fā)現(xiàn)后偷埋在縣城的達(dá)龍溝山上。直到1981年寺院重建再挖出時,肉身竟然完好如初!后請回格爾底寺,至今供于該寺金殿之中。兩寺?lián)p失之慘重將永遠(yuǎn)無法彌補(bǔ)。現(xiàn)在的格爾底寺和賽赤寺,都是八十年代初重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為后面還要去拉撲楞寺,我們未在郎木寺停留更多的時間,11日大約下午四時,沿G248國道前往扎尕那,一路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接近扎尕那時的沿途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網(wǎng)載,“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上世紀(jì)二三十年代,美國探險家、植物學(xué)家約瑟夫·洛克三次探險到達(dá)甘南。以下是他對扎尕那的描述:“我平生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如果《創(chuàng)世紀(jì)》的作者曾看見這里的美景,將會把亞當(dāng)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里。它將會成為熱愛大自然的人們和所有觀光者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我們進(jìn)入的扎尕那景區(qū)南側(cè)入口公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從景區(qū)南門進(jìn)入。扎尕那四周峰巒錯落。其正北是巍峨恢弘、雄偉壯觀、璀璨生輝的光蓋山石峰,古稱“石鏡山”,因灰白色巖石易反光而有其名。</p> <p class="ql-block">北側(cè)光蓋山石峰,古稱“石鏡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扎尕那有兩處較大的觀景臺,東側(cè)的洛克觀景臺和西側(cè)的達(dá)日觀景臺。當(dāng)然,從任何角度看,都有不同的視覺效果。11日黃昏,我們先去洛克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圖中半山腰的棧道盡頭即為洛克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洛克觀景臺向西望去,遠(yuǎn)眺東洼村、業(yè)日村、達(dá)日村三個村子,以及環(huán)抱的群山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從洛克觀景臺西望</p> <p class="ql-block">太陽就要落山,山頂?shù)姆垂夂苁庆n麗</p> <p class="ql-block">黃昏時的群峰</p> <p class="ql-block">太陽落山后,仙境般的扎尕那!</p> <p class="ql-block">燈火闌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扎尕那又稱為甘肅省的香格里拉。2019年12月31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2023年10月,入選聯(lián)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xiāng)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2年11月10日,《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發(fā)布了“尋找十大‘非著名山峰’”榜單,位于迭部縣林業(yè)總場益哇林場扎尕那省級森林公園內(nèi)的扎尕那山榜上有名,位居第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12日凌晨,我們早起,想要體驗清晨的霞光。不曾想霧氣彌漫,半山腰以上全然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清晨,只有山腰以下是清晰的</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的寺院金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上寺院前的平臺,遇到一游客放飛無人機(jī)。在他的提示下,我們把無人機(jī)上升到近千米,無人機(jī)飛出云層,夢幻般的影像出現(xiàn)了。雪白的云層像大海的波濤漂浮在山腰,云海之上清空萬里,群峰聳立在陽光下,象島嶼一樣漂浮在波濤之中。</p> <p class="ql-block">群峰聳立在云海之上!</p> <p class="ql-block">沖出云層,就有無限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飯后,我們登上扎尕那西側(cè)的達(dá)日觀景臺。此時云層將散,又是另一番景象。</p> <p class="ql-block">云層即將散去時的扎尕那</p> <p class="ql-block">云霧中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云霧下依偎群山的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與扎尕那不可分割的,是“洛克之路”。約瑟夫·洛克這位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的美國探險家、人類學(xué)家、植物學(xué)家、納西文化研究家,蹚出了洛克之路,發(fā)現(xiàn)了云、川、甘藏區(qū)(包括扎尕那)的美景。據(jù)百度載:1922年到1949年間,“植物獵人”洛克在中國云南、四川、甘肅東南以及西藏東部度過了漫長的探險考察歲月,對當(dāng)?shù)刂参锶郝洹⑷宋娘L(fēng)俗等多個方面進(jìn)行了深入考察。他廣泛收集整理民族文化以及當(dāng)?shù)氐闹参飿?biāo)本,潛心研究納西族的歷史、地理、語言、民俗等,所著的《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一書把中國西南地區(qū)的地理風(fēng)貌、人文風(fēng)情和歷史文化介紹給了全世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克在中國曾走過的科考之路被記錄下來,成為了如今風(fēng)景如畫的景觀路——洛克路。現(xiàn)今旅友們所稱“洛克之路” 只是“洛克路”中的一部分,特指當(dāng)年洛克從卓尼縣扎古錄鄉(xiāng)到迭部縣扎尕那探險的這一段。從而,游覽扎尕那之美景,體驗洛克之路之驚艷,就同為甘南游的重點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克在所到之處收集了巨量的動植物標(biāo)本,拍攝了大量的照片,撰寫了內(nèi)容豐富的文章,都刊于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也正是這一時期的文章,激發(fā)了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創(chuàng)作靈感,完成了著名小說《消失的地平線》,成就了“香格里拉”的美麗傳說。致使云南省將中甸縣改名“香格里拉縣”,而不服氣的四川,則將日瓦鄉(xiāng)改名“香格里拉鄉(xiāng)”!就是說,中國有兩個名為“香格里拉”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扎尕那,就是甘南的“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先到扎尕那,接下來反穿“洛克之路”!</p> <p class="ql-block">“South start of the Locke trail”扎尕那景區(qū)內(nèi)的洛克之路南起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圖示,“洛克之路”全長105公里,除十幾公里未鋪裝路面,其余已經(jīng)全部為鋪裝等級公路。彎多坡陡那是肯定的。可驚艷的風(fēng)景也令游人趨之若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兩個小時后,我們到達(dá)扎古錄鎮(zhèn)的“洛克之路”的北起點,并在這里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洛克之路”,我們來了!</p> <p class="ql-block">打卡,下次從這里南穿此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完待續(xù)。希望你能喜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济宁市|
会理县|
昌图县|
新竹县|
福海县|
安徽省|
淄博市|
巴南区|
吴忠市|
漾濞|
公主岭市|
化州市|
台江县|
南部县|
武功县|
黄陵县|
怀化市|
淮滨县|
烟台市|
北辰区|
陵水|
仁布县|
元阳县|
三亚市|
韶山市|
阳谷县|
蚌埠市|
嘉峪关市|
石屏县|
旌德县|
饶阳县|
临武县|
即墨市|
银川市|
株洲县|
鄂托克前旗|
竹北市|
汤阴县|
SHOW|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