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騰沖國殤墓園,英雄的紀念地

風(fēng)中之鳳

<p class="ql-block">  極邊騰沖有美麗的風(fēng)光,更有這里曾經(jīng)書寫過的驚心動魄的歷史篇章。 這次去騰沖的主要目的是瞻仰國殤墓園,因為國殤墓園是中華民族的一段歷史,這里長眠著近萬名中國遠征軍將士,是中國近代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我們不遠千里而來,就是要去探尋那一段血和火的歷史,看看當(dāng)年焦土抗戰(zhàn)的遺跡。 祭奠中國遠征軍英烈,回望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歲月。</p> <p class="ql-block">  一踏進墓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警鐘長鳴”雕塑,正面刻著勿忘國恥,背面則是珍愛和平,這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對和平的珍視。</p> <p class="ql-block">  警鐘碑記: 百年國恥,倭寇侵凌,神州板蕩,半壁沉淪,滇西大地,血雨腥風(fēng),邊關(guān)民眾,有戍邊之熱血,揭竿抗敵,盡守土之赤誠……。一下子把我的思緒帶到那山河破碎,戰(zhàn)火紛飛的抗日戰(zhàn)爭年代。</p> <p class="ql-block">  走進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 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 紀念館用大量實物、圖片、多媒體演示等,可以看到遠征軍作戰(zhàn)使用的武器裝備和相關(guān)文物,見證了日軍侵略罪行的種種鐵證。七個展廳分為:抗戰(zhàn)后方、御敵前線、怒江對峙、絕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七個部分,生動講述了那段崢嶸歲月,一段充滿民族血淚的歷史濃縮在這里。通過這兒讓我們對這段歷史有一個系統(tǒng)和全面的了解 。</p> <p class="ql-block">  走進紀念館展館大廳那一刻,頓時被深深震憾,三面墻上整齊地懸掛著遠征軍陣亡將士遺留下來的鋼盔,全是戰(zhàn)場的遺留物,有的鋼盔上還留有槍彈的痕跡。每一頂鋼盔下面代表的都是一條年輕鮮活的生命,代表著一個不朽的靈魂。地上則是抗日戰(zhàn)爭的重要時間點。從1931年9月18日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一步一步艱難的抗日路程,滿墻的鋼盔,讓人看得血脈噴張,熱淚盈眶。</p> <p class="ql-block">  三面墻上布滿的鋼盔,足有一千多頂,代表著奔赴緬甸抗日的十萬三千名遠征軍。 無法想象那時發(fā)生過多少槍林彈雨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本入侵東南亞, 為了切斷中國的對外聯(lián)系,逼迫中國投降,于1942年5月初,沿滇緬公路從緬甸方向攻入中國。為了保護國際運輸大動脈滇緬公路,防止日軍從西南大后方入侵中國,十萬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zhàn),但最終因英軍未履行戰(zhàn)略協(xié)定等原因, 中國遠征軍損失過半,入緬作戰(zhàn)失敗。</p> <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日軍侵犯滇西邊界,怒江以西大片國土落入敵手,中國抗戰(zhàn)后方唯一的一條國際通道——滇緬公路被徹底截斷。1944年5月為了收復(fù)滇西失地,打通西南國際運輸大動脈——滇緬公路,為最終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勝利。中國遠征軍發(fā)起了滇西反攻。</p> <p class="ql-block">中國遠征軍,鐵骨錚錚!</p> <p class="ql-block">  1942年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作為遠征軍先頭部隊赴緬作戰(zhàn),面對數(shù)倍于己的敵軍,帶頭立下了“誓與同古(又名東瓜)共存亡”的遺書,他說“雖戰(zhàn)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同古”。