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說說 南沙大角山

楊驪

<p class="ql-block">大角山位于南沙區南沙街道的東南部,因山下沙洲未完全發育時,山體形狀像角一樣向東南伸出,故得名。位于大角山的炮臺,雄踞虎門西岸,與沙角炮臺隔江對峙,扼守虎門水道出口,構成虎門要塞的第一道防線。在鴉片戰爭時期,英勇的中國軍民在此與外國侵略者殊死搏斗,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烈詩篇。</p> <p class="ql-block">我們今天來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州市海防教育基地——大角炮臺參觀。參觀的路線是:海防教育基地入口——沿途展覽——火藥局廣場展板——火藥局——沿途展覽——兵房遺址——安平臺。</p> <p class="ql-block">眾所周知,珠江有八大口門,分別是:虎門、蕉門、洪奇瀝、橫門、崖門、磨刀門、虎跳門、雞啼門。</p><p class="ql-block">而大角炮臺,則屬虎門炮臺的南沙這邊,是虎門要塞的第一道防線,位于廣州南沙街鹿頸村的大角山。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設鐵炮十六門,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設守臺千總一名,防兵數百人。它們曾經屢毀屢建,經歷了清初始建、中期鴉片戰爭毀壞后再建、晚期又建三個階段。2019年8月被列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0年2月被列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入口展板</b></p><p class="ql-block">位于我們右上方的展板,主要介紹的是珠江海防遺址的概況以及歷史意義,這兩幅圖分別是三道防線的簡單分布圖以及清朝時虎門炮臺群的一些主要炮臺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在歷史上,珠江口炮臺曾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分別是:1841年1月7日第一道防線的破壞、1841年2月26日第二道防線的破壞以及1937年的抗日戰爭。</p> <p class="ql-block"><b>火藥局門口展板</b></p><p class="ql-block">現在我們看到的展板展示的是清朝海防體系的形成與破壞情況。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清朝在珠江出海口水道兩岸先后建成十一個炮臺,其中大部分是位于南沙區境內。分別是:大角炮臺、橫檔炮臺、永安炮臺、鞏固炮臺以及大虎炮臺等。</p><p class="ql-block">當時的兩廣總督阮元提出在虎門水道建立三重門戶的設想是,第一重門戶是由南沙的大角炮臺和東莞的沙角炮臺組成;第二重門戶是整個虎門防御體系的核心,是由上下橫檔島、鞏固炮臺和威遠炮臺群組成;第三重門戶是位于大虎山上的大虎炮臺。林則徐到廣東后也曾向道光皇帝匯報過“三重門戶”的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紀初,英國為改變對華貿易逆差,瘋狂向我國傾銷鴉片,掠奪財富。清政府便派林則徐到廣東禁煙,而英國為了確保其鴉片貿易,便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1841年1月7日,英軍艦隊突然向大角炮臺及對岸的沙角炮臺發動進攻,當然清軍也奮力回擊。只是雙方力量懸殊實在太大,大角炮臺的守臺千總黎志安為了保護山上的大炮不被英軍繳獲,于是把十四門大炮都推入海里,自己帶傷突圍而出。不久,大角炮臺被英軍攻陷,炮臺遭到嚴重的破壞。在進攻大角炮臺的同時,英軍又以正面轟擊以及側后方抄襲相結合的方式進攻沙角炮臺,使清軍腹背受敵。首臺副將陳連升父子以及近300名官兵戰死,炮臺淪陷,虎門的第一重門戶失去。</p><p class="ql-block">一個月后,2月25日,英軍在下橫檔島登陸。26日,英軍開始用安放在下橫檔島的野炮炮擊上橫檔島,并派戰船進攻其他炮臺。炮臺上的守軍均積極應戰,但是當天下午,各個炮臺都輪番失守,關天培也戰死于靖遠炮臺,第二重門戶也失去了。</p><p class="ql-block">而第三重門戶則是清軍主動放棄的。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后的1843年,道光皇帝重修了大角炮臺,但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又一次被英軍破壞了。</p> <p class="ql-block"><b>火藥局</b></p><p class="ql-block">火藥局建于光緒十一年1885年,是大角炮臺主要的軍火儲藏地。原屋頂已毀,僅剩下四周墻壁,后來在1997年修復的。目前火藥局在市海防辦和南沙區政府的指導和出資下再一次進行了重修,展現了一個新的面貌。現在里面是一個海防教育展,主要有三個展廳,展覽的內容有:歷史/人物、愛國/教育、未來/規劃以及一些優秀的攝影作品等。