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韞玉奮發</p><p class="ql-block">美篇號67676998</p> <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長河中,讀書如同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緩緩展開,又悄然合上,留下了無數珍貴的記憶和感悟。每當翻閱書本時,那充滿朝氣的歲月便如潮水般涌上心頭,讓人不禁感慨萬千。</p> <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農村,九歲那年上小學一年級,我家離公社學校二里路。記憶中最溫馨的片段,莫過于小學時那間充滿陽光的教室,課桌上整齊排列的課本,每一頁都散發著新紙特有的香氣,那是知識最初的模樣。在讀二年級時趕上文化大革命,雖然學生沒有課本,學校還是堅持不停課,毛主席著作“老三篇”《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和《毛主席語錄》是語文課的主要教材,學起來受益非淺,收獲滿滿。</p> <p class="ql-block">我在公社學校一直從小學讀到初中畢業,1973年參加中考考入旗(縣)一中,離開家鄉到縣城阿騰席熱鎮讀高中。期間趕上教育制度改革,在校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青年。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書本知識,還要到工廠、校田去學工學農,參加勞動鍛煉。那時受學校環境的影響,學生在校期間也沒有課外書籍可以閱讀。</p> <p class="ql-block">1975年高中畢業,又趕上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不分戶籍,不分地區,全國一盤棋。城市戶口的到農村插隊落戶,叫下鄉知識青年,農村戶口的回到戶籍所在地,叫回鄉知識青年。當年不論下鄉知青還是回鄉知青,必須參加集體勞動,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滿兩年,才有機會被招工參加工作或被招生上中專或大學。</p><p class="ql-block">我高中畢業時,班里組織同學們合影留念,領了畢業證,各自回家。在我去長途汽車站等侯乘車時,進入了車站附近的新華書店,想買《魯迅全集》帶回家看,但錢不夠沒買成,一本《知識青年在農村》的書吸引了我,五角八分錢買了它帶回家里。</p> <p class="ql-block">在農村參加集體勞動的日子里,這本《知識青年在農村》的書,我反復看了好多遍。當時在農村,沒有別的書可看,又沒有新華書店,離縣城很遠而且交通不便,一年也去不了一趟。這本書所講述的,是七十年代初期,北京知青在延安農村插隊落戶的事跡。作者都是當年下鄉插隊的知青,文章真實反映了知青在農村生產生活的場景,展現了知青克服困難,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書中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影響著我在家鄉的勞動和生活,激勵我積極主動參與生產隊的勞動,并向大隊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同村我高中時的同學,他哥哥是中學教師,帶回一本《西游記》借給我看,限我一星期還他,我利用農閑時間,甚至晚上在煤油燈下挑燈夜讀,一看就是下半夜一兩點鐘才睡覺,終于在限期內粗枝大葉看了一遍。還有一次也是機緣巧合,我去公社辦事,遇到了我初中時的語文老師,向他借了一本《林海雪原》,后來再也沒找到可看的書,那個年代閱讀是一種久違的奢侈。半年后經組織推薦被公路借調參加路線教育工作,又半年后轉為大隊干部,從此忙于農村工作,看書的時間就更少了。</p> <p class="ql-block">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我考入伊盟師范學校,本屆新生入學后,學校所設專業有語文、數學、物理和化學,通過分班考試,我被分到物理班,一心想學語文,但沒隨我愿。兩年內所學課程都是高等物理和高等數學,忙碌的學習生活讓我無暇顧及閱讀,漢語言文學更是力所不及。師范畢業后從事中學物理教學工作,很少閱讀文學方面的書籍,只是在一個暑假,從學校圖書館借閱了一本古典名著《水滸傳》。</p> <p class="ql-block">1983年之后的十一年間,一直在鄉鎮從事農村工作,雖然經濟條件好轉,不缺買書的錢,所在鎮上也有新華書店。只是沒有讀書的激情,更缺乏讀書的環境和氛圍,人也變的越來越懶惰。久而久之,流失了大量的閱讀時間,書本離我越來越遠。有時因工作需要,總要寫一些文章,因平時不注重知識積累,寫作時略顯困難。知識本來是日積月累的事情,“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哪里尋?”。</p> <p class="ql-block">1994年回到旗(縣)直機關工作,有大量的時間讀書,這才報考成人教育,參加內蒙古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自學考試,兩年內系統地學習了所學專業各科的課程,取得了大學專科畢業證,但文學功底畢竟和在校學習有很大差別。后來又參加了中央黨校法律專業的自學考試,取得大學本科文憑。進入退休年齡,家庭經濟條件好了,書籍多了,時間充足了。但讀書的意識淡薄了,只是相繼閱讀了《毛澤東傳》、《三國演義》和《新舊約全書》等,書本如同一扇扇窗,讓我看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但終因懶惰沒有養成持之以恒的讀書習慣。</p> <p class="ql-block">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老眼暈花,惰性始然,閱讀越來越少。長此以往,讀書成為一種陌生的習慣。近年來,喜歡寫一些回憶和游記類的文章,寫在關鍵處總是上不來詞,真乃“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知讀書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p> <p class="ql-block">“時光未老,青春依舊”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唐代詩人顏真卿的《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首詩喚起了我繼續讀書的激情,未來,我將與書為伴,讓閱讀成為我生命中永恒的旋律。我相信,只要用心去閱讀、去感受書籍中的智慧與力量,就能在這個充滿變化與挑戰的時代不斷成長與進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阳市|
临武县|
日喀则市|
屏边|
济南市|
巴林左旗|
彰化县|
西和县|
泰和县|
楚雄市|
扶余县|
密山市|
天祝|
巍山|
上栗县|
汕尾市|
科尔|
专栏|
宜兰县|
宣武区|
迁安市|
长治县|
兴隆县|
察哈|
来安县|
银川市|
疏勒县|
平安县|
柞水县|
陆川县|
平原县|
塔河县|
介休市|
深水埗区|
荆州市|
同江市|
综艺|
鹰潭市|
涿鹿县|
巴东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