同年5月18日在戰(zhàn)爭中不幸胸腹中彈,他交代團長一定要把部隊帶回祖國后,以身殉國,時年37歲。 十萬遠征軍,損失過半,成為中國抗日正面戰(zhàn)場最悲壯的一頁。</p> <p class="ql-block">  1942年日軍鐵蹄踏進騰沖,城內(nèi)軍政官吏聞風(fēng)而逃,此時已過花甲的張問德臨危受命,出任騰沖縣長,建立抗日根據(jù)地,組織為前線送軍糧、修公路、修機場,不顧一切地投入保家衛(wèi)國的艱難征程。被人民稱為“抗日縣長”、“有骨氣的讀書人”。</p> <p class="ql-block">  讓張問德先生青史留名的,還是他那篇有名的《答田島書》。日寇企圖誘降他,張問德怒火中燒,寫下了當(dāng)世名檄《答田島書》, 那一個個字是那么鏗鏘有力,那么富有感染力,一字一句痛斥日寇戰(zhàn)爭罪行,并表達騰沖人民抗戰(zhàn)決心。</p> <p class="ql-block">  李根源,同盟會員,國民黨元老,曾任云南陸軍講武堂總辦(為朱德元帥老師)、陜西省長、國務(wù)總理等要職。1939年任云貴監(jiān)察使。42年日本入侵龍陵、騰沖后,李根源以云貴監(jiān)察使職督戰(zhàn),撰寫《告滇西父老書》,號召全滇父老抗日 , 在滇西人民心中豎起了一面巨大的抗戰(zhàn)精神豐碑,是向日本侵略者發(fā)起進攻的戰(zhàn)斗號角,為反攻勝利奠定了基礎(chǔ)。全國各大報紙轉(zhuǎn)發(fā)了此文章,引起了全國抗日高潮。</p> <p class="ql-block">  怒江惠通橋炸毀后,形成了敵我隔江對峙的局面。日寇對騰越地區(qū)進瘋狂的報復(fù),用密集的火炮轟擊在滇湎公路上逃難的人群,致使公路上數(shù)百輛汽車被毀,千百人肢體橫飛。日軍奸淫燒殺, 無惡不作,對百姓用刺刀戳死,排槍射死,鹽水沸水灌死,掘坑活埋,強暴婦女……,更殘忍的在騰沖、芒市等地釋放大量鼠疫、霍亂細菌等,致使滇西地區(qū)死于疫病達20余萬人。 這是一個種族滅絕的大屠殺,是人類戰(zhàn)爭史中令人發(fā)指的戰(zhàn)爭暴行,日軍獸行,罄竹難書!</p> <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戰(zhàn)博物館里那些泛黃的照片,生銹的刀槍,破舊的軍裝,每一件物品都訴說著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感人至深,悲痛欲絕,讓人淚目</p> <p class="ql-block">怒江對峙二年后, 為了打通國際唯一的援華陸上通道。遠征軍第二十軍團六個師的兵力強渡怒江,仰攻高黎貢山,血戰(zhàn)南、北齋公房,接著又圍攻騰沖城,與日軍展開殊死巷戰(zhàn),一條巷一間房爭奪, 中國遠征軍選擇了近乎自毀的方式,與侵略者同歸于盡,一寸土地一寸血!經(jīng)過43天的浴血奮戰(zhàn)于1944年9月14日將日寇全部殲滅,收復(fù)了抗戰(zhàn)以來的第一座城市——騰沖。此次戰(zhàn)役共殲滅日軍6000余名,遠征軍官兵陣亡9168名,盟軍(美)官兵陣亡19名。</p> <p class="ql-block">  騰沖光復(fù)后,逃在外面的騰沖人民興高采烈地回到家鄉(xiāng),但看到眼前的慘景頓時淚流成河, 尸橫遍野,血肉模糊,滿目瘡痍,一片瓦礫。頹墻倒壁,整個城市慘不忍睹。為了紀念陣亡將士及死難民眾,李根源先生倡議興建陵園,英雄的騰沖人民沒有先建自己的家園,而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先把英雄們安葬,工程于1944年動工,1945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八周年)落成。並取楚辭“國殤”之篇名,題名“國殤墓園”。</p> <p class="ql-block">  走出紀念館來到國殤墓園內(nèi)的中國遠征軍名錄墻, 用當(dāng)?shù)氐幕鹕角嗍澘蹋笳髦h征將士們堅強的意志;主題墻上鑲嵌的是中緬印戰(zhàn)區(qū)盟軍服役徽標(biāo),左側(cè)是“中國遠征軍名錄墻”八個魏碑大字,下方是銘記碑刻。全長133米,鐫刻著103141名參與滇西抗戰(zhàn)的中國遠征軍將士、盟軍將士、地方抗戰(zhàn)游擊隊、地方參戰(zhàn)犧牲將士的名字。 遠征軍用生命和鮮血書寫了抗日戰(zhàn)爭史上極為悲壯的一筆。