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過零丁洋</p><p class="ql-block"> 圖文/曦明</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讀過文天祥的《過零丁洋》。<span style="font-size:18px;">詩中的惶恐灘在贛江上游,是我們萬安縣最險的河灘。當年文天祥在家鄉起兵抗元,在惶恐灘遭遇慘敗,在海豐被俘后經過零丁洋,才有了“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這樣凄苦的感嘆。</span></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我來到深圳,才知道零丁洋就是珠江口這片喇叭形海域。它又叫伶仃洋,屬于粵港澳大灣區,香港和深圳在這邊,珠海和中山在那邊。</p><p class="ql-block"> 零丁洋上有很多海島,大部分歸珠海管轄。我很喜歡大海,過零丁洋去島上看海,是我一直向往的事情。幾年前的一個清明假期,我們朋友相約去了一趟外伶仃島。從蛇口搭乘游輪,在零丁洋上航行七十多分鐘便登上了外伶仃島碼頭。</p><p class="ql-block"> 沿坡道上行,在靠海的一處高地找到預訂酒店。酒店前方一尊雕塑引起了我的注意,看到基座上《過零丁洋》詩句,就知道這是文天祥。時值清明,我正好在此緬懷這位八百年前的偉大老鄉。</p> <p class="ql-block">外伶仃島</p> <p class="ql-block">漁港碼頭</p> <p class="ql-block">文天祥塑像</p> <p class="ql-block">酒店看海</p> <p class="ql-block"> 島上有一個小鎮,筆直的街道椰林婆娑,餐館民宿一應俱全。街道東頭是一片沙灘,有游樂園和浴場。西面連到漁港,漁船上國旗飄揚。若遇上漁船歸港,就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海鮮。</p><p class="ql-block"> 吃過午飯,沿著街道西頭的公路漫步上山。山坡上修了幾個小景點,<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屋、秋千、破船,讓人頓生</span>懷舊情感。穿過小樹林,便站上了臨海懸崖。放眼望去,遠處的萬噸巨輪、近處的大小船舶,似動非動,忙碌而又寧靜。</p><p class="ql-block"> 盤山公路引導我們向山上探索。路邊上廢棄的邊防哨所,已經被灌木覆蓋,部隊營房也是雜草叢生。抬頭向山頂望去,是光溜溜的一大片巨石,好奇心驅使我們繼續攀登。大約一個小時來到巨石堆下,發現這里叫伶仃峰公園。</p><p class="ql-block"> 公園無人值守。我踏著巨石脊背的臺階,在亂石的縫隙中拐彎抹角。敞亮的開闊處如庭院圍合,幽暗的洞窟里像簡陋居室。拱橋連接石塊,石板跨越溝縫,如小橋流水,如神仙家園。</p><p class="ql-block"> 登上最高的那塊大石頭,我瞭望四周不見大陸蹤影,附近沒有島嶼,是有一點淪落天涯孤苦伶仃的感覺。遠處那些模模糊糊漂在海面的黑影,哪些是萬山群島?哪個是東澳島、桂山島?再看自己腳下這座島,粗略估算大約幾個平方千米,海拔三百來米。外伶仃島不大,卻夠高,也好玩。山頂上堆疊著這么多的巨石,從何而來?如此天工之作也算地質奇觀吧。</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亂石堆里鉆上鉆下,玩得不亦樂乎,回到海邊已接近黃昏。只見夕陽映紅殘云,天空朦朧與海面渾然一體,海鷗盤旋伺機捕魚。好一幅“落霞與群鷗齊飛,春水共長天一色”,我篡改了王勃的駢文妙句吟誦起來。</p><p class="ql-block"> 岸邊有一條環島綠道。第二天我們做了個環半島游,聽海浪吹海風,享受大海的撫慰,也是賞心悅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百舸爭流</p> <p class="ql-block">漁船回港</p> <p class="ql-block">外伶仃島海灘</p> <p class="ql-block">伶仃峰巨石堆</p> <p class="ql-block">海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 此后我還去過東澳島。島上海濱公園里有一面石刻,記敘了宋末崖山海戰慘敗,陸秀夫背宋少帝投海自盡,十萬軍民共同殉國的悲壯歷史,也是發生在這片海域。史學界關于“崖山之后無中國”的怪論,即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東澳島晨光</p> <p class="ql-block">東澳倩影</p> <p class="ql-block">東澳島玩沙</p> <p class="ql-block">《伶仃海岸記》</p> <p class="ql-block"> 這兩次過零丁洋,對我來說是輕松快樂的海島旅游。