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飛機沿著海岸線飛行一段時間,在福州長樂機場平穩降落。</p><p class="ql-block">“今天地面溫度17度,有小雨……”乘務員妹妹走到我身邊低聲告訴。這是我退休后第一次以旅客的身份乘坐自己公司的飛機,看到以前的小同事,熟悉又親切。</p><p class="ql-block">走出候機大樓,一陣濕潤涼爽的微風裹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撲面而來,這就是17度包含的內容。</p><p class="ql-block">上車,我們直接前往永定縣高北村,參觀客家土樓+夜住清福樓+篝火晚會。本次導游是一個中等個頭,身體結實的小伙子,豆豆眼,尖頭尖嘴,公鴨嗓子。不知道本身嗓子啞,還是做導游說話太多嗓子啞了。導游在車子顛顛晃晃中開始了此次旅途的講解,很期待他能詳細介紹一下福州、廈門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彌補一下自己知識的匱乏。只見他拿起話筒,聲嘶力竭講起了玄學“入住酒店要敲三下門……”滔滔不絕,講到激動處,把話筒朝座椅一扔,使勁拍幾下巴掌,提高音量沖我們嘶喊:“各位,看這里,看阿彪”,聽他這么喊,真擔心他的嗓子會更啞。冗長乏味的內容讓我失去了耐心,于是,低頭玩手,或看看窗外一閃而過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大魚》</p><p class="ql-block">海浪無聲將夜幕深深淹沒</p><p class="ql-block">漫過天空盡頭的角落</p><p class="ql-block">大魚在夢境的縫隙里游過</p><p class="ql-block">凝望你沉睡的輪廓</p><p class="ql-block">看海天一色</p><p class="ql-block">聽風起雨落……</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見土樓,是在被稱為國漫之光的動畫片《大魚海棠》里。每當婉轉動聽的《大魚》旋律在耳邊響起,眼前就會浮現出那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透著濃郁的東方古典風韻</span>唯美的土樓畫面,讓人驚艷震撼。</p><p class="ql-block">《大魚海棠》的取景地正是福建的世界文化遺產永定土樓。</p> <p class="ql-block">4個小時車程到達高北土樓群,土樓群依山勢而建,有的為圓形土樓,有的為四方土樓。放眼望去,氣勢極其恢宏,<span style="font-size:18px;">很集中、很美麗的一處土樓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一行人跟著導游一個一個參觀,</span>承啟樓坐落在高北土樓群的核心位置,東有世澤樓、五云樓,西鄰僑福樓,均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樓群中每一座土樓的周邊均鋪設青石板小道,樓與樓之間也有青石板的小道貫通,并分別有一條青石板路通到樓后的總干道,總干道則一直延伸到后山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外形看,客家土樓呈封閉狀態,給人以防御的姿態。這是因為建造之初,山林中常有野獸與強盜出沒,客家人便極其注重家的“防御性”。樓中不僅可以堆積大量糧食,飼養牲畜,還有水井提供水源。外敵來侵,強盜來襲,客家人大門一關,土樓就像堅強的堡壘,保護著家家戶戶。</span></p> <p class="ql-block">圓形土樓最富于客家傳統色彩,圓形更是具有團圓的意思。這圍樓圍起的是陳舊而美好的氣息,也圍起了那一片生生世世的溫暖,哪怕山轉水移,不曾更改。</p><p class="ql-block">“不管你在世界各地見過多么偉大的建筑,但進入閩西永定一帶的山地,面對客家人的土樓,一準兒還是要受到震撼。這龐大而渾圓的土堡,帶著本地土壤的膚色,散落在綠色深處的山巒與河川之間。”_馮驥才。我想,每個進入永定探訪客家土樓旅人都有同感。</p> <p class="ql-block">冒著小雨在承啟樓前留影,它是大魚海棠主人公椿的家。承啟樓是福建最大的土樓,也稱“福建土樓王”,由三個同心圓構成,直徑73米。</p><p class="ql-block">1986年,作為福建土樓的代表登上過中國郵票。據說它始建于明朝崇禎年間,卻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完工,總共花了81年才建成。</p><p class="ql-block">人們用兩句話來總結它“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門口“承前祖德勤與儉,啟后孫謀讀與耕”對聯特別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篝火晚會在霏霏細雨中如期舉行,篝火點燃了在場所有人的熱情,來自各地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客手舉滋茲花走到舞池里跟著音樂的有節奏律動,然后手拉手圍成幾圈歡樂奔跑,氣氛</span>熱烈,載歌載舞放松了我們一天旅途的舟車疲勞。回到賓館晚上8點多了,在疲憊中沉沉睡去。