這份名錄還在增長。</p> <p class="ql-block">2011年,騰沖在國殤墓園新建了中國遠征軍抗日將士紀念碑,中央書寫了“華岳英靈”四個大字,緬懷犧牲在滇緬戰(zhàn)場的中國抗日英烈。</p> <p class="ql-block">  國殤墓園的大門為八字形白族風(fēng)格古式門樓,門前有李根源先生取《楚辭》中“國殤”之篇名。門額上鑲有李根源所書“國殤墓園”四個大字。墓園建成于1945年7月7日,主體建筑以中軸對稱。臺階遞進形式,由大門經(jīng)長甬道循石級而上,整個陵園安靜而肅穆,我們懷著崇敬的心一步步走入英雄的安息地。</p> <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國務(wù)院公布“國殤墓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進門后甬道直達忠烈祠,兩邊綠草如茵,四周松柏蒼翠,林木掩映。墓園草地上散落的人物雕像不時會帶給人穿越時空的感覺,讓人明白歷史并非虛空的云煙,而是眾多人用生命譜寫的沉重一頁。他們似乎在向前來瞻仰的人們講述在那悲壯慘烈的抗日戰(zhàn)爭中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似乎在無聲的訴說著當(dāng)年血與火的歲月。每座雕像都讓人感動。 淋漓盡致的演繹了什么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p> <p class="ql-block">  雷打樹下,一位古稀老人背靠松樹席地而坐,雙目憤怒的望向遠方。他叫寸大進,前清騰越守備,當(dāng)時已88歲高齡,面對日寇入侵,深恨自己無力抗戰(zhàn),這位曾為守衛(wèi)國家邊關(guān)與英國侵略者英雄戰(zhàn)斗過的老將軍仰天長嘆,國仇家恨難報,悲憤之情難抑,最后端坐于一棵老松樹下絕食七天七夜,以身殉國。其三子寸性奇將軍、四子寸性祿遠征軍中校、五子寸性福上校大隊長,都以身殉國,忠臣良將,滿門英烈,寸性奇將軍的墓也在國殤墓園。</p> <p class="ql-block">  餓死不食軍糧雕塑 ,滇西人民積極支援前線抗日,一位小腳婦女翻山越嶺,歷盡千辛萬苦運送軍糧,由于缺衣少食,餓死在途中,身手還緊緊護著軍糧,而袋里的軍糧顆粒未少。看了讓人感動萬分、心痛萬分。</p> <p class="ql-block">小戰(zhàn)士, 在滇緬作戰(zhàn)的中國遠征軍中,有很多娃娃兵,他們還是孩子啊!穿著寬大的軍裝, 稚嫩的臉上充滿了自豪感和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小小脊梁就擔(dān)負起保家衛(wèi)國的重任,讓人看得心痛,讓人淚目,也不得不令人欽佩。</p> <p class="ql-block">張問德先生。</p> <p class="ql-block">李根源先生。</p> <p class="ql-block">這是滇西戰(zhàn)役盟軍總指揮史迪威將軍和“飛虎隊”隊長陳納德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冒著生命危險修公路。</p> <p class="ql-block">忠烈祠坐落在甬道盡頭的高臺上,是重檐歇山頂古式建筑,宏偉壯觀,完整的保存著1945年時的布局。忠烈祠正門上懸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于右任手書的“忠烈祠”匾額。正前方的墻上有蔣中正所題李根源手書的“碧血千秋”石刻,威嚴端正、莊重肅穆。</p> <p class="ql-block">  從兩側(cè)石級上去,忠烈祠上檐下懸有蔣中正題“河岳英靈”匾額。祠內(nèi)外立柱上懸掛何應(yīng)欽及遠征軍二十集團軍師將領(lǐng)的題聯(lián)。回廊有蔣中正簽署的保護國殤墓園的“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布告”,二十軍團總司令霍揆彰所題“騰沖縣忠烈祠碑”,李根源之“告滇西父老書”、張問德之“答田島書”等碑記。</p> <p class="ql-block">  忠烈祠正面為孫中山像及遺囑,兩側(cè)墻體嵌陣亡將士題名碑石,共9618人。孫中山像下方有“總理遺囑”石刻。</p> <p class="ql-block">  忠烈祠后面布滿墓碑的圓錐形小山叫小團坡,是國殤墓地的主墓。主墓前有幾座重要的石碑,首先看到的是于佑任手書,“天地正氣”碑,這四個字寫得氣沖云霄。