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除了經典的收費景區,還有一些免費景區值得一看。它們是不凍河景區和烏蘇浪子湖。</p> <p class="ql-block"> 到達天池服務區當天傍晚,我們去駐地不遠處的免費景點——不凍河看落日。為了節省體力,我們還是開車過去。目前不凍河最佳觀賞點處于封閉狀態,我們只能在他的外邊體驗他的美麗。</p> <p class="ql-block"> 不凍河是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哈拉哈河一段長約20公里的河段,每到冬天,該河段上下游都是冰凍三尺,而此處,即使氣溫達到-40<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下,該河段的河水不但不會結冰,水中還生長著水草,河面上冒著騰騰熱氣,因此有了“</span>不凍河”之稱。據地質專家考證,這里集聚著豐富的地熱資源,<span style="font-size:18px;">故形成了冬不</span>結冰的奇特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 除了冬季這里有不凍河的奇特景觀,其他季節一樣有著十分美麗的風光,早上的晨霧日出,傍晚的落日余暉,都把這里裝點的分外妖嬈。</p> <p class="ql-block"> 烏蘇浪子湖又名金江天池、四十九號泡子,屬火山堰塞湖,形成于30萬年前,是大興安嶺林區罕見的寬闊湖泊。位于天池西南5公里處的哈拉哈河谷地邊緣,水域面積135公頃,是哈拉哈河玉帶上的明珠。</p><p class="ql-block"> 烏蘇浪子湖水草豐美,有“大興安嶺小江南”之美譽,湖中盛產鯉魚、鯽魚、泥鰍和一種頗具傳奇色彩的老頭魚。</p> <p class="ql-block"> 一接觸烏蘇浪子湖這個名字就知道一定有故事。通過查找相關資料知道了故事的來龍去脈。烏蘇在蒙語中是“水”的意思。清朝乾隆年間,當地草原大旱,牲畜死亡,居民生活艱難。此時,成吉思汗一后人喜得一子,由于盼水心切,給孩子取名烏蘇,希望他能給草原帶來興旺繁榮。小烏蘇比較貪玩兒,二十多歲也不肯去放牧干活。因不務正業,人們都稱他“烏蘇浪子”。</p><p class="ql-block"> 25歲那年,草原又逢幾年干旱,他帶領一群小伙伴挖泉找水,雖小有成果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烏蘇浪子毫不氣餒,繼續挖找,直到累得昏倒在大土坑里。萌萌中夢見一位銀須飄逸的老者,指點他到蓮花圖廟祈求葛根活佛幫助。</p><p class="ql-block"> 烏蘇克服各種困難終于見到了活佛,受活佛指點,他歷經種種磨難,終于從玫瑰峰頂拿到一顆夜明珠,放置到已挖好的大土坑里,頓時出現一條永不干涸的河流。完成任務后,一陣旋風將他托起送到遠離紅塵鬧市的地方。在這里,他又見到了銀須老者和葛根活佛,三人把酒言歡,祝賀烏蘇獲得成功。豪飲情濃之際,活佛說道:“這地方如同仙境,如若再有個湖泊相襯,豈不美哉?”老者聞言,便從寶葫蘆中倒出一杯水,讓烏蘇撒在三面環山的谷地,酒足飯飽后,果然涌出一個波光粼粼的湖泊,青山、蒼松、翠柏倒映在水中,景致美極了!活佛隨將其命名為“烏蘇浪子湖”。老者乘著酒興,將花草樹葉擲入湖內,變出一群群鯽魚、鯉魚、泥鰍;活佛也將木魚投入湖中,變成一尾奇型怪狀的老頭魚,并稱此魚可延年益壽。他們叮囑烏蘇浪子:“你該做的做了,該有的有了!以后在此好好生活吧!烏蘇浪子在這里安度百年,后羽化成仙,年年歲歲守護著這汪碧水。</p> <p class="ql-block"> 我們早上5點鐘起床,開車去烏蘇浪子湖看晨霧。因其距天池服務區6、7公里,沒有車的游客就沒有這個眼福了。快到烏蘇浪子湖時,就能看到山間漂浮著一大片水霧,第一感覺,應該相當漂亮。</p> <p class="ql-block"> 烏蘇浪子湖有一個不大的停車場,我們到達時停車場已經滿員,車只能停在路邊了,好在早晨都是來看景的,占據一條道不會堵塞交通。</p> <p class="ql-block"> 來到湖邊,晨曦微露,湖面上水汽氤氳。一層薄紗般的水霧悠悠地升騰,似夢似幻。它輕柔地籠罩著湖水,模糊了湖與岸的界限。遠處的山巒仿佛披上了一層柔和而神秘的面紗,只隱隱露出輪廓,像是水墨畫卷中淡去的背景,讓畫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增添了幾分幽靜與夢幻。</span>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陽透過山間縫隙照射進來,它努力地要穿透這層迷霧,給霧靄鑲上了淡淡的金邊,那些微小的水珠折射出五彩的光,讓整個湖面宛如仙境。觀景的人們各顯神通,照相機、手機、無人機齊上陣,都不愿錯過這如夢如幻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身在如夢如幻的美景中,照相機快門噼噼啪啪響個不停,過后查看所拍照片總感到沒有人在實景那樣令人激動和震撼,查找原因認為,除了攝影技術不到家,大概率的問題是目前照相機拍攝的平面圖片無法展現人眼所見的空間維度。因此,還是請美友們撥冗親臨其境欣賞這一美景吧!