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里漓江,像一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峰巒之間。漓江從冠巖下來,峰回路轉,流經到了這奇峰削壁處。這就是漓江陽朔段著名的半邊奇渡。</p><p class="ql-block">半邊渡有多久歷史了?這里一位80多歲的老人說,自記事起,自己的祖輩就乘這渡船去對岸趕圩。</p><p class="ql-block">一片仙境里居住著的一眾尋常人家。他們的先民,過著半漁半農的生活,農時耕種農田,閑時下河打漁,現在村里人在種田的同時,搞起了旅游。</p><p class="ql-block">半邊渡,是附近村民的習慣叫法,實際上是個呈三角形的三邊渡。說它是奇渡,因為它是:“一江兩岸三碼頭”的渡口。</p> <p class="ql-block">半邊渡西岸有上下兩個碼頭。下碼頭位于桃園村漓江岸邊,與上碼頭相距 約200米,這200米 是刀削似的石壁,山下無路可走。山北面一帶的村民要想來楊堤,就從上碼頭乘渡船至下碼頭,再步行去楊堤。</p><p class="ql-block">半邊渡的東岸是浪洲村,是個幾百號人的大村子。舊時就有陸路通往草坪,但村民都習慣乘渡船去楊堤鄉府,或趕圩或辦事或玩耍。而西岸一帶村民想用農產品換錢,也過渡經浪洲村前往草坪。</p><p class="ql-block">一艘渡船就這樣在三個碼頭間來回穿梭,這在舊時,就是三地人與外界交流的主要渠道。</p><p class="ql-block">從上碼頭到下碼頭,雖說只有200米,但如果沒有渡船的話,行人則需要翻過眼前這座高高的山。現今村子里老一輩人還記得當年的口頭禪:“有錢就過半邊渡,無錢就得爬山路”。這是當年附近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舊時的渡口不是官辦義渡,船工需收取小額費用以維持生計。就這么小額的費用,也有人拿不出,于是只得爬山路。</p><p class="ql-block">說是半邊渡實為三邊渡的渡口,幾百年來,從未因行人少而停歇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木船壞了,市場上賣不到木船,便換成了機動鐵制渡船。再后,鄉政府接管了現役渡船,村民們不用再支付渡船費用了。“無錢就得爬山路”的口頭禪,成了遙遠的過去。</p><p class="ql-block">近些年,農村陸路交通大發展,更多的村里人開上了小汽車,盡管如此,依靠渡船外行的人仍大有人在。有車輛的人索性把車停在渡口,方便下了渡船后使用。</p><p class="ql-block">隨著陽朔旅游的發展,鄉政府在桃園下碼頭新建了大型停車場,專門接待慕名而來的旅游者。相信未來的半邊渡成為真正的三邊渡,三個渡口成為生活、工作、旅游的三部交響曲。</p> <p class="ql-block">圖文//詩酒田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县|
阿拉善盟|
长海县|
武隆县|
咸阳市|
南昌县|
南涧|
华宁县|
固始县|
潜山县|
科尔|
长垣县|
蒙自县|
乡宁县|
固始县|
泰宁县|
武穴市|
元谋县|
河东区|
新巴尔虎右旗|
安新县|
龙泉市|
全南县|
长沙县|
巫溪县|
南澳县|
重庆市|
镇沅|
泽普县|
花莲市|
花莲县|
兴安县|
冷水江市|
红原县|
南川市|
桐柏县|
京山县|
林州市|
沂南县|
来宾市|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