</p><p class="ql-block">中間這里,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建設強大穩固的現代邊海空防。180年前的鴉片戰爭拉開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序幕,也讓我們清楚認識到海防教育的重要性,對教育青少年銘記歷史、增強國防意識等都具有重要意義。而我們對珠江海防遺址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也有利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海防意識和愛國情懷。在第五次全國邊海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邊海防工作是治國安邦的大事,關系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所以我們要強化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大局意識,為實現中國夢與強軍夢凝聚力量,也要堅持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持發揚改革創新精神,艱苦奮斗、犧牲奉獻,使之成為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強大精神力量。在鴉片戰爭爆發180年后的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任重道遠,所以我們要不忘歷史、牢記使命,特別是青少年更應該勿忘國恥、奮發圖強,牢記歷史的教訓。我們可以通過宣傳報道擴大南沙虎門炮臺群的知名度并建立海防教育基地,讓大家可以重溫鴉片戰爭的歷史。隨著邊境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力度加大,邊境沿海地區變成反滲透、反顛覆、反分裂、反恐怖的重要戰場,所以我們要加強海防觀念教育,增強全民海防意識,而公安邊防部隊必須加強對敵斗爭,堅決維護國家政治穩定和政權安全。</p><p class="ql-block">廣州,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通商口岸。廣州海防經歷了從無到有,有力地推動了廣州對外經濟的繁榮昌盛,鞏固了其作為對外交往主要港口的地位。所以今天,我們除了要宣傳廣州的海防歷史,更應該清楚認識到其重要的歷史意義。</p> <p class="ql-block"><b>鴉片戰爭時期相關的歷史介紹</b></p><p class="ql-block">從海上貿易時期到改革開放至今“珠江海防要塞”的歷史演變過程。眾所周知,廣州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隨著對外貿易的繁榮,國家對于海防逐漸重視。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改“四口通商”為“一口通商”,廣州成為全國唯一的對外貿易窗口,所以珠江海防要塞的地理位置顯得越來越重要。1835年,關天培到廣東任水師提督后,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大建設力度,進一步落實阮元提出的“三重門戶”的設想。他跟當時的兩廣總督鄧廷楨等一起建了一些新的炮臺,再加上金鎖銅關,構成完整的虎門防御體系,完善三道防線的建設。</p> <p class="ql-block">關天培,著名的民族英雄。1838年底,林則徐到廣東禁煙,關天培積極支持并配合其完成任務。可惜我們這位年逾六旬的民族英雄,在2月26日戰死于靖遠炮臺。陳連升,是沙角炮臺的守臺副將,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積極抗戰,最后拼殺而死。</p><p class="ql-block">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我們重建了珠江口炮臺,在原來的基礎上重修了6座炮臺、新建了7座炮臺,數量不斷增加。這些炮臺除了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在民國時期還經歷了抗日戰爭。在該戰爭中,珠江海防要塞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在1937年9月到1938年3月間,虎門要塞總共擊退了日軍8次,最后日軍只能放棄珠江口,從大亞灣登陸,攻占廣州。其中最著名的一場戰斗就是1937年9月14日的虎門海戰。在這一場海戰中,中國海陸空三軍互相配合,協同作戰,粉碎了日本海軍對華作戰無敗績的神話。這場戰役完全按照清光緒時建設虎門炮臺的先賢們所設計的預案,炮臺基本保持了其固有的作戰能力。</p><p class="ql-block">雖說在清朝時這些西式大炮并沒有用武之地,但是在半個世紀后它們卻令侵略者丟盔卸甲,要塞依然是侵略者不可逾越的銅墻鐵壁。