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金秋十月江蘇、山東、遼寧等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記(之二)</span></p><p class="ql-block"> 徐州和滕州之行,見聞豐盛、精彩紛呈,拉開了我們此行的序幕。原本還想去沛縣劉邦故里和宿遷項王故里看看的,因諸多情況而放棄。我們此番的主題,重中之重是登泰山。</p><p class="ql-block"> 我國的五嶽名山是:西嶽華山、北嶽恒山、南嶽衡山、東嶽泰山和中嶽嵩山,“五嶽”又以泰山為尊,故歷代帝王也多以奔往泰山去封禪祭拜為榮。</p><p class="ql-block"> 五嶽中,我以前去游過西岳華山(陜西)、北岳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和中岳嵩山(河南),至于登東岳泰山(山東)則一直沒有機會。有生之年能了卻這一夙愿,幸甚。</p> <p class="ql-block"> (一)、暢游泰山</p> <p class="ql-block"> 下得火車,落實住宿和就歺后,旋即乘夜探尋上山道路。方知當日舉辦的泰山封禪祭拜大典已完畢,趕緊補拍得幾張尚未拆卸的場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 已屬古稀之年的我們,不宜再逞匹夫之勇,量力而行,選擇乘坐擺渡車和纜車上山,既省時又省力,則是明智之舉。</p> <p class="ql-block"> 南天門,古稱“天門關”,元中統五年(1264年)道士張志純創建,為泰山標志性建筑。人云:天上、人間之區別,以南天門為界。</p> <p class="ql-block">徒步攀登,放眼望去,還是大有人在的。</p> <p class="ql-block">泰山天梯?</p> <p class="ql-block"> “仙人橋”,為泰山奇特景觀之一、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作。因崖壁崩塌堆集,由三塊巨石巧妙銜接相連而成。</p> <p class="ql-block"> 沿途,帝王將相和文人雅士題寫的眾多摩崖石刻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 一石突兀面北,被稱為“泰山拱北石”。</p><p class="ql-block"> 由此聯想到,在廣東珠海與澳門間有一著名關口也稱“拱北”,最早是由葡萄牙殖民者于1887年設立,并取當地標志性建筑拱橋的“拱”字和北嶺的“北”字組合而命名的。至于還有沒有暗喻,就不得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 在泰山頂上,遇見一貴陽游客,聽見我們以鄉音交談,也湊過來搭訕。他只身駕車沿國境線和海岸線旅游,從南到北,外出已有兩月。攀談之余,還給我們三人拍下這張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 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他題字的石塊很特別,正面題寫的“御霜”二字,背面看則神似馬頭。</p> <p class="ql-block"> 泰山,又稱“岱山”,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米。享有“五岳獨尊”、“天下第一山”美譽。“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安則四海皆安”。</p> <p class="ql-block"> 碧霞祠,舊稱“昭真祠”,始建于宋代,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其建筑群氣勢恢宏,為高山建筑杰作。</p><p class="ql-block"> 到此正逢碧霞祠有祭祀活動并向游客發放供品,還幸領到兩枚供果。</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下得泰山,即乘高鐵到章丘。</p><p class="ql-block"> 我同學的祖貫山東章丘,既然來到章丘,怎么也要去老家走走吧。<span style="font-size:18px;">親人相聚,其樂融融,自不待言。他</span>們的熱情款待、安排細致入微,吃、住、游的所有費用均不要我們開支,還專程駕車陪同和引導我們到濟南、章丘各處游覽(濟南的大明湖、趵突泉、五龍潭等;章丘的明水古城、李清照故居和梅花泉、百脈泉、墨泉、龍山文化遺址和博物館、朱家峪古村落和闖關東文化展等)。如此盛情,令人感動不已、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 (二)、濟南及章丘區游覽</p><p class="ql-block"> 1.游濟南大明湖、趵突泉等。濟南,素有“泉城美譽”,泉、河、湖、城融為一體,呈現出“家家泉水、戶戶垂柳、清泉石上流”的綺麗景致,最富盛名的有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和珍珠泉四大泉群。</p><p class="ql-block"> 章丘早稱陽丘、高唐等名,隋文帝(公元596年)改名為章丘沿用至今;章丘歷史名人眾多,有王莽、曹操、房玄齡、蘇軾、李清照、蒲松齡等;章丘的“龍山文化”以精美的黑陶為主,將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千余年;章丘的著名地方特產有二:一是大蔥、二是鐵鍋。