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藏書院村,廣州花都區炭步鎮的一座古村落,說是古村莊,也有數百年歷史,但所謂古宅基本是民國時期的建筑,即使百年,也破敗不堪,荒草叢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農村最重要,也保存最好的建筑就是祠院了,也一直翻修或重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一直是個農耕社會,封閉,流動性少,鄉村是宗族社會,祠堂是村民的小"政府",是議事,拜祭,管理和教育的場所,過去還有族長,族譜,鄉規民約,鄉村是中國基層自治細胞。</p> <p class="ql-block">現今中國很多農村是新舊兩重天,在一些邊遠,貧困的山區,隨著信息,人員的流動,城鎮化的擴展,有些已空心化了,成了過去的遺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城中村,尤其一線城市的大都市中心,寸土尺金,因征地拆遷,培植出一個巨大的低層次食利富裕階層。</p><p class="ql-block">三四線城市則擴容為新舊城區,現代都市以新姿態出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農村的基本面貌,還是在現代社會進程中進行自我淘汰與改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農村的舊屋已不適合今天的居住標準,採光不好,結構古板,房屋功能單調…以其拆掉,不如另尋地新建,故現在很多農村也有新舊兩部分,舊村成了"古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讓人看到了過去。</p> <p class="ql-block">歲月擋不住的風景,不管冷落凋蔽,新舊在交替。</p> <p class="ql-block">這貼上瓷片裝修的房子,是一個港籍村民回鄉建的,建成后一直空著,這是國人的一種思鄉情結,這種現象在廣東鄉村并不是鮮見。</p> <p class="ql-block">這是藏書院村的舊村一條窄巷,大概有20多棟舊房,但整條巷子只有一位80歲的阿婆住在舊居,有些舊居其實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建筑,老農婦身體還健朗,獨立能力強,丈夫巳去世,她的四個子女都到縣城工作生活了,也在縣城買房,作為廣州轄區的花都縣城,就是一座非常氣派的現代都市。</p><p class="ql-block">由鄉村到縣城二,三十公里,子女也會常回家。</p><p class="ql-block">老農婦早些年在子女幫助下花了三萬多購買了農村社保,現在每月有2千元養老,這在農村是很不錯的生活水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是這條村莊,鄰巷也只有一位農村壯漢居住,他告訴我也是自買社保,現在是每月700元,并說當年政策就只能買這么高了。他的子女也在外工作,3,4千元的工資,自身家庭壓力都挺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曾在珠三角的南海,一老農民告訴我,他是當年全村買社保最高的,花了4萬,現每月有2千五百元養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一輩的農民工,離鄉背井,含辛茹苦支撐著家庭,幸運的也為自已購買了微薄的保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在廣東的廣大農村,大多數農民生前只是為了養家糊口已很困難這自已根本買不起養老保險,而今年老力衰了,只靠每月二百元養老。什么叫脫貧?怎樣才是安度晚年?難怪李克強總理生前說,中國還有6億人只月入千元。</p><p class="ql-block">貧窮不應是天生的。法治社會允許差異,不仇富不棄窮;如果只靠權力讓5%的人壟斷了80%的社會財富,不但窮人沒出路,富人也不能自保,社會只能充滿仇恨與道德墮落。</p><p class="ql-block">在廣州郊區的農村,沒有城中村的紅利,但依傍大都市,集體經濟,鄉鎮企業一直發展,農轉非,每月有一,二千元補貼,如果政策倒退,經濟衰退,本地人,外地人都受困,不管什么主義,民富國強才是好主義。</p> <p class="ql-block">房屋是一個年代,地域經濟發展水平的見證。該村大多數房屋,從樣式,實用與享受來看,是20年來所建。</p> <p class="ql-block">基建進行時,房屋是中國人最重的鄉土觀念,也是最實在,最重要的財富。</p> <p class="ql-block">寬闊的村道</p> <p class="ql-block">藏書院村有1千4百多人口,土地三千多畝。