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甘南地區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和黃土高原西南邊緣交匯處,是一個多民族地區,以其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而聞名。2024年10月16日至23日,我們參加了春秋旅行社組團的甘南8日游,先后游覽了甘肅天水的伏羲廟、麥積山石窟,夏河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瑪曲阿萬倉濕地、娘瑪寺,四川阿壩蓮寶葉則、紅原瓦切塔林,四川若爾蓋黃河九曲第一灣、若爾蓋草原花湖景區,甘肅碌曲縣郎木寺,迭部扎尕那、臘子口和宕昌縣官鵝溝。沿途觀賞了甘南的秋色美景,感受了藏區風土人情,是一次值得回味的旅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01 甘肅天水伏羲廟</b></p><p class="ql-block"> 伏羲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秦城區西關伏羲路,占地13000平方米,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的廟宇,被譽為“華夏第一廟”。伏羲廟創建于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到明代初期,其前身天水“三皇”廟已傾倒坍塌,直到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才在原"三皇"廟的基礎上,重新起造廟宇,始稱“伏羲廟”。之后伏羲廟又歷經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嘉慶十一年 (公元1806年)、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屢次擴建、維修,才成為整肅宏偉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伏羲廟內的這株古柏已生長千年以上,胸圍7米余,直徑2米,主干劈裂并傾斜,上部斷毀,中干已空,樹冠殘存一枝。</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02 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b></p><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的麥積山上,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藝術寶庫之一,占地面積215平方公里。自北魏時期開始建造,歷經東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史時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和歷史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與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p><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總共有202個洞窟,分布在麥積山南北兩側的懸崖峭壁上,洞窟內保存了眾多精美的佛像和壁畫,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藝術風格,是中國石窟藝術的珍品之一。其中,第45窟的“千手千眼觀音”和第61窟的“伎樂圖”是麥積山石窟的代表作之一,前者是中國石窟藝術中規模最大、造型最為逼真、技法最為精湛的千手千眼觀音佛像,被譽為“中國古代塑像之冠”;后者則描繪了唐代宮廷音樂舞蹈的盛況,是中國古代音樂舞蹈藝術史上的珍貴資料。此外,麥積山石窟還保存有大量的石刻碑文,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顏真卿所題寫的《麥山石窟記》,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經典之作。麥積山石窟被譽為“中國石窟藝術的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03 甘肅夏河拉卜愣寺</b></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是一座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的寺廟,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瑯”,意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也被稱為扎西奇寺。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總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作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被為“世界藏學府”。1709年建立并于1980年對外開放旅游后,它成為了一個備受游客歡迎的旅游景點。</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曾是甘南地區藏傳佛教政教中心,有聞思學院、續部下學院、續部上學院、時輪學院、醫學院、喜金剛學院等六大學院,整個建筑風格和特征大部分模仿西藏四大寺院。拉卜楞寺一直以來都保留著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是一個備受尊崇的學習中心。拉卜楞寺自1709建立以來整體規模變動不大,1946年第五世嘉木祥對其進行擴修,1958年被搗毀煉鐵,在1980年重新開放后開始逐漸修復,直至2020大體修復完成。如今寺內仍保留活佛特色,收集有大量藏文文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04 甘肅夏河??撇菰?lt;/b></p><p class="ql-block"> ??撇菰挥诟拭C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桑科大草原屬草甸草原,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草場面積達70平方公里。這里人口少、面積大,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卻遼闊無際,是一處極為寶貴的自然旅游景區。桑科草原以其優良的草場和歷史上多在此舉行盛大的藏傳佛教佛事活動而享譽西北藏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05 甘肅瑪曲阿萬倉濕地</b></p><p class="ql-block"> 阿萬倉濕地,位于甘肅省瑪曲縣,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在瑪曲,有38條黃河一級支流,300多條二、三級支流,域內的水源年均補給量占黃河源區總流量的58.7%。因此,黃河有“發源于青海,成河于瑪曲”之說。</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06 甘肅瑪曲娘瑪寺</b></p><p class="ql-block"> 娘瑪寺位于甘肅省瑪曲縣,由甘丹寺赤哇羅桑華旦于1934年創建。娘瑪寺于2018年建成了擁有世界最大的大藏經轉經筒,高35.81米,直徑12.41米,重達320噸,內藏經書1080部共11萬冊。</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07 四川阿壩蓮寶葉則</b></p><p class="ql-block"> 蓮寶葉則位于四川省的阿壩縣和青海省久治縣、班瑪縣之間,總面積約800余平方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蓮寶葉則”的漢語意思為尊嚴的玉石之峰,當地人則通常稱為石頭城堡或石頭山。