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15世紀前后,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主要是位置確定的技術)逐漸成熟。在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歐洲大陸最西端,直接面對大西洋的國家引領下,開始了一場全球地理大發(fā)現(xiàn),因此開始了殖民地時代,并大大促進了黃金、茶葉、絲綢、瓷器等等全球貿(mào)易。在這場地理大發(fā)現(xiàn)中葡萄牙亨利王子是堅定的支持者,功不可沒。在里斯本航海發(fā)現(xiàn)紀念碑上,他的位置最靠前,顯著。在波爾圖市中心有一個亨利王子廣場,在他逝世500周年的時候建成以紀念他對航海大發(fā)現(xiàn)做出的巨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廣場中心矗立著一組塑像,高高在上的是一名領航員,他身后是一個地球儀,手指著遠方。據(jù)說是葡萄牙船隊首先航行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并從此地駛向印度,并登陸澳門。在馬六甲海峽開通以前,貨輪都要經(jīng)過好望角。我不知道這位領航員指的是什么方向,但據(jù)說在巴塞羅那的西班牙大名鼎鼎的航海家哥倫布塑像就鬧了不少笑話。首先,他以為發(fā)現(xiàn)了印度,但實際上他發(fā)現(xiàn)的是美洲大陸。至今美國印第安人和印度人的英語發(fā)音和拼寫都是一樣的。說話時經(jīng)常需要加上一句美國印第安人以示區(qū)別。其次,哥倫布塑像手指的方向既不是美洲大陸,也不是印度,而是地中海。這種低級錯誤好像沒有在這位領航員塑像上發(fā)生。</p> <p class="ql-block">15世紀和16世紀地理大發(fā)現(xiàn)時候西方國家所用的航海定位是全球定位系統(tǒng),主要依靠天文知識:在一天中的某一具體時刻,測定太陽和海平面的夾角,以及兩個天體或兩個目標之間的夾角。這也是航海六分儀所用原理。而鄭和下西洋時期中國航海家所用的航海定位技術與此不同,主要是依靠在航海圖中記錄下每一次方向改變、以及根據(jù)航速和航行時間計算出的航行距離來確定相對位置改變的。雖然當時中西方在造船和控船技術差別不大,差別似乎主要來源于天文知識和其在航海定位上的應用。這一點差別造成了近代史上中西方商業(yè)和貿(mào)易量的差距,財富和資本積累方面的差距,軍事和工業(yè)技術發(fā)展差距。</p> <p class="ql-block">其實這是一組雕塑,其中每一個雕像都很精美動人。</p><p class="ql-block">葡萄牙航海史上另一位做出巨大貢獻的航海家是瓦斯科·達·伽馬。他在1497年奉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之命,率領四艘船共計140多水手,從里斯本啟航,踏上了去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程。他循著10年前迪亞士發(fā)現(xiàn)好望角的航路,迂回曲折地駛向東方,最終于1498年5月20日到達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從歐洲航海到印度的人。?也導致葡萄牙發(fā)現(xiàn)澳門島和后來租借澳門。</p> <p class="ql-block">波爾圖大學位于市中心,是一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這是葡萄牙三所大學之一,成立于本世紀,是歐洲眾多大學中的小弟弟。</p> <p class="ql-block">波爾圖卡莫教堂。位于卡洛斯阿爾伯特廣場上的卡爾莫教堂Igreja do Carmo,是一座華麗的巴洛克洛可可式教堂,是葡萄牙人何塞·菲格雷多·塞沙斯José Figueiredo Seixas的作品。建于18世紀后期。教堂的正面是各種華麗的雕刻,最有名的是其側(cè)面藍色瓷磚的拼貼畫。瓷磚裝飾建筑是葡萄牙藝術巔峰時期的特色之一。內(nèi)部的神龕是鍍金木雕。波爾圖老城要看的東西太多了,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在外面體會一下而沒有時間進去詳細參觀。</p> <p class="ql-block">廣場中心有一個醒目的獅子噴泉。帶翅膀的獅子威武靈動,獅子是葡萄牙常用的權利和力量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卡洛斯阿爾伯特廣場的另一端是教士教堂和細長的教士塔。教士教堂Igreja Dos Clérigos也成為克萊瑞斯塔。這是一座巴洛克特色教堂,是該市最具特色的標志之一。這座教堂由意大利建筑師Nicolau Nasoni興建于1732年~1750年前后。登塔可以觀景,老城風景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Geia廣場的塑像是獻給在半島戰(zhàn)爭中的英雄的。柱子頂端是一只獅子在蹂躪一只老鷹的造型。</p><p class="ql-block">半島戰(zhàn)爭(Peninsular War)(1808年-1814年)是拿破侖戰(zhàn)爭中主要的一場戰(zhàn)役,地點發(fā)生在伊比利亞半島,交戰(zhàn)方分別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和拿破侖統(tǒng)治下的法國。</p><p class="ql-block">半島戰(zhàn)爭從1808年由法國軍隊占領西班牙開始,至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打敗了拿破侖的軍隊結束。</p><p class="ql-block">英軍加入半島戰(zhàn)爭,原本是一次戰(zhàn)略性的騷擾行動,目的是牽制法軍的主戰(zhàn)場,但在威靈頓的指揮下,變成英國陸軍的主要軍事行動了,由于得到西班牙、葡萄牙人民的強力支持,英軍與法軍巧妙周旋,最后牽制住一支30萬人的法軍,有力地支援了俄、普、奧等國的戰(zhàn)爭,是英國陸軍在拿破侖戰(zhàn)爭中最重要的貢獻。