</p><p class="ql-block">這大概就相當于一個美國家庭農場擁有的土地面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人均耕地少而分散,中國數千年來一直是小農經濟的農耕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経濟,八億農民養活二億城市人,壓力山大,社會進步難有大發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現代科技發展,倒迫著中國的農業改革,土地集約化,大耕家,種植專業戶,是機械化的前提,但南方山區,土地少且碎片化,地形復雜,小微機械化也不易,現還有不少農村地少還掉荒。</p> <p class="ql-block">現農村很多田地是被出租承包的,每畝一年千月租金比丟荒要好,因考慮到成本,承租人多種経濟作物,很少種糧食作物,如沒有政策傾斜補貼,種糧難有起色。</p> <p class="ql-block">藏書院村的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氣候良好,有一定優勢。即使一年租金3百萬,人平才2千,但解放了勞動力,難怪年青人基本外出了,穩就業,民生為大,都是任何社會要首先考慮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花都赤坭鎮的纏崗村,與藏書院村有著類似的軌跡,這畢競還是廣州花都區的農村,距廣州城中心區也就5,60公里,雖然村里老人居多,村容村貌變化了,但比過去寂寞了,它也是新一代農村青年人的最后歸宿,但這歸宿似乎越來越遠了。</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新區與舊區,鄉村的新村與舊村,都是改革開放后的城鎮化進程的體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土地財政支撐著中國的經濟”繁榮”,是各地政府的稅收主要來源,過去城里人普遍住房困逼,2,30平方3代同堂并不鮮見,因此中國改革開放變化最大的就是都市現代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農村中的新村也是上世紀90年代后開始涌現的,古舊村仍存,但已失去使用功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農村的土地承包,能人經濟,城鎮化解放了大批農村勞動力,農村空心化,邊遠農村衰落,故鄉再也不是那個故鄉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中國第一個飛行家馮如的故鄉。</p> <p class="ql-block">嶺南村落文化園</p><p class="ql-block">蓮塘村,始自南嶺珠璣巷,由馮氏先祖于元朝至正年間(1426年),從相鄰的仕洞村遷入此地立村,繁衍至今已近600年歷史。村前古榕、荷塘,亭樓書舍;村里石板巷道相互貫通,房屋錯落有致。</p><p class="ql-block">房屋結構既有嶺南傳統建筑中的“天人合一”,也體現了中原地區傳統的“三間二廊”。三間即:中間廳堂兩邊房間;兩廊:出入必經進間,同時也用作灶房。廳堂前方留有一個大“天井”,原意是“露天的水井”,讓井口直接向天。由于天井上部的開口不加頂蓋,天井上部就成為風壓通風的出風口和熱壓通風的進風口。“天井”設置中間,也是巧妙地利用夏冬季太陽角度,夏季遮擋陽光,而冬季卻讓陽光射入屋內。瓦面設置明瓦和屋檐上裝飾木格子結構,既能充分采光也能減少強光刺眼。這就是嶺南傳統建筑天井的功能。除此,天井還有集雨、排水、換氣、采光、家務等物質生活功能以及觀賞、聊天、看天祭天等精神生活功能,在這里“天人合一”得到了充分地體現。墻身采用青磚和草筋灰砌成,墻體厚度24CM,地面采用沙石墊層上鋪放厚土大階磚的做法。青磚、沙和大階磚對潮濕空氣有著呼吸的作用。瓦面除了擋雨遮陽外,還能起到隔熱和散熱快功能。青磚黛瓦、龍船脊、灰雕、陶塑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是獨具嶺南特色的建筑工藝。</p><p class="ql-block">蓮塘村既是“九宮八卦村”,也是通往湛江和肇慶府的一個驛站。至今,大閘村還暗藏著湯顯祖設計的“九板十踏”之玄機。(摘自江門政府對蓮塘村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蓮塘村,新與舊并沒有截然的分界,但就是在這至今還顯古樸的村莊,卻誕生了中國的航空之父馮如,因為他不僅是個飛行員,還是設計,制造大師,航空企業創始人,最早接觸鉆研西方科學技術的中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也不禁令人想起另一個廣州籍的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p> <p class="ql-block">江門是廣東著名的僑鄉,有5百多萬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是中國最早接觸外部世界的地區之一,她的華僑赤子遍布世界,尤其在歐美,那里有來自中國的第一代移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接觸西方風氣之先,地杰人靈,梁啟超,陳少白這些中國民主先驅,僑領司徒美堂,中國航空第一人,號稱航空之父馮如,還有中國34位院士都來自江門……</p> <p class="ql-block">碉樓,廣東僑鄉的標志性建筑,江門地區的開平至今還保存有上萬座的碉樓,并成了世界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其實整個珠三角地區鄉村都或多或少的存有碉樓。