</p> <p class="ql-block"> 由于烏蘇浪子湖比較寬闊,而人與湖距離較近,再寬的廣角鏡頭也無法拍滿全景,我嘗試用接片技法拍了幾組照片,但水霧中片與片的錨點不清晰,致使接片軟件無法準確識別而沒有成功。</p><p class="ql-block"> 好在當時用手機拍了一組錄像,附上看看它的全景吧!</p> <p class="ql-block">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之外還有一些可看的景點,比較有特色的是五里泉、阿爾山之眼和白朗峰。</p> <p class="ql-block"> 五里泉是距阿爾山市最近的一個景點,因其距阿爾山市北5華里處而得名。五里泉水為優質礦泉水,泉水無色無味、清澈透明、清涼爽口、沁人心脾,水溫常年保持6-8℃。水位亦不受季節變化的影響,日出水l054噸。水中含有13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動脈硬化、心臟病、高血壓、冠心病、風濕、類風濕及胃腸病等有良好的醫療效果和保健作用。</p> <p class="ql-block"> 當地政府在泉水口保留一個不大的水池,并設置幾處接水管口,供當地老百姓提取泉水。在路邊開辟一個免費停車場,方便過往車輛和路人飲用圣泉水。周邊濕地還修了木棧道并開辟連接市區的健身步道,供市民們休閑健身。</p> <p class="ql-block"> 阿爾山之眼是由中國氣象局和當地政府投資建設的新一代天氣雷達塔樓。它以森林生態效益為主題,故稱為森林之眼。</p><p class="ql-block"> 阿爾山森林之眼位于大興安嶺嶺脊之上,海拔1450米,可俯瞰大興安嶺群峰及森林秘境,觀賞云卷云舒、日出日落和銀河星辰。</p> <p class="ql-block"> 院子當中,還設有集裝箱屋和星空屋,旅游旺季,游人可以租住,等待觀看日出日落和美麗星空。</p> <p class="ql-block"> 白狼峰位于阿爾山南40公里處的大興安嶺中段嶺脊南側,是阿爾山市一帶的最高峰,海拔1511米,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地理類型多樣,生態系統完整。特別是峰頂有近200公頃的冰川遺跡—— <span style="font-size:18px;">冰緣石海,</span>為景區搭建了一個天然觀景臺。景區主要在春夏秋季開放,除了爬山,這里是觀看日出日落和云海的最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白狼峰太高,真正爬到頂的寥寥無幾。為了讓更多的人欣賞興安之巔美景,旅游旺季景區有越野車上山服務,自駕車的游客也可以花個車費開車上山。山上路況總體不錯,中段陡峭路窄一段現在又開辟新線上下分道行駛。險峻的主要是幾個胳膊肘彎和部分坡度較大道路,新手還是不要冒險駕駛。</p><p class="ql-block"> 我們到達時已過了國慶,景區車輛已撤,只有我們這一輛車上山,售票處人員也沒有收車費讓我們上山了。</p> <p class="ql-block"> 山上有兩個停車平臺,第一個平臺往下看可以瞭望綿延起伏的大興安嶺;往上看是一大片冰川遺跡——冰緣石海,景區在此修了棧道,游人可以攀登近觀冰川奇觀。</p> <p class="ql-block"> 繼續開車往上便是白狼峰頂峰平臺,一座高聳的“守望”塔映入眼簾,塔身上書“會當凌絕頂和登峰造極“;塔頂有“守望”二字。左側的山崖上相隔不遠,分別立有“白狼峰”和“興安之巔”石碑。因山上風大寒冷,沒有走到白狼石碑就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 從國家森林公園返回阿爾山市時,有一個路口直通與蒙古國交界的阿爾山國門景區。進入其轄區,每輛車收20元路費,到達口岸便不能再向前,里面到達國門前開發成景區,游人要另買50元門票和10元擺渡車票進入,價格真不便宜。想走到口岸大門前遠攝國門,馬上有高音喇叭喊話“你已越界,請退后”,蹭景拍照是不行的。口岸真把賺錢做到了極致。其實國門就是那樣,我們稍事停留就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 整整兩天的阿爾山之旅,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這里的美,是大自然最純粹的饋贈<span style="font-size:18px;">。漫步在阿爾山,仿佛置身于一個世外桃源,美麗的景色,清新的空氣,讓人身心得到洗禮,心靈平靜無華。再見了阿爾山,以后有機會我會再來看你,來這里蕩滌身心,放松心情。</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黄陵县|
兴仁县|
秦安县|
亳州市|
贵州省|
广宁县|
阳高县|
肇庆市|
韶山市|
天全县|
潞西市|
阿拉善左旗|
吉木乃县|
多伦县|
彰武县|
蒙阴县|
正宁县|
辽阳县|
台南市|
木里|
澳门|
玉树县|
聂荣县|
秦安县|
包头市|
炎陵县|
宜良县|
赫章县|
遵义县|
山东|
陇川县|
寿宁县|
黄龙县|
兰西县|
海安县|
吉木乃县|
慈利县|
花垣县|
宁城县|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