</p><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以來,珠江海防要塞不僅見證了南沙新區的從無到有,也從其防御功能逐步回歸到經濟價值。</p> <p class="ql-block"><b>未來規劃與發展</b></p><p class="ql-block">為了展示海防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促進跟東莞的交流合作,整合文旅資源,未來我們計劃跟東莞一起聯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p><p class="ql-block">去年資產公司跟清華大學合作,已經將這個議案上報全國兩會,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公園范圍初定:西至南沙區金嶺北路,東至東莞太平水道,北至大虎山,南至東莞的扯旗山。其規劃面積約112.6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范圍西至南沙區港前大道,東至太平水道,北至大虎山,南至扯旗山,面積約63.27平方公里。它的發展定位是:保護海防文化遺產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大灣區國防教育基地;推動大灣區文旅融合和海洋文化發展的先行區;推動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圖中我們看到有三條不同顏色的線,紅色代表的是炮臺遺址游徑是,范圍大概就是三道防線上面的所有炮臺;藍色代表的是愛國教育游徑,主要是指鴉片戰爭博物館、海戰博物館、國家海防紀念園、南沙博物館、灣區發展守望公園等;黃色代表的是生態觀光游徑,有黃山魯森林公園、猴島森林公園、水科普館等。其中,炮臺遺址游徑又分了三條線路,分別是:水上游徑、陸上游徑以及內部游徑。</p><p class="ql-block">總的來說,我們未來的這個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的總體布局就是:一塞(珠江口海防要塞)、一池(虎門銷煙池)、三關(三道防線)、六臺(六個炮臺)。</p> <p class="ql-block">這邊是我們的分區規劃,總共分為十個區,其中南沙傳統利用區跟虎門傳統利用區分別各占五個區。位于南沙區的主要是以下五個:</p><p class="ql-block">①灣區海洋文化創意區,依托南沙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圍繞區域重大旅游設施郵輪母港,以文旅融合為導向,以文化產業高度集聚為目標,打造灣區海洋文化創意區。</p><p class="ql-block">②大角粵港澳愛國教育展示區,依托大角作為珠江入海口第一角以及登山即可俯瞰港澳深莞的地理優勢,傳承天后宮守望文化,以愛國教育為導向,以守望灣區為主題,建設成為面向粵港澳青少年群體的愛國教育展示區。</p><p class="ql-block">③橫檔島海戰體驗展示區,以上下橫檔島炮臺為核心資源,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所,并重點建設海戰公園,再現鴉片戰爭場景。</p><p class="ql-block">④黃山魯文旅融合區,依托南沙島嶼中部連貫東西南北的生態山脈資源以及黃山魯生森林公園的發展基礎,構建黃山魯生態文化觀光區。</p><p class="ql-block">⑤大虎島生態休閑展示區,以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打造為生態旅游島。</p> <p class="ql-block"><b>火藥局門的口兩塊牌</b></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1、大角山導覽圖</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2、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的未來規劃平面圖</i></p><p class="ql-block">現在大角山上總共有七個炮臺,分別是:振威臺、安勝臺、流星臺、安威臺、安定臺、安平臺以及振定臺,其實應該是八個炮臺,因為圖中沒有蒲州炮臺。其中振定、振威、安定、安勝臺是清時的原貌,安平、安威、流星臺門樓是1997年復建的。鴉片戰爭時大角山有八個炮臺,但是振陽臺在圍海造田爆山取石的時候被炸毀,目前有炮的炮臺有三個:分別是振威臺、振定臺、安平臺,安置的都是2008年9月,由廣重集團中山制造廠制造的德國克虜伯后膛炮。