</p> <p class="ql-block">  抗日名將寸性奇之墓。寸性奇在抵抗日寇侵略的戰(zhàn)斗中為民族獻身,犧牲后也葬在此地,這是國殤墓園中軍銜最高的一位烈士。</p> <p class="ql-block">19名盟軍(美)抗日陣亡將士墓碑。現(xiàn)在 他們的遺骨已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但他們的墓碑留在中國,中國人民是不會忘記他們的。</p> <p class="ql-block">  英烈碑于1994年12月建成,是為了紀念騰沖籍的兩名諜報員王樹榮和李生芬,他們?yōu)檫h征軍收集和提供情報,作出卓越的貢獻。他們在執(zhí)行任務(wù)時被敵人抓獲,嚴刑逼供,不屈而死。王樹榮是被滾燙的鹽水灌肚活活致死,年僅21歲。李生芬被殘殺后,沉尸硯塘,時年25歲。</p> <p class="ql-block">  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抗日陣亡將士墓碑,碑上刻有戰(zhàn)役中陣亡的高級軍官名字。從少校到少將共二十名,可見當(dāng)日戰(zhàn)役之慘烈,那是用鮮血換來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  在將士墓碑背后,四面山坡從山腳到山頂,墓碑排成了無數(shù)列縱隊,分為六個等分,每個等分都代表一個師。排列整齊墓碑3346塊。 太令人震撼, 這里共埋葬著近萬名中國將士,(其中有太多無法統(tǒng)計的無名英雄),他們捐軀疆場,他們的忠骨被葬于國內(nèi)的最大抗日陵園——騰沖國殤墓地之內(nèi),他們枕著青山,長眠于此,他們的身軀緊緊的和大地母親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  每一塊墓碑上都深深鐫刻著英烈的姓名和軍銜,望著這一塊塊小碑,只覺一股酸楚涌上心頭,腦海里浮現(xiàn)著《我的團長我的團》電視劇中英雄的將士與日寇浴血奮戰(zhàn)的場面,不僅眼睛開始濕潤了……。撫摸著墓碑上凌厲的筆鋒,仿佛聽到大地深處低沉的怒吼聲……。</p> <p class="ql-block">  拾級而上達山頂,可見十米高的紀念塔,外形為方形柱式,系用騰沖特有的火山巖雕砌而成,塔身正面鐫刻著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霍楑彰的題書“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光復(fù)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塔基正面刻有蔣中正題、李根源書“民族英雄”四個藍色大字。其余三面為騰沖抗戰(zhàn)紀要銘文。</p><p class="ql-block">這紀念碑狀如刺天的刀劍,威震山河,這是抗日的軍魂!</p> <p class="ql-block">人們心情沉痛地在此默哀,鞠躬,獻花。表達對英烈們深深地緬懷。</p> <p class="ql-block">  鐵血鑄軍魂! 國殤墓地是中國遠征軍抗日戰(zhàn)場最真實的紀念地,也是中國抗戰(zhàn)歷史活的教科書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天蒼蒼,夜茫茫,山之上,國有殤。”愿長眠于此的英靈得到永生!</p><p class="ql-block"> 英烈千古!</p> <p class="ql-block">手機拍照: 風(fēng)中之鳳、Mr Wu</p><p class="ql-block">時 間: 2024年5月12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謝謝關(guān)注和瀏覽</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厦门市| 稷山县| 偃师市| 昭苏县| 长治县| 青龙| 界首市| 梓潼县| 柳江县| 曲水县| 五峰| 西宁市| 桐庐县| 淮安市| 天长市| 桦川县| 黄浦区| 巴彦淖尔市| 封开县| 洛宁县| 芦溪县| 丹巴县| 增城市| 进贤县| 临江市| 吉木乃县| 淅川县| 兰西县| 巴青县| 曲阜市| 辽中县| 买车| 昆明市| 通山县| 阿巴嘎旗| 尖扎县| 鄢陵县| 繁峙县| 新津县|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