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只麻雀的啟示</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3日 </p><p class="ql-block"> ■彭建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些天,一段簡短的抖音視頻,如同靜謐湖泊中投下一顆石子,激起了我內心深處的漣漪,更激發了我對于生命、死亡以及二者間的深刻哲理的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視頻很簡單,一只躺在地上的麻雀,一段“一個人跳著孤單的舞步”的背景音樂,記錄了一只麻雀生命落幕的時刻。那顫抖的身體、凌亂的羽毛,映襯著它仰望天空的最后一瞥,那一眼中包含的是對自然法則的無聲順從,還是對過往生活的淡淡懷戀?背景音樂如泣如訴,仿佛是為這不起眼的靈魂奏響的安魂曲,讓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評論區里,眾多網友的感慨如同潮水般涌動,他們從這只小小的麻雀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折射出社會的某種現狀——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乃至于生命終點時的那一份孤獨與遺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人在搶、爭、吵,到最后像鳥一樣回歸自然,什么也帶不走。”這條評論,簡單卻犀利,它像是一把鋒利的刀,切割開了物質世界賦予我們的迷霧,讓我們看清了一個赤裸裸的現實:無論生前飛行多高多遠,擁有多少財富與地位,終究只能仍是塵歸塵,土歸土。在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則面前,萬物平等,逃不脫生老病死的魔咒。這不禁引人深思,正如這名網友在評論后發出的心靈叩問:“生命的意義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難道真的只是一場追逐與爭斗的旅程嗎?——至少我并不這樣認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時,我有感而發,忍不住在網友的評論下追加了一條評論:“生命的意義在于,活著的時候,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自由,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精彩,有自己的快樂!”我知道,生命的意義有很多且會因人而異,自己的這種感悟,或許僅算是對這個問題的一種個人認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實,蕓蕓世界中諸如這只麻雀的境遇,可以說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但是,在生活的喧囂與瑣碎中,我們常常被日常的洪流裹挾,忘記了停下腳步,審視那些看似平凡卻蘊含深意的瞬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于世,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其價值不在于長度,而在于深度與廣度。生活的質量并不總是由外在的成就來衡量,更多的時候是內心世界的豐富與滿足感在起作用。正如麻雀雖小,它的一生或許短暫且不起眼,但它依然在藍天下飛翔,在枝頭歌唱,盡情地享受著屬于自己的那份自由與快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不自覺地陷入比較與競爭的漩渦,忘記了傾聽內心的聲音,忽視了身邊簡單而又真實的幸福。生命的意義還在于愛與被愛,關懷與被關懷。否則,人與人之間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連接,便會被無情地斬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代文學家錢福提醒人們要珍惜當下,不要總是等待明天。在面對生活的不確定性時,我們更應該活在當下,把握今天。因為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無法預知哪個先來。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人生中有許多的事物不是我們所能準確把握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們可以把握今天,但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畏有所不畏。最為緊要的,就是珍惜眼前人,勇敢追求那些能夠觸動心靈深處的美好事物。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它們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給予我們生命的溫度和色彩。同時,也要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夢想與熱愛。正是這些追求,讓我們的生命變得豐富多彩,充滿無限的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似乎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僅僅關乎生死兩端,更在于過程中的體驗、感受與成長。正如那只麻雀雖然靜靜地離去,卻在短暫的一生中享受了被哺育與哺育的溫暖,體驗了自由自在飛翔的快樂,感受了生命的重量與輕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對于我們人類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時空里活出自我,留下有意義的痕跡,或許這只麻雀能給予我們一些啟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阳谷县|
嘉兴市|
罗山县|
漠河县|
高雄县|
泽库县|
昭苏县|
静宁县|
萍乡市|
榆林市|
丰顺县|
富裕县|
治多县|
绩溪县|
庆阳市|
博客|
荣成市|
淳化县|
象山县|
苍梧县|
辽阳市|
凭祥市|
郁南县|
班玛县|
和政县|
凌海市|
萍乡市|
平乐县|
兴海县|
景宁|
塘沽区|
教育|
平顺县|
隆尧县|
建湖县|
上栗县|
阿巴嘎旗|
三门县|
宜兴市|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