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湘西的十八洞村位于花垣縣雙龍鎮(zhèn)、被云貴高原的群山環(huán)繞,海拔制高點1053米,所以進(jìn)入村寨,我們下了自己的商務(wù)車,還得坐景區(qū)景觀車?yán)@盤山公路到達(dá)十八洞村。可見十年前沒有修建公路,處在深山里的山民幾乎是與世隔絕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2013年11月3日,習(xí)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梨子寨,首次提出“精準(zhǔn)扶貧”。?</p><p class="ql-block">由此十年間地瘠民貧、勤勞質(zhì)樸的山區(qū)鄉(xiāng)民蹚出了一條從脫貧到振興之路。</p><p class="ql-block">湘西十八洞村的“蝶變”故事,刻畫在青山綠水間,也映照出山區(qū)鄉(xiāng)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這是十八洞村梨子寨屋后面最高最大一顆梨子樹。</p> <p class="ql-block">穿過這個屋后面,便是鄉(xiāng)民精準(zhǔn)扶貧坪廣場。</p> <p class="ql-block">走進(jìn)十八洞村梨子寨,看到土家族苗族鄉(xiāng)民一棟棟古樸的民宅中有不少辦起了農(nóng)家樂,家門口擺攤賣自家種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臘肉、水果等,淳樸善良的老人見到我們就打招呼,一臉笑容,看得出身處深山老林的鄉(xiāng)民生活還是很安逸的。</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這次湘西秘境八天深度游,山區(qū)的天氣是相當(dāng)?shù)膸兔α耍昂蠖际乔缣旎蜿幪欤挥械搅说谖逄?0月13日游覽湘西古丈紅石林時,山區(qū)的天終于憋不住下起了中到大雨 。</p><p class="ql-block">但對湘西古丈地質(zhì)奇觀的紅石林一探究竟的興趣,大雨沒能擋住我們游覽的腳步,我們冒雨撐傘走進(jìn)了紅石林景區(q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湘西?紅石林是在?寒武紀(jì)形成的,石林整體色彩晴雨晨昏有別,大晴天呈紅褐色,雨天呈黑褐色,陰轉(zhuǎn)褐紅。石柱高大密集,遠(yuǎn)觀高聳層疊,近觀造型各異,氣勢逼人,被譽為“四億五千萬年前的海底地質(zhì)奇觀”。景區(qū)占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紅石林的形成是5億年前海底沉積了豐富的碳酸鹽物質(zhì),經(jīng)過地殼運動和侵蝕、溶蝕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紅石林奇觀。景區(qū)內(nèi)的石峰林立,萬峰迭嶂,展現(xiàn)了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被稱為“?紅石林博物館”,2005年被授予國家地質(zhì)公園稱號,今天我們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讓我們敬畏這天地之力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雨中游紅石林景區(qū),也別有情趣看到了它融褐、秀、峻、奇、絕、古于一身,堪稱天下奇觀。石林中還有峽谷、溪流、清泉、翠綠的草坪,以及各色的花草,相互映襯,相得益彰。石林曲徑通幽,一步一景,美不勝收,宛若清麗優(yōu)雅的天然園林,更似一幅淡墨清新的美麗山水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紅石林天池,盡管雨越下越大,渾身上下都淋濕了,我們還是戀戀不舍一一在天池邊留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永順縣不二門森林公園是湘西自治州永順縣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縣城南1.5公里的猛洞河畔,面積30平方公里。公園以石奇、不二石門、石刻、溫泉、佛教寺廟、觀音朝拜等景觀聞名遐邇。因為雨下的太大,我們只游覽了公園內(nèi)具特色的不二石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二石門,取自佛家“不二法門”之意,清乾隆三十四年觀音廟建成,從此不二門成為湖南省著名的佛教勝地。