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朋友,你知道嗎?覃懷太行也有自己的紅軍隊伍!她誕生于92年前的沁濟暴動……</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沁濟暴動星火燎原92周年。92年前的今天,正是沁濟暴動紅軍英烈對敵斗爭最艱難的時刻。英雄壯舉跨越時空,依然激勵著今天的人們前行。為感恩英烈汲取力量,實地感觸革命先驅足跡,弘揚沁濟暴動精神,繼國慶攀登原大寨根據地之后,11月9日,自己又隨沁陽作家協會一行探訪了當年暴動經過的村莊:義莊區公所(資慶寺)、趙寨張氏祠堂 、 紫陵鎮政府沁陽第一個中共黨支部舊址(暴動策劃地) ,濟源東逯寨 、思禮(原武山)、勛掌、北社。先后聽取了當地同志的情況介紹,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意念之間仿佛時空穿越身臨其境,看到了當年暴動的硝煙,聽到了當年暴動的槍聲,被英烈們的堅定不屈、向死而生、英勇悲壯感動著、震撼著……覃懷英烈的形象高大著、高大著……如炬的目光注視著前方——因為沁濟暴動覃懷有了紅軍,因為沁濟暴動河內有了蘇維埃,因為沁濟暴動懷川燃起燎原星火,因為沁濟暴動我們后來有了好山河,從來飲水怎能不思源?金秋太行魅力神農,滿山遍野的紅葉??????伴著秀麗的群峰,是您、是您、是您……后來的我們仰望、仰望、仰望……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覃懷先驅英雄壯舉高大了太行、靈秀了沁濟,永遠回蕩在故土山水之間,英烈永生!我輩永傳承!</p> <p class="ql-block"> 重走當年暴動路,追尋英烈足跡,一些思考也油然而生。在全國各地普遍注重紅色傳承的今天,真切地感到我們沁濟兩地后人對沁濟暴動英雄壯舉的知恩感恩、追思追憶,對沁濟暴動精神的珍視挖掘、宣傳光大還有很多欠賬。有些地方幾乎等于空白,只當英雄沒有來過,更別說有人記起英烈曾經在此為了今天的我們浴血奮戰、流血犧牲,真的于基本的人性不應該是這樣,背后的原由究竟怎樣不得不令人探尋。同時,看到有個別記述版面關于暴動的簡介不夠嚴謹。經過甄別,關于暴動首先在義莊打響的介紹,“總支領導率黨團員和青年農民里應外合沖進義莊區公所和敵團部,制服反動職員,收編整合團丁,宣布暴動開始,成立晉豫邊紅軍游擊隊”是比“領導國民黨沁陽六區自衛隊及部分黨團員骨干首義義莊,成立豫晉邊紅軍游擊隊第四大隊”更準確的敘述,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這是我們今后進行與黨史革命史有關的各類活動或創作時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英烈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壯烈史篇,我們后來者只有懷著十二分的敬畏,來不得半點疏忽,或想當然的主觀推斷,讓英烈蒙塵。我們只有掌握充足的史料,進行認真的比對、佐證、分析,才能做出相對客觀的判斷,嚴謹的態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拿命換我們今天的英烈,才能真正做對一些傳承弘揚之事。永遠敬仰英烈,做英烈精神的傳播者。</p><p class="ql-block"> 美麗的南太行,壯麗的好山河,英雄的覃懷兒女,皆因您們而驕傲!</p> <p class="ql-block"> 沁濟暴動背景及經過大事記 </p><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日本關東軍發動侵華“九·一八奉天事變”;同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p><p class="ql-block"> 1932年初,日本為了轉移“九·一八事變”國際視線,蓄意發動“一·二八”上海事變;南京危在旦夕,國民政府隨臨時遷都洛陽。</p><p class="ql-block"> 3月,在中共河南省委直接領導下,中共沁陽第一個黨支部在紫陵開化寺成立,郭大佛任書記,黨員12人;同月,省委指示濟源縣委發動武裝起義開辟晉豫邊蘇區,黨繼新等在黃背坪組建“濟源縣游擊隊”。