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文/李景華【原創】</p><p class="ql-block">美圖/李景華拍攝</p><p class="ql-block"><br></p> 完美的融合 <p class="ql-block">成都之旅看樂山大佛,這是一條極為精品的旅游線路。我們國慶節前的成都之旅,在游覽完雄偉秀麗的峨眉山之后,緊接著就直奔樂山大佛這個旅游勝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之所以是旅游勝地,而且還是國家5A級景區,因為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就有句話非常形象的贊譽樂山大佛,“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源于唐代詩人李白對四川樂山大佛的生動描述和贊美,更是讓它享譽世界,使國內外游客對這一世界文化奇跡產生了濃厚興趣和無限向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世界上最為宏偉壯觀、嘆為觀止的和諧之美,佛就是山,山就是佛。那座山和那尊佛完美地融為一體,不僅體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藝,也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思想。</p><p class="ql-block"><br></p> 如山般巍峨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依山而建,遠看渾然一體,如佛融入山中;近看則大佛高大雄偉,如山般巍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年仍未老,靜坐看朝朝”。是啊,千年時光匆匆瞬逝,而大佛依舊容顏不老,靜坐江邊看盡朝代更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佛慈祥的面容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那莊重的神態,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善惡,讓人在敬畏中感受到一種神秘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作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其雄偉壯觀、氣勢磅礴,自然吸引了像詩仙李白等無數文人墨客的贊美。</p><p class="ql-block"><br></p> 期盼觀大佛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景區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這也是我們一直期盼的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了樂山大佛景區,終于有機會一睹樂山大佛尊容,接受大佛的洗禮,穿越時空,感受千年古韻,身臨其境地感受那份莊嚴,沉浸真切的體驗那份壯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來之前我們在做旅游攻略時了解到,這大名鼎鼎的樂山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歷時90年才告完成,佛像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p><p class="ql-block"><br></p> 彌勒佛坐像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攻略上還了解到,樂山大佛的整體形象概況是,大佛的頭與山齊,頭高14.7米、寬10米;頭上的發髻有1051個,耳長7米。大佛是依山鑿成臨江危坐,神勢肅穆,大氣磅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的崖壁上,還鑿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像。大佛右側有一條九曲古棧道,是唐代開鑿大佛時留下的施工和禮佛山道,沿絕壁開鑿而成,曲折九轉,奇陡無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的全稱為“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又稱凌云大佛。它鎮守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中國唐代摩崖造像藝術的精品,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游覽樂山大佛之前,先把這些基本概況作些歷史文化積累和知識儲備鋪墊,對我們接下來的游覽參觀是頗有幫助的,尤其是對這種歷史文化景觀的沉浸式游覽體驗,絕對是非常必要的。</p><p class="ql-block"><br></p> 品菩薩六度 <p class="ql-block">成都之旅的旅游大巴順利到達樂山大佛游客服中心。我們排隊檢票進入,還好是錯開旅游高峰期,排隊時間只用了十來分鐘就進入景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檢票口到樂山大佛還有兩公里的路程。這兩公里路途邊還有不少精彩的景點,如“菩薩六度”,這是景區刻意安排游覽樂山大佛前的序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走馬觀花式的游覽,通過參觀景點知曉了一些佛教知識。“菩薩六度”,是佛教中菩薩修行成佛所必須實踐的六種德目。“六度”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這六度是菩薩修行成佛的重要途徑,也是佛教道德生活的規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菩薩六度中,?般若(智慧)則?被認為是最為重要的。般若不僅是其他五度的向導,也是修行的最終目的。因此,在菩薩六度中,般若智慧被視為至高無上的修行法門?。</p><p class="ql-block"><br></p> 準備見大佛 <p class="ql-block">其實,了解這些佛教知識,對我們人生也是非常有益的。六度作為日常為人處事的道理,在培養慷慨與感恩,建立道德自律,促進和諧與寬容,推動勤奮與成長,提升智慧與洞察力等方面,引領我們走向更加完善與和諧的人生道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經歷了六度,我們便來到了佛門,踏上了上山的佛道,準備去見大佛了。一路上我們邊欣賞著樂山的自然風光,邊感受歷史時空的變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旁的懸崖上,有很多石窟和摩崖石刻,“回頭是岸”石刻特別顯眼,還有蘇軾在這里游覽的打卡處,蘇軾寫的“佛”字,等等。</p><p class="ql-block"><br></p> 近距離欣賞 <p class="ql-block">經過樂山大佛山門,我們來了佛頂,來到了樂山大佛的核心景區。這里的人特別多,所有游客都圍擠在佛頭周圍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這樣近距離地看佛像,真的非常震撼。