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若干年后再次走進今天的主題:推開一扇門,千年歷史映眼前。</p> <p class="ql-block">太廟是天子宗廟,內八廟之首,現為勞動人民文化宮。網上預約后進入,這里人很少,和故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只是一墻之隔!</p> <p class="ql-block">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給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感覺。神經兮兮的進來,為的就是少排隊去故宮,瞎轉一圈上了個廁所又原路走出來,因為東華門就在太廟對門,根本不用買票進去。</p> <p class="ql-block">其實太廟還是值得前往,經查:太廟作為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場所,其地位尊崇無比。它與故宮同時建成,是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與紫禁城同時興建的皇家祖廟。其建筑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莊重。(網圖)</p> <p class="ql-block">走進故宮博物院,就像走進了一個歷史的迷宮。想要不迷路,就跟著這個參觀路線圖吧!</p> <p class="ql-block">東華門是故宮的東側門,通常是大臣進出紫禁城的宮門,皇帝去世后的靈柩也從這門運出。我們就從此門走進這幅流動的歷史畫卷,期待每一步都充滿探索的驚喜。</p> <p class="ql-block">進入午門,就進入紫禁城。其坐北朝南,共五個門樓,五個門洞。其中正中間開三個門洞。正中間最大的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后在大婚的時候可以走一次。殿試的狀元、榜眼、探花,出來時可以走一次。</p> <p class="ql-block">太和門廣場庭院前的河是內金水河(天安門前的是外金水河),中間最寬敞的是皇帝獨享的御橋。</p> <p class="ql-block">踏入午門,穿過五座金水橋,來到的便是代表皇權最高峰的太和殿。這里不僅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每一寸土地、每一塊磚瓦都透露出濃厚的歷史沉淀。仰望那通天徹地的金碧輝煌,你會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威嚴與莊重。</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就是金鑾殿,面積相當于半個足球場。它的長寬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九五至尊。太和殿是故宮的核心建筑,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p> <p class="ql-block">中和殿是皇帝的休息室,在太和殿舉行大典之前,皇帝在中和殿小憩,相當于大會堂旁的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既是宮又是殿,也是幼年順治帝的臨時居所,他在這里住了十年。順治帝大婚時的洞房也在保和殿,僅此孤例。康熙皇帝也曾短暫住在保和殿(當時叫做清寧宮)。</p> <p class="ql-block">走過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便是乾清宮。這里曾是清代皇帝的寢宮,也是內廷權力的象征。走進乾清宮,那些精美的宮廷家具、壁畫都在無聲地訴說著曾經的輝煌與日常。乾清宮則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館內保存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珍寶館內的皇極殿、寧壽宮,退休老皇帝的佳所,門前有一座九龍壁。現在的珍寶館有各色寶石,閃閃發光的金銀器皿,珍珠翡翠,還有金絲鳳冠、象牙、玉雕,各類珍寶舉世無雙。</p> <p class="ql-block">修建于乾隆41年,九龍壁將九條龍分置于五個空間,因為陽數之中,九是“太極之數”,代表著最高的極點,五則居中,正龍黃色位于正中,不管是從右至左還是從左至右數,都是第五條。這條黃色的正龍象征的就是天子,也是“九五至尊”的來源。</p> <p class="ql-block">每一處都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細細品味著那些精美的文物,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呼吸聲。從書畫到瓷器,從玉器到金銀器,每一件都是無價之寶,讓人目不暇接。特別是看到那些精美的瓷器,上面的圖案栩栩如生,真是感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p> <p class="ql-block">特別的隆宗門,門上有個生銹的箭頭,它在那兒已經兩百多年啦!聽說在很久以前的1813年,有人起義攻打皇宮,打到了隆宗門這兒,箭亂飛時,一支箭就“嗖”地一下,釘在了門上的牌匾上。后來起義的人被打敗了。嘉慶皇帝覺得這支箭是個歷史的記號,就讓大家別動它,一直留到現在。(照片畫??處)</p> <p class="ql-block">踏入故宮大門,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輝煌的王朝。