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捷克是我們東歐五國中抵達的第二個國家,面積7.89萬平方公里,比我國重慶略小一點,人口1053萬,只有重慶的三分之一。</p> 從法理上說,捷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自1992年與斯洛伐克分家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至今才30多年;但捷克的歷史卻又十分悠久,早在公元6世紀時西遷的斯拉夫人已在此定居,公元929年已成立捷克公國,從那時算起,它又是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國。 <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捷克地處波蘭、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等大國包圍之中,從公元950年起,它就先后被神圣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等大佬統治,所以捷克一路走來的歷史就是和強權們的不斷抗爭史。</p> <p class="ql-block">從最初的波希米亞王國,到神圣羅馬帝國的諸侯國;從被奧匈帝國統治,到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的建立;從被《慕尼黑協定》出賣,到二戰時被納粹占領,直至1993年成為獨立的捷克共和國,每一步都充滿了曲折與艱辛。</p> <p class="ql-block">或許是長期被他國統治的陰影籠罩,捷克的國歌名就叫《我的家鄉在哪里》,這是捷克人民向往自由、渴望獨立的真實寫照哎!</p> 好在如今的捷克已走出戰爭陰影步入發展軌道,1999年加入北約,2004年加入歐盟,人均GDP已達2.67萬美元,被世界銀行列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 來到捷克,就像走進了中世紀的童話王國,大城小鎮到處可見白墻紅頂,建筑風格從羅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義到超現代主義,應有盡有,形成了氣質古樸卻又各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十分養眼哦!<div><br><h1> <b><font color="#ed2308"> 一、布拉格 ---- 歐洲最美麗的古城</font></b></h1></div> 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因擁有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建筑和豐富的文化遺產,是世界上第一個整座城市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布拉格的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9世紀起它就是捷克公國的政治中心,13世紀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統治時在布拉格建都,那是捷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 美麗的伏爾塔瓦河從布拉格市區蜿蜒而過,使布拉格很早就成為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傳說有客商到達此地,站在門檻上問“這是哪里?”主人回答“門檻”(德語prah),布拉格(Praha)因此而得名。 幸運的是,布拉格是二戰時期唯一沒有受到破壞的城市,各個歷史時期和各種風格的建筑古跡得以保留,這些色彩絢麗奪目、樣式千姿百態的城市建筑,讓布拉格獲得了“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的美譽,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游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還是小說家卡夫卡的故鄉,是作家米蘭·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的故事發生地,是哲學家尼采眼中“神秘的代表”,也是詩人歌德筆下“歐洲的最美城市”...布拉格 —— 注定是一個不來會讓你后悔一輩子的城市! <b><font color="#ed2308">【布拉格城堡】</font></b>是布拉格排名第一的景點,世界上最大的古堡,位于伏爾塔瓦河西岸的山丘上,始建于公元9世紀,最初是布拉格王子建設的要寨,后來成為是捷克的王室官邸和歷代統治者的皇宮,現在則是總統府與國家機關所在地。 城堡總面積約7萬多平方米,分為東西方向三個大庭院,由一系列宮殿、教堂、大廳、花園、街巷以及其他附屬建筑構成。由于所處地勢較高,在城市各個方向都可以看到那高大的圍墻和矗立的尖頂。 