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進藏之岡仁波齊 神湖 達格架噴泉 <p class="ql-block">第十五天 / 2024年5月18日<br></p><p class="ql-block">路徑: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多瑪鄉- 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岡仁波齊景區。<br>景觀:班公湖及沿途濕地<br>海拔:4700米<br>路況:國道 很好 <br>當日里程:466公里<br>總里程:5998公里<br>天氣:晴<br></p> <p class="ql-block"> 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出門就受到一群藏野驢的歡迎禮。</p><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p> <div> 去往班公湖的路上。2020年9月初我們來過班公湖,這是第二次到這里。</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div> 班公湖</div><div> 遠處的雪山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湖面波光粼粼,似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br></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div> 班公湖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里處,呈東西走向,全湖面積為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為413平方公里,約占68.5%;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為191平方公里,約占31.5%。</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班公湖觀景臺上,小憩的邊防軍官兵紛紛拿起相機,紀錄這美好的瞬間。<br>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邊防軍官兵在幾分鐘的小憩后,隨即又翻身躍上軍車,奔赴目的地,這些祖國的衛士,用年輕的生命守衛祖國的邊疆神圣不可侵犯。<br>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班公湖觀景臺<br>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p class="ql-block"> 班公湖觀景臺</p><p class="ql-block"> 我拎著一袋面包屑,一群海鷗見狀歡快地圍攏到身邊,等著喂食,一派人與大自然和諧體現,令人心情愉悅。</p><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p> <div> 班公湖如同一塊翡翠 ,在陽光的照射下 , 變幻出五彩繽紛的圖案。<br></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div> <div> 離開湖邊,驅車繼續前行, 沿途的濕地上成群馬牛羊散落其間,悠然自得,為寂靜的草原增添了生機。</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div> 濕地 . 牦牛</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div> 濕地 . 水鳥</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p class="ql-block"> 兩只黑頸鶴靜靜地站在水邊休息,它們優雅的姿態令人注目。黑頸鶴是高原上的精靈,是全球十五種鶴類中唯一在高原地區繁殖和越冬的鶴類,被譽為“高原神鳥”,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p><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br></p> 藏原羚 視頻---班公湖 <div> 一路攀升......。</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div> 拉梅拉達坂的海拔為5191米,是新藏線219國道前五個海拔最高的達坂之一 , 是西藏阿里地區噶爾縣和日土縣的分界嶺,位于獅泉河盆地的北緣。<br></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日土縣219國道 森格藏布<div> 森格藏布是對藏語的音譯,漢語意譯為獅泉河。位于西藏自治區的西部,發源于海拔6638米的岡仁波齊峰背后,由瑪旁雍錯流出,在國內行進300余公里后,進入克什米爾地區,改稱印度河,是有名的圣河。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匯入印度洋。<br>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219國道 <br><div><br></div></div> <div> 如果想去象雄遺址,就從這里拐下道。我們以前去過,這次就直行啦。</div><div> 遠在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之前千年,古象雄佛法“雍仲苯教”早已在雪域高原廣泛傳播,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近幾年考古發現紛紛證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br></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219國道 <div> 沙子達坂 海拔4785米</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219國道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219國道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219國道 <div> 藏野驢成群結隊地在高原上游蕩,這時你會覺得,它們才是高原真正的主人。