“不二門”如斧斫神劈,石林天成,壁開如屏,行走于喀斯特石塊之間,見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眾多摩崖石刻,歷經(jīng)風(fēng)雨洗禮,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與文化的積淀。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剿匪記”曾在此取景拍攝,更為此增添了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不二石門摩崖石刻群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是不二門的核心景區(qū),石壁高聳,天門洞開,鬼斧神工,蔚為壯觀!完好無損保存下來的摩崖石刻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古今名人題字最醒目的是沈從文先生78歲時手書題壁“石門天鑿”,清雋飄逸,此外如“海上飛來”“別有天地”“神石奪奇”“慈航普渡”“到此人皆佛,同來我亦仙”等皆筆力遒勁、蔚為可觀,清光緒庚辰探花景元題寫的連體文字“山青海岸”更耐人尋味。</p> <p class="ql-block">這些默默無語摩崖石刻猶如一部寶典秘笈,風(fēng)姿猶存,無聲勝有聲,用其形體語言訴說著不二門摩崖石刻的神奇魅力。</p><p class="ql-block"> 古今文人騷客崇尚自然,敬畏自然,觸摸親擁與山石對話,將靈感才情烙印在天然巖石肌理上,表達(dá)其虔誠篤信。</p> <p class="ql-block">10月14日是湘西秘境深度游最后一天,上午游覽張家界七星山森林公園。?七星山位于張家界永定區(qū)大坪鎮(zhèn),處于天門山、熊璧山、崇山三山之間,最高海拔達(dá)1528米,比張家界著名的?天門山還要高出10米。七星山頂為形似啞鈴狀分布的巨型丘陵臺地,平均海拔1400米,山頂臺地面積約為32平方公里,面積約為天門山頂面積的10倍,是澧水和沅水的分水嶺。</p><p class="ql-block">臺地上有一個自然村落,住著百十號人家,但一直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直到2018年七星山搞旅游開發(fā)建設(shè),將山民們安置到山下生活,現(xiàn)在山上還留有三戶人家。</p><p class="ql-block">臺地上有較高山峰7座,呈北斗七星分布,因此山如天象得名七星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車到景區(qū),先坐景觀車,再坐索道上山。</p><p class="ql-block">七星山索道2022年元月才開始運行,索道全長2003米,落差708米,從下站到上站只需七、八分鐘。可坐八人的廂式索道運行感覺很平穩(wěn),四周是七星山大峽谷萬仞壁立,腳下是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溪水,猶如騰云駕霧一般,很快就到了山上~七星山天界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坐在廂式索道高空為三位老帥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乘坐索道抵達(dá)七星山天界小鎮(zhèn),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依山而建的一排排小木屋。醒目的三角形屋頂,木色的建筑,和青山綠樹十分相宜。</p> <p class="ql-block">在天界小鎮(zhèn)還不能邂逅一場云端之旅,必須再上一個平臺到達(dá)“空中之城”1520米處 或最后的極限“空中之眼”,才能看到七星山最美的景色。</p><p class="ql-block">而到達(dá)空中之城有兩個途徑:一是步行半個多小時走臺階路;二是乘坐1000米長的高速軌管滑道,只要3分鐘就能到達(dá),每人往返80元。我和張超剛選擇后者,一方面省體力,再則也體驗一下高速軌管滑道的滋味。確實非常快速 ,特別在幾個轉(zhuǎn)彎處有點驚險刺激。</p> <p class="ql-block">張超剛站立的背后就是空中之城,360℃觀賞遠(yuǎn)處的云海,近處的七星山懸崖峭壁,層巒疊嶂及張家界市容市貌。</p> <p class="ql-block">站在空中之城觀景臺上,心情不免有些陣陣激動,此時此刻渺小的我似乎站在云端,將浩海無垠、翻滾不息的云海、與披上云霧白紗的大峽谷群山疊翠、猶如刀削一般垂直挺拔的懸崖峭壁,萬仞壁立的雄偉壯觀的自然景觀一覽無遺。</p><p class="ql-block">這活脫脫一幅天然的雄奇峻險、優(yōu)美無比的山水墨彩畫卷盡收眼底。