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提起《老三屆》,五十歲以上的人沒有不知道他們的身份的:他們是共和國的第一代長子。他們出生在戰亂年代,成長在困難時期。他們從小到大受的是毛澤東思想的教育,因此在共和國政治上極為動蕩的特殊年代里,也就自然而然甚至心甘情愿地投入了自己的全部忠誠。當時他們都是在校的高中生,一個個十八、九歲的年齡,正處于青春興旺時期,因此,作為中國的老三屆,更是被革命激情猛烈燃燒的一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然,他們的一生也是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曲折與磨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這一切都早已過去了。今天我想要說的是他們的現在,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即進入耳順之年以后的老三屆們,又是在怎樣抒寫自己的余生篇章呢?</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我們應感謝互聯網時代的來臨!</span>有了網絡,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任意交流。</p><p class="ql-block"> 從 2014 年開始,一部分學友們都擁有了智能手機。同年 11月 20 日由六八屆的朱靜芬學友發起建立了第一個微信群。這個群的名字起得特別棒:《老三屆》!特有號召力和凝聚力。有了這個群之后,分散在天南地北的學友們便紛紛加盟。在這個群里,大家就像回到自己的老家一樣,回憶過去、傳播新聞、談天論地、曬歌唱、曬各種小制作等,每天歡呼雀躍、快樂至極。</p><p class="ql-block"> 經歷、友誼天天感應著我們的神經,亢奮著我們的精神,以至于使得幾位思維特活躍的學友脫口就來上幾句順口溜。</p><p class="ql-block"> 后經一位懂詩詞的學友傅法軒的點撥指導,大家便又很快的學會了按古風的原則要領說順口溜。這在我們老三屆群統稱為“詩溜”。</p><p class="ql-block"> 參與聊天的學友越來越多,有時竟形成了詩溜對話的局面。一旦要趕到某一個共同的結點上,那么整整一個白天或一個夜晚,幾十首詩溜如同飄落的花瓣一般,異彩紛呈,好不熱鬧!</p><p class="ql-block"> 快樂與激情不斷引發著同學們的創作靈感,如同少數民族對山歌一般,詩溜對話聊天竟然成了潢高老三屆群一道獨特的風景。</p><p class="ql-block"> 這種充滿詩意、蓬勃興旺的美好時光一直持續到現在。僅從 2015 年的清明到 2016 年的國慶,平均下來,群里每天詩溜的出現至少達 5 人次。那么兩年下來,保守的估計也有3千多首。</p><p class="ql-block"> 話題是靈活的、即興的、有時甚至也是荒誕無稽的。只要你參與,只要你快樂,每個人都是詩人。因此常常是下里巴人與陽春白雪同臺媲美,幽默詼諧與莊嚴正經遙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對于主題比較鮮明,詩溜涌現又比較多的聊天內容,蓮子我都會在當天的夜晚突擊整理出來,第二天以專題報道的形式發布到群里,以便學友們收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從來沒有任何的彩排,一切都是即興發揮。大家就是個玩、就是圖個樂呵。</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逐漸卸下人生重擔之后的老三屆學友們最為自由開心的日子。因為只有在這里我們才能找回年輕時代的感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過去的一切苦澀,如今都成了快樂的話題。不管誰來到群里都會被一陣陣詩溜對侃的氣氛洗去幾十年行程的疲憊,身心即刻變得年輕快樂。</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本人就是一個六六屆。從 1966 到 2018 五十余年間,凡是老三屆的所有主要歷史角色我基本上都攤上了。我和我所有的學友一樣,無不飽經歲月的風雨滄桑和人生的酸甜苦辣!因此我的老三屆情結也特別的深。我從不忍心讓每一次難得的聚會及詩溜大會戰失去它應有的記憶和絢麗的光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 1998 年 11 月 8 號潢高老三屆舉行“上山下鄉三十周年”聚會開始,到 2009 年 6 月我們同班同學去焦作云臺山訪友旅游,再到 2018 年 10 月“離校暨上山下鄉 50 周年聚會”的舉行,我就在不斷地為一次次聚會活動制作紀念品。比如:寫解說詞、制光碟、美篇、動感相冊、彩色視頻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歲月漫漫,不忘追求;與時俱進,亦苦亦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當我回憶或撫摸那些凝結著自己心血與智慧的精美紀念品時,眼前仿佛呈現出無數閃光的珠貝。</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b><span style="font-size:20px;">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喜歡鉆研那些小制作。為了搞定它們,為了達到一定的完美,我常常是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在我的《歲月如歌》和《歲月漫漫》兩本書中,我把自己過去十幾年的一些詩溜、散文和小制作慢慢收集整理起來,為的是給我和我的老三屆們留下一點點美好的回味。盡我所能,隨之安然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個冬季以來,我猶如跋涉在即看不到頭又看不到尾的白茫茫的海灘上,硬是兩眼不眨地低頭尋找著我所需要的各種珠貝,每一顆珠貝都象征著我的一種記憶或一種向往。這幾年我在老三屆群里留下的詩歌作品太多太多了!它們就像撒落在千里海岸上的顆顆小珠貝。我一邊走,一邊瞅,一邊拾著。餓了,就隨便湊合吃一點;累了、眼睛疲勞了,就倒在海灘上蒙一會兒。面對空無人及的大海,我常常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弱小與凄涼!但是再仰望綢緞般的藍天白云時,我又覺得我的心胸一下子變得很寬廣、很柔軟。于是走走歇歇、挑挑揀揀、堅持再堅持,就這樣我在海南又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天。</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拙作“歲月漫漫”僅能作為《潢高老三屆》群聊生活中的一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真是一場奇妙的旅行。沒想到離校五十多年后我們老三屆的學友們還能如此相遇,并且能夠共同編織出一幅又一幅多彩的夕陽生活畫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潢高老三屆群”十年生活的主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相信再過幾年之后,一些激情的畫面也好,一些平平常常的瑣碎小事也罷,都會像朵朵美麗的浪花,蕩漾著我們的心海里,并化作一腔的豁達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慢觀天外云卷云舒。” 此生足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蓮 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作:2020.03.0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修改:2024.11.10</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美篇作者:蓮 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2024.11.20</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江市|
防城港市|
新民市|
合水县|
奉贤区|
凤庆县|
广饶县|
鸡东县|
海晏县|
封丘县|
保定市|
应城市|
彰化县|
浦城县|
互助|
无棣县|
葵青区|
全南县|
宣城市|
民勤县|
乌兰察布市|
玉田县|
泗阳县|
本溪市|
上犹县|
鄂托克前旗|
英德市|
虞城县|
平江县|
虎林市|
冕宁县|
英山县|
枞阳县|
家居|
九龙坡区|
五莲县|
呼和浩特市|
牙克石市|
河东区|
庆安县|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