</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219國道 <div> 藏野驢的膽子相比其他野生動物來講,膽子最大,也經常出現在人類居住區。</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219國道 <div> 當地的藏民以放牧為主。</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219國道 <div> 霸氣側漏的頭羊</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219國道 <div> 又見神山---岡仁波齊</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219國道 <div> 岡仁波齊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海拔6656米,被譽為“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其山峰形似金字塔,四壁對稱,峰頂常年覆蓋著積雪和冰川,形成了獨特的佛教“卍”字紋圖案。?岡仁波齊神山在宗教上具有極高的地位,被藏傳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宗教一致認定為世界的中心。每年,數以萬計的信徒從世界各地前來朝拜,轉山活動是信徒們的重要宗教儀式。在文化背景方面,岡仁波齊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古象雄文明的發祥地。是雍仲本教的發源地。岡仁波齊神山的宗教和文化影響深遠,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徒前來探索和朝拜。</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219國道 <div> 到了,今天的住宿地巴嘎鄉塔欽鎮,海拔高度約為4600-4700米,它坐落在岡仁波齊山腳下的圣湖瑪旁雍錯北岸。</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219國道 <div> 2020年到神山時,擔心塔欽鎮海拔高住宿條件不好影響睡眠,故選住在普蘭縣,由于往返路途耽擱時間多,沒有時間去經幡廣場,為了彌補上一次的遺憾,這次來岡仁波齊住在了山腳下塔欽小鎮的岡仁波齊城堡酒店。再次來到塔欽這個小鎮,還是那個地方,只是比四年前路寬了,房子也多了,服務設施更加完善。游玩阿里基本都是要住在塔欽一兩晚的,如果你想要轉山,它是起點,如果你只是想要看看瑪旁雍錯與拉昂錯,那它也是一個很適合的落腳點。</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 第十六天 / 2024年5月19日<br>路徑: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岡仁波齊景區- 西藏日喀則薩嘎縣<br>景觀:岡仁波齊 瑪旁雍錯 拉昂錯 納木那尼峰<br>海拔:4513米<br>路況:國道 很好 <br>當日里程:571公里<br>總里程:6569公里<br>天氣:晴、暴雪 <div> 清晨,通往神山的路被藏民打掃的干干凈凈,藍天白云和神山一起迎接我們,塔欽是阿里地區普蘭縣巴嘎鄉下轄的小村莊,因岡仁波齊而繁華,這里相當于是大本營,賓館住宿、餐飲、徒步的設備等等,一應俱全。距離經幡廣場大概6、7公里,可以乘車進入。因為轉山入口處那座數十米高的大經幡,這里又被稱為“塔爾欽”(大經幡的意思)。塔爾欽是朝圣者轉山的起點和終點。</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 岡仁波齊轉山線路圖 岡仁波齊的藏語意思為“雪山寶貝”或“神靈之山”,這里是讓每一個旅人駐足、向往的圣地。 景區不允許外來車輛進入轉山路范圍,但提供轉山前后兩段的接駁車服務。塔爾欽-經幡廣場60元/人,同時需購買150元的景區門票,宗堆-塔爾欽50元/人。 <div> <br> </div> 轉山的過程中,信徒們會經過許多寺廟和圣地,如曲古寺、止熱寺等,并在途中進行祈禱和朝拜。 如果不能轉山的話,又想親密接觸岡仁波齊,大家可以去經幡廣場,經幡廣場位于一片平坦的高地,一邊是岡仁波齊的絕壁,另一邊是山支脈,發源于神山岡仁波齊的拉曲河從兩座山之間流過。 每年薩嘎達瓦節,這里會豎起巨大的經幡,不斷有人獻上經幡,直到把這里變成密密麻麻經幡的海洋。這幾乎是整個西藏最盛大隆重的節日之一,也意味著一年一度的轉山朝拜活動正式拉開帷幕。<div>薩嘎達瓦節的經幡廣場--- 摘自互聯網。</div> 在陽光的照耀下,岡仁波齊的經幡炫麗奪目。在藏區山頂埡口、湖畔河邊、山頂道旁以及寺廟等各處都可見到富有靈氣的五彩經幡。 經幡藏語稱“隆達”。是一種用棉布、麻紗、絲綢等材料制成的長方形彩旗,共有藍、白、紅、綠、黃五種顏色,色序不能錯亂,分別象征藍天、白云、太陽、農田、大地。藏傳佛教又賦予五色為五方佛及五種智慧之含意。掛經幡是千百年來流傳于藏民族地區的一種宗教習俗,有著自身修行利益眾生的功德。上蒼諸佛保護一切制造和懸掛經幡的人們,哪里有經幡,哪里就有善良吉祥。 從這里沿著拉曲河谷一路向北,就開始了轉山之旅。不僅能夠更近距離欣賞神山的壯美,更重要的是,這里擁有極其豐富的人文景觀,將神山這樣一座文化之山的魅力展露無疑。 信徒磕長頭匍匐于天地之間,向著圣地跋涉,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岡仁波齊。 藏族人仍然深信,轉山是為自己為家人求福報的方式,轉山已經成為詮釋藏族文化信仰最好的符號。 藏族人之所以如此虔誠,是因為他們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輪回之苦,有兩個方法免除,一是修煉成為活佛,這太難了,另外就是轉山,信徒們相信繞神山轉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輪回中免遭墮入無間地獄,甚至脫離六道輪回來世成佛。 