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尼珠河大峽谷是我們云南新晉的旅游熱點景區。2024年11月4至6日,昆明知青老年大學藝術團部份團員,在團長王竹英老師組織和帶領下包車前往尼珠河大峽谷游覽,我們也參加了這次旅游。</p> <p class="ql-block">我們兩個晚上都住宿在宣威市區。</p><p class="ql-block">宣威在我們這代人的記憶中是苦寒之地,邊遠、貧窮,縣城里就只有幾條小街。現在的宣威發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已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小型城市,由縣升級為市。</p><p class="ql-block">這是市中心花園的雕塑,盛開的玉蘭花。</p> <p class="ql-block">你能想到嗎,宣威有這樣壯觀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玉蘭花前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小酒店大堂也很氣派。</p> <p class="ql-block">還有娛樂條件。</p> <p class="ql-block">在從宣威去尼珠河大峽谷的途中,我們飽覽了烏蒙山區險峻優美的自然風光。</p><p class="ql-block">清晨云遮霧罩的大山很優美。</p> <p class="ql-block">遠處云霧中的北盤江大橋宛如一條巨龍橫亙在大山之巔,雄偉壯觀。</p><p class="ql-block">北盤江大橋全長1341.4米,橋面至江面距離565.4米。2018年9月被吉尼斯紀錄認證為“世界最高橋”。</p> <p class="ql-block">云霧中的村莊如仙境般夢幻。</p><p class="ql-block">老百姓都住上了樓房。我記憶中的土坯房茅草房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霧氣逐漸散去,烏蒙山露出了險峻的真面目。</p><p class="ql-block">當年紅軍長征路過烏蒙山,毛主席用“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詩句記錄這段歷程。詩句很浪漫,很豪邁。但是身處此地,可以想見當年穿著草鞋的紅軍是如何艱難地行走在烏蒙大山上。</p> <p class="ql-block">現在的烏蒙山區公路已經四通八達了。</p> <p class="ql-block">大家紛紛在這里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尼珠河大峽谷里藏著上世紀六十年代云南省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典型“攀枝戛”。尼珠河景區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小徐,知道我們都是老知青,就利用午餐前的時間,安排我們去參觀了“攀枝戛農業學大寨遺址”。</p> <p class="ql-block">在這棟二層小樓里,展示著當年攀枝戛人戰天斗地的英雄壯舉。</p> <p class="ql-block">參觀了這個遺址展室,當過知青的我們仍被深深震撼,這個典型不是吹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一串串數字,是村民們用血汗敲打出來的。</p><p class="ql-block">宣威縣普立鄉的攀枝戛,地處云貴交界的烏蒙山區,素以“山高坡陡谷深,人多地少難耕”著稱,村民生活非常艱辛貧困。</p><p class="ql-block">1969年,攀枝戛的黨員干部帶領540余戶村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他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用簡陋的工具,經過4年艱苦奮斗,劈開了11個山頭;填平了3條深溝;在懸巖峭壁上鑿通了一條25華里的盤山公路;在亂石滾滾的大沙河下,筑起了27道防洪淤沙石壩;壘砌了2350多條石埂,搬運土、石共60多萬方,填土7萬多方,建成了1260畝梯田。實現了糧食產量翻番,經濟收入增長83%,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p><p class="ql-block">“攀枝戛精神”成為云南省農業學大寨的一面旗幟。1973年6月,時任云南省委書記周興率全省地級干部到此考察。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省全國各地的人們到攀枝戛參觀學習。</p> <p class="ql-block">村民開山、炸石、造田的勞動場面。</p> <p class="ql-block">當年建造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當年村民的生活、勞動工具。</p> <p class="ql-block">山鄉巨變。</p> <p class="ql-block">我們和小徐圍坐在火塘邊。</p> <p class="ql-block">展室里最多的是藏書。</p> <p class="ql-block">我們看看是些什么書,大多是歷年黨建方面的書籍。</p> <p class="ql-block">尼珠河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普立鄉,<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處云貴兩省交界處,是北盤江的支流。經千萬年尼珠河河水的沖刷切割,形成了河流兩岸千仞絕壁的大峽谷奇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尼珠河大峽谷全</span>長約20公里,總面積20平方公里。我們只走了其中的尼珠河小峽谷景區,全長3.6公里。這里絕壁、飛瀑、流水相對集中,是尼珠河大峽谷的精華所在。</p> <p class="ql-block">一走進小狹谷景區,如詩如畫的美景就奪人眼球,雖然是人工所造,仍讓人喜歡。</p> <p class="ql-block">人工小景也野趣橫生。