</span>蓮寶葉則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屬典型高原大陸性氣候,境內最高海拔5141米,山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該地區以奇峰異石、冰川遺跡、雪山湖泊為主,主要景點有措拉瑪、羅云措、章木措、扎尕爾措、柏香海、落霞湖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08 四川紅原瓦切塔林</b></p><p class="ql-block"> 瓦切塔林藏語意為“大帳篷”,這里是紀念第十世班禪大師頌經祈福之地,塔林周圍是一片連綿的經幡,甚為壯觀。經幡是藏區普遍存在的一種圖騰,它是在布、麻織品上書寫經文,然后將其插在山巔、路口、河邊等地,其意義為用自然之力來誦經,以保平安吉祥。經幡在藏區的插法各地也不盡相同,紅原瓦切的經幡是圍成頂園帳篷似的,而且瓦切經幡群面積之大也為藏區所少見。在經幡群旁邊還有一片白塔和轉經筒,常有藏胞在此轉塔、轉經。塔林由數個方形佛塔陣列組成,規模宏大,異常壯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09 四川阿壩若爾蓋黃河九曲第一灣</b></p><p class="ql-block">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于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由于北秦嶺、龍門山和大雪山三大構造帶的擠壓,阻擋了黃河由西北向東南繼續前進的道路,黃河在若爾蓋縣唐克鄉與白河匯合,形成黃河九曲第一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0 四川阿壩若爾蓋草原花湖景區</b></p><p class="ql-block"> 若爾蓋花湖,又名“梅朵湖”,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境內,是熱爾大壩草原上一個璀璨的明珠。熱爾大壩上有3個相鄰的海子,最小的叫錯爾干,最大的叫錯熱哈,花湖是居中的一個。它地處海拔3468米的青藏高原東緣,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被譽為“地球之腎”“中華水塔”。花湖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生態資源,享有“中國最美的濕地”"中國黑頸鶴之鄉"等美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1 甘肅瑪曲郎木寺</b></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鎮,雖然是一個鎮,卻被白龍江分為了甘肅部分和四川部分;郎木寺,雖然是一個寺名,卻包括甘肅的賽赤寺和四川的格爾底寺。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處,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郎木寺鎮郎木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院落式佛殿建筑群由十余座建筑組成——大雄寶殿巍峨壯麗;藏經閣、度母殿精致典雅;瑪哈噶拉殿、祈壽殿、財神殿、大講堂莊嚴肅穆;陽光精舍、噶當精舍、上師寢宮、夏爾倉和賽赤活佛寢宮明柱素潔,另有藏地罕見的關公殿奉立其中。憑借著絕美純凈的景色,郎木寺被賦予了許多榮譽稱號,什么“東方小瑞士”、“微縮香格里拉”等等。</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12 甘肅迭部扎尕那</b></p><p class="ql-block"> 扎尕那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城西北34公里處的益哇鄉,全國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霸啬恰钡牟卣Z意思為“石匣子”,是一座天然巖壁構筑的古城,俗有“閻王殿”之稱。扎尕那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方有60余座古冰川地貌山峰。扎尕那山山勢奇峻、云霧繚繞,四周全都是峭立的山峰,扎尕那山的東邊山峰高聳矗立,南邊的兩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對而立成為石門,北邊是一座俗稱“石鏡山”的光蓋山石峰,因其灰白色的巖石容易反光而得名。扎尕那是天然巖壁構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有獨特的地質地貌景觀和豐富完整的動植物資源體系。扎尕那旅游景區是集森林、古冰川遺址、田園風光等旅游資源為一體的綜合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 在迭部縣,我們入住具有濃郁特色的賽雍藏寨,下面這張漂亮的照片系我們同行的李曄菁老師拍攝。</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3 臘子口</b></p><p class="ql-block"> 臘子口位于迭部縣東端,屬岷山支脈迭山系,素稱“天險”,為甘肅南部一道門戶屏障,進而連隴通蜀。這里兩壁峰巒對峙,隘口寬僅十余米,懸崖峭壁間臘子河(白龍江支流)水深湍急,抬頭只見青天一線,地勢十分險峻。1935年9月,長征中的中國工農紅軍在此經過突襲與血戰,攻破了由國軍魯大昌部防守的這座天險絕隘,進入隴東臺塬區,為北上陜甘腹地,打開了通途!</p><p class="ql-block"> 臘子口峽谷內,原國軍修筑了碉堡等防御設施。當年紅軍由連為單位組成突擊隊,攀登陡峭崖壁,從側后對國軍守衛部隊進行突襲進攻,致使腹背受擊,被殲或潰逃,紅軍順利攻占臘子口。</p><p class="ql-block"> 臘子口峽谷中的巖石褶皺,崖壁字跡具有時代背景印記。這里屬寒溫帶濕潤氣候,夏季涼爽,冬季濕冷,春秋相接;植被多針闊混交林分布,并具有明顯的垂直差異化特征。豐富的自然景觀結合歷史戰斗遺跡,成為集“科考、研學、觀光”為一體的資源型景觀群。</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4 甘肅宕昌官鵝溝</b></p><p class="ql-block"> 官鵝溝位于隴南市宕昌縣城郊,由官珠溝、鵝嫚溝、雷古山三個核心景區組成,總面積6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5.1%。官鵝溝景區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與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的交錯地帶,最低海拔1780米,最高海拔4154米,屬于半濕潤區。景區內有灌木50余科700多種,分布著100多種藥用植物,棲息著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景觀包括官鵝天瀑、盤龍峽、澤蕩措等。景區內居住藏族群眾3000余人,保留著獨特的民族服飾、風俗習慣。1950年,官鵝溝設立鄉政府時,因“關惡”有貶義,改為“官鵝”。1999年,經甘肅省林業廳批準,官鵝溝建立了大河壩省級森林公園。2003年10月,大河壩省級森林公園晉升為官鵝溝國家級森林公園。2014年,官鵝溝景區被列入中國第七批地質公園名單,并獲得生態自然景觀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國避暑養生休閑旅游最佳目的地、甘肅省十大旅游景區、美麗中國極受歡迎旅游目的地等榮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温|
永吉县|
西吉县|
万州区|
景谷|
太保市|
德州市|
灵台县|
温州市|
色达县|
吉木乃县|
土默特左旗|
大丰市|
肥城市|
沐川县|
迁西县|
古交市|
大城县|
巨鹿县|
右玉县|
安国市|
会同县|
禹州市|
郴州市|
安化县|
常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金华市|
苏尼特右旗|
鄂托克前旗|
揭东县|
平原县|
武川县|
手游|
石屏县|
泸水县|
永兴县|
寿阳县|
忻城县|
平潭县|
新疆|