據介紹,樂山大佛的佛頭就有15米,相當于五層樓的高度;佛的耳朵和頭顱后有兩個孔,是佛像的排水系統,可以保護大佛不被雨水侵蝕。游客們都在贊嘆我們的祖先是那么的聰明,真的很厲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頭上的螺髻修得很精細,據說是由一塊塊小石頭雕刻好,再嵌上去的,渾然一體非常自然,完全看不出痕跡。近距離的體驗,我們都感覺伸手就能摸得到大佛的發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看到大佛的整體形象,必須乘船游覽?。選擇水路游覽,可以以相對寬闊的視野,從不同的角度觀賞樂山大佛全貌。游船行至大佛腳下,停留片刻供游客拍照留影,近距離感受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莊嚴全貌。</p><p class="ql-block"><br></p> 古剎凌云寺 <p class="ql-block">瞻仰完樂山大佛,我們繼續參觀凌云寺。凌云寺與樂山大佛緊鄰,是樂山大佛景區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凌云寺創建于唐初,是中國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因寺內供奉的樂山大佛而聞名遐邇?。寺廟建筑雄偉,布局嚴謹,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組成,丹墻碧瓦,綠樹掩映,展現出濃厚的佛教文化氛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凌云寺不僅是一處宗教圣地,也是一處風景名勝。凌云寺周邊還有許多古跡景點,如靈寶塔、凌云棧道等,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游覽體驗。</p><p class="ql-block"><br></p> 峭壁海師洞 <p class="ql-block">凌云風光中最吸引人的是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而建造大佛的主持者,則是值得人們永遠懷念的海通法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凌云寺旁邊有海通法師的洞穴?,名叫“海師洞”。它位于大佛頭部左后方的凌云山頂,距大佛約30米的峭壁上。洞內供奉著海通法師的坐像,洞額刻有“海師洞”三字,為清乾隆時四川按察使顧光旭手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傳為海通法師居住過的地方,海通法師是樂山大佛的創建者。海通法師的故事,讓我們知道了樂山大佛的來龍去脈,真的敬佩我們的古人先輩,絕佳智慧,可歌可泣!</p><p class="ql-block"><br></p> 法師的胸懷 <p class="ql-block">海通法師本名叫清蓮,是唐代黔中道遵義人,十二歲出家,師從高僧慧凈。海通法師在游歷天下后,選擇在凌云山修行,并目睹了三江匯流處頻繁發生的水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決心憑崖開鑿彌勒大像以減煞水勢,安瀾鎮濤,保佑蒼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通法師歷經艱辛,四處化緣籌得資金,但在修建過程中遭遇地方官吏的勒索。他毅然自剜其目,以示決心,最終將官員嚇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海通法師并未能親眼見到大佛的完工,他在大佛修建到肩胸處時便圓寂了。樂山大佛的后續修建工程在繼任建造者的努力下,歷時九十余年,終于完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這尊世界第一的巨大坐佛,同其他宗教藝術品一樣,在它身上體現出我國祖先鬼斧神工一般的高超技藝、匠心獨具的藝術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師洞已成為凌云山風光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供后人永遠瞻仰、憑吊。而大佛的主持者海通法師那種普度眾生的胸懷、忠誠于事業的決心、疾惡如仇的氣概,更是值得人們千秋懷念。</p><p class="ql-block"><br></p> 凌云山碑林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景區還有其他的寺廟碑林以及自然風光景點。看完大佛、凌云寺、海師洞,在佛頂處欣賞完三江自然秀美景色后,我們沿著下山道繼續欣賞景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佛碑林是樂山大佛旅游景區內的一處重要景點。碑林位于凌云山兌悅、祝融兩峰之間,占地約600平方米,由仿古的樓臺和廊式建筑組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掩映在叢林古樹之中的碑林,展示了豐富的書法碑刻藝術,匯集了古今名人的書法碑刻,如蘇東坡、黃庭堅、鄭板橋等大家的墨寶,碑文涵蓋真、行、草、隸、篆等多種書體,琳瑯滿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佛碑林更是為旅行增添了幾分文化的厚重。漫步在碑林之間,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與古今書法名家進行了一場無聲的對話,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p><p class="ql-block"><br></p> 佛光映人間 <p class="ql-block">游覽樂山大佛,無疑是一次震撼心靈的文化與歷史之旅。站在歷經千年風雨仍巍然屹立的巨石佛像前,我們不禁為古代工匠們的智慧與毅力所折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圍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使得整個景區充滿了和諧與寧靜。游覽樂山大佛不僅讓我們領略到了自然與人文的完美結合,更讓我們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一次難忘的旅行,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們由衷地感慨:</p><p class="ql-block"> 站立樂山大佛前,</p><p class="ql-block"> 千年歷史在心田。</p><p class="ql-block"> 匠人智慧化巨石,</p><p class="ql-block"> 佛光普照映人間。</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南陵县|
鲁山县|
顺平县|
永清县|
台北市|
塔河县|
双桥区|
云龙县|
绥棱县|
游戏|
汨罗市|
饶阳县|
湘乡市|
蓝山县|
姜堰市|
惠水县|
弋阳县|
威海市|
同德县|
凭祥市|
西乡县|
新宁县|
乐山市|
电白县|
吴桥县|
吐鲁番市|
双桥区|
红原县|
襄垣县|
江阴市|
会宁县|
肥城市|
梁平县|
云林县|
驻马店市|
凤翔县|
澜沧|
阿合奇县|
梅州市|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