《一個人的朝圣》中寫道:“也許當你走出車門真真切切用雙腿走路的時候,綿延不絕的土地并不是你能看到的唯一的事物”。 由衷贊嘆和欽佩朝圣者對于轉山朝圣的信念和強大的毅力,我自嘆不如。<div> <br></div> 經幡廣場的鐘樓。<div> 轉山轉水轉佛塔、拜神湖、撒風馬旗、懸掛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等等的習俗源自雍仲本教,信徒們希望能夠洗脫罪孽、凈化身心,甚至為他人祈福。這種儀式在藏傳佛教中得到了發揚光大。</div> 每一個從故鄉出發的藏民,都會朝拉薩一路叩拜,但有的抵達拉薩之后還會繼續朝岡仁波齊去,一般用車拉著東西,人一路匍匐跪拜,不遠萬里奔赴來到神山面前。 在經幡廣場上一家人小憩,他們卸下行李,壘灶煮奶茶。 婦女們在神壇上擺上供品,在佛像前虔誠的跪拜。 每年都有人在轉山途中,長眠于此,這被認為是一種造化,因此轉山朝圣者總是年年不斷。 我們用由衷羨慕、佩服的目光注視著已經完成轉山的藏胞和游客,羨慕他們用生命行走在這種豪氣壯美的地方......。<div><br></div> 每一位轉山者都是心懷信仰、敬畏自然,不辭勞苦,歷盡磨難。關于藏胞的信仰,可能不理解,但藏胞滲入骨髓的虔誠與執著,就值得我們敬重;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摯愛,我們可能不理解,但他們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畫面,令人感受到溫馨與寧靜,也只有他們才是最有資格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div><br></div> 視頻-- 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與瑪旁雍錯一起構成了“千山之宗、萬水之源”的自然壯闊及獨特之美。2020年的阿里之行,曾到訪過,被神山圣水無與倫比的美麗震撼,但留下一個遺憾--沒有取瑪旁雍錯、拉昂錯的水,故這次要彌補遺憾。<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564國道 13:58<br></div> <div> 瑪旁雍錯海拔4588米,內陸淡水湖,面積412平方公里,被譽為神湖之王,瑪旁雍錯在藏語中意為:“永恒不敗的碧玉湖”。 今天的天氣不錯,風和日麗,藍天白云下的神湖熠熠生輝,湖水碧透清澈,據說透明度達14米。</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 <div> 瑪旁雍錯佛教稱"圣湖"。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攜幼來此"朝圣",在"圣水"里"沐浴凈身"以"延年益壽"。圍繞瑪旁雍錯有8個寺廟,分布在湖的四面八方。 </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564國道 <div> 轉湖的藏胞。</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219國道 納木那尼峰,這座位于圣湖瑪旁雍錯南岸的雄偉山峰,以其7694米的海拔高度,成為了喜馬拉雅山西段中國境內的最高峰。在藏語中,“納木那尼峰”被賦予了“圣母之山”的寓意,也有人親切地稱她為“神女峰”。她與岡仁波齊遙遙相對,仿佛一對恩愛的夫妻。在納木那尼雪峰的腳下,瑪旁雍錯顯得分外圣潔。在藏民的心中,瑪旁雍錯位列納木錯和羊卓雍錯之前,被譽為西藏三大圣湖之首。而納木那尼冰川上的雪水,正是瑪旁雍錯的主要水源補給。她與岡仁波齊、瑪旁雍錯共同構成了西藏的一道亮麗風景線。<br>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564國道 視頻---瑪旁雍錯 拉昂錯湖,人稱鬼湖,藏語意為“有毒的黑湖”, 海拔4574米,與淡水的瑪旁雍錯一路相隔,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飲用,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來。 <div> 又見拉昂錯<br></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564國道 又見拉昂錯 <div> 靜靜地站在湖邊,遠眺對面的神山岡仁波齊,今天神山被厚厚的云層遮住,無法一睹芳容。</div><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564國道 <br></div> 2020年在觀景臺拍的拉昂錯,清晨,對面的岡仁波齊神山與鬼湖拉昂錯一同出現在畫面里,拉昂措那像深海一般湛藍的湖水,湖面無風,波瀾不驚,呈現出靜謐而神秘的美,在我們眼里,拉昂錯是最美的湖。 視頻-- 拉昂錯 <div> 環湖公路 . 岡仁波齊</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564國道 <div> 牧人</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219國道 公珠錯<div> 公珠錯地處普蘭縣東部,湖面海拔4786米,面積66.2平方公里。219國道經過湖北岸,由于天氣不好,只是在車上拍了幾張照片。<br><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219國道<br><div><br></div></div></div> <div> 路標上的提名真給北京人丟臉。</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219國道 <div> 馬攸木拉山/ 海拔5211m,是日喀則和阿里地區的分界點,過了這個山口,就進入了日喀則地區。</div>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219國道 下午進山,天陰的像世界末日,瞬息萬變的高原天氣令人猝不及防,狂風怒吼,電閃雷鳴,暴雪來臨......。 暴雪夾雜著小冰雹越下越大,路上的車輛都掉頭不敢前行,可是我們離目的地還有好幾個小時的路程,只能硬著頭皮頂著暴風雪艱難前行......。 