</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7點起床,經過四個小時車程,來到了遠古時白鷺棲息地稱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鷺島”。如今,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美的環境,被譽為“花園城市”。</span>“海在城中、城在海上”空間布局的海濱城市廈門。</p><p class="ql-block">沒來廈門前,滿心都是期待,期待看到充滿異國風情和小資格調的建筑。期待蔚藍的天、碧藍的海,洶涌的浪。期待漫步棕櫚樹環繞的沙灘,任溫柔的海風輕拂面頰。期待能挖掘出歷史縱橫交錯的印記,感受流動著美好人性的熱量。</p><p class="ql-block">第一站參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廈門大學。</p><p class="ql-block">我們行程原本第一站是南普陀寺,導游一路告訴我們,去寺院最好上午去,因為上午陽氣重正氣多,比較適合燒香拜佛,可當天上午寺廟做法事,只能下午去。</p><p class="ql-block">車子在廈門大學附近停留,大家輪流在廈門大學門前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聽導游說廈大門口的牌匾“廈門大學”,竟然有三個是“錯別字”:“廈”字多了一點、“門”字少了一點,“學”字又少了個寶蓋。</p><p class="ql-block">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錯字有寓意,“廈”多一點,預示著學生多一些耐心,懂得厚積薄發;而“門”字少一點,是告訴學生要有謙卑之心;而“學”字少個寶蓋,寓意學無止境。</p> <p class="ql-block">去廈大途徑演武大橋的星光大道,演武大橋是白色多層立交近海大橋。</p> <p class="ql-block">這是世茂海峽大廈“雙子塔”,被戲稱為“菜刀樓”,這個顏值超高的藍色建筑物,以風帆為造型,代表著一帆風順。大樓還融入了廈門市花三角梅的創意,裙房的立面設計又與海邊波浪相呼應。</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珍珠灣。</p><p class="ql-block">隨著導游稀里糊涂來到一處海濱公園。公園入口一片草坪,依勢造景,種有許多南國花木。前方是一片細潔柔軟的沙灘,碧藍清澈的海水,清新怡人的海風,海浪不停發出怡人的沙啦聲。</p><p class="ql-block">一晃神錯過導游解說,隱約聽到他說道,可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見大擔和二擔諸小島。再往東走,就能看到隔海的小金門,</span>天氣好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小金門島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牌。?</p> <p class="ql-block">這里晴空萬里,太陽新鮮的好像第一次升起,碧藍的海水緩緩淘洗著流沙。能看見天與海連接的那條長線,有些船被那條線寧靜的吞沒。</p> <p class="ql-block">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那些未曾見過的風景,遠比你想象中的更加遼闊。</p> <p class="ql-block">憑海臨風,極目遠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浪花朵朵,白浪逐沙灘。自然美。</p> <p class="ql-block">一個小時的旅游時間很快到了,導游催命上車趕往下個景點集美學村。</p><p class="ql-block">陳嘉庚先生興辦了廈門大學,還在他的老家集美創建了這個集美中學。</p><p class="ql-block">跟隨導游在龍舟池、嘉庚故居、陳嘉庚先生生平事跡陳列館、嘉庚公園等景點打了卡。在學村內看風光,看建筑,拍照片。</p><p class="ql-block">這棟位于龍舟池畔一字排開相當有氣勢的建筑群叫道南樓,建筑材料使用了當地產的細紋花崗巖,看上去鮮艷絢麗,龍脊鳳檐大屋頂和西式屋身完美結合,具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經典閩南特色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集美公園是集美區最大的公園之一,園內既有閩南氣質十足的建筑,也有波光粼粼的湖泊、寬闊的草地、精致的亭臺樓閣等景觀,非常適合日常散心遛彎。</p> <p class="ql-block">歸來堂是為陳嘉庚去世后所修,遵照先生為海外親人回來居住所用的愿望而建,意在召喚海外游子早日回家,勿忘故土。整座建筑由廳堂、拜亭、會客室、廂房和庭院組成,廳堂龍脊鳳檐、雕梁畫棟,仿佛一座小型宮殿。</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十里長堤。</p><p class="ql-block">從集美學村到十里長堤,途徑一個網紅小店。</p> <p class="ql-block">走進集美十里長堤,仿佛置身于宮崎駿筆下的《千與千尋》的夢幻世界。不遠處,杏林大橋上地鐵和動車如同一輛輛海上列車,在碧海藍天的映襯下,沿著鐵軌飛馳而過。