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記者節的由來</p><p class="ql-block"> 追溯到1937年11月8日,當時以范長江為首的左翼新聞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了中國青年記者協會,這是中國記協的前身。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當時沒有確定具體的日期,因此長期以來中國新聞從業人員并未正式過記者節。直到1999年,國務院再次明確了記者節的設立,并在2000年正式批復中國記協的請示,同意將11月8日定為記者節。記者節的意義。記者節的設立旨在向全體新聞工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謝,鼓勵他們繼續為真相和公共利益而奮斗。這個節日不僅是對新聞工作者的表彰和鼓勵,更是對新聞事業的肯定和推動。通過慶祝記者節,可以提高社會對新聞工作的認識和尊重,弘揚新聞工作者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提高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p> <p class="ql-block"> 記者的含義</p><p class="ql-block"> 記者是報社、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擔任采訪報道、攝影的工作人員。采訪是媒體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過記者和被獲取信息的對象面對面交流。新聞機構中從事采訪報道的工作人員稱為記者。記者肩負責任重大,使命特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傳播信息。2.輿論監督。3.服務公眾。4.記錄歷史。5,教育和引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著名記者穆青的成才之路</p><p class="ql-block"> 新華社原社長穆青老師是國內外頗負盛名著名記者。而他只有十幾歲就投筆從戌,參加革命。在戰爭年代,他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部隊當記者,經常下連隊,深入采訪,寫了不少新聞報道。1943年,他寫的通訊《雁翎隊》刊報后,后來被選入中學教科書、大學新聞專業教材中。新中國成立后,他當上了新華社記者和領導,又采寫了《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等不少著名通訊,聞名全國,成為我們學習新聞寫作的典范。 穆青在談記者成才的體會時說:“要想當一名記者,最基本的東西就是如何做人,一是要有堅定的信念,二是要有執著的追求,三是要有堅持的毅力。”</p> <p class="ql-block"> 羅開富重踏紅軍路 艱難采新聞</p><p class="ql-block"> 《經濟日報》記者羅開富,于1984年10月16日,即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出發50周年這一天起程,沿紅軍長征路線徒步采訪。他每天走70公羅開富根據沿途所見所聞,深夜寫稿,抄在電報紙上,通過郵局傳回報社,在編輯同志的幫助下,每天見報,即在經濟日報《來自長征路上的報告》專欄中連載一年,深受讀者好評。他這種可貴行動,就是反映了一個新聞記者的艱苦奮斗、努力拼博的采訪作風。后來羅開富升任《經濟日報》副總編輯、高級記者。</p> <p class="ql-block"> 媒體記者與小記者的區別</p><p class="ql-block"> 新聞機構中的專業記者,采訪的范圍是整個社會,面對的采訪對象是社會形形色色的人物,采訪的事件除了各種會議、活動、先進典型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反映問題的社會新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學生記者不是專業的,主要是在校園內接受采訪任務,如學校運動會、知識競賽、課外活動、優秀人物專訪等,采訪對象主要是學生、老師、學校領導等等,但學生記者也可在媒體記者帶領下到社會上采訪新聞。</span></p> <p class="ql-block"> 章學鋒從小記者到大記者</p><p class="ql-block"> 章學鋒是浙江溫州樂清市雁蕩山人,陜西師范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文學學士,青年作家。章學鋒13歲開始發表新聞作品,15歲被聘為報刊小記者,26歲創立“編輯企業家化”理論,發表作品逾百萬字,后又在幾家報社從事學生類報和都市生活類報紙的采編工作,擔任過記者、編輯、編輯部主任、副主編等職。他有2件作品被作家作品收藏館收藏,有9篇作品被選入不同書目,有近20篇作品分獲全國性或省級大賽獎。