我被這份自然景觀既精致又狂野多變的美震撼了,拿手機(jī)連連拍攝,流連往返。</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站在下面木棧道上觀賞的少女在我的鏡頭里為濃墨重彩的山水畫增添了一道靚麗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邂逅一場云端之旅讓我有機(jī)會與云海群山疊峰懸崖峭壁同框留念。</p> <p class="ql-block">“空中之眼”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七十二奇樓景區(qū)位于張家界武陵山大道,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分為天宮奇樓、煙火老街、七十二奇寨三大板塊,被譽為“張家界文化地標(biāo)”和“夜經(jīng)濟(jì)新引擎”。</p><p class="ql-block">七十二奇樓不僅是張家界的標(biāo)志性建筑,還于2019年成功申報吉尼斯世界紀(jì)錄,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吊腳樓形態(tài)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十二奇樓建筑造型奇特,中央鏤空門洞高38米,寬28米,進(jìn)深21米,與千米之外的天門洞形成“雙洞互視”,古建專家采用拆舊還舊、修古復(fù)古的手法,將十八棟原汁原味的湘西土家族沖天吊腳樓懸掛在門洞兩側(cè),生動重現(xiàn)湘西“九弓十八寨七十二奇樓”的神秘傳說,并兼顧了民國十里洋場上海的建筑元素。這里熱鬧的是夜晚,燈火輝煌,各種美食演出,七十二奇樓更是大放異彩。</p><p class="ql-block">對七十二奇樓設(shè)計者煞費苦心設(shè)計了一個與天門洞相呼應(yīng)的大型窗洞。整個主樓又像土家族的大山一樣,山上還有很多小建筑,那是土家族的小木屋和吊腳樓,層層疊疊,生長在大山之中。大山之下的這些灣街,是人間的七十二行業(yè),千姿百態(tài),熱鬧非凡。而大山之上的這些“小建筑”層層疊疊的是“七十二”重飛檐,它們在天際間隱約可見。非常有創(chuàng)意。</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號稱湘西布達(dá)拉宮的七十二奇樓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土司王府的建筑多為木石結(jié)構(gòu),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具有濃厚的土家族特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元明清時期,土司是由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充任并世襲的官職,這里就是他們處理政務(wù)和生活起居之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土司王府是了解土家族文化及其風(fēng)土人情的重要窗口。</span></p> <p class="ql-block">走進(jìn)七十二奇樓,就看見一隊好斗的牛群,不是證券公司門口閃閃發(fā)亮的銅牛,好像是泥塑的。孫波上去就和好斗的老牛杠上了。老牛一見是穿紅衣服的靚妹,更來勁了,于是就上演了一曲斗牛舞。</p> <p class="ql-block">由錢友海導(dǎo)演錄制的迎新坐轎雙人嗩吶演奏。</p> <p class="ql-block">在一陣歡笑聲中我們走出七十二奇樓。本次湘西秘境之旅到此結(jié)束。</p><p class="ql-block">10月15早上我們安全返回上海家中。</p><p class="ql-block">湘西秘境之旅圓滿成功、收獲滿滿!</p> <p class="ql-block">攝影:金妙娟、錢友海、錢炎道、姚秀華、張偉民</p><p class="ql-block">錄像:劉俊生、錢友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喀什市|
怀柔区|
肃宁县|
漳平市|
出国|
永春县|
茶陵县|
五原县|
镇远县|
乡宁县|
东宁县|
会泽县|
潞西市|
米林县|
莎车县|
客服|
满城县|
长沙市|
嘉荫县|
墨江|
清丰县|
肥城市|
兴城市|
湖州市|
饶河县|
剑川县|
嵩明县|
陵水|
龙岩市|
青龙|
中西区|
新乐市|
马尔康县|
建瓯市|
大渡口区|
临洮县|
东光县|
广灵县|
甘谷县|
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