</p><p class="ql-block">半島戰(zhàn)爭發(fā)生時間:1808年-1814年</p><p class="ql-block">地點:伊比利亞半島</p><p class="ql-block">參戰(zhàn)方:聯(lián)合王國、波旁西班牙、葡萄牙與拿破侖統(tǒng)治下的法國、波拿巴西班牙</p><p class="ql-block">結果:英西葡聯(lián)軍獲勝;法軍全部退出西班牙;聯(lián)軍攻入法國本土</p><p class="ql-block">參戰(zhàn)方兵力:法軍300,000人(整場戰(zhàn)爭);聯(lián)軍正規(guī)軍212,000人,民兵無法統(tǒng)計</p><p class="ql-block">傷亡情況:法軍損失217,000人;聯(lián)軍損失390,000人(含民兵)</p><p class="ql-block">主要指揮官:威靈頓公爵;拿破侖一世、繆拉、蘇爾特、馬塞納等。</p> <p class="ql-block">卡洛斯阿爾伯特廣場上領航者塑像西邊是證券交易所(Stock exchange),是葡萄牙商會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寬敞明亮的交易大廳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幾何體,四周墻壁有拱形、窗子、立柱、陽臺和繪畫裝飾,超級漂亮的透明天幕讓大廳與天空的藍天白云融為一體。</p> <p class="ql-block">從正門進來以后,仰面一個大堂,大理石的旋轉(zhuǎn)樓梯和精雕細刻的穹頂設計和墻面裝飾仿佛讓人感覺到歐洲最豪華奢侈的宮殿之中。</p> <p class="ql-block">金色大廳是一個提供會議和社交的場所,典型的阿拉伯風格設計,基調(diào)是黃金顏色。</p> <p class="ql-block">地板是從巴西精選的各色硬木拼接出來的復雜精美圖案。大廳的華麗和精美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數(shù)噸重的吊燈富麗堂皇,上面裝有滑輪,會定時放下來清洗。</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用硬木裝飾起來的會議室,好像是一個莊嚴的法庭。厚重的裝飾,對每一個參會者的尊重,似乎在用無聲的語音宣稱,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權利機構,他的宣判和決定是權威性的和毋庸置疑的。</p> <p class="ql-block">波爾圖有一個最火的網(wǎng)紅打卡地--Livraria Lello, 萊羅書店。這家書店門臉不大,卻非常有名氣。</p> <p class="ql-block">參觀這個小小的書店不僅需要事先購票,還需要預約和3小時等候時間。外面下著雨,人們打著傘排著長長的隊伍,耐心等待,按照預約的時間窗口進去參觀。</p> <p class="ql-block">這家書店之所以成為了游客的打卡之地,主要還是源自于《哈利波特》小說和電影的噱頭。這家店有各種版本的《哈利波特》出售,而且背景是《哈利波特》的電影音樂,再加上自身內(nèi)部奇幻的裝飾。</p> <p class="ql-block">里面的裝潢極為魔幻,像童話世界,像神話世界,也像極樂世界。書店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與《哈利波特》相關的故事和傳說。</p> <p class="ql-block">據(jù)傳JK羅琳當年短居波爾圖時,這家書店給了她許多關于魔法世界的靈感,甚至在《哈利波特》中還能找到這家書店的影子。而且羅琳還把《哈利波特》的續(xù)作《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的首發(fā)地定于此處,足可見這家書店對其創(chuàng)作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魔幻旋轉(zhuǎn)樓梯把每一個成年人都變回到童年時代。</p> <p class="ql-block">無所不用其極的裝飾令人眼花繚亂</p> <p class="ql-block">里面人滿為患,想找到一個好的拍攝位置都極為困難。</p> <p class="ql-block">古董收銀機?</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游客屬于到此一游,很少人買書或者紀念品。</p> <p class="ql-block">波爾圖以及葡萄牙雖然并不與地中海相鄰,嚴格說來并不屬于地中海國家,但是飲食習慣上還是與地中海國家極為相似,食譜中比別的歐洲國家有更多的海產(chǎn)品,還會吃整條烹飪的,沒有去掉魚骨和魚刺的整條魚。腌制的橄欖和橄欖油是餐桌上佐餐的標配。蔬菜沙拉和葡萄酒也是地中海飲食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總的來說吃的非常健康。</p> <p class="ql-block">在美國和大多數(shù)歐洲國家,點菜之前上來的面包,黃油和色拉油一般都是免費的。而葡萄牙餐廳不一樣,這些餐前小食都是需要付錢的,而服務生端上來的時候也不會提醒客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客人不去動這些面包黃油,服務生一會兒就把它們收走了,也不會出現(xiàn)在賬單里面。當然大部分客人不在乎這一點小錢,還是喜歡邊吃邊聊,開開胃的。</span></p> <p class="ql-block">一般來說,歐洲人不怎么吃牛排,也不太會做牛排。他們喜歡把牛排切的薄薄的,一下子就烤的過分熟了,吃到嘴里硬硬的,一點汁水都沒有。這家葡萄牙餐廳做出來的牛排卻很好,出乎我的意料,牛排切的厚厚的,烤出來外焦里嫩的效果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康乐县|
五常市|
乐都县|
祁门县|
桃江县|
南皮县|
禹州市|
汉川市|
阿拉善右旗|
秭归县|
金堂县|
红安县|
玛纳斯县|
蕉岭县|
页游|
灵山县|
濮阳市|
无锡市|
五家渠市|
博白县|
平谷区|
叙永县|
浪卡子县|
洛阳市|
临潭县|
江达县|
和顺县|
郧西县|
策勒县|
绥化市|
扶沟县|
普宁市|
蕉岭县|
周口市|
上犹县|
屯留县|
永春县|
南康市|
涡阳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