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關于方言的幸福回憶,象涓涓細流,滋潤著我們的心田。那么,我們再來細思一下,當初是如何遠離和丟棄方言的,繼續尋找你我的高光時刻!!筆者視角有限,見識粗糙淺陋,敬請諒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謝謝美友們的關注鼓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謝謝美友們的關注鼓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謝謝美友們的關注鼓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首先,剖析一下我們是如何一步一步遠離方言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小時候,六十年代初起,我們生活的小縣城開始萌生不學方言的現象。壯話被首當其沖。因為只要母語是壯話,以后幾十年壯語的發音習慣很難克服掉,比較難把普通話和當地官話講好。本地講所謂的夾壯。下面這個故事可以讓人理解,我們為何不愿學講方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某次縣放映員小韋到某單位,放露天電影。按慣例,正片前先放一段紀錄片。紀錄片也許是大家都看過了,覺得不好看,所以現場一片嘈雜混亂。小韋拿起話筒對著擴音器大聲喊道:大家別嘈了,如果你們再嘈吵,我就放小便(小片),如果你們小聲點,我就放大便(大片),如果你們不嘈了,我大便小便(小片大片)一起放。放映員的話,引得眾人哄堂大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個大便小便的方言故事,就此流傳開來,無數次拯救大家茶余飯后的笑點。諸如壯人說睡了成醉了、你是誰說成你是賊,你這邊是風口成了你是瘋狗,等等,不勝枚舉,脫口而出,讓別人如墜語言的重重迷霧,無法適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文里文外,筆者沒有一丁點歧視壯語壯人的意思,用壯語作文只為便于文字表述,生活中關于其他方言與普通話碰撞的故事,也有許多,卻找不到文字表達,所以只能用壯語舉例。而筆者是壯族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上述等因素,從小為了講好普通話,我們這一代人,很自然地排斥學方言。那時,這種風氣只是出現在縣城,鄉鎮下面還未受這種風氣的侵襲。當然,城市里卻是有過之無不及,因為那里是使用普通話的前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至今都記憶猶新,八十年代末第一次參加駐鄉工作隊,在鄉集市上聽到的各種壯苗瑤侗語,仿佛時光穿梭,夢回遠古!代代囗口相授的古音古韻,那時是遍地流淌不絕,裊繞四周,溫潤著韻律著鄉村大地。不會講桂柳官話的阿姨嬸嬸叔叔大伯小哥哥小姐姐們,比比皆是!更何況是普通話,于他們是聞所未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時,一個村有一個村的一些特色用詞,過村不同音過鄉不同調的現象,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獨特人文風情。進村住戶,如果不帶翻譯,有時會寸步難行,如聽外語。大多數村民,不分老幼,無法用桂柳官話交流,更別提普通話。但是,他們待人亦如古人般純樸真誠,隨時隨地視客如佳賓,讓人忽略了條件的艱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斗轉星移,到了九十年代末,也許是為了提高加入世貿組織后全民的普通話水平,還有城鎮化的飛速發展,大批鄉鎮村人流入城市,全國上下掀起了一波普通話熱。公務員率先進行了普通話測級,跟著各行各業大大小小的單位全部效仿。到了本世紀初普通話盛行的風潮達到高潮。筆者一高中同桌同學,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在某某地區民族師范任教,九十年代末取得國家一級普通話檢測員資格。趕上普通話熱潮,成了時代的弄潮兒,每天全區各地進行普通話測試和培訓,忙得腳不沾地,成了香波波中的戰斗機,副業比正業所需時間已不成比例,正業收入變成了無足輕重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正是這一波普通話熱潮席卷而來,方言的環境斷崖式遞減。之前鄉鎮村的小學初中普遍用當地方言進行教學,這一波大潮吹過,各鄉鎮村的小學初中紛紛用普通話教學,一些鄉鎮也興辦了幼兒園,幼兒園也時興用普通話教學,自此起,我們的后代已大部分與方言漸行漸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隨著城鎮化的飛速發展,鄉鎮的遠古鄉音范圍又進一步收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幾天才到兩個鄉鎮趕集。挑著自家地里吃不完的蔬菜水果來趕集的阿婆阿奶阿公,個個會講桂柳官話,只不過他們沒有智能手機,不用微信收款,而是現金收款。他們覺得收現金才踏實。而他們的后代,大多在外務工,屬于遠古方言傳承的末代人。務工者們的后代一部分留在外,脫離傳承方言的條件,最后的希望只能是剩下的另一部分留守人員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感覺好勢單力薄!已力不從心!首先,一部分留守人員隨時有外遷定居的可能;一部分會因考入學校受教育外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次,留守的這部分人中,如果會地道方言的老一輩人的逝去,方言的傳承在這一代就大打折扣,如此下去,方言體系體量本身也在削減,傳承的斷帶的來到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幾天,本人跟堂妹通電話,特別請教她一些詞語用壯話怎么說。不聊不知道,雖然堂妹從小是講壯話的,但是競然也有些常用詞語不會壯語表達。她講他們一般不會表達時就用桂柳話夾雜著壯話表達完一句話。堂妹夫婦倆都是從小講壯話的,但他們的孩子是不學講壯話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就這樣,方言離我們越來越遠已是不爭的事實!</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乐都县|
崇明县|
鸡东县|
南平市|
建始县|
芦山县|
池州市|
托克托县|
三门峡市|
邯郸市|
乐至县|
海口市|
齐齐哈尔市|
天长市|
饶阳县|
类乌齐县|
利津县|
新和县|
塔城市|
浑源县|
台山市|
林芝县|
永清县|
宕昌县|
章丘市|
隆昌县|
内江市|
左权县|
夏邑县|
水城县|
三明市|
航空|
关岭|
盐山县|
牡丹江市|
霍林郭勒市|
辽源市|
高碑店市|
凤阳县|
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