紅墻金瓦,巍峨壯麗,每一磚一瓦都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漫步在寬闊的宮廷之中,感受著曾經的繁華與榮耀,內心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銀杏葉與紅墻相映成趣,走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情也變得格外寧靜。</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廣闊的院落中,仿佛能聽到古代宮廷的回音。那些精致的石橋、靜謐的庭院,無不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與和諧。微風拂過,心情也隨之平靜下來。</p> <p class="ql-block">每一座宮殿、每一道門樓都透露出無盡的故事和歷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慈寧宮,明清時期,前代的貴妃們居住的場所,孝莊文皇后、孝圣憲皇后都先后在這里居住過。</p> <p class="ql-block">坤寧宮位于紫禁城的中軸線上,從名字可看出,“坤,代表著地;寧指安寧”,與乾清宮相應。地位尊貴至極,在明朝的時候,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到了清朝,沒有皇后居住在坤寧宮內,坤寧宮的用途就變得窄了一些!除了祭祀活動之外,坤寧宮還有一項重大任務——皇帝大婚!</p> <p class="ql-block">《甄嬛傳》中華妃居住的翊坤宮,大門口有一座影壁門,門上有兩個字,貌似“明盛”二字。清朝,順治帝入主紫禁城后,第一眼就看到這兩字,覺得特別扎眼,就命大臣們想辦法。最后大臣們想了一個“性價比”最高的方法,即不用拆門,還可以改掉這兩個字:將“明”的左邊多加一橫,名為“月滿則虧”;“盛”字去了一點,意為“你大明王朝想昌盛,還差那么一點”。</p> <p class="ql-block">儲秀宮,作為故宮內廷西六宮之一,位于翊坤宮之后。這座宮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原名壽昌宮,后在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為儲秀宮。明清時期,這里曾是妃嬪們的居所。到了清晚期,慈禧太后也曾在此居住數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別忘了故宮的最北端,有一處皇家園林——御花園。那里植物繁盛,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春季梅花綻放、夏日荷花競艷,秋冬之際更有銀裝素裹之美,是皇室成員游樂的場所。在這里,你可以稍作歇息,感受古人造園之巧妙,游走于花木之間,享受片刻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順貞門乃內廷通往神武門之重要通道,無故禁開。皇后赴西苑先蠶壇行祭祀禮或去往圓明園、壽皇殿等處均出入此門,皇帝有時亦經此門出入。此外欽安殿道場之期,隨時啟閉以供道士進出,但須嚴行稽查,不許閑人出入。明代若逢宮人病故,棺槨從順貞門右側之門送出。</p> <p class="ql-block">神武門作為皇宮的后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重要門禁,明清兩代皇后行親蠶禮即由此門出入。清代每三年一次選秀女,備選者經由此偏門入宮候選。1924年溥儀被逐出宮,即由此門離去。</p> <p class="ql-block">神武門:原名“玄武門”,因為在明朝時玄武是古代四神獸之一,代表北方。清朝康熙年間,為了避諱改名為“神武門”。這個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門禁,包括蘇拉和侍衛。</p> <p class="ql-block">在故宮中游覽,就像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穿梭。每一個宮殿,每一處角落,都有著它的故事和意義。那些精美的文物,那些古老的建筑,都是歷史的見證者。當我拖著有些疲憊的腳步走出故宮時,心中滿是感慨和不舍,感慨歷史的興衰,不舍這一片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此次旅行最后一站,地鐵10號線巴溝站換乘西郊線前往香山公園。失望的是,現在山上的葉子還沒紅,大部分都是綠的,只有地鐵門口的個別樹木有些紅色。</p> <p class="ql-block">公園東門懸掛的“香山公園”為郭沫若題寫。</p> <p class="ql-block">進入東門,就看到面前有一牌坊,上書——鐘靈毓秀(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牌坊背面,上面橫匾題——香遠益清(香氣遠播,越發顯得清新芳香)。</p> <p class="ql-block">過牌坊,就看到月牙河和石拱橋,走上拱橋流水潺潺,腳下有無數的鯉魚。</p> <p class="ql-block">抬頭映入眼簾的是乾隆的勤政殿,瞬間便有了皇家園林的威嚴,大殿里寫著禁止拍照,就只是記下了里面的匾額和對聯。</p> <p class="ql-block">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其景區由正殿、南北配殿、朝房、假山、月牙河、牌樓等組成。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2003年按原貌復建。勤政殿是乾隆皇帝來園駐蹕臨時處理政務,接見王公大臣之所,取意勤政務本、勤于思政。</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勤政殿前,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回聲。