</p><p class="ql-block">碉樓堅固結實,居高臨下,有觀察孔和槍眼,它體現了村民的防范,自衛意識,保護家人,族人的財產與生命。</p><p class="ql-block">其主要防范對象是土匪,流寇。</p><p class="ql-block">自古至今,中國社會多處于動蕩期,專制皇朝下,百姓談不上什么生命權,自由權與財產權利。</p><p class="ql-block">勤勞的中國人最怕苛捐雜稅,最防小人地痞流氓,政治黑暗,動亂,自傷自損,千百年遺惡。</p><p class="ql-block">在鄉村勤勞致富,50年代后卻往往成了地主富農,被革命打劫了"剝削”所得。</p><p class="ql-block">記得某位作家描述,有個地主豪坤后人出了個敗類,吃喝嫖賭抽俱齊,敗光祖業剛好迎來解放,一舉成了貧農又光榮了一把,真是魔幻神奇的遭遇啊。</p><p class="ql-block">在僑鄉,珠三角華僑在海外含辛茹苦積點小錢回鄉置業,這是一種家鄉情結,富裕些的更捐資助學,建祠堂,辦公益,成了鄉村坤士。</p><p class="ql-block">鄉村秀才,坤士已成過去了,現只有鄉村祠堂,古樓看到歷史的陳跡。</p><p class="ql-block">其實,與碉樓異曲同功的還有客家大圍屋,不同地域的鄉土文化都反映了中國農業社會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南粵大地如同全國一樣,有無數的古村落。</p><p class="ql-block">在古代,中原皇朝歷來把南粵視為南蠻之地,流放之地,越過珠璣巷更是蛇蟲,野獸,瘴氣遍布的野蠻地方。古代唯有戰爭,災難才使中原人南遷至廣東成為客家人,嶺南人。</p><p class="ql-block">以至80年代前,廣東GDP還排不上全國前10名,70年代前是東北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改革開放后,廣東一騎絕塵,唯思想領先,觀念超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說,美國,澳大利亞是野蠻人開創的國家,日本是19世紀后期通過明治維新從封建主義轉向資本主義,百年之變,雖經歷二戰軍國主義被戰敗成廢墟,但數十年后又成了亞洲僅有的幾個世界發達國家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野蠻人是英國人后裔,被流放,本身就是桀驁不馴,抵制權力的條條框框約束,尋救自身解放的囚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囚徒是被枷鎖拷著的覚醒奴隸,是反叛和批判舊制度的"下等人“,而奴隸更多是被愚弄,洗腦,是非不分的被剝削,損害的人。</p><p class="ql-block">而奴才只不過是封建皇帝豢養的治理奴隸的工具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類從蠻古開荒鑿土,建家立業,從部落,鄉村到城鎮,國際都市,每一轉變躍升,都是思想,科技的引領與制度創新,沒有救世主,神仙皇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鄉村的變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封建的專制皇朝,中國的歷史,漫長而沉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唯改革開放,與世界接軌,與世界文明同步,中國才取得突破性的經濟發展。</p><p class="ql-block">我們享受了世界文明的成果,但作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幾個國家之一,我們對世界現代文明的貢獻還很不相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折騰,不倒退,中國與世界的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君樂 清遠美林湖</p><p class="ql-block"> 2024/11/08</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霸州市|
托克托县|
遵义市|
安阳县|
民县|
清丰县|
淳安县|
大邑县|
克什克腾旗|
来宾市|
新巴尔虎左旗|
同德县|
泰宁县|
工布江达县|
泽州县|
桦川县|
吉首市|
兴义市|
内丘县|
依兰县|
永春县|
营口市|
黎川县|
江安县|
湄潭县|
新宾|
石景山区|
杭锦旗|
沙河市|
洛南县|
济宁市|
洞口县|
株洲县|
泰宁县|
岳普湖县|
安西县|
乌什县|
柳州市|
绥宁县|
正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