</p><p class="ql-block"> 列車在海天之間穿梭,與波光粼粼的海面、遠處的山巒和天空中變幻的云朵共同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讓人不禁感嘆仿佛動漫中的場景成真,充滿了奇幻與浪漫的色彩。?</p><p class="ql-block">這里是一處絕美的觀海地,一處讓人心醉的海邊勝景,拍不夠的照。此時拍的不是照片,拍的是旅游故事,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浪漫心情。</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十里長堤,被籠罩在溫暖而柔和的光線中,走在草坪上,看著海上列車在余暉中穿梭,仿佛時間都為這份浪漫而靜止,每一個瞬間都美得讓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海水像緞子一樣,在陽光下矜持地波動,充滿了誘惑。</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最后一站南普陀寺。</p><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坐北朝南,背依林木蔥郁、奇石嶙峋、山峰挺拔秀麗的五老峰,南面大海,鑲嵌在碧海南天與俊秀的山林之間。始建于唐朝末年,明朝初年寺院荒蕪,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以重建。</p><p class="ql-block">因其供奉觀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中軸線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另有閩南佛學院、太虛圖書館;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念塔”。整座寺院氣勢宏偉,錯落有序。</p><p class="ql-block">寺廟依山而建,格局小巧,多用石材,屋檐為閩南風格的弧狀飛檐翹角,上有眾多剪磁工藝的藻飾,絢麗多彩。</p><p class="ql-block">一代高僧太虛大師曾駐錫南普陀寺,他是佛教新派的領袖,是“人間佛教”概念的第一發起者!他撰寫的“人天長夜,宇宙黮黯,誰啟以光明”之煌煌佛樂,傳唱至今,教化心靈。</p><p class="ql-block">在寺內,還能看到巧構如亭的大悲殿,頂部斗拱交疊成藻井,四面開門,內奉一尊工藝精絕的木雕千手觀音,共有四面,分別朝向四門。</p><p class="ql-block">在寺后,能看到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巖壑幽美,號“五老凌霄”,是廈門大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整個寺廟中軸主殿兩側鐘鼓樓、廡廊回護,形成一個整體,沿山勢遞次向上,彩檐和背后的翠峰巨石形成交相輝映的景致。</p><p class="ql-block">寺內文物薈萃,其中明萬歷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寺宇巍峨,梵音繚繞,終日行人如流水,香客摩踵,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span></p> <p class="ql-block">除了游覽欣賞寺院建筑外,寺院后方的山上景色也是十分優美,在寺院后山處有眾多奇石怪樹。石頭上雕刻有“心如此石復如鐵,備受千磨與百折。為誰辛苦為誰忙,欲把強權一掃滅”,恰如其分引此來此觀游者的共鳴。</p> <p class="ql-block">繼續往上走,會遇到一處摩崖石刻,其中一塊石壁之上的“佛”字格外引人注目,整個“佛”字高4.4米,寬3.6米,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感覺猶如一筆寫成,其實一共有三筆寫成。</p><p class="ql-block">剛好拍到一個穿著單薄的少婦,手持佛珠口中念念有詞誦經,心無旁騖,赤腳坐在巖石上虔誠的祈福。</p> <p class="ql-block">從藏經閣往東轉,一路巖石都有題刻,有大清道光時期的,有光緒年間,還有宣統二年。殖民色彩出現了,搞清楚這些,不得不翻閱歷史。南普陀寺在清末是國家的門面,是清政府舉辦外事活動的地點。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初六(1908年10月30日),美國海軍艦隊訪問廈門,來了官兵五千人。南普陀寺前有一片作為演武場的開闊地,清政府在這里興建迎賓彩樓、搭建宴會大廳和洋式操場。美國艦隊官兵抵廈活動頭尾總共6天,留有南普陀寺大悲殿全景照片的精美手冊。</p><p class="ql-block">宣統二年(1910年)季春,美國東方艦隊又來廈門。同年10月,“大美國太平洋各省二十五位商會代表團”也來到廈門訪問,由廈門商會出面接待。這兩次接待也都在南普陀寺。美國人畢腓力記載道:“廈門商會在極其豪華地布置著兩國國旗和人造花的南普陀寺的游廊里,為訪問者和受邀貴賓舉辦盛宴。”</p><p class="ql-block">鴉片戰爭失敗后,1842 年8 月,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開放包括廈門在內的五個口岸為通商口岸。