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萬榮到萬象是中國幫助老撾援建的雙車道高速公路,約一百公里左右。一路上我們幾乎看不到車輛,地陪告訴我們高速路收費,當地車輛寧肯走坑坑洼洼的土地也不走高速,省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0年日本為掠奪老撾木材修建的鋼架結構橋,至今仍在使用。</p><p class="ql-block">這條河稱“南俄河”,我們在船上吃過中午飯即開拔首都萬象。</p> <p class="ql-block">進入萬象,萬佛之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廣場前方是瀾滄王座像,后面是老撾最重要的寺廟“塔鑾寺”。</p> <p class="ql-block">瀾滄王是老撾的開國鼻祖,是他帶領云南西雙版納一帶的傣族人沿瀾滄江南下建立了瀾滄王國。</p><p class="ql-block">我當兵時曾學會了幾句傣語“儂(1)、雙(2)、塞(3)、色(4)、汗(5)、火(6)、折(7)、擺(8)、高(9)、西(10)。地陪說與老撾語基本差不多。此后我又說了一句“金考”,開車的老撾駕駛員也跟著說“金考”,說明他聽懂了,意:吃飯。以后每到下車吃飯時,他會對我說“金考”。傣語我僅懂幾句,半個世紀還沒忘記,那是我對青春銘心的記憶。以上啰啰嗦嗦的話,我只想印證老撾人的祖先曾是咱們中華民族的的一個民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鑾寺建于1566年,是老撾小乘佛教的佛事中心。這里每年都要舉行“塔鑾節”</p> <p class="ql-block">我們所在當日的明天是塔鑾節,僧人們忙著準備工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鑾寺旁是“臥佛寺”,規模大而有氣場。</p> <p class="ql-block">臥佛寺中的休息大廳。</p> <p class="ql-block">小乘佛教對男人要求一生必須剃度入寺廟三個月。另外寺廟與學校在一起,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剃度著僧服,學業完成后可還俗,成績好的也可留寺院。做為一個國家對小乘佛教是全民信仰。</p><p class="ql-block">大廳內的人均是從山區徒步趕來參加塔鑾節活動的僧侶及佛教徒,席地而眠足以說明他們非常幸苦!</p> <p class="ql-block">有備而來。</p> <p class="ql-block">充滿藝術的佛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這種類似的照片幾個寺廟都有。</p><p class="ql-block">釋迦牟尼本是印度教婆羅門教派的信徒,進山修行數年后出山,出山后疲憊不堪,村民見狀在當地釆用八種野果煮成粥,釋迦牟尼喝了以后在菩提樹下打坐即“頓悟”,一個新的教誕生即“佛教”。</p><p class="ql-block">菩提樹下打坐是對佛教誕生的紀敘。</p> <p class="ql-block">佛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撾國家地理標志“凱旋門”,為法國殖民時期修建。</p> <p class="ql-block">爬上樓頂需三十萬老撾幣、折算人民幣十元。</p><p class="ql-block">“高屋建瓴”,是攝影迫不及待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這個場景是萬象最美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最精華的地段。</p> <p class="ql-block">白色的建筑是主席府。</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凱旋門,光影熣燦。</p> <p class="ql-block">主席府是原法國殖民時期的巴洛克建筑。照片白、夜各一張可以看出非常清靜,夜間除裝飾燈,房間的燈一盞未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蒙寺原是瀾滄王王朝的宗廟。現是萬象香火最旺的寺廟,有母親廟之稱。</p> <p class="ql-block">寺里的僧人在誦經解惑。</p> <p class="ql-block">西蒙寺的佛教建筑別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萬佛公園座落在湄公河邊,河對岸是泰國。</p> <p class="ql-block">根據佛教故事,塑造的各種場景及人物,雖在露天環境里充滿蒼桑感,但人物形象仍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木佛館充滿神秘的魅力,不準拍照。地陪說用手機偷偷的拍一下也是可以滴。在地陪的“教唆”下我的行為終于被發現,講解員給予我兩次溫柔的“教育”。</p><p class="ql-block">藝術是沒有國界的,藝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應屬全人類共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說的話:老撾因地理位置的局限,雖落后但并不貧窮。20多萬平方公里自然資源豐富的土地,養育700余萬人口綽綽有余,土地房屋屬私人所有,加上豐富的原生態農產品,老撾人是衣食無憂的。此外佛教信仰的影響,老撾人的“欲”受到一定的節制。據與地陪的交談,普遍的老撾人很知足!</p> <p class="ql-block">需要糾正:下圖是旅游景點的一幅介紹圖,曾經的遠征軍流落此地。滇緬作戰的遠征軍分為兩個階段,結束時間是1945年年初,最后一支回國部隊是孫立人的新一軍。且所有參戰部隊都是成建制回到國內。</p><p class="ql-block">“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橫披“還我國藉”。這是1949年解放云南時,國民黨軍李彌部的殘兵涌入緬北、金三角,在金三角期間只有小部份國民黨殘兵進入老撾,大部份去了泰北美斯樂。后因協助泰國政府協助平叛了反政府武裝有功,才取得了泰國國藉。</p><p class="ql-block">去老撾的確實沒國藉,不知“還我國藉”何以為由,從何談其!</p> <p class="ql-block">作者:魏壽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p><p class="ql-block">中國老攝影家協會會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右玉县|
诸暨市|
阿克苏市|
邯郸县|
马边|
都江堰市|
土默特左旗|
林周县|
拉萨市|
云林县|
天台县|
丰县|
宁乡县|
阳朔县|
名山县|
宕昌县|
岳池县|
晋城|
沿河|
古浪县|
连平县|
监利县|
开封县|
调兵山市|
门头沟区|
景泰县|
札达县|
隆回县|
泰顺县|
图木舒克市|
桑日县|
新丰县|
枞阳县|
麦盖提县|
四川省|
南陵县|
新竹市|
治县。|
五台县|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