這些元寶楓,就像是歷史的見證者,靜靜守護著這片古老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是北京著名的佛教寺廟之一,始建于元朝,歷經明、清多次修繕,現存建筑主要為清代建筑。《甄嬛傳》里甄嬛被貶出宮修行之地。</p> <p class="ql-block">從“壇城”上行,可以看到臺階上方的“永安”牌坊從天王殿通往圓靈應現殿的石階上,有一座四柱牌樓,東面額題“永安”,西面額題“甘露”。香山大永安禪寺在元朝曾經叫做“甘露寺”。</p> <p class="ql-block">永安甘露牌樓下方,有圓靈應現殿的兩座配殿,南側為文殊殿,北側為普賢殿。香山寺內的大雄寶殿,由乾隆帝為其御書提名為圓靈應現殿,這也是靜宜園內體量最大的單體建筑。圓靈應現殿內供奉的是橫三世佛,兩側為配殿,南北各三間。</p> <p class="ql-block">“圓靈應現”殿相當于一般寺院中的大雄寶殿。圓靈應現殿為琉璃頂廡殿建筑,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面積788平方米,殿內有三世佛、十八羅漢像、觀世音菩薩、七層八角無量壽塔。</p> <p class="ql-block">圓靈應現殿西側殿頂</p> <p class="ql-block">穿過眼界寬進入后苑,真的讓人有種大開眼界、豁然開朗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用一眼驚艷來形容后苑最為貼切,薝蔔香林閣、水月明空殿、青霞寄逸樓三座建筑層層遞進,兩側環山長廊蜿蜒,依山而建氣勢恢宏,假山疊石峰巒疊嶂盡顯靈秀之美。</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走進當年毛主席在香山的辦公室時,那樸實簡單的桌椅和簡單的硬板單人床頓時讓我們重溫了偉人艱苦樸素的溫馨氣息。珍藏柜里那一篇篇狂草讓我們感受到了指點江山的激揚!墻壁上一幅幅神采奕奕的畫像勾起了我們對偉人深切的思念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明黃色的扇形樹葉如彩蝶翻飛飄蕩,顯得格外璀璨而耀眼。</p> <p class="ql-block">這里山林環繞,清泉流淌,景色宜人。然而,雙清別墅的魅力遠不止于它的自然風光,更在于它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偉大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雙清別墅靜靜訴說著那段不平凡的歷史。這里曾是清代皇家園林的一部分,名為“松塢山莊”。1917年,熊希齡先生在此創辦了著名的香山慈幼院,并修建了雙清別墅,作為培育人才的搖籃。而在1949年3月25日,這是一個改變中國的日子。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與中央機關、解放軍總部進駐香山,雙清別墅成為了他們繼續指揮解放全中國、籌備新政協、籌建新中國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雙清別墅北門外50米即為來青軒,曾為慈幼院男生宿舍,后為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居住辦公地。</p> <p class="ql-block">告別香山公園,回到前門大街大柵欄,因為這里去多少回都不嫌煩。只有在那里,才可以領略到真正的老北京的京城煙火氣和京腔京味京韻。</p> <p class="ql-block">坐飛機回家,特意起早來四季民福帶一只小G點的現烤烤鴨回家,如果要帶現烤烤鴨上飛機一定要留足夠時間。烤鴨店還沒有開門,只好騎著自行車再逛街胡同。</p> <p class="ql-block"> 裕興中銀號,據說光緒皇帝都曾持有該銀號的股份… 銀號的老板姓施,這也是施家胡同名字的由來吧。</p> <p class="ql-block">一不小心又來到老字號店,網上關于“六必居”的介紹極多,聽說是“六必居”最初開業時有六人入股合開,委托當時寫書法很不錯的嚴嵩題匾。嚴嵩提筆便寫了“六心居”這三個字。但轉念一想,六心豈能合作,便在“心”上加了一撇,便成了今日的“六必居”。 </p> <p class="ql-block">北京烤鴨分為掛爐和燜爐兩個派系。四季民福可以說是掛爐界的“三好學生”:好皮囊、好風味、好溫度。烤鴨套餐238元包含鴨架、片好的鴨肉鴨皮、小料。</p> <p class="ql-block">傳統的掛爐烤鴨,在入口附近直接展示給顧客看到制作的流程,包括進爐。等了很久,烤鴨終于出爐了,提著它趕緊奔向機場。</p> <p class="ql-block">果然,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那一口酥脆, 是專屬這座城市的味道,一口咬下去,汁液在口中爆開,糖漿包裹著脆皮,簡直好吃到飛起!讓我驚喜的還有打包的北京味道和小吃拼盤,一咸一甜,一個開胃菜一個飯后甜點,都充滿了濃郁的北京特色。面皮很贊,每一個之間都分開了,不怕粘在一起,還有加熱的熱包。</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旅途用烤鴨畫上了句號,感謝所有的一切。旅程的結束,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美篇記錄是旅行的見證, 也是美好記憶的烙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保山市|
临江市|
芜湖市|
民丰县|
江安县|
湘潭县|
滦南县|
宁安市|
修武县|
仪征市|
海盐县|
舞钢市|
梓潼县|
贡觉县|
昭通市|
常宁市|
张家港市|
富锦市|
武清区|
广灵县|
抚松县|
宁晋县|
阿荣旗|
清苑县|
榆林市|
潞西市|
柘城县|
德安县|
大丰市|
木兰县|
沙河市|
靖西县|
怀远县|
银川市|
通海县|
抚远县|
通渭县|
汉川市|
海安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