1843 年11 月2 日,廈門正式開埠。從此,西方殖民勢力紛至沓來,繼英國之后,美國、西班牙、法國、德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先后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廈門淪為我國最早的半殖民地城市之一。1902 年1 月,清政府與英、美、德、日等10 國駐廈領事,在鼓浪嶼日本駐廈門領事館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和《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規例》,鼓浪嶼從此淪為公共租界。</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上午6.30起床,7點坐大巴到設在自貿區乳膠館購物,一上車導游就開啟了喋喋不休推銷產品模式,啞著嗓子,聲嘶力竭推銷乳膠墊,激情滿滿。到了購物店先被關進小黑屋,一頓產品介紹,導購員對產品吹捧拉滿格,甚至到了扭曲變形的程度。經過一上午的煎熬,終于成交了好幾單,我們這才得以解脫。上了車,本以為導游會開心,他卻沉著臉說購物沒達標,被罰款了,接下去的行程還需要大家配合,挺會玩套路。</p><p class="ql-block">下午游鼓浪嶼,其因島西南有一海蝕巖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自明朝雅化為今名稱“鼓浪嶼”。</p><p class="ql-block">鼓浪嶼,距離陸地僅1公里,上島需要坐船,它素有“海上花園”之稱。</p><p class="ql-block">上島已經2點多了,時間被嚴重壓縮,<span style="font-size:18px;">跟著導游圍著島不是走馬觀花,是一路急行軍前行,任何需要門票的經典景點都沒有參與,導游上午讓我們買產品那股亢奮勁全無,神情疲憊帶著隊伍一直往前趕。稍微拍張照,走走神,就找不到隊伍,聽不到講解,倉促地走到鋼琴碼頭乘船回岸,頭腦里一片空白。這種</span>“特種兵式旅游”,身體有點吃不消,晚上回去渾身酸痛,有點低燒。</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太趕,漫步在蜿蜒的小路上,逛逛鱗次櫛比的小店,看看那些錯落有致的建筑,欣賞墻壁斑駁有著歷史感的老房子,在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如詩如畫里拍照,在海風輕拂中漫步沙灘,享受寧靜與浪漫的和弦,應該是一件心曠神怡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巖跌宕;且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處處鳥語花香,很驚艷。</p><p class="ql-block">島上建筑最具特色。大量的西式建筑與傳統的閩南土樓、廟宇等古建筑相映成趣,展現出鼓浪嶼多元化的文化氛圍。</p> <p class="ql-block">日光巖是整個鼓浪嶼島上最高觀景點,從日光巖的后山爬到巖峰頂的,可以俯瞰了整個鼓浪嶼島景。</p> <p class="ql-block">好像島上十大豪宅一處都沒看到。</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6.30起床,7點被拉到設在自貿區珊瑚館,為了讓大家掏錢,導游一路沒停過嘴,真是煞費苦心。一進店就被領到柜臺前沉靜式洗腦,講完,導購員從四面八方圍攏過來,一對一盯梢。珊瑚價格昂貴,也不是必備品,購買欲望低,就這還成交了幾單。</p><p class="ql-block">以為可以去鼓浪嶼,誰知道又被拉到王胡子臺灣賣鍋的購物店,導購員展示了胡子王高壓鍋和炒鍋的各項優越性能,炒萊、烤面包給大家品嘗。介紹挑選鍋具的方法,及304和316鋼材的區別,就記住了沒釘的是好鍋。用不銹鋼icon鑒別液測試大家所帶水杯的安全性,讓大家明白一分價錢一分貨,便宜無好貨。鍋是生活必需品,大家爭相購買,賣了好幾套,推銷效果不錯。</p> <p class="ql-block">下午乘帆船出海,這是此次行程我最喜歡的旅游活動,只是時間太短了。船在廣闊的海面上疾馳,任由海風引領方向,感受著海浪的起伏,一會平穩,一會傾斜<span style="font-size:18px;">,充滿了刺激與歡樂</span>,這種獨特的體驗讓人欲罷不能。</p> <p class="ql-block">湛藍的天空與澄澈的海水相映成趣,有海、有風、有人群,更有無數美好的故事在這里悄然發生。</p> <p class="ql-block">五緣灣濕地公園,第一眼還挺驚艷的,里面風景很漂亮,綠樹成蔭,湖水海水交融,景點眾多。</p> <p class="ql-block">建于水面上木棧道,交錯布置。踏上空無一人的棧橋,木板在腳下作響。海風吹來,夾著雨點。向海望去,海巋然不動,有一種時空停滯的狀態。</p><p class="ql-block">旅游時間到,往岸上走,一邊走一邊回頭去看海。這一回我覺得棧橋無盡似的漫長,我孤零零地走在上面,海漸漸離我遠去。</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6.30起床,7點準時去絲綢館購物,導游在車上說的每一句話都不是白說的,都在為接下去的購物鋪墊。大家心知肚明,不掏出錢買點東西這一關別想輕輕松松地過去。