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晏高峰</p><p class="ql-block"> 霜降過后,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門前一條新鋪就的柏油路順溝蜿蜒而上,人呀車呀就融入了驪山腳下的臺塬地貌。舉目望去,高高低低的地面上最亮麗的風景,便是覆于坡野、溝畔、村莊前后的一樹樹火紅的柿子。遠望如紅霞飄逸,近觀若火焰雄燃,在萬類蕭衰的節氣里,不啻是大自然雄旺生命力和迷人色彩的最美好展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個地方是臨潼區代王街辦山任村,和北邊平原地帶我的家鄉東晏村只相隔四五里地。盡管我們村和臨近的村子也有柿子園(因建設征地等原因,現在全消失了),但或是因為可以爬山鉆溝,更自在游逛。自小到大,我可是沒少往山任村的溝畔里跑。小時候和村里的伙伴們上去是為了偷摘各樣果子,大了之后去上面純為在坡野林間游轉、賞景,迷戀于這兒處處彌漫的大自然氣息。站在山下高臺處,西可遠眺秦始皇陵,北可俯瞰雄偉壯觀的秦陵博物館展覽區,東面是廠房林立的陜鼓動力集團和繁華的代王街市。地理位置如此顯眼,卻又可貴地保存了植被園林的原生態風貌,令人醉心而不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實在驪山上下,柿子樹并不鮮見,但靠近山根,依坡就勢、面積和規模成了氣候、占盡優勢的,就是隸屬于山任村這一片偌大區域。當然,最靠近山根的山孫村、山魏村、龐溝村的柿子園也生長于這一區域的高上之位。</p><p class="ql-block"> 在這一片開闊的山下坡野里,柿子樹和石榴樹的數量幾乎相當。當然,還有楸、杏、桃、榆、楊之類。名目繁多的各類樹木,有種植的,有野生的,春天各開各的花,秋季各成各的果。霜降直至立冬時節,大多數樹葉色紅黃相間,一片斑斕,如夢如幻。其間,灼灼嫣紅的柿子,猶顯奪目而絢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兒的柿子樹園里,論品種約有青柿、吊柿、閃電黃、火晶、火罐等十余個。論樹齡則有許多樹齡不乏二三百年以上的古樹,樹冠高大,虬枝黑皮,形貌甚偉,頗有古意。前多年,一棵樹齡約五百年的古樹被伐,至今令人惋惜。所有的柿子中,最終能在晚秋乃至初冬因為熟軟地遲,紅艷艷、一串串高掛于枝梢的,便只會是火晶、火罐之類。火罐果子形小,橢圓如鴿子蛋。火晶果體稍大,果形方中帶圓,宛若小紅帽。曼妙之處在于霜降過后,惟火晶、火罐由內而外地赤紅著,如火球,如燈籠,傲然成串掛結于高大的樹枝上,富麗堂皇,生趣盎然。還有一類樹形不大的火罐樹,或長于崖畔,或斜矗在巖隙。枝兒少,果子多,高懸空中,隨風搖曳,惹得麻雀呀喜鵲呀紛紛踏枝、伸嘴啄食。這些看似身子孱弱的小柿子樹,其實亦不乏百年以上的老樹。掛了一身的紅果子,簡直就是天地造就的盆景,悅目之余,讓人油然而生一絲敬意和思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當地的老鄉告訴我們:所有能掛果的柿子樹,都是嫁接而成的。那些掛果的老樹,都是歷代先人們親手栽種、嫁接、呵護成長到如今的。這兒的山坡土地多砂質,透氣性好,適合柿子樹扎根。光照充足,風調雨順,果實生長期長,果肉豐富,汁兒甘甜,讓人食之回味、胃口叫好。在臨潼的傳統地理標識果品中,火晶柿子聲名遠揚,是三大寶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柿子可是當地百姓的換糧果品。因地薄難以長莊稼,人們在秋季收獲后,往往把青柿削皮,用繩子串掛起來,掛于檐下,風干后做柿餅,易貯藏,可以當干糧食之。村莊巷子里望去,也是一片紅亮亮的風景。晚秋收獲季,一樹樹經霜打后的火晶、火罐,或硬或軟的柿子,被人們車拉肩挑,或運到臨潼、西安城里賣了換錢,或由渭河渡口乘船到渭北平原產糧區換取口糧。多少代人,都這么艱辛地生存著。那些嫁接了柿子樹的無數先輩,一定是懷著讓后輩有柿子可以換糧、換錢的樸實生存愿望,嫁接、呵護了這一棵棵、一片片柿子樹的。這些成百年的老樹,承載了多少先輩的祈愿啊。吃著如今現成的果子,后人們常會念叨著先輩的辛勞,珍惜著當下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和博物館的興建,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游客紛至沓來、旅游觀光。臨潼的柿子、石榴等歷史聞名果品,也就近乘勢占據了旅游市場,滿足了游客們的口食之需。山任村的火晶柿子因其晶瑩剔透之形、皮薄如紙,果肉少絲汁多、甘甜沁心而大受追捧。用去了皮的殷紅柿子汁肉和面粉,略經發酵,入鍋油炸后的柿子餅,赤色艷亮誘人、軟和香甜可口,須乘熱邊吹邊吃,其味食之難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火晶柿子味美、產量高,但因其果子普通、缺乏宣傳,長期處于不易貯存、有產難銷、價格低廉,果農有苦難言的尷尬境地。