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張如幟 善眼看天下</p><p class="ql-block">在太平老街的繁華鬧市區(qū),屹立著一座令人肅然起敬的素顏灰瓦的建筑——賈誼故居,王勃《滕王閣序》里的“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的典故就出自于此。</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前,時任長沙王太傅的西漢著名政論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賈誼住在這里,使它成為中國最早的名人故居。</p><p class="ql-block">漫長的兩千多年里,賈誼故居大約重修了64次,最近一次是2009年重新翻修,所以整個故居顯得很新,里邊草木齊整,院落有致,既沒有斑駁的磚墻,也沒有剝落的老漆。雖然顯得很新,但其基址一直未變。</p><p class="ql-block">故居共有三進:賈太傅祠,太傅殿,分別供奉賈誼銅像和著作,生平思想介紹,尋秋草堂則為文人墨客憑吊賈誼之后的吟詩作畫之處。</p> <p class="ql-block">賈誼在長沙期間完成了《吊屈原賦》等作品,與屈原有著相似的命運和文學成就。</p><p class="ql-block">而我們熟知的屈原,楚國的詩人和政治家,因直言進諫而遭流放,最終在長沙附近投江自盡,他的文學作品如《離騷》等對后世影響深遠。</p><p class="ql-block">屈原和?賈誼雖非湘籍人士,但對湖南影響極為深遠。兩位文化名人在長沙的居住和活動,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得長沙有了“屈賈之鄉(xiāng)”的美稱。</p><p class="ql-block">賈誼故居被譽為“湖湘文化的源頭”,是長沙作為“屈賈之鄉(xiāng)”的標志性文化遺產,如今的故居里僅留石碑、古井兩處古跡,字跡已經模糊不清,可謂時間失語,惟石能言。</p><p class="ql-block">另一個與長沙名人有關的地方是黃興路步行街,在步行街的入口處,屹立著高大雄偉的黃興銅像,表現的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治后,黃興穿著西裝,右手挽著外套,風塵仆仆回到故鄉(xiāng)長沙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黃興是辛亥革命的先驅和領袖,以字克強聞名當時,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并稱。1916年年僅42歲的黃興病故于上海,受民國元老尊以國葬于長沙岳麓山。章太炎贈送挽聯“無公乃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p><p class="ql-block">湖南自古享有“惟楚有才,于斯為盛”之譽。中國近代史名人,一大半出自湖南。我們耳熟能詳的湖南人,不但有毛主席,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等開國名人,也有早期的宋教仁,黃興,蔡鍔等革命先驅。當然還有曾國藩、左宗棠等更早的湖南歷史名人,星輝熠熠,數不勝數。</p><p class="ql-block">此外長沙還有無數名人故居:楊開慧,劉少奇,李富春,肖勁光,謝覺哉,田漢,雷鋒,徐特立,譚嗣同,程潛……這些故居承載的歷史永遠不會被時間抹滅,它們早已同長沙這座城市相互融匯,不可分割……</p><p class="ql-block">湖南之旅,是一場交織著人文歷史、紅色文化與瑰麗自然的奇妙盛宴,有對人文歷史的敬仰,有對紅色文化的感動,更有對瑰麗自然的驚嘆。湖南,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p><p class="ql-block">七天的湖南之行在依依不舍中結束了,帶著滿滿的回憶與感動,我們踏上歸途。時間過得好快,回來已經多日,但湖南的印記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p> <p class="ql-block">友情轉載,原文發(fā)表于善眼看世界微信公眾號</p> <p class="ql-block">【編后】到此巜不到瀟湘豈有詩》系列游記全部轉載完畢,筆者以細膩的筆觸記錄了瀟湘大地的所見所聞,用撲實的語言寫出一路感思感想,是筆者用親身感受描繪了瀟湘風貌風景風情,此文章的轉載發(fā)表深受美友們的喜愛與支持,閱讀量、點贊量、評論量都創(chuàng)超高水平,在這里謹代表作者本人感謝每位讀者的真情厚愛、熱心幫助。個人也斗膽為這篇游記做一小結,正是:多彩美篇,百花嬌艷;錦繡瀟湘 ,一路芬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濉溪县|
晋宁县|
错那县|
巴里|
新津县|
景宁|
南乐县|
合作市|
河东区|
阿图什市|
郧西县|
镇雄县|
洛南县|
徐水县|
绥芬河市|
惠水县|
西宁市|
兰溪市|
朝阳市|
游戏|
鄂尔多斯市|
自贡市|
武平县|
湖南省|
安化县|
古田县|
海门市|
大石桥市|
英超|
类乌齐县|
西青区|
若尔盖县|
汉源县|
潼南县|
仁寿县|
汶上县|
定兴县|
岳阳县|
丰台区|
武胜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