</p> <p class="ql-block"><b>沿途展覽</b></p><p class="ql-block">這邊展板展示的是海防系統再次遭到破壞的情況,也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英法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英國借口10月8日“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當時兩廣總督葉名琛采取“不戰、不和、不走”的戰略方針,所以虎門炮臺并未發生作用,廣州成為虛防城市,海防系統再次被毀,經過第二次破壞后,加上海防經費緊張,虎門炮臺基本處于廢棄狀態,直到光緒時期才進行重建并引入西式大炮,在工程技術及火炮配置等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迫使先后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中國因此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外國侵略勢力也由沿海各省擴大到了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的主權進一步喪失,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與此同時,各地新式學堂大量出現,西學東漸,帶動了思想啟蒙的巨輪,這些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和中國近代史的開端。</p> <p class="ql-block"><b>珠江海防要塞情況</b></p><p class="ql-block">這邊展板展示的是虎門炮臺南沙部分的介紹:當時的虎門炮臺共有炮臺10座,其中有6座就分布在南沙境內:包括上、下橫檔炮臺、大角炮臺、大虎炮臺、蒲州炮臺、鞏固炮臺,現有27處泡池。自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1757年開始,廣州成為全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窗口,這里離不開虎門炮臺強大的防衛能力,這些炮臺在1982年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上橫檔炮臺</p><p class="ql-block">是第二重門戶的防御中樞也是著名的金鎖銅關西側樁基所在地。目前有橫檔臺遺址、橫檔月臺遺址,后山有永安臺。</p><p class="ql-block">下橫檔炮臺</p><p class="ql-block">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無設防,建于道光1843年,1882年光緒時期建德國克虜伯后膛炮炮臺,現有9處泡池。抗日戰爭時期遭到日軍轟炸,1984年進行部分復原維修。</p><p class="ql-block">蒲州炮臺</p><p class="ql-block">跟火藥局一樣,建于光緒十一年也就是1885年,現存炮池3處。</p><p class="ql-block">大虎炮臺</p><p class="ql-block">建于1817年,是由兩廣總督阮元倡建的。在第一重門戶戰役1841年清軍主動放棄后被英軍占領破壞了,到了1843年重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又再次被毀后遭到廢棄。</p><p class="ql-block">這邊展板展示的是從明朝到鴉片戰爭時期使用的前膛炮和光緒時期引進的西式大炮后膛炮的差距。</p><p class="ql-block">后膛炮</p><p class="ql-block">是德國克虜伯后膛炮,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大炮,當時的虎門炮臺約有30門這樣的大炮,其防御能力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p> <p class="ql-block">這邊展板展示的是鴉片戰爭和抗日戰爭的重要歷史人物:</p><p class="ql-block">林則徐</p><p class="ql-block">提起鴉片戰爭不得不提到民族英雄林則徐,在道光皇帝時期受到重用官至一品,曾任兩廣總督、江蘇、湖廣、陜甘、云貴總督,最大功績就是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這也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p><p class="ql-block">關天培</p><p class="ql-block">民族英雄,1835年任廣東水師提督,在1838年林則徐趕赴廣東禁煙后成為林則徐的得力助手,在1841年2月26日英軍對第二重門戶發動總攻時,關天培戰死在靖遠炮臺。</p><p class="ql-block">阮元</p><p class="ql-block">在1816年任兩廣總督,建大黃窖、大虎山兩炮臺,最早提出建立“三重門戶”設想。</p><p class="ql-block">陳連升</p><p class="ql-block">在1839年被林則徐選調,調任守衛沙角炮臺,在1841年第一重門戶戰役中陳連升父子戰死,他的戰馬被英軍擄至香港,這匹馬不食而死,被譽為“節馬”。</p><p class="ql-block">陳策</p><p class="ql-block">是抗戰時期海軍的著名將領、虎門海戰的總指揮。在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日本為了切斷國民政府的海上補給線,日本海軍從9月開始向廣東發起進攻,廣州作為重要港口就成為首個目標。