</p><p class="ql-block"> 2020年秋季多雨,臨潼沿山石榴大多裂皮,破了相的果子非但難賣,且易變壞,讓辛苦了一年的果農們叫苦不迭。一天,一位農村婦女當著臨潼融媒體記者劉淑娟的面,向她哭訴石榴無法銷售的窘境,讓劉淑娟深感果農的生活不易。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劉淑娟立即在自己的抖音“關中劉播”上,連續多日推送石榴,引發了網絡高度關注。眾多的網民紛紛到果農家買石榴,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石榴果農們的焦慮,解決了一些群眾的燃眉之急。</p><p class="ql-block"> 11月份的一天,劉淑娟在自己的抖音上看到了一條評論:山任村有位農民迫切地希望她也像關注石榴一樣,在抖音上宣傳、推廣一下柿子,幫忙解決自己的柿子有果難銷、無人采摘的實際困難。彼時柿子價格不好,且很難賣,很多農民放棄了柿子樹,選擇出去打工了。這情形如同石榴的一樣一一有著記者獨有敏銳覺察的劉淑娟迫切地意識到了火晶柿子遇到的危機,也擔心柿子樹帶來的好風景有可能被破壞,于是她答應了這位農民的請求。</p><p class="ql-block"> 在果農的引領下,劉淑娟來到山任村(任二組)一探究竟。其時道路為小徑,野草遮道,她一路艱辛向山下樹林跋涉。</p><p class="ql-block"> 終于來到柿子園,百年柿子樹帶來的好風景果然是驚艷的!老樹蒼勁曲折的樹干上,掛著火紅的柿子,讓這一片天地亮亮堂堂,紅紅火火,,周圍正值深秋的石榴樹葉一片片金黃,陽光下,綠色的草地上閃耀著一片又一片新黃的野菊花,散發著陣陣清香,這一切讓人瞬間進入了一種全身心的美的體驗中。 可這一片美,藏在拐了好幾個彎的小山路后面,初來者實在不好找到, 于是劉播在抖音上試著多角度推介這片 柿子園,甚至推園主抖音給大家,以方便大家聯系尋找。</p><p class="ql-block"> 在劉播天天持續推送下,眾多的游客紛至沓來。人們在柿子樹林里取景、拍照、直播、打卡。柿子園的主人,此刻也無須卸柿子賣,只笑著要求進園的人們不要摘樹上供取景的柿子(供客人免費品嘗、購買的另有所供)。進園取景、游玩按人次略收費用。由于游客頗多,據說這片當了觀光的柿子園一天便收入不菲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媒體高度發達的新時代,山任村的柿子園忽然便以自身獨特的天然美,實現了千百年來夢想不到的華麗翻篇!柿子不光能當果子賣,還可以掛在樹上看風景!更可以給主人帶來不亞于賣果子的價值!這樣的喜人光景,祖祖輩輩人可是做夢也夢不到呀。</p><p class="ql-block"> 我們似乎不應該忽視改變了這片柿子園命運和影響力的重要時間節點 一一一2020年11月, 山任村的柿子,因為一位臨潼融媒體一位心系民生的記者劉淑娟的持續抖音關注和報道,就這樣在網絡空間里一下子紅火起來了!當年,全國各地不遠千里專門來觀光打卡者,不乏其人。這樣的熱火勁,一直持續到當年下雪。紅彤彤的柿子,上覆白雪,愈發嬌艷欲滴,演繹著蕭條冬景里最曼妙的美景。人們以白雪與丹柿作背景的拍攝打卡發視頻,一發一個大爆款。</p><p class="ql-block"> 2021年,中央電視臺對山任村的同一片柿子園進行了首次報道,同年陜西電視臺、臨潼融媒也進行了報道。接下來的2022、2023、2024年,央視、陜臺對這兒的柿子園美景、柿子美食及銷售均予以持續關注、專題報道。不計其數的自媒體熱情推送,也在網上推波助瀾,讓柿子園的紅火景象連年、蔚為大觀。</p><p class="ql-block"> 有了盛名的柿子園,自此年年在紅果累累之季,成了人見人愛的香餑餑。人們在驪山腳下的這片天地里,盡情地欣賞著紅柿子美景,自由歡暢于大自然的恩賜。他(她)們以炎炎熠熠的柿子為背景,身穿著唐裝漢服時裝拍視頻、攝影,發直播、推美篇,高興地舍不得離開。孩兒們在林間歡樂奔跑,在家長的引導下辨認著樹呀草呀野菊花呀,呼吸著草木芳香氣息,體驗著城市里無法得到的快樂。</p><p class="ql-block"> 風兒吹來,鳥兒鳴叫,孩童歡呼……此刻這偌大而景象神奇的柿子樹園,仿佛便是人間的最美天堂了。這一抹靚麗的柿園秋景,必定會年年紅火,讓人們盡情暢享回歸自然的生命愉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都市|
扎兰屯市|
武定县|
昂仁县|
神木县|
库车县|
济南市|
丹棱县|
平湖市|
喀喇|
池州市|
姜堰市|
襄城县|
巴东县|
汽车|
宁阳县|
佛坪县|
广饶县|
平罗县|
张家口市|
江阴市|
沁阳市|
纳雍县|
麻栗坡县|
榆中县|
太仆寺旗|
方城县|
拜泉县|
无棣县|
宝丰县|
昆山市|
买车|
景洪市|
雷山县|
南城县|
肇州县|
法库县|
鄂托克前旗|
兴国县|
肇东市|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