章丘原屬濟南的一個縣級市,現改劃為章丘區,修建有三條數十公里長的專屬大道,使章丘與濟南聯為一體、交通更為通暢。</p> <p class="ql-block"> “超然樓”為山東四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另三座為煙臺蓬萊閣、聊城光岳樓、濟寧太白樓)。原來的超然樓歷經戰火災澇,已蕩然無存。現重建的超然樓,已成為濟南的新八景之一,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樓”。</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碧波蕩漾、湖光水色綺麗。</p> <p class="ql-block">五龍潭--濟南著名的泉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乘游船觀賞泉城濟南水上風光。</p> <p class="ql-block">2.參觀中共山東省委機關舊址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紅念館前的“美銘廣場”矗立著中共一大代表王藎美和鄧恩銘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出席“中共一大”的全體代表。</p> <p class="ql-block"> 鄧恩銘(1901--1931年),貴州荔波人,中共一大代表,中共最早的山東省委書記,時年30歲英勇就義。</p> <p class="ql-block"> 《共產黨宣言》最早由中華同盟會員朱執信翻譯成漢語、并由日本傳入我國的。</p> <p class="ql-block"> 3.章丘“明水古城”,始建于唐朝,宋元時期成為章丘的四大名鎮之一,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城內外可乘扁舟穿梭游蕩,又有青磚黛瓦、山泉河湖、商鋪坊間、百脈泉群、亭臺樓閣、廟宇大院等,已成為泉城濟南的又一新地標和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搖櫓乘船可入明水古城。</p> <p class="ql-block">老字號“瑞蚨祥”</p> <p class="ql-block"> 4.李清照故居。李清照,又號易安居士,山東章丘人,宋代杰出詞人,她開創了婉約派先河,被人們尊其為“一代詞宗”。</p><p class="ql-block"> 故居內有漱玉堂、海棠軒、易安樓和梅花泉、漱玉泉等,風景綺麗雅致。</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故居內的“梅花泉”,五股泉水涌出,狀若梅花,故名。</p> <p class="ql-block"> 龍泉古寺內的“百脈泉”,似乎因處于寺廟清靜之地、受佛祖感化的緣故,上百個泉眼出水均悄無聲息地、如串串珍珠般平靜涌出;而與寺廟一墻之隔的“墨泉”和“金鏡泉”,則泉涌澎湃、聲震如雷、水勢浩浩,猶如一條小河般流淌不息。兩相比較,反差極大,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墨泉”,因泉孔黝深,水色蒼蒼如墨而得名。泉水噴涌、水勢浩大,有“一泉成河”之美譽,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p><p class="ql-block"> 觀罷濟南頗負盛名的濟南趵突泉和章丘的梅花泉、金鏡泉、墨泉等,想到有“趵突泉為魁、章丘泉為冠”的說法,但兩相比較,感覺章丘的泉涌更為吸人眼球、景觀也更勝一籌。</p> <p class="ql-block">5.龍山文化</p> <p class="ql-block">“龍山文化”的城子崖遺址發掘現場。</p> <p class="ql-block"> 正好今晚央視9頻道開播關于城子崖考古發掘成果的系列節目,進一步證實和肯定了“龍山文化”的重要意義及重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 6.值得提及的章丘地方特產:</p><p class="ql-block"> 一是大蔥,種植歷史已有500余年,章丘大蔥的特點有四,即:“高、長、脆、甜”,是為植物菜類之“珍品”,據傳還有一根大蔥“制霸”全球之說;</p><p class="ql-block"> 二是鐵鍋,章丘在春秋時期就有冶鐵業,到唐朝有志書記載“唐時鐵器章丘最盛”。章丘鐵鍋經冷鍛、熱鍛12道工序,歷千余度高溫和數萬次手工錘打成型。鐵鍋亮如明鏡,天然無涂層、省油不粘鍋。</p><p class="ql-block"> 章丘的這兩個產品極具特色,均列入地方標志性產品予以保護,為此央視還作了專門報道。</p> <p class="ql-block"> 2004年的章丘“蔥王”,高達2.68米,進入世界吉尼斯紀錄。</p> <p class="ql-block"> 還有魯菜的烹調也極有特色。這道黃河鯉魚,即便上桌,仍不失魚躍龍門姿態,頗具視覺沖擊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通化县|
五华县|
三台县|
土默特右旗|
武定县|
内黄县|
抚顺县|
深水埗区|
丹凤县|
涞源县|
常山县|
华亭县|
新营市|
台中县|
大荔县|
民和|
陆丰市|
呈贡县|
义乌市|
海晏县|
乌海市|
华坪县|
周口市|
马边|
淅川县|
澳门|
太湖县|
马公市|
海宁市|
柘荣县|
黄石市|
成安县|
凯里市|
清徐县|
西丰县|
上犹县|
绥棱县|
运城市|
黎平县|
滕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