到了絲綢店老規矩,聽課洗腦,幾個有意愿購買產品的團員和導購員一番討價還價,唇槍舌劍,成交三單。從絲綢館出來,去福州乘機回家,車程4個半小時。本以為此次購物環節應該完美結束,還是低估了導游掙錢的欲望,到了車上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開始舌燦蓮花</span>推銷起當地土特產,片仔癀擦臉油,6、7種一百塊錢幾包的特產小吃,不把游客錢包掏干凈決不罷休,捂住錢包真不容易。這個團的團員真有實力,又買了不少,導游真是賺的盆滿缽滿。</p><p class="ql-block">在珊瑚館外拍張照,散散心。</p> <p class="ql-block">到了福州已是五點,送了行李上樓,出來太陽滑下人海車流,如茂密深林的高樓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州綠化的很好,到處是油綠油綠巨大的榕樹,垂下很多枝條,每棵大榕樹就像一片茂密的叢林,真不愧為榕城。</span></p><p class="ql-block">福州的夜晚很美,在漆黑的天空下,阡陌縱橫的燈河爍爍地流淌,一瀉千里。我們打了個出租車去今晚自由行目地三坊七巷,坐在車里,燈火從車窗前滑過,猶如流星,可做遐思,關于個人家庭未來命運。</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確實很驚艷,到處火樹銀花,復古建筑、小巷子里的故居、紅燈籠……別有一番意境,三三兩兩的人群在溫暖的燈光中散步,燈光與古厝的完美融合,讓人仿佛“穿越時空”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起于晉,成于唐末,興于明清,保存著大片的明清時期的坊巷格局。</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以南后街為中軸線,北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路到達澳門橋。三坊居西,分別是:光祿坊、文儒坊、衣錦坊;七巷在東,依次為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坊與巷有何區別呢,據說坊是有大門的,它要宵禁,到晚上12點就關門了;巷則不同,它無需開關大門。</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走在石板路上,深厚的歷史底蘊到處呈現出現代生活的氣息,令我們置身于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環境中,讓人感受到歷史的悄然演繹與無意間的變化,平靜有序,和諧相安。</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內外到處都是俯首可拾的文藝范。</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歷代名賢“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嚴復翻譯的《天演論》,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被稱“中國西學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穿梭于坊巷之間,千載光陰浸潤著它的古韻風華。</p> <p class="ql-block">感謝我的旅游搭子,性格隨和、包容。我生病時,幫我按摩刮痧,購物店的銀梳子不是白買的,刮痧后效果驚人。拍照時不厭其煩,記錄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間,<span style="font-size:18px;">創造這次旅行記憶。一路上探討所到之處的風土人情,在旅途中收獲很多,讓一個人的旅行變得一點不寂寞。雖然這次旅游購物點太多,多到讓人抓狂。可因為有這個旅行搭子,讓我</span>倍感愜意。</p><p class="ql-block">買,回來就買瑞眾保險。</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洗去一身的風塵,感覺還是家里舒服。</p><p class="ql-block">旅行的意義,也許就在于此,在外面看看不同的風景,體驗不同的人生,最終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但最終,家才是最溫暖的港灣。</p> <p class="ql-block"> "人生就像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旅程,我們在其中不斷地學習、成長和感悟。"</p><p class="ql-block">—— 余秋雨《行者無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桐城市|
东山县|
股票|
双峰县|
凌海市|
固安县|
三台县|
昆明市|
昌吉市|
民权县|
峨眉山市|
景德镇市|
依安县|
大理市|
外汇|
台南市|
乾安县|
游戏|
宁都县|
栾川县|
合山市|
白朗县|
青田县|
康定县|
永寿县|
亚东县|
易门县|
固原市|
丰宁|
永清县|
玛纳斯县|
禄劝|
保亭|
淳化县|
虞城县|
孙吴县|
伊春市|
温宿县|
类乌齐县|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