我們的參觀從北門進入,門口有荷槍實彈的衛兵把守。 這里始終是權力和征服的象征,一千年來隨著王朝更迭,江山易手,城堡在不停地擴展、加固、損毀、修復,因而也留下了羅馬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印記。 波西米亞國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國總統都在此執政過;哈布斯堡皇帝費迪南五世遜位后曾長期居住在這里;據說二戰時希特勒還在城堡里住過一夜。 如今這里已成為供游客和市民參觀的開放場所,其中的城堡禮堂還成了布拉格藝術學院的課堂和工作室。 穿過米黃色的拱門過道,我們來到布拉格城堡第一庭院 —— 貴人院。 原來這里才是城堡的正門,左右門柱上各有一組雕塑,因表現的是希臘神話中眾神與巨人戰斗的情景,故叫巨人門。門前同樣有警衛把守,不同的是這個門只出不進,我們也無法去巨人門外的城堡廣場拍照啦。 面對巨人門的馬蒂亞斯門最初是座凱旋門,門上有哈布斯堡王朝馬蒂亞斯皇帝的封號和徽章,后來擴建成四層樓的建筑,如今這里是為外國元首來訪舉行歡迎儀式和接受各國大使遞交國書的地方,所以叫貴人院呢。 穿過馬蒂亞斯門是第二庭院,中央的噴泉雕塑由三層組成,最下面的是希臘神話中的火神、海神、智神和大力神,最上面是三個頭頂圓球的獅子,泉水從獅子口中噴出,層層跌落。 位于第三庭院的是總統府,門頭的國旗表明,現任捷克總統正在里面上班,所以門前壁壘森嚴哦。 總統府旁邊的舊皇宮里,有座弗拉迪斯拉夫大廳十分有名,建于1490-1502年,是舉行總統選舉和就職典禮等大型政治活動的地方。哥特式的穹頂算不上華麗,但造型非常獨特,16米寬的大廳擁有當時歐洲最大最先進的無立柱拱頂。 在17世紀斐迪南二世執政時,因嚴厲打壓新教徒遭到反抗,布拉格爆發了起義,教徒們沖進這里將斐迪南派遣的兩名欽差從窗戶扔出,史稱“擲出窗外事件”,從而引發了哈布斯堡王朝再次糾集十字軍進攻波西米亞的“三十年戰爭”。 <b><font color="#ed2308">【圣維特大教堂】</font></b>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除了豐富細膩的建筑特色外,也是捷克王室加冕與辭世后的長眠之所。 這座教堂建筑史上有三次大的“變形”:最初是公元929年建成的圣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1060年擴建為長方形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擴建成龐大的哥特式教堂,工期長達近600年,直到1929年才正式完工。 大教堂有三座高聳入云的尖塔,四面都有尖形或圓形的拱門,垂直向上的雕花立面,以及屋頂的飛拱結構,不難辨認它屬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門廊和飛浮雕等裝飾都相當華麗。 教堂內部色澤鮮麗、繪畫精致的彩色玻璃窗。 純銀打造、裝飾華麗的圣約翰之墓。 高大寬敞的穹頂,金碧輝煌的壁畫、玫瑰花窗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p class="ql-block">在圣維特大教堂旁邊,是捷克保存最完好的仿羅馬式建筑圣喬治教堂,建于1142年,有著褚紅色的鮮艷外墻,教堂的基石和兩個米黃色的尖塔從10世紀一直保存至今。</p> 正門上方還有圣約翰和小天使雕塑。 <font color="#ed2308"><b>【黃金巷】</b></font>是一條出售手工藝品的商業街,因曾經居住了很多為城堡君主服務的煉金術士,而得名。 一眼望去,沿街的房屋都是迷你型的,色彩豐富,像童話王國里小精靈的居所。 一百多年前,就在這個標有22號、不到10平米的小屋里,一代文豪卡夫卡完成了他的文學巨著《變形記》,如今這個故居已成為銷售卡夫卡作品的書店。 當離開城堡走在下山的坡道上,有幸拍到布拉格城堡旁蜿蜒而過的伏爾塔瓦河和河上眾多美麗的橋梁。 伏爾塔瓦河被譽為布拉格的母親河,她由南向北把布拉格分成兩半,如今河上已有18座橋梁,連接起老城、新城與皇家古堡。 沒想到那座著名的查理大橋和橋頭的火藥塔也提前進入了我的鏡頭。 <font color="#ed2308"><b>【查理大橋與火藥塔】</b></font>查理大橋是布拉格人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梁,距今已有650 年歷史,被譽為歐洲最古老、最長、最漂亮的石橋,因由當年的捷克國王查理四世組織修建,故得名。 大橋建于1357年,橋長520米,寬10米,有16座橋墩,是當時連接布拉格城堡和老城區的唯一通道,也是歷代國王加冕游行的必經之路。 查理大橋最著名的便是橋上那30尊圣者雕像,每一尊雕像都來自于圣經中的典故,這些出自捷克藝術大師的杰作,被歐洲人稱為“露天的巴洛克塑像美術館”。 佇立在查理大橋東側的火藥塔是一座哥特式城門,修建于1475年,是布拉格13座古城門中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座,因曾囤放過火藥而得名。 黑黢黢的高塔寫滿了歷史的滄桑,行走中間的我們仿佛正穿越古今哦。 