4月,因起義計劃泄密,遭敵大舉圍剿,黃背坪起義失敗。5月,省委再次制訂“豫北西區游擊戰爭計劃”,開辟紅軍游擊區;同月,沁陽黨組織領導了沁師學潮。</p><p class="ql-block"> 5月,蔣介石先后在開封、洛陽召開軍事會議,企圖將河南變成“圍剿”鄂豫皖蘇區的戰略基地。6月,省委制定“豫晉邊游擊戰爭計劃”,決定在沁陽、濟源一帶開展游擊戰爭,配合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和創建北方蘇區。沁、濟兩縣黨組織在紫陵開化寺組建沁濟(邊)臨時黨總支,黨繼新任書記,苗既平任副書記,郭大佛任軍事委員。省委特派員張振亞主持召開“石河會議”,決定中秋節在沿太行山一帶舉行武裝暴動。</p><p class="ql-block"> 此后,為了做好斗爭準備,黨組織在開化寺舉辦了暑期讀書會,進行秘密的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并成立了貧農團。不久,省委因叛徒告密遭到破壞,各地黨組織相繼遭到重創,全省陷于白色恐怖。我沁濟黨組織沒有退卻,毅然決定提前暴動。</p><p class="ql-block">9月5日,黨總支在紫陵召開沁濟暴動預備會,決定9月6日晚上暴動首先在義莊舉行。</p><p class="ql-block"> 9月6日夜,總支領導率黨員和10多名青年農民直奔義莊區公所,7日凌晨與地下黨員郭舜仁里應外合,制服了反動職員,收編整合了敵團部團丁,“晉豫邊紅軍游擊隊成立”,隨即沿太行山西進。7日拂曉到達紫陵,黨繼新向群眾演講,郭大佛當眾燒毀自家賬簿、地契;中午行至東逯寨,解除地主武裝,開倉放糧,分發財物,救濟窮人。國民黨反動派大為震驚,很快集中兵力向逯寨合圍,我游擊隊迅速向村北山上轉移,召開會議渡河西進,黨繼新等5人渡河偵察,西行35公里到達辛莊村。</p><p class="ql-block"> 9日下午,游擊隊奇襲武山區公所,乘勢北上勛掌、北社等地,有50多名青年農民加入紅軍,隊伍迅速擴大。黨總支在二仙廟整編隊伍成立豫晉邊區紅軍游擊總隊,沁陽方面為第四大隊,濟源方面為第七大隊。此后,為避敵鋒芒,保存實力,隊伍分頭轉移至豫晉邊太行山區原大寨。</p><p class="ql-block"> 9月16日,敵人數百人進攻原大寨,游擊隊數次將敵擊退。戰士們晝伏夜出,經常下山到勛掌、北社、史寨、宋寨、竹園一帶開展游擊活動,很快發展到百余人,游擊區也擴大到方圓百余里。10月,紅軍游擊隊召開領導人會議,決定以原大寨為根據地,開辟方圓百里的紅色游擊區,并成立了以豫晉邊蘇維埃政府。10月底,黨繼新到省委匯報工作返回途中,在濟源水運村后坡被捕,是游擊隊的重大損失。</p><p class="ql-block"> 11月19日,反動武裝千余人進攻原大寨。游擊隊三戰三捷。12月上旬,敵人又兵分兩路發起大規模“圍剿”,同時在山西方向切斷游擊隊后路。敵人先攻破金爐峰,接著又切斷“三棵樹腰”、仙人橋等戰略要地。游擊隊腹背受敵,寡不敵眾,終至失守,部分隊員跳崖突圍。至此,聲震豫晉,歷時106天的沁濟暴動豫晉邊紅軍游擊戰爭悲壯謝幕。這次暴動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游擊隊在豫晉邊人民群眾中的政治影響,對國民黨圍剿鄂豫皖蘇區起到了一定的牽制作用,在中國革命戰爭史冊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9日沁陽作家協會一行追尋沁濟暴動紅軍英烈足跡,重走當年紅軍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河南省|
通河县|
牡丹江市|
永济市|
长沙市|
建德市|
山东|
清丰县|
盐津县|
石林|
团风县|
称多县|
沛县|
上犹县|
綦江县|
长宁县|
昂仁县|
洛南县|
太原市|
四平市|
泰兴市|
涞源县|
松桃|
临城县|
甘孜|
清涧县|
攀枝花市|
仲巴县|
宜昌市|
兖州市|
宣恩县|
尚志市|
鸡泽县|
青川县|
汝州市|
阜新市|
繁峙县|
屯门区|
曲水县|
资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