</p> <p class="ql-block">這是景區的迎賓瀑布,由周邊溪流匯集而成,水量大,落差也大,是游客拍照打卡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迎賓瀑布層層下泄,直至谷底。</p> <p class="ql-block">峽谷里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瀑布隨處可見,讓人應接不瑕。</p> <p class="ql-block">對著峽谷吶喊一聲。</p> <p class="ql-block">到了谷底,峽谷風光撲面而來。兩側懸巖陡峭,中間流水潺潺,還有綠植點綴,真是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峽谷里幾條從天而降的大瀑布非常壯觀。</p> <p class="ql-block">小瀑布秀美。</p> <p class="ql-block">水塘寧靜幽深。</p> <p class="ql-block">小峽谷山、水、石、林組成的優美風光讓人留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小峽谷雖然只有3.6公里,卻有以下為主的臺階2800多級,這是我們做事特認真的一位團友一路走一路用紙筆記錄下來的。好在不是直上直下,走一段棧道上下一些臺階,對腿腳不好的人而言,仍是一個考驗。</p> <p class="ql-block">我們包車游,沒有時間限制,走累了就休息休息。</p> <p class="ql-block">在尼珠河狹谷,玩得越高興,越感覺這個景區的設計可謂大手筆,建設可謂大規模、大投資。</p><p class="ql-block">人行棧道全程貫通,1米多寬,兩邊都有護欄。而且護欄設計成樹干形,與自然環境很協調。</p> <p class="ql-block">狹谷兩岸懸巖峭壁上裝設了天梯,供尋求刺激的年輕人探險用。</p> <p class="ql-block">還有飛越狹谷上空的溜索。</p> <p class="ql-block">年輕女孩在飛。</p> <p class="ql-block">走完小狹谷不必從谷底再爬上山,可乘268米高的“青云天梯”到達半山腰。走出電梯間,一眼就看到了尼珠河大峽谷風光,峽谷兩側聳立著懸巖峭壁,像黃河水一樣的尼珠河在峽谷中蜿蜒流淌。</p><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拍攝的青云天梯像懸崖峭壁一樣險峻。因旅游旺季電梯滿足不了需要,現正施工安裝第二部。</p> <p class="ql-block">青云梯頂端狹谷對面,就是尼珠河大峽谷景區最后一個景點,懸空的玻璃觀景平臺“520珍愛觀景平臺”,巍峨地懸空掛在刀砍斧削的懸崖邊上,非常驚險刺激。</p> <p class="ql-block">乘青云電梯只能到達半山腰,還要換乘纜車才能到達山頂。</p> <p class="ql-block">下了纜車,要走過高懸在尼珠河大狹谷上空的“云端玻璃橋”。</p> <p class="ql-block">遠眺云端玻璃橋。</p> <p class="ql-block">走上云端玻璃橋。</p> <p class="ql-block">橋下是萬丈深淵。而且此橋是通往狹谷對面、去520觀景平臺的唯一通道,不走也得走。有的團友恐高,大家就一起走,抬頭挺胸唱著歌,順利走過了云端玻璃橋。</p> <p class="ql-block">還在玻璃橋上走起了時裝步。</p> <p class="ql-block">近觀520觀景平臺。</p> <p class="ql-block">觀景平臺路面、護欄都是玻璃。</p> <p class="ql-block">走上觀景平臺,主體建筑、網紅打卡處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結構非常復雜。</p> <p class="ql-block">圓形外廊下面是萬丈峽谷和奔騰不息的尼珠河。</p> <p class="ql-block">類似的懸空玻璃觀景平臺我們在重慶云陽的龍缸景區見過,稱“云端廊橋”,只是個半圓形,規模比這個小,自然環境沒有這里險峻。</p> <p class="ql-block">從520觀景平臺下來,非常感佩投資建設這個景區的老板。從進入小狹谷景區到結束520觀景平臺游覽,全程步行近6公里,全部鋪設了人行棧道。在一個景區內,集中了青云梯、云端玻璃橋和懸空觀景平臺三大現代建筑,非常了不起,景區非常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工作人員小徐告訴我們,原來尼珠河峽谷沒有路,幾十戶人家的尼珠河村民進出都靠攀巖、靠簡易的天梯,孩子們都因路途兇險放棄了外出上學讀書。老板是本地人,從事礦業發了財,就想為家鄉做點事,開發了尼珠河大峽谷景區,同時解決了村民外出的交通問題。聽完我們深受感動,看來艱苦奮斗,敢為人先的“攀枝戛”精神還在,如此浩大、艱險的工程都能設計、規劃、施工完成。這位老板不愧為有追求、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的有錢人,希望這樣的人越多越好。</p> <p class="ql-block">旅游車司機小李。</p> <p class="ql-block">此次旅游快樂、圓滿,非常感謝司機小李。小李不久前來過,提前幫團隊安排好住宿等事宜,還當向導,陪大家走完尼珠河游覽全程,是團隊里最苦最累的人。我們玩得盡興,是當天最先進入尼珠河大峽谷、又最后離開的團隊,摸黑返回宣威,小李一句怨言都沒有,真好!</p><p class="ql-block">我們離開宣威后,路途上觀賞了沾益、曲靖的城市新貌,而后返回昆明,結束了愉快的尼珠河大峽谷之旅。</p> <p class="ql-block">注:文中部份視頻、圖片為團友們提供,在此深表謝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榆中县|
临清市|
安塞县|
长白|
颍上县|
康定县|
唐海县|
温州市|
灵宝市|
汉中市|
安塞县|
社会|
灵川县|
乌鲁木齐市|
沙洋县|
淳化县|
图们市|
六枝特区|
庆元县|
云浮市|
兰州市|
敦煌市|
哈密市|
遵化市|
濉溪县|
阳江市|
方山县|
绥棱县|
杨浦区|
钟山县|
湖北省|
深圳市|
句容市|
来安县|
开江县|
永城市|
依兰县|
都昌县|
年辖:市辖区|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