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們從小學就開始讀的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信不少讀者都會被詩中“他鄉思故鄉”的無盡深情和悵惘所觸動和共鳴。然而,對詩意的理解,如“山東”在哪,“異鄉”又在哪,“佳節”指什么節,“兄弟”又是誰?許多人和我一樣,大抵是弄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九月九日,為何憶山東兄弟?</span></p><p class="ql-block">九月九日,乃是重陽節。在古代,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有著諸多的習俗,諸如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人們在這一天往往闔家團聚,登高祈福,驅邪避災。而年方十七的王維此時卻遠離家鄉,獨自一人身處長安和洛陽間謀前途。佳節的氛圍越是濃烈,那種形單影只的孤獨感便越是強烈。與家鄉親人團聚共享佳節的歡樂場景在腦海中不斷浮現,與眼前自己孤身漂泊的現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情此景下,對家鄉兄弟的思念之情便如潮水般涌上心頭,又怎能不憶及遠在家鄉的兄弟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山東”指哪里,“兄弟”又是誰?</span></p><p class="ql-block">詩中的“山東”并非現今我們所熟知的山東省。王維本太原祁人,后遷居于蒲(今山西永濟),蒲州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對于當時寄居長安、洛陽一帶的王維來說,因家鄉蒲州在華山以東,故稱“山東”,其實就是現在的山西。從詩意上看,無論“山東”指哪里,俱可以“家鄉”之意理解。</p><p class="ql-block">王維共有四個兄弟,分別是王縉、王繟、王纮、王紞。王維與二弟王縉關系最好,王縉詩名不如王維,但在政事方面,明顯勝于兄長,曾官至宰相。站在現在角度,詩中“兄弟”也可理解為家鄉的親朋好友,即兄弟妹和朋友。這些“兄弟”與王維一同成長,有著深厚的手足情誼。曾經一起度過的年少時光,那些嬉笑玩耍、相互扶持的日子,在王維遠離家鄉后,都成為了心中珍貴且溫暖的回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三、“異鄉”在哪,故鄉在哪里,“異客”又是誰?</span></p><p class="ql-block">王維15歲時就離家前往長安謀求發展,17歲寫本詩,22歲考中進士,詩中的“異鄉”大約是長安、洛陽一帶。王維年少時才華出眾,來到長安謀求發展,希望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樹。</p><p class="ql-block">王維故鄉據《辭源》載,“唐太原祁人”。據《辭海》載:“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舊唐書·王維傳》云:“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父處廉,終汾州司馬(今山西省吉縣),徙家于蒲,遂為河東人”。</p><p class="ql-block">“異客”本意指在異鄉做客,詩中就是王維自己了。此時他遠離家鄉,在繁華卻又陌生的長安,就如同一個過客。周圍的一切雖熱鬧喧囂,但于他而言,終究缺少了那份來自家鄉的熟悉與親切。他在這異鄉的土地上,沒有親人相伴,獨自面對生活的種種,佳節來臨之際,那份作為“異客”的孤獨與對故鄉的眷戀愈發濃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四、“佳節”指什么,“親”指山東的兄弟嗎?</span></p><p class="ql-block">有人說,詩中“佳節”明確指的就是重陽節。重陽節的特殊意義在于它是一個凝聚著家族情感、傳承著古老習俗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重視親人的團聚。筆者以為,“佳節”本意指美好的節日,泛指春節、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只是在重陽登高這個時節,戳中了少年詩人內心的軟弱,打動了讀者的淚點。</p><p class="ql-block">而詩中的“親”,狹義來講,確實主要是指那些遠在山東的兄弟。因為在平常日子里,王維或許還能將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暫時深埋心底,可一旦到了像重陽節這樣全家團聚的時刻,對與自己一同長大、有著血緣親情的兄弟們的思念便再也抑制不住。當然,從廣義上來說,這個“親”也涵蓋了故鄉所有的親眷,但兄弟間的情誼在此時無疑是最為凸顯的思念對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高處”是華山還是泰山,“少一人”少的誰?</span></p><p class="ql-block">關于詩中的“高處”,從“山東”所指的華山以東的地域范圍來看,這里的兄弟們登高之處或許是當地的一些山嶺,未必特指華山或者泰山,可理解為爬山或登高望遠即可。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高處是按照重陽節習俗前往登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而“少一人”,少的正是王維自己。他想象著兄弟們在那登高之處,遍插茱萸,盡情享受著佳節的歡樂氛圍,可唯獨少了自己這個本應和他們在一起的兄弟。這種想象中的場景對比,更加深了王維內心的孤獨與對兄弟們的思念之情,讓我們仿佛能看到王維在異鄉的角落里,望著遠方,眼中滿是惆悵與眷戀,為無法與兄弟們共度這重陽佳節而深感遺憾。</p><p class="ql-block">王維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以質樸而深情的文字,將異鄉游子在佳節時的思鄉念親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它不僅僅是王維個人情感的抒發,更是古往今來無數游子心聲的寫照,讓每一個在他鄉漂泊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那份屬于自己的鄉愁與對親人的深深眷戀。<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圖片來自網絡】</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河县|
巩留县|
滦南县|
巫山县|
来凤县|
辽阳市|
凤山县|
武穴市|
衡南县|
刚察县|
盘山县|
山西省|
凤台县|
武穴市|
灵璧县|
苍山县|
古丈县|
浠水县|
张家港市|
灵山县|
囊谦县|
石家庄市|
来安县|
石台县|
东至县|
柳林县|
内丘县|
固阳县|
安顺市|
西充县|
常宁市|
怀化市|
壶关县|
无极县|
定西市|
阜城县|
永州市|
宁武县|
新营市|
江口县|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