火藥塔旁邊聳立著查理四世國王的全身雕像,正是這位學者型國王親自主持了布拉格的城市規劃建設,修建了塔樓、城墻、大橋等諸多世界遺產,還創立了捷克最古老的大學 —— 查理大學,把布拉格變成了歐洲最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人們都說查理大橋要來回走五遍才算到過布拉格,其實白天人流攢動根本走不動,幸好我們入住的酒店離大橋不遠,才得以多次登上大橋,拍下這么多清晨與夜晚的美景。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城廣場】</b>又名布拉格廣場,曾是11至12世紀歐洲貿易最重要的集市之地,如今是布拉格最熱鬧、游客最為集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建于1410年的老市政廳鐘樓外墻上,鑲嵌著一座構造精美、獨一無二的中世紀天文鐘,至今走時準確,據說為了防止比它更好的鐘出現,設計師被刺瞎雙眼而身亡。</p> 天文鐘上面是“耶酥和十二信徒”裝置,視頻里記錄了每到整點時,耶穌身旁的兩個小窗口就會打開,十二信徒依次出現。 在耶穌的下方有兩個鐘盤,均根據當時的地球中心論原理設計,上方的鐘一年繞行一圈,下面的則一天繞行一圈,幾百年過去了未有絲毫改變。 從天文鐘旁邊乘電梯抵達鐘樓的樓頂,老城廣場以及布拉格古城的美景盡收眼底啦。 廣場中心是揚·胡斯雕像。他是捷克最偉大的愛國者、哲學家、改革家,曾任查理大學校長,因致力于教會改革和捷克民族主義的大義而殉道留名于世。 廣場東側這座哥特式的泰恩教堂,有著兩座八十米高的尖塔,建于1365年,是老城廣場最古老的建筑,外表陰森森黑沉沉的,酷似童話世界的魔鬼堡壘,故又被叫作“魔鬼教堂”。 圣尼古拉教堂位于老城廣場的西北側,建成于1710年,巴洛克建筑的白色墻面與青銅色尖頂交相輝映,無比華麗壯美,是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 廣場南面有著名的卡羅利努姆宮,它是查理大學最古老的建筑。這所世界上第三古老的大學曾誕生過四位諾獎得主,九位國王總統,還有天文學家開普勒,著名作家卡夫卡,聲名顯赫哦! 廣場西面越過那大片的紅頂房屋,隱約可見盤踞在山頂的布拉格城堡。 依稀記得周杰倫的那首歌:"我站在布拉格黃昏的廣場,在許愿池投下了希望",此刻正值黃昏,雖然沒有許愿池,卻有著比歌詞里更美的景色,只有在這里你才能體會到布拉格被稱作“百塔金城”的厚重與神秘哦。 <b><font color="#ed2308">【布拉格街景】</font></b>布拉格真是個非常出片的地方,走街串巷,隨手一拍,張張皆美景啦! 位于瓦茨拉夫廣場頂端的捷克國家博物館,宏偉莊嚴。 博物館前矗立著波希米亞的守護神瓦茨拉夫的騎馬雕像。 <p class="ql-block">市中心的卡夫卡頭像雕塑十分奇特,是由42個獨立驅動的不銹鋼層上下組合而成的,每15分鐘便像魔方似的轉動組合,雕塑試圖用這種扭曲的方式暗示卡夫卡深受折磨的個性以及他一生對自我的懷疑。</p> 興建于1885年的魯道夫音樂廳,捷克愛樂管弦樂團就駐扎在這里。 美麗的伏爾塔瓦河以及橋上的天使雕塑。 <p class="ql-block">對于整座城市都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布拉格來說,每一幢斑駁古老的建筑,每一條石塊砌成的街巷,都記載著城市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的文化,值得細細品味和慢慢欣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布爾諾 ---- 低調寧靜的小丘之城</b></h1> <p class="ql-block">布爾諾是捷克的第二大城市,摩拉維亞州首府,是捷克最重要的工業城和鐵路樞紐,也是去布拉格的必經之地。我們離開波蘭進入捷克后,最先到達的是布爾諾,原諒我把它放在布拉格后面來介紹哦。</p> 早在公元5~6世紀,就有克爾特人在此定居,由于它地處摩拉維亞盆地的一個小山丘上,在克爾特語中“布爾諾”意即小丘上的城市。 <p class="ql-block">建于1243年的布爾諾也有著與布拉格十分相似的中世紀景觀,雖就建筑規模與密度而言,無法與布拉格相提并論,但建筑樣式卻是同樣的豐富多彩,精美絕倫。</p> <p class="ql-block">雖經歷了多次戰爭的洗禮,布爾諾仍有不少古老的建筑和珍貴遺跡被留存了下來,成為僅次于布拉格的第二大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或許是布拉格的光環太耀眼,布爾諾就顯得太低調了,這里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的作者米蘭·昆德拉大師的故鄉,是生物學家孟德爾進行豌豆遺傳實驗的地方,也是一座充滿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可惜我們從波蘭奧斯維辛趕到布爾諾時已近傍晚,只能在暮色蒼茫中匆匆瀏覽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圣彼得圣保羅大教堂】</b>位于市中心的彼得羅夫山上,是布爾諾最顯著的地標,始建于15世紀,有著兩個哥特式的尖塔,高達84米,在市區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p> <p class="ql-block">這里還有一個傳奇的故事:相傳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中,瑞典軍圍攻布爾諾,久攻不下,于是決定在第二天中午12點前如果仍不能得手就撤退。