陳策當時是海軍中將兼任虎門要塞司令,負責廣東沿海防衛。他在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這一年時間里指揮要塞守軍依靠前清購置的克虜伯大炮8次擊退日本海軍的攻擊。這也是自甲午海戰以來第一次取得的勝利,使得日本只能放棄進攻珠江口轉從大亞灣登陸從陸路占領廣州。 </p> <p class="ql-block">這邊展板展示的是大角炮臺的情況。</p><p class="ql-block">大角炮臺建于道光十年也就是1830年,設有鐵炮16門,在1841年1月7日,大角炮臺打響了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炮”,后被英軍占領摧毀。在1843年重修大角炮臺時,新建炮臺8座,振威、振定、安平、安定、安威、安勝、安盛、振陽。在抗日戰爭時期有發揮過作用,后被侵華日軍炸毀。旁邊這圖是大角炮臺現存炮臺區位圖加了1885年建的蒲州炮臺和另克虜伯大炮炮彈圖。這圖展示的是我們大角山炮臺的主要遺址。</p> <p class="ql-block"><b>兵房遺址</b></p><p class="ql-block">跟火藥局一樣,建于光緒十一年1885,是用灰沙、水泥、磚石等建成,是安平臺的附屬軍事設施,主要是戰士的住宿之地。旁邊的是子藥庫。</p> <p class="ql-block"><b>安平臺</b></p><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的這個門樓就是安平臺,這是離火藥局最近的一座炮臺,也是第一道防線的最佳視野觀景地,是大角山3座有炮的其中一座,另外2座是振威和振定。</p><p class="ql-block">安平臺也是1885年建成,是仿西洋炮臺形式,是以進口紅毛泥、鋼材等建成。安置了可以旋轉360度的海岸大炮,四壁有彈龕kan,起初由湘軍駐守,在抗日戰爭1937年9月14日與日本軍艦抗擊中發揮過作用,現在泡池是清代的原作,大炮已被損毀。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是仿制的德國克虜伯后膛炮,是由廣重集團鑄造廠2008年9月在中山制作的,是用1萬公斤(10噸)的精鋼鑄成,費用20多萬。炮主體長4米,口外徑34.5分米,口內徑22分米。炮座是中底座的炮架,因此可以旋轉360度,射擊截面更寬,射速一分鐘能射1-2發炮彈。</p> <p class="ql-block">最后,讓我們眺望一下周邊的一些著名的建筑和風光吧!</p> <p class="ql-block"><b>虎門大橋</b></p><p class="ql-block">1999年建成,耗資30.2億元,全長4.6千米,是連接廣州南沙與東莞虎門的跨海大橋,位于珠江獅子洋之上,北距上游<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9年建成的</span>虎門二橋,約10公里,南距下游深中通道約30公里。橋墩下面的上下兩個島嶼就是第二重門戶的上、下橫檔島了,對面就是靖遠炮臺。大角山往蒲州花園后對著的就是沙角炮臺。</p> <p class="ql-block"><b>南沙天后宮</b></p><p class="ql-block">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始建于明朝,前身是天妃廟,是霍英東先生在95年捐款重建的。供奉的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媽祖林默。建筑特點是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于一體,廣場中間天后圣像高達14.5米。</p> <p class="ql-block"><b>南嶺塔</b></p><p class="ql-block">塔高45米,采用樓閣式建筑,有8層,是天后宮的最高點。據傳,修塔的原因大致有四:一是此塔可平衡右側較高的大角山的主峰;二是應了所謂“左青龍”的說法;三是天后既為海神,就必應有指路導航的建筑物在此;四是該塔作為人們登高眺望的建筑,它同時亦是一座標識物。與此同時,這塔的層數是8層,之所以是雙數,與其它塔單數的不同,是因為民間傳說中有這么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男神仙的代碼是單數,女神仙的代碼是雙數。天后是女神,因此天后宮內,無論是階梯、瓦楞還是對聯的單聯(上聯或者下聯)字數,都是呈雙數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蔡县| 阿图什市| 隆安县| 桃江县| 宣武区| 广河县| 正镶白旗| 廊坊市| 广灵县| 青神县| 荥经县| 红桥区| 航空| 通州区| 岫岩| 延津县| 聊城市| 青川县| 陆川县| 崇礼县| 肃宁县| 柞水县| 塔城市| 乐安县| 蒙山县| 永城市| 河北区| 五常市| 平江县| 威信县| 靖西县| 尉犁县| 紫云| 拜城县| 米易县| 朝阳区| 灵寿县| 平泉县| 富宁县| 垫江县| 广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