海島銘記著南宋滅亡的最后一刻,讓游人重溫歷史。文天祥和陸秀夫們給零丁洋深深地嵌入了愛國主義英雄史詩,每當觸及,難免聯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零丁洋分為內伶仃和外伶仃兩部分。這幾年零丁洋上建成兩座舉世矚目的跨海大橋,把兩岸直接連通。</p><p class="ql-block"> 我常住深圳。2018年港珠澳大橋通車,跨越外伶仃洋,于我卻仍舊是望洋興嘆。直到今年六月,內伶仃洋的深中通道建成,才引發高度關注。<span style="font-size:18px;">兩岸居民滿懷憧憬地觀看通</span>車典禮,海底隧道寬敞明亮,深中大橋宏偉壯麗。有人預言“通車即塞車”,歡喜中夾著一絲憂慮。</p><p class="ql-block"> 我對深中通道沒有多少企望,也就是偶爾過伶仃洋去對岸吃個乳鴿、玩個古鎮,諸如此類。自深中直通以后,中山的乳鴿供不應求,已經漲價了。</p><p class="ql-block"> 最近赴中山同學聚會,我駕車走過深中通道。雖然車流密度較高,但車道多而寬,通行十分流暢。中山的老同學很會來事,以“歲月如金,雙橋輝映”為題發出邀約,特意安排了港珠澳大橋游覽活動。</p> <p class="ql-block">深中通道</p> <p class="ql-block"> 上港珠澳大橋不太容易,交給旅行社辦就簡單多了。來到珠海公路口岸,有同學忘帶身份證,大家都在替他想辦法。到海關一問,沒想到刷臉就可以過關。當今中國,互聯網大數據無處不在。</p><p class="ql-block"> 坐上旅游大巴,隨車導游一路講解。這座大橋有五十多公里長,分為幾段,各有不同的名字。不一會我們到達青州航道橋,只見兩個中國結造型的橋塔高聳入云,伸展出無數鋼索拉住橋梁。橋面單向只有三車道,空空如也難覓過往車輛,可見相關負面報道屬實。</p><p class="ql-block"> 大巴在西人工島開始一路下坡,不知道鉆到了多深的海底,然后又一路上坡,從東人工島升出海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一段海底隧道約七公里長,</span>再過去就是香港,我們只能在東島下車參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橋口岸</p> <p class="ql-block">大橋青州段</p> <p class="ql-block">藍海豚島留影</p> <p class="ql-block"> 東人工島形如海豚,又叫藍海豚島,有十幾個足球場那么大。海豚中央有個展覽大廳,陳列了大量圖文和模型。跟著導游邊聽邊看,我們要用心了解這項震撼世界的宏偉工程。</p><p class="ql-block"> 工程最難部分是海底隧道,最復雜的是沉管放置和連接。一節沉管長一百八十米,重八萬多噸,相當于一艘航母,施工稍有差錯便前功盡棄。毫無例外,西方又一次對我國技術封鎖,甚至嘲弄。但是又一次激發了我國工程專家的聰明才智,摸索出一套技術創新,終于建成了這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藍海豚島展廳</p> <p class="ql-block">藍海豚島海景</p> <p class="ql-block">老同學橋島觀光</p> <p class="ql-block">老同學雙橋相聚</p> <p class="ql-block"> 對于港珠澳大橋最終采用單Y 方案,那時的深圳人有些憤懣,于是自力更生,促成了深中通道。如出一轍的橋隧結構使深中通道的技術運用更為成熟。深中海底隧道比港珠澳略長,沉管采用鋼殼混泥土制造,質量更好。斜拉橋跨度和高度都創下了世界之最。雖然整體長度不及港珠澳一半,但是寬了許多,通行體驗更好。迅猛發展的大灣區讓深中通道十分繁忙,經濟效益無可比擬。</p><p class="ql-block"> 雙橋輝映,珠聯璧合。歲月如金,只爭朝夕。零丁洋不再零丁,如今是沸騰的大海,大灣區賦予它嶄新的時代意義。你若再過零丁洋,無論是走海底、海面、還是大橋,都有千帆側伴、萬車同行。你會自豪地感嘆:</p><p class="ql-block"> 厲害了,我的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寫作于深圳梅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江区|
清新县|
和顺县|
志丹县|
黔西|
望江县|
苍溪县|
江达县|
临沭县|
江北区|
金川县|
台中县|
西藏|
山西省|
朔州市|
南汇区|
樟树市|
石首市|
怀化市|
田阳县|
翁源县|
嘉禾县|
河源市|
宜兴市|
洛浦县|
习水县|
孝感市|
乐清市|
张北县|
武功县|
耒阳市|
泉州市|
陵水|
涿州市|
兰州市|
九龙县|
胶州市|
翁源县|
本溪市|
昭苏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