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事出反常必有妖 </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這個小小的國有林場,有一件奇葩事,也就在這么幾年。一項工程結束后,領導不是叫該項目的負責人簽字,而是拿著驗收單喊張三或李四等不知情的人簽。不簽的人直接回答:這項目是誰負責監管的誰簽,萬一出了麻煩上面追責叫我頂事我可沒那么孬。愿簽的痛痛快快在上面簽了字。問及理由回曰:那是領導喊我簽的,我不能不簽,我不想得罪領導。萬一出了質量問題找我,我是不睬的,喊他找項目負責人去(音qi)。關鍵是領導出了新規:誰簽字誰負責。萬一胳膊拗不過大腿,上面的人混蛋也要求按場規處理,我看他到時上哪兒折騰去。</p> <p class="ql-block"> 在我們這林場,有權簽字的一貫都是后勤相關人員——林場的會計及大小領導都在后勤。可領導找后勤人員簽字沒一個人愿簽時,領導干脆指名從事營林一線的生產工人簽字。而這些長期做苦力的工資最低,平時還受后勤人員的氣。見狀也沒好氣的說:我們都是靠力氣吃飯的大老粗,哪有資格在上面簽字。你應該找外表光鮮的具體負責人簽字才對。</p><p class="ql-block"> 領導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又到別處碰運氣去了。</p> <p class="ql-block"> 二、老一代不怕吃苦 </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林場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過水稻,為此暑假期間我還耘過田,鏟過田埂上的草,打過稻。是不好好念書,父母懲罰我的。也就一個月,掙了二十多元做學雜費。自從最后一批農村戶口轉了菜農,上面便沒收了小倉庫,不許再種水稻了,隨后它被改成了苗圃地。我還撥過草,剛播種時,<span style="font-size:18px;">幫老媽攆過麻雀,</span>伏天我們兄弟仨頂著烈日幫老媽澆過水杉。水澆完了我們便在水溝里“打旺”。老一代工人許多都不識字,搞苗圃卻有一套。主要是不怕吃苦,認真負責,樹苗被他們管理的又密又壯。他們?的苗木主要有泡桐、杉木、馬尾松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扦插水杉</span>,場里用不完還對外賣。我們這一代跟他們相比,簡直就是白癡。?一點點苗圃,苗木長的就像禿子頭上的頭發,稀稀疏疏的又缺營養,有的苗木還因管理不到位枯死了。</p> <p class="ql-block"> 三、多種經營</p><p class="ql-block"> 以前林場還搞過多種經營,如在李沖作業區種過一大片油茶,有好幾百畝,就在我家對門的山崗上。我快離開時又被砍了栽上了松樹苗。靠上面還有一片板栗林,另外在上面房屋的后面還有一大片茶葉。因面積大每到采摘季節,是林場領導最頭痛的時候。因為有的社隊采摘人員,并不是幫林場采摘茶葉的。它們摘完了滿滿一籃子茶葉時,瞅著人不注意一溜煙的跑了。哪速度之快決不亞于國際馬拉松長跑。在場部的山上還栽有成片的桃樹,據說還有蘋果和核桃等。因是經濟林后來都被上面下令砍了,因為林場建場的時候只允許發展用材林。長大后的樹只賣給涇縣造紙廠。說是賣,但他們拖回去后斬頭除尾扒皮,然后再稱重報數,這是一個隊長說的。后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林場全面放開市場,誰出價高賣給誰,再后來便成片的拍賣山林。在自家所有的水塘林場還放養了魚苗。</p> <p class="ql-block"> 古話說的好:鳳凰窩里出烏鴉,一代不如一代。這話用在我們這代人身上,真是再恰當也不過的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灵石县|
白城市|
罗城|
伊宁市|
洛阳市|
瑞安市|
榆中县|
凌云县|
正定县|
汉寿县|
饶河县|
竹山县|
呼玛县|
新宁县|
祥云县|
门头沟区|
泰兴市|
新兴县|
个旧市|
根河市|
晋江市|
兴海县|
古交市|
锦屏县|
梁山县|
博野县|
南江县|
克东县|
延川县|
大洼县|
曲沃县|
鸡泽县|
镇沅|
中卫市|
新河县|
苍南县|
洛宁县|
珠海市|
普洱|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