</p> <p class="ql-block">教堂獲悉這個消息后,就在第二天中午11時提前敲響12下鐘聲,瑞典人聞聲撤退,圍城解除。此后,11點就成了這座城市的“幸運時刻”,<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每到上午11點就會敲響12下,以鐘聲紀念三十年戰爭,</span>一直延續至今。</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墻上的純金耶穌受難像。</p> <p class="ql-block">導游介紹說,教堂內十分漂亮,設有十一米高的主祭壇,有精致的木雕圣像、整排的圣嬰雕塑,還有壯觀的管風琴和炫麗的彩繪玻璃窗,可惜已關門,我們只能在周邊轉轉拍拍照片啦。</p> 夕陽下的布爾諾街景,寧靜安逸。 <p class="ql-block">石塊鋪就的街巷順著坡道上下起伏,撲面而來的是遠離塵囂的現代生活氣息。</p> 商業街兩側高大古樸的樓房在暮色蒼茫中透出靜謐的美。 <b><font color="#ed2308">【自由廣場】</font></b>位于布爾諾的商業中心,四周環繞著許多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建筑,廣場中央矗立著修建于1679年的黑死病紀念柱,柱頂為圣母瑪利亞的雕像。 <b><font color="#ed2308">【布爾諾天文鐘】</font></b>矗立在廣場東側,這是個爭議性很大的現代藝術品,高約6米,材質為黑色花崗巖,形狀如炮彈,紀念的是三十年戰爭期間布爾諾市民成功抵擋瑞典三十萬大軍包圍的輝煌歷史。 <p class="ql-block">每天上午11點,天文鐘會準時奏響,鐘上的四個洞口中,會滾出一顆象征經過魔法鑄造的玻璃球,如今這成為布爾諾最熱門的尋寶游戲,誰拿到那顆帶有城市標志的玻璃球,都可以當作禮物帶回家。</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ed2308">【斯皮爾伯格城堡】</font></b>位于布爾諾西郊,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這里參觀,可以說這是我們在布爾諾短短幾小時游覽中印象最深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該城堡始建于13世紀,最初是摩拉維亞侯爵的宅邸,后來作為皇室城堡使用,歷代領主不斷對它進行加固和擴建,使之成為一座巨大的巴洛克式堡壘,成功抵御了敵人多次對布爾諾的圍攻。</p> <p class="ql-block">據說就是它在三十年戰爭中抵擋了瑞典人的圍攻,又在1742年的西里西亞戰爭中成功阻擊了普魯士一代戰神腓特烈大帝,可謂戰功赫赫啊。</p> <p class="ql-block">城堡矗立在高地之巔,雄壯巍峨的城墻宛如天塹。</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堡前的平臺上居高臨下,視野極佳,是鳥瞰布爾諾城市全景的最佳地點。</p> <p class="ql-block">城堡四周有很深的溝壑,可以看出當年的防護功能。不過自18世紀后期,這里則變成了大型監獄,哈布斯堡王朝曾在此關押奧匈帝國的持不同政見者,二戰時納粹德國占領時更在此囚禁并迫害抵抗運動人士,多達上萬人。</p> <p class="ql-block">二戰結束后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徹底改變了城堡的用途,現在的古堡上部是布爾諾城市博物館,地下原來監獄部分則改為監獄博物館對公眾展出。</p> 如今,這座古樸簡單和典雅的城堡也成了當地舉辦展覽、音樂節和夏季戲劇節的文化場所。 城堡所在的山包已被修建成風景如畫的大型公園,樹木參天,風景秀麗,很多當地人在里面散步,鍛煉,安靜而愜意。 <p class="ql-block">不過最吸引我們的還是沿城堡行走一圈,飽覽布爾諾城市美景啦。</p> 唯有城墻上架著的鋼炮似乎在提醒人們:勿忘過去!勿忘歷史!<div><br></div><div> (未完待續)</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白河县|
盐津县|
嘉善县|
宣武区|
孝昌县|
西贡区|
吉安县|
克东县|
满城县|
南城县|
定安县|
景谷|
蒙山县|
沽源县|
沾化县|
城口县|
甘谷县|
安徽省|
龙陵县|
晋城|
乾安县|
松桃|
峡江县|
平潭县|
蒙山县|
明溪县|
侯马市|
浮梁县|
衡山县|
封丘县|
丰城市|
汾西县|
建水县|
左贡县|
长宁县|
商河县|
宜兴市|
晋中市|
延长县|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