十多年來,曾受邀在數十家高等院校、中小學校、企事業單位進行學術演講,直接聽眾超過10萬人次。他根據自已成長的體會,編著了《小記者》一書。(太白文藝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金永熙從當“實習記者”到業余作家</p><p class="ql-block"> 金永熙是橋頭鎮金窯村人,從小就喜歡寫作 。他初中畢業后,曾寫過幾篇報道向浙南日報、永嘉縣廣播站等新聞單位投稿,認識了縣廣播站編輯,曾多次參加過寫作培訓。1974年初夏的一天,永熙坐公共車去縣城上塘,拜訪縣廣播站編輯黃方波。黃編輯告訴他說:“廣播站人手少,忙不過來,沒法出去采訪,讓你來幫忙,臨時當個記者。”雖然是見習記者,但他深知來之不易,非常高興。那年他19歲,雖然有些膽小,但聰明能干。有一次,他一人去縣橡膠廠采訪時,敢于提問題,認真記錄,圓滿地完成一篇廣播稿采訪任務。后來他不怕辛苦,冒著雨水到黃田采訪農民搶收早稻,到山區里灣潭村采訪農田基本建設等,半年時間采寫了許多稿件。不久,他離開縣廣播站參軍入伍,在部隊又堅持寫作。這為他之后走上寫作、從政道路打下基礎。永熙從部隊回鄉后,又在鄉鎮政府、縣機關搞文秘工作。幾十年來,他一邊工作,一邊寫作,寫作水平提高很快。尤其是他擔任永嘉縣人民法院副院長、縣司法局副局長、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期間,除搞好行政業務工作外,還認真研究法律工作,至今出版23部法學專著。同時,他愛好文學創作,著有小說集《鄉土那些人》、長篇小說《誰主沉浮》等,現為永嘉縣作家協會理事。</p><p class="ql-block">(此文摘編于由團結出版社出版、金永熙著的《追夢的腳印》)</p> <p class="ql-block">學習感悟</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的進步和成才,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讀書,接受高等教育,取得文憑;二是沒有文憑,靠自學和實踐。歷史上中外名人也有許多例子,如孔子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卻通過自學成為了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愛因斯坦并未接受過正規的理論物理學教育。毛澤東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但通過自學和廣泛閱讀,成為了一位知識淵博的領袖。</p> 永嘉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永嘉傳媒小記者團</span></p><p class="ql-block"> 據悉,2014年6月,永嘉縣廣播電視臺牽頭策劃成立了第一屆永嘉廣電小記者團,隨著我縣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永嘉傳媒集團的成立, 2020年永嘉傳媒小記者團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改進,并在《今日永嘉》報中開設小記者專屬版面,刊登小記者們的優秀文章和美術、書法作品,小記者正能量事跡,以及小記者跑新聞的報紙新聞;在永嘉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永嘉新聞》欄目后增設《小記者跑新聞》板塊。2021年1月開始,在甌北三小、橋頭二小、縣少藝校等學校成立永嘉傳媒小記者團校園小記者站。2022年,創辦永嘉金話筒校園電視臺,由小主播播送新聞。2023年,永嘉融媒體中心重磅推出《“嘉”有兒女》全新少兒版塊。2024年,重點打造各類適合小朋友的研學活動及冬、夏令營體驗戶外運動、展示文化藝術風采,引導少年兒童健康、快樂成長。</p> <p class="ql-block"> 當小記者有什么好處</p><p class="ql-block"> 學會當小記者對于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因為學習當小記者,至少能提高學生四個方面的能力:即觀察能力、交流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這些都是當代少年兒童應當具備的才能。</p> 永嘉融媒體中心小記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越西县|
卓尼县|
介休市|
海阳市|
闽清县|
石河子市|
台南县|
济宁市|
铅山县|
新竹市|
龙岩市|
久治县|
绍兴市|
常德市|
新平|
木兰县|
南岸区|
渭源县|
新郑市|
柳州市|
嘉峪关市|
互助|
玛纳斯县|
井研县|
齐齐哈尔市|
云南省|
泾源县|
宜兰县|
新龙县|
来安县|
荆门市|
怀宁县|
无极县|
富川|
城口县|
正阳县|
古丈县|
上犹县|
苏尼特右旗|
中超|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