兩個多小時后沖出暴風雪,當卻藏布展現在眼前 。當卻藏布(馬泉河): 藏語音稱“當卻喀撥”,漢語音譯為“當卻藏布”,意譯為馬泉河,是雅魯藏布江源頭、上游,源于形似駿馬鳴嘶的口中噴流直下而得此美名。<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仲巴縣219國道 <br><div><br></div></div> 雅魯藏布江<div> 雅魯藏布江源于中國喜馬拉雅山中段北坡杰馬央宗冰川,海拔高度5590米,西藏薩嘎以上稱馬泉河,以下稱雅魯藏布江。<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仲巴縣219國道<br></div></div> <div> 突擊拉山 / 海拔4920m,是薩嘎縣與仲巴縣的界山。由于下大雪車速慢,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離目的地還有許多路要趕,沒有停車拍照。</div><div> 在漆黑寂靜的大山里,我們一輛車孤獨行駛在好似沒有盡頭的公路上,車燈在高山峽谷中也顯得很微弱,山路蜿蜒前行,充滿了未知和挑戰,終于在晚上11點多到達薩嘎縣城。</div><div> 今天走這一路真夠刺激,路遇暴雪,夜走山道, 一路驚悚,魂不守舍。<br></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219國道 <p class="ql-block">第十七天 / 2024年5月20日</p><p class="ql-block">路徑:西藏日喀則薩嘎縣- 西藏日喀則吉隆鎮</p><p class="ql-block">景觀:達木架噴泉 </p><p class="ql-block">海拔:2900米</p><p class="ql-block">路況:國道 很好</p><p class="ql-block">當日里程:312公里</p><p class="ql-block">總里程:6881公里</p><p class="ql-block">天氣:晴</p> <div> 薩嘎縣城的早上已經十點多了,街上行人很少。</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 <div> 雅魯藏布江邊的牛群</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219國道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219國道 <div> 今天去達格架噴泉,要翻過愧拉山,轉到國道216以北25公里,即到。</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219國道 12:04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嘎縣219國道 12:09 <div> 達格架高溫間歇性噴泉位于我國西藏地區的昂仁縣西部的切熱鄉,毗鄰219國道,是中國最大的高溫間歇性噴泉,也是亞洲海拔最高的間歇噴泉。水溫高達80℃,噴泉周圍有108眼小泉,相傳可治108種疾病。達格架噴泉泉口直徑約40厘米,大約每20分鐘噴發一次,每次噴發高度由1米至2米或20米不等,噴泉蒸汽高達40—50米左右,噴泉在噴發之前出現水花翻騰,然后水柱一起一落,經數次反復,突然一聲咆哮,直沖藍天,噴發時間長則十分鐘左右,短則瞬間即逝,噴發活動很不規律。--摘自百度百科<br></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昂仁縣 12:39 <div> 目前達格架噴泉觀賞是不需付任何費用的,直接可以開車到噴泉跟前。周邊有大小泉眼108處,常年噴發,是一處尚未開發的自然景觀。</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昂仁縣206省道 <div> 達格架噴泉大約每20分鐘噴發一次,每次噴發高度由1米至2米或20米不等,噴泉蒸汽高達40—50米左右,由于噴泉水溫高達80℃,不能近前觸摸體驗,隔著圍欄感受著泉水從地下深處緩緩上涌,最終以驚人的力量噴發而出,你會被大自然的力量所震撼。<br></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昂仁縣206省道 <div> 常年流淌形成的五彩斑斕的泉華,質地細密,具有蠟質光澤,美的無法用語言形容。</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昂仁縣206省道 12:51 <div> 噴泉周邊霧氣繚繞,云蒸霞蔚,猶如仙境一般。<br></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昂仁縣206省道 <div> 噴泉流經之處如同打翻了大自然的調色盤,絢爛多彩。</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昂仁縣206省道 <div> 高溫間歇噴泉是地球上罕見的一種地熱活動,在世界上僅有冰島、新西蘭、北美西海岸和日本等少數地區有高溫間歇噴泉分布,但這些地區的高溫噴泉多與近代火山活動有關。而達格架噴泉的形成與現代火山活動并沒有直接聯系,而與喜馬拉雅山在近代的上升活動有關,因此保護區的間歇噴泉群對于研究青藏高原地質歷史和歷史演變具有重要的意義。--摘自百度百科<br></div>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昂仁縣206省道 視頻--達格架噴泉 離開達格架噴泉,我們繼續前行,實現這次的進藏的目標---走完西藏喜馬拉雅山脈的幾條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河县|
曲水县|
定边县|
安福县|
平乡县|
休宁县|
金昌市|
霍山县|
鄂州市|
博湖县|
右玉县|
乌海市|
广州市|
宣恩县|
惠来县|
白水县|
通州区|
金平|
晋州市|
金秀|
皮山县|
库车县|
惠来县|
扬州市|
东安县|
浦县|
汶川县|
佛山市|
柳州市|
兰州市|
巴林左旗|
沾益县|
中山市|
滕州市|
时尚|
新龙县|
江陵县|
兰州市|
淮南市|
大宁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